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乌江自刎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 翻译 内容分析 作文素材)资料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 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 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 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 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 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 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梁 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 皆已惮籍矣。
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 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 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歌,《楚汉春秋》 记载了虞姬的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这首歌。
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 歌声。”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 奇峰突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 场坚定的回答。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 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 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 更不能落人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 之后。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 生”是回答,又是反问,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是不需要回答的。这更是设问, 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 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 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 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声音。《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 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歌,所以读《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 《垓下歌》和 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 ——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首歌,如果没有 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说明】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进行粗线条的钩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
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乌江自刎:项羽英雄人生的完美谢幕

《 史记 ・ 项羽本纪》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载 “ 乌江亭长 联军 5 6万人 , 打得刘邦落荒而逃 , 创造 了世界 战争史上 空前
横船待, 谓项王 日:江东虽小 , ‘ 地方千里 , 众数十万人 , 亦足王 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 臣有船 , 汉军至, 无以渡 。项王笑 日:天 ’ ‘ 之亡我 , 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 千人渡江而西 , 今无一
人还 , 江东 父 兄怜 而王 我 , 何 面 目见 之 ? 纵 我 纵彼 不 言 , 独 不 籍 绝 后 的 奇迹 。 由于 种种 原 因 , 果 项 羽在 长 达 四年 多 的楚汉 但 结
乃 自刎 而死 。 ”p 【 l
围 困于垓下 , 兵少食尽 , 四面楚歌。但此时项羽慷 慨男 姬 , 0 率
“ 下壮 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 麾 直夜溃 围南出” 终于冲破重围 , ,
向南疾驰 , 然后渡过淮 河 , 到达阴 陵 , 因迷失 道路 , 被汉兵追
上 。 羽 于 是 又 引兵 而 东 , 东城 , 项 至 尚有 二 十 八 骑 。 骑 追 者数 汉
千人。 但就在这穷途末路 , 项羽仍然临危不惧 , 大呼驰下, 带领 部下溃围、 斩将 、 刈旗 , 三胜汉军。《 记・ 史 项羽本纪》 写道 :
项 王 自度 不得 脱 ,谓 其 骑 日 :吾起 兵 至今 八 岁矣 , “
关于项羽乌江 自刎的结局 , 历来众说不一 , 或赞其刚烈 , 所谓 “ 当做人杰 , 亦为鬼雄 , 生 死 至今 思项 羽 , 肯过 江东”[ 不 2 1 m; 或为其惋惜 , 云“ 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 ,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 东 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如果从 世俗 的角度来 看, 项羽乌江 自刎肯定是一种失败 ; 盖世英雄最终却 以失败而 告终 , 肯定会让人惋惜 ; 而且他还是败在常打败仗而又有些流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内容分析+作文素材)

虞姬
忠贞不渝、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宠 姬形象;她对项羽的爱情忠贞不
渝,最终为爱情献身。
范增
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谋士形象; 他尽心尽力辅佐项羽,但最终因
项羽的猜忌而离开。
06
跨学科拓展与应用
项羽故事在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的改编与呈现
1
文学改编
项羽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广泛流传 ,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小 说、诗歌、散文等。这些作品通过丰富 的想象和艺术加工,使项羽的形象更加 生动鲜明。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 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 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文章概述
文章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 述项羽的家世和早年经历,第二部分是写项 羽在灭秦过程中的功绩,第三部分是写项羽 的失败及悲剧结局。
文章在表现手法上善于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 和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如“破釜沉舟”、 “鸿门宴”等故事,充分展示了项羽勇猛善 战、有胆有识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 +翻译+内容分析+作文素
材)
目录
• 引言 • 原文呈现 • 翻译对照 • 内容分析 • 作文素材挖掘 • 跨学科拓展与应用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 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 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
项羽人物形象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解读与探讨
心理学解读
项羽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心理学家通过分析 项羽的决策过程、情绪变化等方面,探讨了他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学探讨
项羽作为历史人物,他的社会地位、家族背景、文化背景等都与当时的社会环 境密切相关。社会学家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角度出发,对项羽的形象进行 了深入解读。
项羽乌江自刎读后感

项羽乌江自刎读后感——《项羽本纪》读后感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浪花淘尽英雄,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史记》,一部旷古绝今的中国古典典籍,一部记载英雄传奇人生的史诗,让无数学者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荣幸见识到了古代英雄们的风采!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种学科欣欣向荣、各种学术遍地开花的时代,《史记》始终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莘莘学子。
笔者在闲暇的时刻也有幸拜读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一篇,读完之后,心中无限感叹。
叹的是“乌江自刎、霸王别姬”的一代英雄项羽悲惨的结局,叹的是太史公精彩绝妙的文笔。
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无冕之王,悲情英雄——《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记录了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中涌现的一位英雄人物项羽的传记。
项羽之死故事

项羽之死的故事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汉军包围,四面楚歌使他陷入绝境。
他带着八百多人突围,但在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人。
到达阴陵时,项羽迷路并陷入大沼泽中,后来又被汉军追上。
在东城,项羽仅剩二十八骑,但他仍然勇猛无比,斩杀汉军数百人,最后自刎于乌江畔。
这个故事反映了项羽英勇善战、豪气干云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他性格中的刚愎自用、缺乏谋略的一面。
项羽的死对于楚汉相争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探讨的对象。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项羽之死的故事被多次改编和演绎,如京剧《霸王别姬》等作品就以这个故事为题材,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悲壮命运。
同时,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着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项羽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

项⽻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项⽻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项⽻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乌江⾃刎”出⾃《史记》中的《项⽻本纪》,讲的是西楚霸王项⽻战败后在乌江⾃刎的故事。
时⾄今⽇项⽻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仍然是⼈们争论不⽌的话题。
项⽻兵败乌江时,他拒绝了乌江亭长的船。
⾯对⾝后的丛林⼲⼽,他选择⾃刎⽽死,⽿畔悲歌:⼒拔⼭兮⽓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体现出项⽻⾄死的时候还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时运不济,但真的是时运不济吗?项⽻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项⽻画像有⼈说项⽻最⼤的失误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范增之⾔,放虎归⼭,所以才招致最后的失败。
还有⼈说是因为他缺乏谋略和视野,那么项⽻之死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鸿门宴上项⽻放⾛刘邦,未把握正确的时机,确实是招致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但是他性格上的弱点却贯穿了他⼀⽣。
他⽆意改变性格,这对⼀个有着远⼤抱负的英雄来说是致命的缺憾。
从他“富贵归乡”、“鸿门宴遂听从项伯⾔⽽善遇刘邦”可以看出他⽬光短浅、⾃满⾃得、⾜勇少智的性格缺陷。
这些性格导致他再强也只能是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已,⽆法成为⼀名胸怀天下的君王。
这便是项⽻之死的真正原因。
他真正的失误并不在于杀没杀刘邦,也不在于时机不对的缘故,⽽是在于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这是⼀个英雄的悲哀。
刘邦项⽻谁赢了楚汉之争中,刘邦项⽻谁赢了呢?这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的⽂化⾥,⼤多有英雄情结,英雄情结就让很多⼈觉得项⽻赢了。
刘邦项⽻剧照项⽻是⼀位君⼦,他信守诺⾔,他在刘邦⽐较弱的时候并没有欺负刘邦,⽽且双⽅对峙时候,还约好⼀起回去调整⼀下再战⽃,可惜刘邦钻了空⼦,并没有信守诺⾔,就导致了最后项⽻兵败。
中国讲究信守诺⾔,项⽻⼼⽓⼜⾼,最后乌江⾃刎,打死也不肯苟且偷⽣,试想⼀下如果是刘邦在江边,估计瞬间就过江了。
乱世很难出英雄,所谓兵不厌诈,乱世只能出枭雄。
⽽刘邦之所以最后能够赢了,是因为他⼀直在养精蓄锐,他能有所取舍,他没那么多仁义道德,只知道要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活到最后的⼈才算赢,像项⽻那脾⽓,肯定没办法赢得天下了。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内容分析+作文素材)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黥 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 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 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 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歌,《楚汉春秋》 记载了虞姬的歌:
项。
思考; 1.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 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 ②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 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 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 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项 羽最得意之战,
❖ 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 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 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 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 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 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 容有何联系?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 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 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 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 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
四面皆楚歌,项王乃 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
大惊曰:“汉皆已得
羽大惊失色地说:“汉 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
楚乎?是何楚人之多 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
也!”项王则夜起, 饮帐中。有美人名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固定句式
• 何……为: “还要……干什么?” • 独…… 乎: “难道……吗?”
思考提升: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项羽死了。他是站着死的!他以死谢 乡亲,以死谢天下,以大无畏的死完成了 他在历史舞台上辉煌的缺憾人生的表演。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那么,时至今日,我们 是否可以从项羽身上获得“有价值”的东 西呢?项羽之死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益的 人生启示呢?
重点句子翻译: 1.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 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 虽然小,但土地方圆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 也足够称王啦。 •舣:使船靠岸。地方:土地方圆(古今异义词)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 追过来,就无法渡江了。” •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 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 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 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 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 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 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 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 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 涅阳侯。
chuāng
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 ①找出文段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②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表达的情感。
3分钟后分角色朗读,看谁读得生动!
•
乌江自刎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 ,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 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 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 ,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 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 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 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独…… 乎/哉?:“难道……吗?”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5.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受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 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 •被:遭受 ,受到。 •例:“妆成每被秋娘妒” • “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6.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 若德。” •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 悬赏征求我的人头,我就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 ”
项 羽 本 纪
第四课时
• 学习目标:
• 1.熟读并翻译文章第六自然段。 •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
预习检测
舣船待 yǐ dāng 所当无敌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邑万户 yì 王翳 yì 杜衍侯 yǎn 涅阳侯。 niè
• 请同学们准确读出下列字音:
• • • • • • • •
学习指导二: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文段中的重点词语。并用红色笔把自己解 决不了的疑难点标划出来。(6分钟)
2.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点。 (4分钟)
•
乌江自刎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 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 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 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 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 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 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 ,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 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读写链接
•
请以“项羽让我明白了… …”为开头, 在作业本上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文字。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人心者不能得天下 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 3.要深思熟虑,不可只凭匹夫之勇, 4.要善于任用人才,不可过分自负
5.生命珍贵,不可轻易放弃奋斗。
• 题乌江亭 杜牧 •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乌江亭 王安石 •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 咏项羽 李清照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 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 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 、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 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 封吕胜为涅阳侯。
3.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 •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 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 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 •亡:使……灭亡 •何……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 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