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比高矮
一年级数学 比高矮 比长短

哪个长? 哪个短?
想一想
先把一端 对齐。
然后看另一 端哪个长, 哪个短。
√
√
Hale Waihona Puke 可以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结果是完整 的铅 笔长,用过的铅笔短;圆珠笔长,粉笔短。
小试牛刀
1.在高的下面画“√”。
√
√
√
2.在短的后面画“√”。 √ √
√ √
3.比高矮,在正确方法下面的 里画“○”。 ○
4.哪座房高? 哪座房矮?
冀教版数学
第1课时 比高矮 比长短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 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 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课前导入 小朋友,大家来一起玩两个游戏吧!
最高
最矮
5.比长短 哪条绳最长?哪条绳最短?
最短
最长
归纳总结:
事物的高和矮、长和短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1)和自己的家人比一比谁高?谁矮? (2)和家里的家具比一比谁高?谁矮?
探究新知
1.身体站直,不能弯腰或踮脚; 2.两个人站在同一个高度的地八面五折。 (也就是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
男孩高,女孩矮
怎样比身高才是 公平的?
后面的同学比前面的同学高,前面的同 学比后面的同学矮。
想一想
可以怎样 比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教学长短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
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
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①看出来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高、矮
高矮的事物站在同 一水平面上
石 榴 树
柿 子 树
长、短
一般要把比的几 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短 长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拓展延伸:
பைடு நூலகம்
“远近”、“厚薄” 你会比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能力提高
√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在短的动物后面画钩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基础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比一比 高的画 √
矮的画 ○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
○
√
○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PPT沪教版 (13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长短和比高矮课件ppt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上面的铅笔比下面 的铅笔长 小明比小丽高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数一数,把左右同样多的用 线连起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画一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⑴画 ,要和 同样多。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高矮长短课件

哪一本书厚,哪一本书薄?
厚
薄
字典
故事书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不能
√
○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比高矮长短
如 何 比 身 高?
×
√ 同一高度
比一比 高的画 √ 矮的画 ○
√
○
√
○
√
○
√
○
;单创:/News/Detail/2019-9-20/442424.htm
;
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 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 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 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比一比1、比高矮:使人或者物体直立在同一平面上,观察人的头顶或物体的另一端,谁高出一些,谁就高。
2、比长短:先把一端对齐,拉直,再看另一端,另一端谁长谁就长。
3、在两端一样长的情况下,弯曲的线是长的,直的线是短的。
4、比大小:可以直接观察进行比较,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比较。
5、比轻重:可以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也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直接比较,或者借助跷跷板比较。
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1、物体的个数是1—9时,可以用对应的数字表示。
2、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3、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
4、记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
5、0摄氏度只是温度中的一个值,是天气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
6、比较两个物体的多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7、“=”叫做等于号,读作:等于;“>”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叫做小于号,读作:小于。
8、当物体的个数相等时,用“=”表示;当物体的个数不同时,用“>”和“<”,哪个数大,开口就朝着那个数。
9、物体的个数是10时,用10表示。
10、“几”表示物体的多少,“第几”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号,就是物体的次序,无论第几都只表示其中的1个。
11、给物体编号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多到少等。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一)1、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样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通常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2、长方体有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
相对的两个面完全一样。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六个面大小都相同。
4、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形,侧面是曲面,也就是平时说的上下一样粗。
5、球是立体的,占有空间,球上没有平平的面。
6、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摆放的时候比较稳定,球和横放的圆柱容易滚动。
7、要想搭得又高又稳,圆柱要竖着放,球尽量不放在底部。
8、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体。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减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运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要点

教学点
陈述性知识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
2、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1、找:起点相同。
2、比:再比高矮或比长短。
3、再比:最高(长)或最矮(短)。
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表达
1、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谁比谁高(长),谁比谁矮(短)。
1、找:起点相同。
2、比:再比高矮或比长短。
3、说:谁比谁高(长),谁比谁矮(短);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1、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2、如果不在同一起点时,可以用物体实际的高矮(或长短)的量来比较。也可以转化到同一起点。
创新
会比较物体之间不在同一起点时的高矮(或长短)。
找不到同一起点,先估计或计数,再比较高矮(或长短)。
2、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1、找:起点相同。
2、比:再比高矮或比长短。
3、说:谁比谁高(长),谁比谁矮(短);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运用
1、会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
2、能找到三个物体之间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高矮比长短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实
践
与
应
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探
究
与
体
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境
创
设
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
学生直接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