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合集下载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1943-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 )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底一台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到20实际50年代后期)(ENIAC两位设计者—莫契利和埃克特)主要特点●逻辑元件——电子管●主存——磁鼓●辅存——磁带●软件——机器语言、符号语言●应用——科学计算主要成就1)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篇章。

2)1946年6月,美国数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组成和框架,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基础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晶体管三位发明人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坦主要特点●逻辑元件——晶体管●主存——磁芯●辅存——磁盘●软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应用——除科学计算外,已应用于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主要成就首次将晶体管用于计算机,使计算机缩小了体积,减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

发明了高级语言。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的兼容问题,包括硬件兼容和软件兼容。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集成电路●主存——半导体●辅存——磁盘●软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主要成就IBM公司首次提出了系列机的概念,圆满地解决了计算机兼容的问题,典型代表是IBM360系列机。

控制器设计使用微程序控制技术,使控制器的设计规整化。

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成熟,软硬件设计标准化。

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前期开始至今)第一台微型机:Altair 88001975年4月,微型仪器与自动测量系统公司(MITS)推出了首台通用型Altair 8800,售价375美元,带有1KB存储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主存—— LSI/VLSI半导体芯片●辅存——磁盘、光盘●软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并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应用时代。

计算技术发展简史

计算技术发展简史

计算技术发展简史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简史追溯至19世纪末,当时英国发明家威廉·艾
萨克·托马斯发明了第一台机器计算机。

这台机器被称为“托马斯算盘”,能够解决各种算术问题,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托马斯·威尔斯和费伯维持尔开发了机
器算法。

这些算法使用了分支和循环结构,因此有助于改善计算机程序的
效率。

1940年代,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鲍富特和丹尼斯·里奇发明了
最早的电子计算机,称为ENIAC。

ENIAC有一个硬件算法,可以实现计算
机的多种复杂任务,包括浮点运算和科学计算。

20世纪50年代,埃里克·斯泰因山和约翰·霍尔发明了用于存储数
据和程序的计算机内存,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和效能也不断
提高。

除了存储器和处理器的技术进步外,1960年代也出现了多种软件
系统,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著名的Unix操作系统就是其中
之一
197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向消费市场发展。

这时,英特尔发明了
最早的微处理器,标志着个人电脑的开始。

1980年代,计算机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英特尔发布了它的32位微
处理器。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共15张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共15张

TCP/IP协议族包括传输控制协议( TCP)和网络协议(IP)两个核心协 议,以及一系列辅助协议,如UDP、 ICMP、ARP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网络协议体系。
TCP/IP协议族的出现使得不同厂商生 产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成为了当今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从DOS到Windows、MacOS等图形化操 作系统的演变,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易用性 。
硬件设备的进步
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兴起
硬盘、内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 ,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 。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个人电脑成为信息获取和 交流的重要工具,而移动设备的兴起则改变 了人们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运算速度较慢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 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相 对较慢,无法满足大规模 数据处理的需求。
编程方式复杂
早期计算机的编程方式复 杂繁琐,需要专业的编程 人员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 语言进行编程。
02
CATALOGUE
真空管与晶体管时代
真空管计算机的原理及应用
真空管计算机的原理
真空管计算机利用真空管作为开关元 件,通过控制真空管的导通与截止来 实现二进制数的运算和逻辑操作。
对象数据库
随着面向对象编程的流行,对象数据库开始兴起 ,它们能够直接存储和管理对象,支持对象的复 杂关系和继承等特性。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的出现是数据库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它采用二维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支持复杂的 查询和数据处理操作。
分布式数据库和云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的发展,分布式数据库 和云数据库逐渐兴起,它们能够支持大规模数据 存储和处理、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支持等。
以知识表示和推理为核心,通过符号逻辑来模拟人类思维。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计算尺。

这些工具通过挪移珠子或者滑动尺子来进行计算,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2. 机械计算机19世纪末,机械计算机开始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

这台机械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创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领导的团队在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它被命名为ENIAC。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进入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比如IBM 360和DEC PDP-8。

这些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IBM PC是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

个人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计算机再也不是大型机构和企业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7. 挪移计算时代21世纪初,随着挪移设备的普及,挪移计算时代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计算和信息交流。

8.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智能客服:如银行、电商等企业的 客服系统
智能驾驶: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 机等
电子邮件:发送 和接收电子邮件
实现信息交流
即时通讯:实时 在线聊天如QQ、
微信等
网络会议:远程 视频会议实现多
人在线交流
网络购物:在线 购物如淘宝、京
东等
网络支付:在线 支付如支付宝、
微信支付等
网络教育:在线 学习如网络课程、
1946年ENIC诞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7年ED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结构的计算机 1952年UNI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1958年IBM 7090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功能的计算机
1946年ENIC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52年UNIVC诞生标志着商用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64年IBM System/360诞生标志着大型机时代的开始 1970年代大型机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科研等领域 1980年代大型机逐渐被小型机和个人电脑取代
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大数据处理
添加标题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 价值
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决 策和预测
物联网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物联网的应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物联网的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安全化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 展:提高人工智能 的智能程度和适应 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的发展:提高人工 智能与人类的交互 能力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 发展:提高人工智 能的感知能力和识 别能力
强化学习的发展: 提高人工智能的自 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汇报人:
智能家居:用于智能家电、 智能安防等家居设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 第一阶段:早期计算机的诞生(1940年-1950年代)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还处于早期阶段,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但催生了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早期计算机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元件,代表性的计算机有ENIAC和EDSAC。

这些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应用,对于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第二阶段:集成电路的应用(1960年-19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应用,计算机开始变得更小巧、可靠且运行速度迅速提升。

计算机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从而使得计算机逐渐应用于工商业领域。

IBM System/360 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它成为了计算机行业的标准,为多种应用提供了支持。

3. 第三阶段:个人计算机的普及(1980年-1990年代)这个阶段,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成为计算机发展的新特征。

微处理器的发明和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改进带来了计算机的大众化,PC 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的 Macintosh 和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4. 第四阶段:互联网的兴起(1990年代至今)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起来,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资源,例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等。

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5. 第五阶段:人工智能的崛起(2000年代至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应用领域。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兴起,使得计算机能够模仿和学习人类的智能行为,以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总结:经过几个重要的阶段,计算机从早期的庞大设备发展为现在随处可见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电脑(1946—1958年)第一代电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因此,通常人们又称第一代电脑为电子管电脑。

用水银延迟线或阴极射线管作主存储器,用磁鼓作辅助储存,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进行输入和输出,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写程序。

这一代电脑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研究。

它体积庞大、笨重、耗电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维护困难。

其主流机器为UNIVAC。

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电脑(1959—1964年)第二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减小,但功能增强,这一代电脑又被人们称为晶体管电脑。

辅助存储器采用了铁氧磁芯和磁鼓、磁盘,开始用高级语言(FORTRAN、COBOL、ALCOL等)编写程序,并出现了管理程序。

该阶段的电脑使输入、输出和运算可“同步”进行。

电脑的应用已经从军事领域和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它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耗电量减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

其主流机种为IBMT00系列。

3、第三代电脑(1965—1970年)第三代电脑的硬件部分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体管,因此又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采用微程序技术和流水线技术提高了电脑的灵活性和运行速度;软件方面管理程序已经发展为操作系统,并出现了诊断程序。

这一时期的电脑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以及过程控制。

由于元器件体积减小、功能增强,使得电脑的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该阶段的主流产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电脑(1971年至今)第四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外部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软件更加丰富,并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部门。

电脑的体积、容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重量 30吨 10kg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

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

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

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