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席夫碱配合物
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报告现状

摘要:席夫碱化合物具有合成简易、性能多样和结构可调等特点,是构筑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良好构件。
拥有共轭结构的席夫碱配合物在荧光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席夫碱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一部分介绍了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接着分析了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机理和席夫碱化合物的最新合成方法,最后对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席夫碱配合物; 合成方法; 应用; 综述目录1 引言12 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12.1 席夫碱概述12.2 席夫碱的分类23 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方法3 3.1 直接合成法43.2 模板法43.3 金属置换法44 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5 4.1 在生物领域的应用54.2 在催化领域用74.3 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114.4 在材料领域的应用135 展望前景13参考文献13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配位化学又称络合物化学。
自瑞士化学家Werner提出配位化学概念以来,科学工作者们对配位化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其他三大基础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1]。
在配位化学研究领域中,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结构上可设计调控的有机配体[2]。
席夫碱其合成过程比较简单,同时其性能各异、结构多变,能够与多种配合物反应。
现代化学家精心设计合成了很多种类的含有功能性基团的席夫碱配体,这些配体不仅在制得稳定的过渡金属、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配合物方面占优势[3],而且这些由席夫碱配体所合成的配合物在配位立体化学、磁学、光谱学、药物等方面的研究中都显示出重要作用[4]。
鉴于席夫碱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特性分析和应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使得席夫碱它在配位化学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本文对席夫碱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席夫碱的性质,深入研究席夫碱奠定了基础。
2 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2.1 席夫碱概述伯胺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含有亚氨基结构的产物R1R2C=NR3(其中R1、R2、R3可为烷基、H原子、环己基、芳香基、杂环),是由SchiffH在1863年首次报道的,此类化合物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它的中文名被成为席夫碱。
席夫碱多核金属配位化学3

并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由晶体结构知道:每一个簇化物分子中包括4个 Ni(II)离子,4个配体分子和4个配位的乙醇溶剂分子 ,中心金属离子分别与配体苯甲酰丙酮烯醇化的O原 子、酚羟基O原子、亚胺N原子,以及另外两个相邻配 位,构成六配位扭曲八面体结构,其中Ni(II)中心之 间经O原子进行桥联形成一个近似立方烷的结构。
一个席夫碱三核锌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如下
三核配合物的作用:对比单核进行说明
(三)席夫碱四核配合物
簇化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吸引了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磁学界的广泛关注 [1],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席夫碱所形成的过度金属配合物,配体是 以N、O原子进行配位的,其结构接近于生物体系的真实情况,适宜于进行 生物体系的模拟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2]。朱必学老师课题组用邻氨 基酚、苯甲酰丙酮为原料,经缩合得到了席夫碱配体与Ni(OAC)2.4H2O 反应得到四核Ni(II)的簇化物,其合成方法如下:
从晶体结构中知道:晶体由两分子三核配合 物和一个溶剂分子DMF组成,两分子三核配合 物结构相似,现以含Zn(4)、 Zn(5)、 Zn(6) 离子的三核配合物来讨论它的成键形式和空间 结构。在这个配合物中Zn(5)为四配位形式, Zn(4)、 Zn(6) 为五配位形式。其中Zn(4)、 Zn(6) 离子分别与schiff碱中C=N中的N原子 ,C=O中的O原子、水杨醛部分的羟基O原子 和两个2-氨基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形成两个五配 位的四方锥结构。英国Ralph A. Zingaro课题组 也合成了三核Zn配合物,他们是利用Schiff碱大 环化合物配体与Zn配位:
二:席夫碱多核金属配合物 (一)席夫碱双核金属配合物
王瑾玲课题组利用20mmoL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PMP)和水杨酰胺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了PMP 缩水杨酰胺席夫 碱及其铜(II) 配合物,取少量的Cu(II)配合物溶于DMF溶剂中,室 温下自然蒸发一周后得到适用于 X射线衍射分析用的单晶体,化 学式:Cu2(C18H13N3O3)2· 3H7NO)2 (C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摘要: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配体,它们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合成方法,以及它们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包括呋喃类化合物的氧化、氮化合成、碱金属催化剂的构筑等。
关键词: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合成;催化1 引言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它们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同极性的碱性部分,如硝酸根、氯酸根、磷酸根和硫酸根,以及一个或多个具有异极性的亲电态部分,如氮、硫、氟等。
近年来,由于它们的强催化性能、宽范围的反应活性和安全、稳定的构型特性,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结构及合成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一般由金属核心、配体部分和叉形部分组成。
其中,金属核心可以是稳定的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配体部分是由一个或多个同极性的碱性配体组成,叉形部分是由一个或多个异极性的亲电态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来自于常用的氮、硫、氟等元素。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也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直接合成法:在固定的条件下,将金属原子、配体及叉形部分加在一起,通常产物的结构稳定,也可能由多种结构组成的混合物。
(2) 结构优化法:在固定的条件下,将金属原子、配体及叉形部分加在一起,然后通过结构优化得到最稳定的结构形态,如碱基配合物的侧面氨基化反应。
(3) 离子交换法:将金属原子及配体部分添加到某一离子交换层上,然后将叉形部分结合到金属原子上,形成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3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呋喃类化合物的氧化、氮化合成、碱金属催化剂的构筑等。
(1) 呋喃类化合物的氧化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于活性碳氧化及其它重要的氧化反应,如呋喃类化合物的氧化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
最近有一类新型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已被用于呋喃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这类新型的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反应活性,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有机合成中的困难反应。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振仪以 N DQ 1; \ O DQ为内标测得 =>的 # 为溶剂 5 氢 谱M 用 => 型 联 用 仪 测 得 => ! ! !E ^ ^ ]$ . DQ D_ 的质谱 & 表3 表’ 5 + " 电 子 光 谱 用 ‘a; 4 " 3 " ’ $ ’ ! 4 > .型 紫 外 光 谱 仪 S3 S4 对 所合 成的 化 合 物 在 浓 度 为 4 " ! R4 ! 2E () * 的 甲 醇 溶 液 中5 从 4 T ! WT ! !@ ( 范围内连续扫描 得到电子光谱 & 表$ + "
水杨醛及其 衍 生 物 与 某 些 伯 胺 类 化 合 物 缩 合 形 成 的席 夫 碱 及 其 金 属 螯 合 物 / 具 有 特 殊 的 抗 癌= 抗炎= 杀菌 抑 霉 等 活 性 / 同时由于其结构类似于卟 啉环和酞箐环 / 有较好的载氧和模拟生物酶的催化
& G 作 用/ 已 经 引 起 了 各 国 化 学 家 的 广 泛 兴 趣F 对水 ’
物< 的合成 ; &分水解 5 故采 用 ’ & ! 7 乙醇 测定 + " 配 体 在 =>的 电 子 光 谱 中 & 见表 $ 的 + 5. c, ; d
e 在红外光谱中& 见表 0 6 #@ + 5 d 跃迁出现在 0 (" S4 的 出 现 在 在 4# $ 4X 4# C 6 f => ( 5 f c c, c c1 . . S4 S4 可 ’ 0X ( "在 =>的 质 谱 图 中 5 X ( 5f 1S /在 03 以看到很强的分子离子峰 ’ 基峰 6 # C & T 4 " # C 7+ M $ 是 分 子 离 子 经 过 多 次 断 裂 后 形 成 的 & 4 ! ! 7+ g 其余碎片离子峰见表 3 从 => 的 4 " /$ Q 10 M / 图谱可以看出 亚胺质子 的化 学 5 &. ,DY /c , +
1,2-丙二胺类手性席夫碱钴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附图
S l C 一 ae o OOCC 配 合 物 的 的合 成 n H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仪 器与试 剂 . P ri Em r一7 3型 红 外 光 谱 仪 ( 国 ) ekn l e 8 美 ,
12一 二胺 为 A rs 司产 品 ; , 二 叔 丁 . 丙 eo 公 3 5一
近 年 来 ,Shf碱 类 配 合 物 在 消 炎 、抗 癌 方 面 ci
氰 硅烷 化和动 力学 拆 分 等领 域 。但手 性 配 合 物 3
的合 成 报 道 较 少 ,本 文 作 者设 计 合 成 了 ( R)一N,
已有 大量 富 有 成 效 的研 究 。另 一 方 面 ,含 有 0、 S N的 Shf碱金 属配合 物作 为催化 剂广泛 应用 于 、 ci
c a a trz d b a ld,I a d MS. h rc e ie y An lCa c R n
Ke r s , 一p o e e i n ;s h f;c i l h r ce iain y wo d :1 2 rp n di e c i mi h r ;c a a trz t a o
12一丙 二 胺 类 手性 席 夫碱 钴 配 合 物 的合 成 与 表征 ,
牛永 盛 , 红 春 李
( 岛农 业 大 学 化 学 与药 学 院 , 青 山东 青 岛 26 0 ) 6 19
Schiff碱钴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氧合性能

合 成 化 学
C ieeJ u a fS nh t h mity hn s o r lo y tei C e sr n c
Vo . 6, 0 8 11 2 0 No 5, 3 . 5 7—5 1 4
第5 ,3 — 4 期 57 5 1
・
研究论文 ・
Sh 碱钴 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氧合性能 ci f
肖芙蓉 王 吉德 王运 华 英。 , , ,高
(. 1 石河子大学 化学化工学 院 , 新疆 石河子 820 ; . 302 2 新疆大学 化学化 工学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04 ) 306
摘要 :以苯 甲醛缩多胺 sh 碱为 配体 与不 同阴离子钴盐 通过 固相反应合 成 了 6个 Shf碱钴配 合物。采用 c ci
u ,R 元 素分析 , 尔电导率 , v I, 摩 热分析等方法研究 了配合物在室温下与 O 的作用 , : 初步探讨 了钴盐 阴离子对 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 。
关 键 词: ci 碱; ; Sh f 钴 氧合性能; 固相合成
中图分类号 : 6 52 ; 64 8 0 2 .3 O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51 1 (0 8 0 -570 10 -5 1 2 0 )50 3 -5
载体 , 通常会吸收 0 0 5t l . o形成 - o 过氧型配合
物【 [ ( o n 0 )= 1 。固相反应在配 】 n C ): ( 2: ] 位化学研究 中显示了极大 的优越性 , 它不 同于传 统的液相反应规律 , 可以获得一些 与液相反应不 同的产物 】 目前对 氧载体 氧合性 能 的研究 往 。 硝酸钴 、 醋酸钴和氯化钻 固相合成 了 6个 Sh ci f
席夫碱

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1507100111 李天赐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主要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医学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在催化领域,席夫碱的钴、镍和钯的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在分析化学领域,席夫碱作为良好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在腐蚀领域,某些芳香族的席夫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在光致变色领域,某些含有特性基团的席夫碱也具有独特的应用催化领域的应用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概括起来说,席夫碱做催化剂主要应用于聚合反应、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以及烯烃催化氧化方面和电催化领域等。
在金属有机物合成领域的应用金属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合物,和金属卟啉类似,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与小分子(如CO和O2)形成轴向配合物,从而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金属席夫碱对O2分子的电化学还原具有催化作用.希夫碱配体在配位化学领域的影响近几年来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成为配位化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希夫碱是含活泼羰基化合物和胺、氨基脲、氨基硫脲、醇胺、肼、氨基糖、氨基酚等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配位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配位化学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由于缩合产物的不同,希夫碱构成了一大类良好配体,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一定条件下,希夫碱可以与元素周期表中大部分金属离子形成稳定性不同的金属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诸如立体化学结构、磁性、光谱、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生物无机化学原理、生物化学的模拟系统、生物活性、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分子催化等学科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意义。
希夫碱的合成取甘氨酸0.010 mol,溶于适量氢氧化钾一乙醇溶液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加入薪蒸水杨醛0,010mol乙醇溶液,搅拌约0,5 h。
溶液合成法是制备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步骤

溶液合成法是制备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溶液合成法制备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那些步骤。
你想想啊,这就好比是要做出一道特别的“化学大餐”。
首先呢,得选好食材,也就是各种反应物,这可不能马虎。
就像你做菜,要是食材不新鲜、不好,那做出来的能好吃吗?肯定不行呀!然后呢,把这些反应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到合适的溶剂里,这溶剂就像是一个大“锅”,让它们在里面尽情地反应。
这过程就好像是一场奇妙的舞蹈,各种分子在里面跳来跳去,慢慢地就结合成了我们想要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可太重要啦!就跟你烤面包一样,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得恰到好处,才能烤出香喷喷的面包。
同样的,合适的温度能让反应进行得更顺利,得到的产物也会更好哦。
还有反应时间也得把握好呀!时间太短,反应可能还没完成;时间太长,说不定又会有别的问题出现。
这就跟煮鸡蛋似的,时间短了没熟,时间长了又太老。
反应进行的时候,咱可得时刻留意着,就像守护着一个小宝贝一样。
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要是有,得赶紧想办法解决,不然这“大餐”可就毁啦。
等反应结束了,还得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
这就好比把做好的菜装盘,得把那些杂质啊什么的都去掉,只留下精华。
这一步可不能偷懒哦,不然得到的东西不纯,那可就白忙活啦。
你说这溶液合成法是不是很神奇?能把一些看起来普通的东西变成有着特殊性质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这就像魔术师一样,能变出各种令人惊叹的东西。
想想看,如果没有溶液合成法,我们怎么能得到这些神奇的化合物呢?它们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呢,比如在催化、材料科学等方面。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了解这个溶液合成法的步骤,就像我们要学会做一道拿手菜一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做出更多更好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这就是我对溶液合成法制备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步骤的理解,你觉得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有趣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钴(Ⅱ)Schiff碱配合物制备及其氧合性能
化学学院杨柘
摘要:本文陈述了一种新型钴(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制备,简要阐述了其紫外中的紫移和蓝移现象和红外中的一些特征峰,并同时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氧合性能。
本文着重于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配位氧的测定,而对于氧合作用的细致机理未能深入探究。
关键词:钴(Ⅱ)配合物,schiff碱,氧合作用
1.简介
具有载氧性能的Co(Ⅱ)Schiff碱配合物的研究是生物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这类配合物具有类似于生物氧载体的性质。
为了弄清生物体内结构复杂的氧载体与氧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特别是活性中心和氧的成键情况,人们除了直接用天然氧载体作为研究对象外,还合成了许多结构较简单的模型化合物(也称仿生氧载体)来进行研究。
1938年Tsumaki首次报道了能够可逆吸-脱附氧的氧载体Co(Ⅱ)(Salen)。
采用液相方法合成的Co(Ⅱ)(Salen)配合物在低温下有很好的氧合可逆性,早期的研究认为Co(Ⅱ)(Salen)形成了1:1超氧型配合物,后来的研究表明更趋向形成了2:1的μ-过氧型配合物,由于其应用的可能性,合成人工氧载体这一课题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集中研究了钴的多胺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氧合性质。
研究表明,多胺-钴配合物在水溶液中每2mol配合物吸收1mol氧气,形成双核过氧桥配合物。
同时Floriani和Calderazzo以及Basolo等人研究了水杨醛亚胺合钴及其衍生物的载氧能力,发现某些Schiff碱的配合物在非水溶剂中能够以1:1或1:2的比例吸附氧。
因氧合配合物中参与配位的分子氧的结合是可逆的,在受热等条件下分子氧可被释放出来,失氧后的配合物仍对分子氧有一定活性。
2. Co(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制备
2.1 N,N’-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三乙烯四胺(配体L)的合成
将香草醛20mmol溶于40ml乙酸乙酯中,三乙烯四胺10mmol溶于20ml相同溶剂中,在10℃电磁搅拌下,把三乙烯四胺的溶液缓慢加入到醛中,迅速产生浅黄色沉淀,30min滴完,再继续搅拌1h后将沉淀过滤,用乙醚洗涤数次,硅胶干燥,得到浅黄色固体粉末L1。
2.2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氧合
在手套操作箱中用玛瑙研钵将L 4 mmol和硝酸钴2 mmol充分研磨2 h一3 h得棕黄色粉末
配合物CoLNO3(1)。
将1转移至带有支管的小锥形瓶中,并用事先涂好凡士林的磨口塞封1:3,再迅速从手套箱中取出安装到事先充好氧的量气管上,记录管内氧气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吸氧曲线),体积不再变化时依次用去离子水和冷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在干燥器中于室温干燥得深棕黑色粉末氧合配合物CoLNO3 (1-O)。
以醋酸钴和氯化钴代替硝酸钴,用类似方法制备配合物CoLAc(2)和CoLCl (3)。
2.3 配位氧的测定
将装有l—O约1 mmol的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封口膜和皮筋准确称量,用电热套加热,缓慢升温至80℃。
保持1.5 h一2.0 h。
用封口膜和皮筋将冷凝管上口封住,冷却,放出冷凝管外管中的水,并用氮气吹干外管套中残留的水,将整套装置再次准确称量。
质量差值即为l-O 配位氧的质量。
用同样方法分别于100℃,120℃,140℃,160℃,180℃测定1-O配位氧的质量(放氧曲线)。
3.结果与讨论
3.1 氧合配合物的表征
3.1.1 电导率测定
1 mmol·L-1氧合配合物的DMF溶液,于25℃测定摩尔电导率。
1-OΛm为136.6,说明它是l:2型电解质。
3.1.2 波谱表征
UV谱图中203nm~207nm的吸收峰为芳香类化合物特有的K吸收带;273nm~277nm是苯环的B带吸收峰,特点是吸收强度大,相对于配体L,苯环的B带及K带略微发生了改变。
同时,300 nm~306nm可归属为甲亚胺n→*跃迁形成的吸收带,其特点是跃迁几率小,吸收强度弱,相对于配体L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紫移,这是因为当配体C=N的N原子与钴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破坏了分子中原有的长共轭体系,使共轭体系缩短,从而使甲亚胺的吸收峰发生紫移,说明配体与钴离子发生了配位反应。
此外,配体是以中性分子方式以N原子参加配位,因此在氧合配合物的IR谱图中,C=N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比相应配体上升了10cm-左右,有不同程度蓝移,在3100cm-~3300cm-出现了强而宽的吸收峰,为分子问水的缔合羟基峰,说明配合物中含有水。
同时,相对于配体,在配合物中出现了新的l100cm-左右中等强度的吸收带,这是1:l氧合配合物超氧离子O2-的O 一O特征伸缩振动频带,在500cm-~570cm-以及600cm-~630cm-的吸收带各为Co-N与CO-O 的伸缩振动频带,而在配体的IR谱图中未见此区域内有吸收峰,说明Co与N,O发生了配位反应。
3.1.3 热重分析
其热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元素分析的结果。
3.2 配合物的氧合性能
液相合成的类似钴配合物(1mol)通常能吸收O20.5mol,而l(1 m01)却可以吸收O22mol,通过
热重法测定氧合配合物(1mol)的配位氧为1mol,即仅有021 mol用来与Co(Ⅱ)配位形成l:1超氧配合物,另外02l mol可能是配合物中席夫碱配体被活化氧氧化所消耗。
不同合成方法导致氧合性能差异的原因是反应的微环境不同,可能是在液相中反应受热力学控制,而低温固相反应往往受动力学和拓扑化学原理控制。
4.总结
固相反应合成的配合物均能与氧发生氧合反应,但不同Co(Ⅱ)盐生成的配合物氧合性能却有差异。
Calvin等在研究水杨醛席夫碱型氧载体时发现,固态氧载体的载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合物的品格形式。
在固相反应中,所用Co(Ⅱ)盐不同,晶格形式不同,当有机配体以分子形式进入固态金属盐发生配位、成核过程时,配合物晶格形态会受金属盐的晶格影响而生成不同晶形的配合物,对氧气分子的扩散进人影响也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氧合性能。
参考文献
[1]肖芙蓉,陈鹭,王吉德,等.香草醛缩多胺Schiff碱Co(Ⅱ)配合物固相合成及氧合性能
研究[J].化学学报,2006,64(15):1517—1522.
[2]计亮年,莫庭焕.生物无机化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3]J D Wang,E Collange,D J Aymes.Etude protometrique,oxymetriqueet
spectrophotometrique de l’oxygenation de leurs complexes du Co(1I)[J].BullSoc China Fr,1994,131:37一44.
[4]周益明,忻新泉.低热固相化学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99,15(3):273—292.
[5]韩志坚,周洪,陈汉文,等.钴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氧合机制的研究[J].无机化
学学报,1992,s(4):4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