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夫碱

合集下载

席夫碱还原成仲胺机理

席夫碱还原成仲胺机理

席夫碱还原成仲胺机理
席夫碱是一种常用的胺还原剂,可以将亚硫酸盐(如亚硫酸钠)还原成相应的仲胺。

其还原机理如下:
1. 初始步骤:席夫碱(从亚硫酸盐中释放)与醛或酮形成中间产物席夫底物。

2. 还原步骤:席夫底物与亚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仲胺产物。

整个机理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亚硫酸盐 + 席夫碱→ 席夫底物
席夫底物 + 亚硫酸盐→ 硫酸盐 + 仲胺
此机理是通过席夫碱作为亲核试剂,攻击席夫底物中的醛或酮部分来实现的。

亚硫酸盐则参与了反应中间产物的生成和还原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席夫碱还原成仲胺的一个典型机理。

实际上,席夫碱还原的具体机理可能因反应的具体条件和反应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研究或设计中还需要进一步确定适用于特定体系的机理。

席夫碱

席夫碱

水杨酸缩对甲基苯胺希夫碱配合物的制备一丶希夫碱英文名:Schiff base,也称西佛碱。

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希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具有优良液晶特性。

用作有机合成试剂和液晶材料。

结构通式:二丶水杨酸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

化学式:C7H6O3 分子量:138.12三丶对甲基苯胺分子式: C7H9N 分子质量: 107.15 沸点: 200℃熔点:44-45℃性质描述: 白色有光泽片状或叶状结晶。

可燃。

熔点44-45℃。

沸点200.2℃,82.2℃(1.33kPa),相对密度0.9619(20、4℃),折射率 1.5534(45℃),闪点87.2℃。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油类,溶于稀无机酸并生成盐。

能随水蒸气挥发。

四丶二水合醋酸锌中文名称:醋酸锌,二水别名乙酸锌,二水; 二水乙酸锌英文名称:Zinc acetate分子式 C4H6O4Zn 分子量 219.51五丶原理此反应的原理:水杨醛及其衍生物中所含的羰基与一级胺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亲核试剂为胺类化合物,其化合物结构中带有孤电子对的氮原子进攻羰基基团上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完成亲核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产物α-2羟基胺类化合物,然后进一步脱水形成席夫碱。

配体的合成相对简单,主要是溶剂的选择,一般溶剂选择为甲苯、苯以及乙醇等,其反应温度温和,从零度至100℃左右,但席夫碱配体的纯化相对复杂,一般不采用色谱法,因为席夫碱在硅胶柱中能导致分解,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结晶纯化,纯化试剂可以使用极性较小的己烷或者是环己烷,产生的席夫碱配体在室温下不溶或微量溶于这些溶剂,而在温度较高时溶于这些溶剂,利用温差对席夫碱配体溶解度的变化,从而提纯席夫碱配体。

对于不同的过渡金属,当它们与金属配合时,针对不同的金属目前有五种比较成熟的合成方法。

分别针对:醇盐类丶氨基类金属化合物,烃基类金属化合物,羧酸类金属化合物,金属卤化物,金属化合物。

席夫碱结构

席夫碱结构

席夫碱结构席夫碱,又称西夫碱,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含氮碱性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4N4O2,分子量为226.25。

席夫碱最早由俄国科学家席夫于1869年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在1893年首次合成成功。

席夫碱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农药和染料等。

席夫碱的结构特点是由两个吡啶环和一个咪唑环组成。

吡啶环上有两个甲基基团,咪唑环上有一个酮基和一个氨基。

这种结构使得席夫碱具有碱性和活性。

席夫碱可溶于水和醇类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席夫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作为抗菌药物的应用。

席夫碱的抗菌活性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作用的。

席夫碱能够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止细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效果。

因此,席夫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中。

除了作为抗菌药物外,席夫碱还具有其他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席夫碱对多种寄生虫和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使得席夫碱在农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席夫碱可以通过抑制寄生虫和真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防治作物病害的效果。

席夫碱还被用作染料领域的重要原料。

席夫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着色性能,可以用于染料的合成和着色。

席夫碱在染料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纺织品、皮革、油墨等。

由于席夫碱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对其的研究和开发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热点。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人员对席夫碱进行了结构改造和合成衍生物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席夫碱的结构与活性关系,还为发现新的药物和农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席夫碱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抗菌、抗寄生虫、抑制真菌和染料应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席夫碱的结构特点是由两个吡啶环和一个咪唑环组成。

席夫碱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发现新的药物和农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染料领域提供了新的原料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席夫碱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阔。

席夫碱结构式

席夫碱结构式

席夫碱结构式席夫碱是一种常见的碱性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C10H14N2O。

这种化合物的命名源自于德国化学家亨利席夫(Henry Schiff),他于1864年首次成功合成了此化合物。

席夫碱是一种气味独特的有机碱,常呈黄色固体。

它具有很强的碱性,能迅速中和酸性物质,常用作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碱试剂。

席夫碱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是制备合成染料、药物、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

席夫碱可以通过与具有酸性官能团的物质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或酯类产物。

这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其次,席夫碱在农业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作为一种铁胁迫缓解剂,用于改善土壤中的铁供应和作物的生长状况。

席夫碱的碱性可以帮助土壤中的铁离子释放,并提高作物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席夫碱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席夫碱可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抗炎作用。

它还被广泛用于药物传递系统中作为一种辅助剂,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当然,使用席夫碱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性问题。

由于其强碱性,必须小心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以免引起灼伤。

在使用时,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并且必须进行充分的通风,以防止中毒。

总结起来,席夫碱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碱,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有机合成、农业和生物医学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性,并遵循正确的操作和处理方法。

席夫碱的发现与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探索和创造更多有益的化合物,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席夫碱实验学生实验报告(3篇)

席夫碱实验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席夫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应用;2. 掌握席夫碱的合成方法;3.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席夫碱(Schiff base)是一种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席夫碱具有优良液晶特性,在有机合成、催化、分析化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席夫碱的合成通常采用醛或酮与胺的缩合反应。

在本实验中,以邻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席夫碱。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抽滤装置、干燥器、电子天平、红外光谱仪等。

2. 试剂:邻氨基苯甲酸、苯甲醛、无水乙醇、浓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称量:准确称取0.1g邻氨基苯甲酸和0.1g苯甲醛,置于试管中。

2. 反应液的配制:向试管中加入5mL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缩合反应:将试管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30分钟。

4. 冷却: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少量碳酸钠中和溶液中的酸性物质。

5. 抽滤:将反应液过滤,滤液用氯化钠饱和,静置分层。

6. 收集产物: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静置析出固体。

7. 干燥:将固体产物用滤纸过滤,晾干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8. 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产物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产物为白色固体,熔点为180~182℃。

2. 红外光谱分析:产物在3280cm^-1、1650cm^-1、1590cm^-1、1540cm^-1、1450cm^-1、1360cm^-1、1290cm^-1、1120cm^-1、1000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与席夫碱的结构特征相符。

3.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合成了席夫碱,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产物结构。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好反应温度和回流时间对产物的收率和纯度有很大影响。

席夫碱 共聚单体

席夫碱 共聚单体

席夫碱共聚单体
席夫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通常是由醛或酮的碳氧双键与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反应形成的亚胺或甲亚胺化合物。

席夫碱的合成通常需要胺和活性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共聚单体是用于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通常在聚合反应中与其他单体一起使用,以形成具有特定性能和结构的聚合物。

不同的单体会影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包括机械性能、化学性质、加工性能和稳定性等。

关于席夫碱是否可用作共聚单体的问题,据相关学术论文及科研资料表明,至今在材料化学领域,还没有找到能作为共聚单体的席夫碱。

但科学家们仍在不断开展相关研究,希望在未来能找到新的应用方式。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席夫碱和共聚单体的信息,建议查阅化学领域相关的学术文献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席夫碱(亚胺)还原

席夫碱(亚胺)还原

席夫碱(亚胺)还原
席夫碱(又称亚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它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相应的胺化合物。

席夫碱还原通常使用还原剂(如氢气、金属钠、金属锂或亚硫酸钠等)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

这些还原剂可以将席夫碱中的双键或三键还原为单键,并且将氮原子上的羰基还原为氨基。

席夫碱还原反应的条件和选择的还原剂取决于具体的化合物和反应要求。

在有机合成中,席夫碱还原反应常常用于合成胺类化合物,因为胺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的重要结构单元。

从化学角度来看,席夫碱还原是通过断裂碳-氮双键或碳-氮三键,生成相应的胺化合物。

这种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构建碳-氮键,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此外,从实验操作的角度来看,席夫碱还原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如温度、溶剂选择、反应时间等。

还原剂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反应底物的特性和反应条件进行合理的考虑。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还原剂的挥发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席夫碱还原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重要反应之一,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进行席夫碱还原反应时,需要综合考虑化学、实验操作和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反应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席夫碱产物颜色

席夫碱产物颜色

席夫碱产物颜色席夫碱(XeF6)是一种非常强力的氟化剂,其产物颜色多种多样,取决于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席夫碱产物颜色,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1. XeF5+颜色:深黄色席夫碱可以与一些化合物反应生成深黄色的产物,例如与锰酸钾反应得到K2XeF7。

这种颜色的产物主要是由于电子跃迁引起的。

在席夫碱反应中,氟原子与席夫碱中的氟原子形成共价键,而席夫碱中的氧原子则与其他原子形成离子键。

当席夫碱与其他化合物反应时,会发生电子跃迁,从而产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呈现出深黄色。

2. XeF4+颜色:无色席夫碱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生成无色的产物,例如与氯气反应得到XeF4Cl2。

这种无色的产物主要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引起的。

席夫碱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离子键,而氟原子与席夫碱中的氟原子形成共价键。

由于席夫碱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使得产物呈现出无色。

3. XeF3+颜色:红色席夫碱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生成红色的产物,例如与氟化硼反应得到XeF3BF4。

红色的产物主要是由于电子跃迁引起的。

在席夫碱反应中,氟原子与席夫碱中的氟原子形成共价键,而席夫碱中的氧原子则与其他原子形成离子键。

当席夫碱与其他化合物反应时,会发生电子跃迁,从而产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呈现出红色。

4. XeF2+颜色:无色席夫碱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生成无色的产物,例如与氟化钾反应得到KXeF3。

这种无色的产物主要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引起的。

席夫碱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离子键,而氟原子与席夫碱中的氟原子形成共价键。

由于席夫碱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使得产物呈现出无色。

席夫碱产物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反应特性所决定的。

席夫碱具有非常强的氟化能力,可以与多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

这些产物的颜色不仅仅是由于电子跃迁引起的,还与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有关。

席夫碱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艺中的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夫碱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主要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医学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 1];在催化领域,席夫碱的钴、镍和钯的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 2];在分析化学领域,席夫碱作为良好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 3];在腐蚀领域,某些芳香族的席夫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 4];在光致变色领域,某些含有特性基团的席夫碱也具有独特的应用[ 5]。

合成方法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分步合成法,(该把直接合成法和分步合成法介绍一下)分步合成法得到的产品无论是在(产品)产率上,还是在(产品)纯度上都较直接合成法理想。

当反应活性低或选择性不好,用前述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不稳定或者产率低时,可选用模板合成法。

所谓模板合成法就是将金属离子作为模板试剂加入到羰基化合物中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的一类合成方法。

如(在)合成二羰基化合物和多胺的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时多采用此方法。

当合成的Schiff碱在反应溶剂中溶解度很小,上述三种合成方法均不适用时,一般采用逐滴反应法,即向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活泼碳基化合物溶液的一种方法[ 6]。

这些合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它们各有优缺点。

大多数氨基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均可采用分步合成法。

(但分步合成法是制备氨基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催化领域的应用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概括起来说,席夫碱做催化剂主要应用于聚合反应、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以及烯烃催化氧化方面和电催化领域等。

魏丹毅[ 7]等合成了9种稀土元素(La,Pr,Nd,Sm,Gd,Tb,Er,Yb,Y)与水杨醛-缩β-丙氨酸(H2L)的双核配合物,发现此配合物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反应有催化活性;姚克敏[ 8]等用直链醚-脂肪族氨基酸新型Schiff碱作为综合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发现它们在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Yong [ 9]等发现钛席夫碱配合物对乙烯、苯乙烯的聚合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近年来,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焦点,在其催化剂体系中铜的席夫碱配合物是被研究最早最深人的体系之一。

Cai[ 10]等用氨基醇合成了双核席夫碱配合物,用于催化反应,顺式产物与反式产物最好结果比为1/3,顺式产物的收率为87%,反式产物的收率为93%;仇敏[ 11]等用制备的系列??取代水杨醛的铜-席夫碱配合物做催化剂,发现在水杨醛苯环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改善,产物的收率和光选择性明显提高;李深[ 12]等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相对柔性手性环境的含C2对称轴的手性席夫碱化合物,初步考察了其铜配合物在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陈鸿雁[ 13]利用酪氨酸水杨醛缩席夫碱及2,2'-联吡啶与铜离子现场配位合成了酪氨酸水杨醛缩席夫碱·2,2'-联吡啶·铜三元配合物,其组成(分子式)为CuC23H21N3O4。

单晶结构测定结果表明:Cu2 +的配位数为5,配合物结构呈四方锥型;蒲雪炜等[ 14]将L-苯丙氨酸、邻香草醛、Cu(Ac)2·H2O(保持一致)及邻菲咯啉合成了一个新的氨基酸席夫碱铜配合物[Cu(o-van-phe)(phen)] CH3OH, 并进行了元素、红外分析。

X 射线单晶衍射的结构表征表明其为畸变的四方锥构型, 相邻两主体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二聚体结构;郑会刚,李立军等[ 15]在常温下配体N,N'- 二( 5 - 羧基水杨叉基) - 1,1'-联-2-萘胺与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1.1 时,采用分层扩散法培养出Schiff 碱N,N'-二( 5 -羧基水杨叉基)-1,1'-联-2-萘胺与Cu( II) 反应形成的蓝色簇状单晶.用席夫碱催化氧化环己烯为环己铜的反应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重视Why。

范谦[ 16]等合成了含咪唑基的席夫碱配合物(组氨酸水杨醛席夫碱锰配合物(Sal-His-Mn)),并以分子氧为氧源,考察了其配合物对环己烯的氧化催化活性;彭清静[ 17]等考察了硝酸钯/氢醌/氯化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合铁(Ⅲ)组成的催化剂体对空气氧化环己烯为环己铜催化活性以及各种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0℃左右,酸度75~80mmol/L,氢醌浓度为4~6mmol/L;晋春,贾银娟等[ 18]用自由配体法制备了一系列固载席夫碱钴配合物的Y型分子筛催化剂(Co-X2-salicyhexen-Y) 。

其中,X2代表H、OCH3、Cl、Br、NO2基团, Salicyhexen代表双取代水杨醛缩环己二胺类席夫碱。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席夫碱芳环上的H被吸电子基团取代后,降低了Y分子筛超笼中封装的钴配合物的量,但能改善催化活性。

金属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合物,和金属卟啉类似,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与小分子(如CO和O2)形成轴向配合物,从而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金属席夫碱对O2分子的电化学还原具有催化作用.何存星[19,20]等将合成杂环席夫碱N,N'-2,6-二乙酰吡啶缩双苯胺席夫碱(简称DAPBA)固定在聚钻膜上或将Nafion(Nafion是指w=5%的乙醇溶液)与DAPBA同时固定在聚钴膜上,发现形成的席夫碱膜修饰电极对NO在电极上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学者认为是NO与其膜形成轴向配合物的结果。

吴庆等[ 21]人利用环腔孔径不同的大环席夫碱配体与醋酸锌反应合成了锌(Ⅱ)的双核席夫碱配合物。

研究新型双核锌大环夫碱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揭示锌酶的结构和性能可能会有积极作用。

贺海峰, 龚树文等[ 22]以SiO2为载体, 由CS 与水杨醛生成的席夫碱与PdCl2反应, 制备得到SiO2-CS-SB-Pd 催化剂, 并用于芳香醛或芳香酮的加氢反应中。

结果表明:以常压H2为还原剂, 在较低温度(30~50℃) 下, 该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芳香羰基加氢活性和亚甲基选择性;朱立红,郝卫东等[ 23]合成了O,O'-二乙基硫代磷酰肼与水杨醛、邻-香草醛缩合而成的席夫碱及其钼(Ⅵ)配合物,谱学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金属钼离子为六配位,存在[Cis-MoO2]2+结构。

参考文献:(看看参考文献的格式)[1] DESAI S B,DESAI P B,DESAI K R,Synthesis of some Schiff bases thiazolidinones and azetidinones from 2,6-diaminobonzol [1,2-d:4,5-d'] bisthiazole and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J].Hetercycl Commum,2001,7(1):83~90.[2] ISSE A A,GENNARO,VIANELLO 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Schiff bases ligands H2 salophen[J].Elechtrochimical Acta,1997,42(13-14):2065~2071.[3] BASTOS M B R,MOREIRA J C, FARIAS P A M.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ic behaviour of UO2(Ⅱ) complexed with the Schiff base N,N-prime-ehtyenebis(salicylidenimine) in aqueous 4-(2-tydroxyethyl)-1-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 medium[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0,408:83~88.[4] MA H, CHEN S H, NIU L, etal. Studies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pper in aerated NaBr solutions with Schiff bases[J].Journal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1,148(5):208~216.[5] 赵建章,赵冰,徐蔚青,等. 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的光致变色光谱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6):971~975.[6] 张秀英,张有娟,李青,等.我国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1):9~14.[7]魏丹毅,李冬成,姚克敏.稀土元素与β-丙氨酸席夫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催化活性[J].无机化学学报,1998,14(2):209~213.[8]鲁桂,姚克敏,张肇英. 镧系与直链系-组氨酸Schiff碱配合物合成、波谱与生物活性[J].应用化学,2001,18(1):1~4[9]YONG L,HUANH J L,LIAN B,etal. Synthesis of titansum(Ⅳ) complexes with Schiff bases ligand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etyrene[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1,19(4):429~432.[10]CAI L S,MAHMOUD H,HAN Y. Binuclear versus mononuclear copper complexes as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Cyclopropanation of styrene[J].Tetrahedron:Asymmetry,1999,10(3):411~427.[11]仇敏,刘国生,姚小泉,等.手性铜(Ⅱ)席夫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1,22(1):77~80.[12]李深,张维萍,姚小泉,等.一种新型手性席夫碱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2000,21(3):289~291.[13] 陈鸿雁. 酪氨酸水杨醛缩席夫碱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分析[J]. 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7(2) : 126~130.[14] 蒲雪炜,李连之等. 苯丙氨酸席夫碱邻菲咯啉铜(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 作用研究[J]. 化学学报,2011,69 (6):647~652.[15]郑会刚,李立军,等. Schiff 碱Cu( II)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广州化工,2011,39(9):73~74[16]范谦,黎耀忠,程克梅,等.组氨酸席夫碱锰配合物及合成环己烯催化氧化[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8(2):230~234.[17]彭清静,傅伟昌,邹晓勇.钯-席夫碱催化环己烯合成环己酮[J].化学世界,2001,(10):539~541.[18] 晋春,贾银娟,等. Y型分子筛固载席夫碱钴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J]. 石油学报,2006,8,22(4):6~11.[19]何存星,蔡沛祥,莫金垣,等.一氧化氮在Nafion-钴席夫碱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J].分析实验室,2000,19(l):9~12.[20]何存星,邓锐,李平,等.一氧化氮在聚钴-席夫碱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J].分析测试学报,2000,19(2):35~38.[21] 吴庆,袁泽利,等. 新型双核锌(Ⅱ)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表征[J].光谱实验室2011,1, 2 8(1):329~331.[22] 贺海峰, 龚树文等. SiO2负载壳聚糖席夫碱钯催化剂催化芳香醛酮还原为芳香烃[J].催化学报,2010,31(7): 846~850.[23] 朱立红,郝卫东等. 席夫碱及其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杀虫活性[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48(1):9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