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技术地适应症与禁忌症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
展望:如何减少再狭窄与血栓事件? 药物洗脱支架的改进!
介入治疗的目的:解除冠心病症状,降低死 亡率和病死率,避免外科冠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其他冠心病介入技术: 1.高频旋磨术; 2.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 3.腔内斑块切吸术; 4.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5.超声血管成形术; 6.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
• 依赖PDA先心病 可采用支架植入PDA
先心病介入治疗,从而开创了不必开胸就 可以治愈先天性心脏病的历史。
特点: 1. 创伤小、 2. 康复快、 3. 效果可以和外科手术相媲美。
房间隔缺损封堵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材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98% PDA 采用介入治疗)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
1977年 全球第一例PTCA
1984年 中国第一例PTCA
1993年 中国第一例冠脉支架
2012年中国PCI手术突破38万例
2002年 中国第一例药物支架
第一阶段:1984-1993 第二阶段:1994-2001
第三阶段:2002-2014
| 15
广东省介入快速发展的10年
年介入数:3000例 开展医院数:58家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肺循环
(五)心的传导系 心的传导系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 主要作用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脏的 正常节律。
主要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1.窦房结 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入口与右 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2.房室结 位于冠状窦口上方的心内膜深面。接受窦房 结的控制。
带除颤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随着科技的进步,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项技术通过介入导管将药物或器械送达特定的血管部位,用于治疗各种血管性疾病。
为了保证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管理规范,并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首先,对于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管理规范,需要明确技术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只有在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介入治疗,例如脑卒中后遗症、脑动脉瘤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禁忌症的存在,例如严重的心脏疾病、未解决的感染等情况下不能进行该技术治疗。
其次,需要建立严格的医疗器械的选择和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的选择应当根据具体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和器械。
而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则需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器械采购、验收、存储以及使用后的处置等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在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操作中,需要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其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知情同意和安全保护。
在进行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告知治疗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效果等,并取得其知情同意。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其安全。
特别是一些高风险的手术,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的准备。
最后,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建立还需要与其他科室和专业进行合作。
例如与影像科合作进行影像的采集和解读,与麻醉科合作进行术前术中麻醉的管理等。
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和协同,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提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的品质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建立对于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管理规程,并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介入诊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一、股动脉穿刺术二、股静脉穿刺术三、股静脉穿刺术(儿科)四、卜•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五、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程序六、肺癌介入诊疗操作规范七、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技术规范八、支气管动脉栓塞九、子宫动脉栓塞术十、全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十一、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操作技术规范十二、骼内动脉栓塞术一、股动脉穿刺术适应症:1.血管本身病变,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动一静脉痿等。
2、软组织或器官病变与血管病变得鉴别诊断。
3、某些肿瘤手术前了解血供情况或与重要血管得关系。
4。
血管病变手术后随访。
5.血管病变得介入放射学治疗、禁忌证1•碘过敏试验阳性或明显过敏体质。
2。
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3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
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多发性骨髓瘤。
5。
重度全身性感染或穿刺部位有炎症、6。
妊娠3个月以内者。
术者准备1、熟悉病史,详细了解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特别注意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2、向患者解释本疗法目得与过程,可能出现得情况,解除患者得顾虑,取得患者得配合。
3、术前应向患者家属说明目得及可能出现得意外,包括术中与术后可能出现得并发症以及失败等,取得家属理解,并签手术协议书。
4、根据临床具体要求,参考病变部位、性质与范閑等有关资料,设计最佳方案。
患者准备1、术前为患者做必要得实验室检查与其她辅助检查(包括常规X线、CT 、超声等检查)。
2、术前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3、穿刺部位皮肤剃去毛发,清洗干净,减少局部感染机会、4、术前4 h禁食、水、5、术前30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地西泮1 Om g (必要时)。
方法股动脉就是骼外动脉得延续,通过股三角,其内侧就是股静脉,外侧就是股神经。
在腹股沟韧带处位置最表浅,搏动最强,且操作简单,拔管后易于压迫止血,就是理想得穿刺点。
经股动脉穿刺根据需要可选择逆行性及顺行性穿刺、lo逆行性穿刺逆行性穿刺得进针点选在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得正下方,即腹股沟皮肤皱褶卞1〜2cm,穿刺时左手中、示指轻按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右手持针对准该点斜行平滑刺入、穿刺成功后, 可见鲜红色动脉血自针尾喷出,即刻送入导丝。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附件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呼吸机和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办法

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办法为规范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制度所称介入诊疗技术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即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二、本制度所指介入诊疗技术为省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我院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
三、从事介入诊疗技术人员基本要求(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要求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及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专业医师。
2、有心血管内科5年,综合介入3年、神经内外科等其他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3年,具有高年资住院医师(工作满3年或研究生毕业满2年)或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3、拟从事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师需经过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的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病院对从事参与诊疗技术操作的工作人员实行授权制,未取得病院授权的人员不得从事参与诊疗技术相干工作。
医师参与诊疗技术操作权限均不可超出我院的参与诊疗技术权限。
(一)参与诊疗技术授权管理组织1、XXX为本院医师介入诊疗技术操作权限授予终审部门。
2、医务部负责遵照卫生部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医师介入诊疗技术操作权限的审核;不定期监督执行情况。
3、参与诊疗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医师的业务能力查核及参与诊疗技术操作权限的初步认定。
(二)医师参与诊疗技术操作权限申报、审核、授予程序1、医师个人提出申请科室组织医师根据小我业务能力提出申请,申报与小我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培训资质及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参与诊疗技术操作权限。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评审意见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业务能力水平,对申请医师举行综合查核,填写《参与医师业务能力评价表》,科主任确认后,连同科室《医师参与诊疗技术操作权限表》报医务部。
介入诊疗操作规范

介入诊疗操作规范篇一: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2.7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
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汇总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适应证与禁忌证一.诊断技术(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适应证】1.临床怀疑冠心病者,为明确诊断。
2.临床诊断冠心病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治疗方式(如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药物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须急诊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者。
4.血管重建术后疗效随访。
5.心脏外科手术前,了解冠状动脉情况。
6.特殊职业者。
【禁忌证】1.除了精神正常、有行为和责任能力的患者拒绝该项检查及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外,无绝对禁忌证。
2.相对禁忌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左心衰竭;(2)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3)未控制的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中毒;(4)未控制的高血压;(5)急性脑卒中;(6)并发感染性疾病或其他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7)急性心肌炎;(8)主动脉瓣心内膜炎;(9)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出血倾向;(10)正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者;(11)急性心肌梗死无上述适应证者;(12)严重碘造影剂过敏;(13)严重肾功能衰竭和(或)无尿,除非已准备透析治疗清除造影剂和体内过多的液体,否则不宜进行造影。
(二)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适应证】1.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和决定是否须进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2.瓣膜性心脏病,了解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决定手术治疗。
3.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如右心压力、肺动脉压力、肺毛细血管楔压及心排血量测定,有助于危重患者抢救、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4.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肺血管病、肺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腔静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心脏移植患者心、肺循环状况的评估。
8.右心及腔静脉肿瘤。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如下。
1.急性感染期间。
2.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严重出血性疾病及其他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正在使用大量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进行难以压迫部位血管穿刺。
4.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
介入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介入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得分: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法扣分标准扣分基本要求(5分)1.所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项目与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临床诊疗科目一致,有关介入诊疗项目(如心血管介入)获取准入资格。
2.有与介入诊疗项目相关临床科室,能为介入诊疗的并发症与其他意外紧急情况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3有介入诊疗科室与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
4.相关科室和人员知晓协作职能和工作流程。
1准入资格证明材料2相关科室共同制定的各类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3提问相关人员预案及流程内容考核要点不合格每项扣一分导管室硬件管理(5分)1.导管室设置符合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操作室使用面积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等相关要求。
(2)有多功能监护系统和心、肺、脑抢救复苏设施、急救药品。
(3)配备8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血管造影机,并配备高压注射器。
2.有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有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相关措施,并落实。
3、设备维修响应及时,保障安全运行,保障临床需要。
4.有设备使用管理相关制度,有专人负责,有保养、维护、维修记录。
1、现场查看布局、设备、及有效抢救物资2、设备维护、维修、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维护人员工作记录3、相关制度文件、保证影响质量的措施4、现场演示设备故障时设备科响应是否及时或查看报修维修记录体现响应及时考核要点不合格每项扣一分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10分)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制定实施细则文件与管理流程,医院有介入诊疗工作制度、导管室管理制度、技术操作常规和介入诊疗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并执行。
2.有相关人员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并考核。
3.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技术操作规范,考核合格率≥100%。
各级各类人员知晓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并遵循。
4对制度与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检查、总结,对存在问题有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诊疗适应症及禁忌症目录脑血管造影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动脉内溶栓治疗鼻腔大出血血管内栓塞术头臂动脉成形术颈外动脉系统血管病造影及栓塞术升主动脉造影术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成形术上腔静脉成形术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大咯血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术肺癌的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瘘栓塞术食管、贲门内支架成形术腹主动脉瘤内支架置入术腹主动脉成形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肝动脉内灌注及栓塞术肝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经皮肝静脉穿刺造影经皮肝穿刺活检肝癌的消融治疗法经皮肝穿刺胆道成形术经皮胰腺穿刺活检及急性胰腺炎引流治疗选择性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经皮穿刺脾静脉造影术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门静脉造影术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及栓塞术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造影及血标本采集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术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形术经皮肾穿活检及治疗经皮肾造瘘导管引流术经皮穿刺输尿管成形术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术髂内动脉灌注及栓塞术髂股静脉成形术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精索静脉造影及栓塞术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扩张术盆腔内大出血动脉栓塞术脊髓血管畸形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选择性四肢动脉造影术股动脉成形术肢体动静脉瘘栓塞术四肢骨肉瘤动脉内灌注及栓塞术选择性四肢静脉造影术经皮骨穿刺活检及治疗介入诊疗适应症及禁忌症脑血管造影【目的】脑血管造影术(selec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通常是股动脉)送入,在导丝引导下使其前端到达双侧颈内、颈外动脉或椎动脉内造影的诊断性造影方法。
通过数字减影技术形成脑血管结构的影像资料,从而对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适应证】1.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 脑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前栓塞及脑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前常规造影。
3.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 脑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前栓塞及脑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前常规造影。
【禁忌征】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术【目的】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术(embolization of arterio-venous maltormation of the brain)需先行脑血管造影,明确畸形血管部位。
经引导导管送入微导管,其前端到达病变部位,经微导管注入栓塞剂,达到栓塞畸形血管的目的。
【适应证】1. 位于深部和脑重要功能中枢的AVM。
2. 高血流量、盗血严重的AVM外科手术前预防性栓塞部位畸形血管团或供血动脉。
【禁忌征】1. 微导管不能避开供应正常脑组织的穿支动脉。
2. 病灶为正常脑组织的穿支动脉供血。
3. 严重动脉硬化、动脉扭曲。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目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embolization of carotid-caverneus fistulaeby detachable ballon)需先行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经引导导管送入携带可脱性球囊的微导管至瘘口处,释放球囊,堵塞瘘口。
【适应证】1、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因手术或栓塞失败,将瘘口近心段颈内动脉闭塞,而瘘口远段颈内动脉未闭,因盗取颅内血液,且以眼静脉为主要回流血管者,可采用经眼上静脉入路行栓塞治疗;如回流以岩上(下)窦为主者,可采用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入路,经岩上(下)窦到达海绵窦后部行栓塞治疗。
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急诊治疗的适应证:⑴大出血和鼻出血。
⑵由于瘘逆行盗取对侧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继发颅内缺血性中风。
⑶发生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
⑷异常静脉引流至皮层静脉,增加了脑出血和静脉高压的危险。
⑸迅速的进行性视力恶化有导致失明危险者。
【禁忌征】1、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3、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海绵窦型。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目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by detachable balloon)需先行脑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部位、种类,采用微导管技术将可脱性球囊送入瘤体腔内,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
【适应证】1.未出血的囊状动脉瘤,如脑基底部、基底动脉末端、基底动脉干、眼动脉的动脉瘤。
2.颅内囊状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病情属Hunt一、二级;Hunt三、四级应在脑血管痉挛发生前行栓塞术。
3.颅内或颈内动脉颈段巨大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后交通囊状动脉瘤。
4.两侧颅内或颈内动脉颈段巨大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后交通动脉瘤。
5.颈内动脉岩骨段巨大动脉瘤。
6.一侧椎动脉巨大动脉瘤。
7.基底动脉末端巨大动脉瘤。
8.两侧椎动脉巨大动脉瘤。
【禁忌征】1.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存在严重动脉硬化、血管扭曲,或破裂出血后严重血管痉挛。
22.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患者病情属Hunt五级者。
3.患者不能耐受血管闭塞试验,脑血管造影示颅内侧支循环不良者。
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目的】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术(embolization proceduce of meningioma before operation)需先行脑血管造影,了解脑膜瘤血液供应方式并向瘤体的供血血管内注入栓塞材料,达到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利于操作的目的,从而降低手术后死亡率和残废率。
【适应证】血管丰富的脑膜瘤。
【禁忌征】1.非颈外动脉主要供血者。
2.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间有吻合者。
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动脉内溶栓治疗【目的】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动脉内溶栓术(intraarterial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cerebral thrombosis)是经外周动脉插入引导导管及微导管,使微导管前端达到动脉闭塞点或栓子内,注入溶栓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证】1.急性脑血栓形成6h以内。
2.介入治疗中并发的急性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禁忌征】1.发病超过48h。
2.脑出血史,近半年脑梗死(有明显肢体瘫痪等表现)及颅内脊椎手术及外伤史。
3.活动性内出血和已知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如出血素质和出血性疾病。
4.严重心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血栓性脉管炎及已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鼻腔大出血血管内栓塞术【目的】鼻腔大出血血管内栓塞术(intra-arterial embolization inmanagement of massive epistaxis)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插入,使导管尖端达到出血动脉部位,经导管注入栓塞剂,达到止血目的。
【适应证】1.先天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Rendu-Osler病)。
2.严重自发性和高压性鼻出血。
3.创伤性鼻出血。
4.累及鼻部的血管畸形,如Wyburn-Mason综合征。
5.鼻部小动脉瘤。
6.血液病,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骨髓发育不全)。
【禁忌征】null头臂动脉成形术【目的】头臂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truncus brachiocephalicus angioplasty)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并行主动脉弓部造影,了解狭窄部位、范围和程度之后,送入球囊导管进行扩张并置入内支架,达到改善循环的目的。
【适应证】1.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引起的头臂动脉狭窄。
2.颈内动脉狭窄引起失明或脑缺血等症状。
3.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引起椎动脉“窃血”者。
4.头颈部动脉血管吻合或移植血管狭窄。
【禁忌征】1.心、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2.大动脉炎活动期。
3.病变动脉是颅内唯一供血动脉。
4.各种原因导致血管闭塞。
5.狭窄段粗糙、有溃疡,对于新鲜血栓形成者,视为相对禁忌证(可在抗凝药物溶栓后行血管成形术)。
颈外动脉系统血管病造影及栓塞术【目的】颈外动脉系统血管病(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ystem)的造影及栓塞术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插入,其前端达颈外动脉进行血管造影,了解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目、载瘤动脉及瘤内有无附壁栓塞,了解动静脉瘘的部位、瘘口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有无盗血现象,为诊断提供依据,可经导管注入栓塞剂,治疗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外伤性动静脉瘘。
【适应证】a)颅外软组织的动静脉畸形。
b)颅骨膜静脉窦。
c)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d)外伤性动静脉瘘。
【禁忌征】供血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间有危险吻合。
升主动脉造影术【目的】升主动脉造影术(ascending aorta angiography)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插入至升主动脉处,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并摄影,通过影像资料了解升主动脉及分支的位置、形态、结构以及主动脉瓣的功能。
【适应证】a)主动脉狭窄,管状发育不良,主动脉弓闭锁,主动脉窦瘤和瘘。
b)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瘤。
c)主动脉位置异常。
d)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e)外伤、炎症等。
【禁忌征】1.肝、肾功能明显受损害,心力衰竭者.2.严重动脉硬化、动脉闭塞、败血症、出血性疾病等.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目的】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成形术(ballon dilation angioplasty)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使球囊到达主动脉缩窄部位并充盈球囊进行扩张,达到改善主动脉缩窄部位以下区域供血的目的。
【适应证】1.主动脉缩窄部位两端压力阶差静息状态≥4Kpa(30mmHg)。
2.隔膜型或局限性缩短的狭窄。
3.主动脉缩窄外科术后再狭窄。
4.出现心力衰竭(不论压力阶差)。
【禁忌征】1.主动脉管状发育不良。
2.有严重出血倾向。
上腔静脉成形术【目的】上腔静脉成形术(intravascular stent insertion for treatment of superior vera cava obstruction)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行上腔静脉造影,明确其狭窄部位、程度或血栓性闭塞部位、程度,采用球囊扩张法或溶栓法使血管再通后置入内支架,从而改善双上肢及颈面部肿胀状况。
【适应证】a)外在压迫致上腔静脉移位、阻塞和狭窄者。
b)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c)双上腔静脉。
d)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病变者。
【禁忌征】1.极度衰竭者。
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目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selective bronchial angiography)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至胸主动脉中上段,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并造影,了解支气管动脉分支的形态结构和占位性病变部位的供血血管。
【适应证】a)不明原因的反复性大咯血,外科手术前确定出血部位。
b)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前。
c)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