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篇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教案(2)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课题设置了三个话题:“用好法律维护权利”“守法不违法”“依法维权有途径”。
“用好法律维护权利”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探究,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权利的三个维度,也就是专门法律保护、特别条款保护和一般条款保护,帮助学生认识权利来自法律,维护权利同样要依靠法律。
“守法不违法”通过对案例故事的分析,引导学生增强守法意识,从违法犯罪行为会受罚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
从维护权力的角度,教导学生要敢于对校园欺凌说“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依法维权有途径”重点介绍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强调维护权利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搜集证据。
二、学情分析通过简单的法律常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权利意识,懂得通过法律,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如何维护权利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和实践。
因此本课要对维护权力的途径和方式,教师要给予必要的事例说明。
三、教学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维护权利的三条基本途径。
2.知道未成年人在维护权利时学会保护自己,寻找证据。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未成年人维护权利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懂得未成年人在遇到侵害危险时要学会“见义智为”,不莽撞行事。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法律援助的资料。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第90页-92页内容。
(一)新课导入1.情景回顾:回顾教材第83页“阅读角”内容:教师:说一说遇到类似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维护权利?2.走进新课: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程。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依法维权有途径。
3.漫画导入:观察漫画,小组讨论,分享观点。
说一说遇到类似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维护权利?引出课题: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依法维权有途径。
4.案例导入:小明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未拴狗链的狗咬伤提问:假如你是小明的朋友,你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提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狗的主人索赔。
引出课题: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依法维权有途径。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道德与法治《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本课内容主要围绕“遵守法律”和“维护权利”两个重点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三个话题的学习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法律指导日常行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治的内涵,掌握了一些法律规定,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对应到法律中,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
话题一,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本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律的作用,学习运用法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意识,使学生掌握针对具体问题寻找相应法律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法、用法维护权利。
话题二f守法不违法。
本话题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观念和习惯。
教材通过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两类比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违法犯罪行为,学习面对违法犯罪行为应有态度和方法。
话题三,依法维权有途径。
本话题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学习依法维权的方法。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依法维权的意识,遇事时想到用法律维权,本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维权的有效途径,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釆取行动。
三个话题之间有逻辑关系,也能够相互补充和印证,先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方法。
二、以人为本,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知晓许多不良行为,但并未将这些行为提升至违法的高度,也认识不到自己有“不触犯法律”的义务。
通过本课教学,也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不良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 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
学生在运用法律维权的途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一课时说课稿

《用好法律维护权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9课第一框《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以说明。
一、说教学目标:六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生活情景,对于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想法。
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或是遇到纠纷时,学生很难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知道作为未成年人,要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二是懂得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要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二、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依法维权,而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权。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同时也要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三、说学法、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对教材的内容稍微调整,以学生学为主,在老师的帮助和组织下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因此本堂课,我主要通过情景设置、模拟表演、交流辩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表演、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四、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做了如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激趣导入。
开课伊始,我创设了《今日说法》的情境。
我是栏目主持人,学生是本期节目的嘉宾,主题就是我们这堂课的课题。
这个设计意图是想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景,既巧妙的揭开了课题,又瞬间将学生带入到跟法律相关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为栏目的嘉宾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愿意主动探究课堂中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
(二)活动一:我来谈一谈,知晓法律。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继续在《今日说法》的情境中,播放阅读角《懂法、学法、用法的心路历程》录音,边听边思考:①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②对于故事中的其他人物的行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让学生听了吕慧娴的案例后作为嘉宾点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保护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案(3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以及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律,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对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和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通过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等方法了解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功能与职责。
3.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知道运用相应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守法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灵活、有效地运用法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我们知道了国家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一些其他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条款。
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知1.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姐姐,她的名字叫——吕慧娴。
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1)课件出示:阅读角《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2)学生观看后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吕慧娴积极寻求各方保护,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
你知道我国公民都享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吗?(4)课件出示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平等权、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检举权和获得国家赔偿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要想到有法律,法律可以广泛保护我们的权利。
2.大学生吕慧娴在法律援助中心实习。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第9课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学好本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让他们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同时,让学生学会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何依法维权。
为学生以后成功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生: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六年级的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所以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周围同学的帮助,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人权意识。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篇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三个话题《依法维权有途径》,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维权的方法,寻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知道维权要自护,维权靠证据,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保护自我的意识比较淡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的斗争,即使斗争,也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学会保护自己,注意收集证据。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知道依法维权,主动、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帮助。
2.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教学重点是:知道依法维权的途径,学会在维权时保护自己。
其中,学会在维权时保护自己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1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录音《我是你的好朋友》,学生说说音频中的“我”是谁,为什么说是我们的好朋友,与学生先聊一聊什么是未成年人?说一说我国对未成年人的规定以及未成年人占我国人口数量的比例,教师引导到依法维权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三课时说课稿

小学道德与法治《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三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方法、设计和板书七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围绕“遵守法律”和“维护权利”两个重点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三个话题的学习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法律指导日常行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治的内涵,掌握了一些法律规定,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对应到法律中,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
话题一: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本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律的作用,学习运用法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意识,使学生掌握针对具体问题寻找相应法律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法、用法维护权利。
话题二:守法不违法。
本话题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观念和习惯。
教材通过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两类比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违法犯罪行为,学习面对违法犯罪行为应有态度和方法。
话题三:依法维权有途径。
本话题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学习依法维权的方法。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依法维权的意识,遇事时想到用法律维权,本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维权的有效途径,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采取行动。
三个话题之间有逻辑关系,也能够相互补充和印证,先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六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生活情境,对于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想法。
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或是遇到纠纷时,学生很难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引导学生遇事时要想到法律维护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法律的救济。
六年级的学生知晓许多不良行为,但并未将这些行为提升至违法的高度,也认识不到自己有“不触犯法律”的义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维权。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他们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宪法、刑法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学会依法维权,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学会依法维权,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依法维权。
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 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 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三个话题《依法维权有途径》,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维权的方法,寻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知道维权要自护,维权靠证据,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保护自我的意识比较淡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的斗争,即使斗争,也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学会保护自己,注意收集证据。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知道依法维权,主动、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帮助。
2.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教学重点是:知道依法维权的途径,学会在维权时保护自己。
其中,学会在维权时保护自己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录音《我是你的好朋友》,学生说说音频中的“我”是谁,为什么说是我们的好朋友,与学生先聊一聊什么是未成年人?说一说我国对未成年人的规定以及未成年人占我国人口数量的比例,教师引导到依法维权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依法维权有途径学生阅读教材第 90 页,与文本对话,了解未成年人维权的途径。
然后,小组合作,帮助放学回家路上被抢、被打的陈某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再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板书: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各种途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主动、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帮助。
活动二:以案说法学生阅读教材第 91 页机智自救的梁小惠案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园中两名同学对梁小惠自救的不同看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认为两名同学谁说的更有道理?并说一说,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板书: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三:依法维权靠证据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依法维权时收集证据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第92 页活动园中的三个情景中,权利人可以收集的证据是什么?板书: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懂得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环节三:课堂小结,内化提升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体验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内化提升学生的认识与情感。
环节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生活中,在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用学到的方法依法维权。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
六、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在黑板中上方的中间位置是课题《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下面是: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各种途径;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第2课,教材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参与向法官咨询法律知识、案例分析、提建议、读故事谈感受、情景体验等活动,还安排了许多知识窗、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树立运用法律维护权利的意识。
本课包括“用好法律维护权力”、“守法不违法”和“依法维权有途径”三部分内容,分两课时教学。
二、说学情分析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六年级的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所以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周围同学的帮助,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人权意识。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三、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素材四、教学过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观看法制教育视频)小组讨论,并用气泡图等各种形式记录,小组派代表发言,各组参与讨论。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原则: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
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无罪,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
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
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
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我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部门。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盼望通过综合治理和“严打”使社会稳定,中小学生受到保护而健康成长。
群众的眼睛雪亮,智慧丰富,威力无穷,不断涌现出保护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干部。
所以当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付坏人。
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勇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毙,不能让坏人为所欲为,这是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必要前提。
但是,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违法犯罪分子时,要强调善于斗争。
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存自己.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说:“要想抓住狐狸,就得比狐狸狡猾。
”《鸡毛信》中的海娃就是把鸡毛信藏在羊群头羊的尾巴下,躲过日本鬼子的搜查,胜利地完成了送重要情报的任务;小兵张嘎也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出招数中,战胜愚蠢的敌人。
五、板书设计:知法守法,维护和平六、教学反思: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题探究则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途径,离开了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主题探究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体验成功!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轻松愉快。
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