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黄酒甲醇含量标准

黄酒甲醇含量标准

黄酒甲醇含量标准黄酒作为一种传统的酿造酒类,其品质和安全备受关注。

甲醇作为黄酒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其含量控制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我国针对黄酒的甲醇含量标准如下:一、黄酒甲醇含量标准概述黄酒甲醇含量标准主要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规定,对甲醇含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黄酒中的甲醇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障消费者的饮酒安全。

二、黄酒甲醇含量标准指标1.甲醇含量:优级品甲醇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12g/L,一级品甲醇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25g/L,合格品甲醇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50g/L。

2. 其他指标:黄酒中的其他有害物质如铅、氰化物、亚硝酸盐等也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黄酒甲醇含量超标危害黄酒中甲醇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如头痛、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

长期饮用甲醇超标的黄酒,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四、如何检测黄酒甲醇含量检测黄酒甲醇含量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有效检测黄酒中的甲醇含量。

五、黄酒生产过程中的甲醇控制黄酒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甲醇的生成。

一方面,要提高酿酒原料的质量,选用优质原料进行酿造;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

此外,加强生产设备的清洗和消毒,降低甲醇含量。

总结:黄酒甲醇含量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产、销售和饮用黄酒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控制甲醇含量,确保黄酒品质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选购黄酒时,应注意查看产品标签,选择合格产品,确保自己的饮酒安全。

黄酒的质量检测方法

黄酒的质量检测方法

随着黄酒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黄酒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GB/T 13662-2018《黄酒》于 2018年9月出台,对黄酒品质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现行国标中用于黄酒质量检测的方法大多是常规的分析化学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重现性差、效率较低等问题。

1黄酒品质分析研究我国黄酒品质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酒龄等方面。

感官评定主要通过口、鼻等感觉器官对酒样的外观、香气、口味和风格特征等感官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其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但易受地区、个人爱好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理化指标检测主要包含总糖、酒精度、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灸苯乙醇和氧化钙等项目,黄酒国标中采用的常规分析化学方法虽较简便、快速,但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差。

目前更为高效、稳定、精准的改良国标法和电子鼻、电子舌及近红外等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

1.1电子舌电子舌又称嗅辨仪,是一种模拟人类味觉感受机制,以传感器阵列检测样品信息,结合模式识别对被测样品整体品质进行分析检测的现代化仪器。

研究表明,电子舌对甜度、酸度和醇度的品评结果与人类似。

电子舌PCA和LDA 可以分辨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品种的黄酒,电子舌在黄酒检测与辨识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电子舌技术性能稳定、重现性好,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1.2电子鼻电子鼻也称人工嗅觉或仿生嗅觉系统,主要根据气味来识别物质的类别和成分,具有检测速度快、范围广、检测数据客观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开展电子鼻技术替代人类嗅觉系统评价黄酒中香气的研究。

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建立的醇香、陈香、焦香3个因素的定量模型预测可替代品酒员,有效减少人为误差。

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鼻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的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替代人工品酒员,为黄酒鉴别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电子舌和电子鼻技术使气味的客观化表达得以实现, 使气味成为可量化的指标,更适用于实际生产中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黄酒检测报告

黄酒检测报告

黄酒检测报告
检测对象:黄酒
检测项目:含酒精度、异味成分、重金属含量、色泽、透明度
检测结果:
1. 含酒精度:本次检测的黄酒样品酒精度为15度。

2. 异味成分: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本次黄酒样品中未检出任何致异味成分。

3. 重金属含量:本次黄酒样品的铅含量为0.009mg/kg,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限量标准,属于安全范围内。

4. 色泽:本次黄酒样品的色泽为琥珀色,呈现清澈透亮状态。

颜色正常,符合黄酒的要求。

5. 透明度:本次黄酒样品的透明度完好,无浑浊、沉淀及杂质存在。

综上所述,本次黄酒样品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合格率100%。

同时,为了保证黄酒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建议餐厅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进货的黄酒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

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

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

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
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酒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丰富、滋味醇厚而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

而此次发布的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就是为了更好地规范黄酒生产,推动黄酒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黄酒标准”已形成规范一致、分类清晰的体系。

“中国
黄酒标准”一共分为总标准和产品标准,总标准主要着重对黄酒的种植材料、蒸馏
工艺、原料指标、原料要求以及加工工艺等都有详细的确定,通过标准的规范,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同时,规范了发布的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也是为了更好地限定优质黄酒,以满足消费者对口感、质地等要求。

经过实验室检验,发布的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严格控制供应的黄酒,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供广大消费者的进一步选择与购买。

总之,发布的黄酒标准号13662和17946既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又有利于黄酒的健康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助力中国黄酒市场的持续壮大。

只有产品质量得到保障,黄酒行业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大成果,贡献更多精彩。

黄酒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黄酒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X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黄酒1.2 汉语拼音:Huangjiu2 代码:3 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GB/T 13662-20187 质量标准:7.1 感官要求7.1.1 传统型黄酒感官要求7.1.2 清爽型黄酒感官要求7.1.3特性黄酒感官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上述的要求。

7.2 理化指标7.2.1 传统型干黄酒理化要求7.2.2 传统型半干黄酒理化要求7.2.3 传统型半甜黄酒理化要求7.2.4 传统型甜黄酒理化要求7.2.5 清爽型干黄酒理化要求7.2.5 清爽型半干黄酒理化要求7.2.6 清爽型半甜黄酒理化要求8 检验操作规程:8.1 感官检查:8.1.1外观:将酒样置于明亮处,举杯齐眉,用眼观察杯中酒的透明度、澄清度以及有无沉淀和聚集物等。

8.1.2香气:手握杯柱,慢慢将酒杯置于鼻孔下方,嗅闻其挥发香气,慢慢摇动酒杯,嗅闻香气。

用手握酒杯腹部2min,摇动后,再嗅闻香气。

依据上述程序,判断是原料香或有其他异香。

8.1.3口味:饮入少量酒样(约2mL)于口中,尽量均匀分布于味觉区,仔细品评口感,有了明确感觉后咽下,再回味口感及后味,记录口感特征。

8.1.4风格:依据外观、香气、口味的特征,综合评价酒样的风格及典型性程度,写出评价结论。

8.2总糖8.2.1廉爱农法:适用甜酒和半甜酒。

费林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

以次甲基蓝为指示液,用试样水解液滴定沸腾状态的费林溶液。

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为终点,依据试样水解液的消耗体积,计算总糖含量。

8.2.1.1试剂准备费林甲液:称取硫酸铜69. 8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费林乙液:称取酒石酸钾钠346g及氢氧化钠10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摇匀,过滤,备用。

葡萄糖标准溶液(2.5 g/L):称取经103℃~105℃烘干至恒重的无水葡萄2.5 g(精确至0. 0001 g),加水溶解,并加浓盐酸5 ml,再用水定容至1000ml。

黄酒质量标准

黄酒质量标准

黄酒质量标准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内容:【感官要求】【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试管中,用眼观察及试验,可见一下性状特征:本品为橙黄色至深褐红色,清亮透明,有少量聚集物,具有黄酒特有的醇香,无异味,醇厚,尚鲜甜爽口,具有黄酒品种的典型风格【检查】(1)总糖准确吸取费林甲、乙液各 5. 00 mL于 250 mL锥形瓶中,加水 30 mL,混合后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

滴入葡萄糖标准溶液,保持沸腾,待试液蓝色即将消失时,加入次甲基蓝指示液2滴,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V)。

再准确吸取费林甲、乙液各 5.00 mL于 250 mL锥形瓶中,加水 30 mL。

混匀后,加入比预滴定体积(V)少 1.00 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加入次甲基蓝指示液2滴,保持沸腾 2 min,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并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V)。

全1部滴定操作须在 3 min内完成。

吸取试样2.00 mL~10.00 mL(控制水解液总糖量为 1 g/L~2 g/L)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50 mL 和盐酸溶液5 mL,在68℃~70℃水浴中加热 15 min。

冷却后,加入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红色消失(近似于中性)。

加水定容,摇匀,用滤纸过滤后备用。

测定时,以试样水解液代替葡萄糖标准溶液,操作步骤相同。

本品含总糖(以葡萄糖计)不超过15.0g/L。

(2)非糖固形物吸取试样5.00 mL于已知干燥至恒重(内放小玻棒)的蒸发皿(或直径为 50 mm、高 30 mm 称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上加热蒸发,不断用小玻棒搅拌。

蒸干后,连同小玻棒放入100℃~105℃电热干燥箱中烘干,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001 g)。

本品中的非糖固形物不得少于13..5 g/L(3)酒精度在约 20℃时,用容量瓶量取试样 100 mL,全部移入 500 mL蒸馏瓶中。

黄酒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黄酒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黄酒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公司G M P管理文件目的:制定黄酒检验操作规程,规范黄酒的质量检查。

范围:适用于黄酒的质量检测。

责任:QC检验员引用标准:CCGF 103.3-2008,2010年版中国药典;STP-QMP-508。

内容:一、品名:黄酒1、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蒸馏、加油、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

2、本质量标准主要是指干黄酒。

二、质量指标三、操作1、外观:将供试品注入小烧杯置明亮处,观察透明度、澄清度以及有无沉淀和聚集物等应符合规定。

2、PH值2.1仪器:酸度计2.2操作:按PH 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MP-214)操作,PH 值应为3.5-4.5。

*********GMP 管理文件3、总糖-铁氰化钾滴定法3.1试剂称取CuSO 4·5H 20 15.0g 及次甲基蓝0.05g ,加水溶解成1000ml ,摇匀备用。

3.1.2 斐林溶液乙液:分别称取酒石酸钾钠50g 、NaOH 54g 、亚铁氰化钾4g ,加水溶解使成1000ml ,摇匀备用。

3.1.3 1g/L 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葡萄糖(AR 级)1.0g[葡萄糖经103℃-105℃干燥至恒重,取出置干燥器冷却30分钟至恒重],加适量纯化水溶解后,加入5ml 浓HCl ,并稀释至1000ml ,摇匀备用。

3.2操作:℃水浴中加热水解15分钟。

冷却后,加入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红色消失,加水稀释至100ml ,摇匀,用滤纸过滤后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V 2。

精密吸取斐林甲、乙溶液各5ml 及供试品溶液5ml 于100ml 锥形瓶中,加入比预滴定V 2少1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摇匀后置电炉上加热至沸腾,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黄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全面评估

黄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全面评估

黄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全面评估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的优质酒类产品,历史悠久、口感独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黄酒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深入评估黄酒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黄酒产品质量问题1. 原材料品质不佳黄酒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糯米、黄酒曲和水。

其中,糯米的品质直接影响黄酒的口感和质量。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用了劣质的糯米作为原料,导致生产的黄酒口感差、品质下降。

2. 生产工艺不合规范黄酒的生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包括糯米的蒸煮、发酵、陈酿等环节。

然而,一些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采用了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导致黄酒在口感和质量上存在问题。

3. 添加物超标为了增加黄酒的口感和香气,一些生产商可能会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如防腐剂、增甜剂等。

然而,若添加物超标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添加物,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影响黄酒的质量和口感。

二、黄酒产品安全问题1. 防伪措施不完善随着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黄酒产品的防伪措施相对较弱,容易被假冒和盗版产品所替代,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2. 包装破损包装是黄酒产品的重要保护层,包装材质的破损会导致黄酒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污染和氧化,从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口感。

3. 供应链管理不严格黄酒产品的供应链过程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仓储和物流等环节。

若某一环节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就会造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三、加强黄酒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应当加强对黄酒产品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黄酒生产和销售。

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黄酒质量和安全问题的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 加强抽检力度加大对黄酒产品的抽检力度,对市场上常见的黄酒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标准
1 目的规范黄酒内控质量标准的操作程序,使其操作过程规范化,避免人为错误。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黄酒内控质量标准的操作。

3 责任 QA、QC及车间有关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4 内容
物料的基本信息:
物料名称:黄酒,物料代码:F004;
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662-2008《黄酒》;
地理标志产品绍兴酒(绍兴黄酒)GB/T 17946-2008;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

经批准的供应商:经过质量审计合格的食品生产企业或副食品批发零售商;
包装材料要求:玻璃瓶或塑料桶。

取样和检验操作规程编号:
取样操作规程编号:HBC-SOP-ZL-006-01;
检验操作规程编号:HBC-TS-JY-FL-002-01。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传统型黄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酒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除菌)、贮存、勾兑而成的黄酒。

清爽型黄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酒曲(或部分酶制剂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除菌)、贮存、勾兑而成的、口味清爽的黄酒。

感官指标
传统型黄酒
清爽型黄酒
理化指标
传统型黄酒
清爽型黄酒
微生物指标
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产品宜在5℃~35℃贮存。

复验期:每年一次。

5.附页: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