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合集下载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WQ1计算书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 ,浮容重γ` = 11kN/mm ,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地下水位设防高度为4400mm;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h1=800mm,地下室侧墙计算跨度Lo=34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地面堆载q=10kN/mm ,侧壁厚度d=285mm,截面有效高度ho=235mm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钢筋抗拉强度为fy=360N/mm ;挡土墙荷载工况示意图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 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q=0.50×10=5.00kN/mm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γ×h1=0.50×18×0.80=7.20kN/mm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γ`×(h2 + h3)=0.50×11×(1.00+3.40)=24.20kN/mm水压力q4=γw×(h2 + h3)=10×(1.00+3.40)=44.00kN/mm2、支座弯距计算,按单向板底端固定顶端简支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m1=q1×Lo /8=5.00×3.4 /8=7.23kN.mm2=q2×Lo /15=7.20×3.4 /15=5.55kN.mm3=q1×Lo /15=24.20×3.4 /15=18.65kN.mm4=q1×Lo /8=44.00×3.4 /15=33.91kN.m3、强度计算:土压力及水压力均按恒载考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按支座调幅0.8计算m=0.8×1.35×(m1+m2+m3+m4)=70.56kN.mξb=0.8÷{1+360÷[20000×(0.0033-<30-50>×0.00001)]}=0.5283 《砼》规公式7.1.4x=ho-√(ho -2×m/α1/fc/b)=235-√(235-2×70.559928×1000000/1/14.3/1000)=22.03mm<ξb×ho=124.15mmAs=α1×fc×b×x/fy=1×14.3×1000×22.03/360=875mm ,根部实配 12@75,As=1508,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1、地下室外墙(DWQ1)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a取0.5土重度r=18KN/m³无地下水地下室9.9m深按单向板计算主动土压力q土=rHKa=18x0.5x9.9=89.1KN/m 地面荷载产生侧压力q活=10x0.5=5KN/m①竖向配筋计算计算简图三种压力产生的弯矩①地下二层弯矩支座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168.6KN·m支座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129.9 KN·m跨中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81N·m跨中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61.9KN·m②地下一层弯矩支座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147.1KN·m支座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106.4KN·m跨中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67.2N·m跨中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46.2KN·m假设壁厚地下二h2=350,地下一h1=300,混凝土强度C35(1)地下二层配筋地下室外墙外侧查表可知选筋C16@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134.76KN·m、233.2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129.9KN·m和基本组合弯矩168.6KN·m,满足要求。

且配筋率0.574%,合适。

地下室外墙内侧侧查表可知选筋C12@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91.61KN·m、122.1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61.9KN·m和基本组合弯矩81KN·m,满足要求。

且配筋率0.323%,合适。

∴外侧钢筋选配C16@100 As=2011mm²/m内侧钢筋选配C12@100 As=1131mm²/m(2)地下一层配筋地下室外墙外侧查表可知选筋C16@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112.72KN·m、175.1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106.4KN·m和基本组合弯矩147.1KN·m,满足要求。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1. 引言地下室外墙是建造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承担着保护建造物免受地下水侵蚀和提供结构稳定性等重要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地下室外墙计算书模板,以供参考和使用。

2. 基本信息在开始进行地下室外墙计算之前,需要先了解以下基本信息:- 建造物的总重和地下室外墙所需承受的荷载- 地下室墙的材料性质和尺寸- 相关地质勘察数据和地下水位信息3. 水压力计算地下室外墙面临的主要荷载是来自地下水的水压力。

水压力的计算可基于以下公式:P = γ × H × K × B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单位分量,H为有效水深,K为地下室墙面的系数,B为墙面宽度。

4. 土压力计算除了水压力外,地下室外墙还需要承受土压力。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墙体几何形状,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土压力计算,如库楔法、摩尔—库伦法等。

5. 配筋设计地下室外墙普通需要配置钢筋以增加其抗压和抗弯强度。

钢筋的选择和布置需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地下室外墙所需的抗风、抗震等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6. 梁柱设计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的梁柱连接处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来传递荷载和提供稳定性。

梁柱设计需要考虑弯矩、剪力等力学特性,并通过合适的尺寸和材料选择来满足设计要求。

7. 施工要求地下室外墙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要满足相关标准- 钢筋的质量和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考虑防水和防渗的措施- 墙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处需进行合理的处理8. 安全考虑在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人员需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施工现场需要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确保周边人员的安全- 进行必要的施工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建造物总重和地下室外墙荷载计算表- 地下室外墙水压力计算表和图示- 土压力计算表和图示- 配筋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梁柱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地下室外墙施工要求和检验记录表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造结构设计规范:国家建造标准,包括建造物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相关规范- 土木工程:用于解决土地和水的工程技术,包括建造物、桥梁、隧道等的设计和建造- 结构稳定性:结构反抗荷载时保持原有形状和性能的能力,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弯矩:产生于物体上的一个力对剪切力产生垂直的扭转力矩。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1 计算方法1、1计算简图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与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与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与《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

其出发点就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就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与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就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就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文[1]第5、8、5条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与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精心整理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1计算方法1.1计算简图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1.222.12(包(《城,重超过2.2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和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

则相对更为简化,要求验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

如果勘察报告提供了抗浮设计水位,在计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应按抗浮设计水位计算。

2.3 计算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时,对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的地下室,当没有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静止土压力系数宜通过试验测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对正常固结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可按表24估算。

静止土压力系数K=1-sin φ(φ为土的内摩擦角)。

当基坑支护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时,除考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的情况外,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系数K 乘以折减系数0.66计算(文[1]第5.8.11条,文[2]第2.1.16条)。

例如,北京地区静止土压力系数K 一般取0.5,乘以折减系数0.66后即为0.33。

2.4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时,土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

有效重度=饱和重度-水重度(取10kN/m3),不应用天然重度减去水重度计算有效重度。

当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只提供了土的天然重度而没有提供饱和重度时,可根据报告提供的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和孔隙比求出饱和重度,即:饱和重度=[(土粒比重-1)/(1+孔隙比)]×水重度有效重度一般在8~13kN/m3。

北京地区一般第四纪土的有效重度可取11kN/m3。

3.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3.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DWQl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000m f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85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850m,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钱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7.0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60.2kNm,正弯矩M3=∙73.0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31.1kNm,正弯矩M3=∙59.4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I60kNm,ho=275mm,X=44mm,ξ=0.161,配筋系数=1.00,配筋As=1760mm2,ps=0.64%,配筋d20@75(As=4187mm2)内侧弯矩M=73kNm,ho=275mm,X=19mm,ξ=0.070,配筋系数=1.00,配筋As=764mm2,ps=0.28%,配筋d20@150(As=2093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31.1kNm,deq=20mm,pte=0.028应力OSk=I31MPa,不均匀系数中=0.845,裂缝宽度wma×=0.172mm内侧弯矩Mk=59.4kNm,deq=20mm,pte=0.014应力OSk=Il9MPa,不均匀系数I=O.539,裂缝宽度wma×=0.137mmDWQ2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450m,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40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400m z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较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14.2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40.0kNm,正弯矩M3=∙65.7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14.6kNm,正弯矩M3=∙53.6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140kNm,ho=275mm,x=38mm zξ=0.139,配筋系数=1.00,配筋As=1520mm2,ps=0.55%,配筋dl8@75(As=3391mm2)内侧弯矩M=66kNm z ho=275mm,x=17mm,ξ=0.063,酉己筋系数=1.00,配筋As=685mm2,ps=0.25%,酉己筋dl8@150(As=1696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14.6kNm,deq=18mm,pte=0.023应力OSk=I41MPa,不均匀系数Ψ=0.809,裂缝宽度wma×=0.185mm内侧弯矩Mk=53.6kNm,deq=18mm,pte=0.011应力OSk=I32MPa,不均匀系数中=0.478,裂缝宽度wma×=0.143mm。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的地下室,地下一层,层高 36m。

地下室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为 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钢筋采用 HRB400 级。

地下室墙体主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地下室内部的使用荷载。

二、荷载计算1、土压力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室外墙所受土的重度为 18kN/m³,内摩擦角为 20°,粘聚力为 10kPa。

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底板以下 15m 处。

主动土压力系数:Ka = tan²(45° 20°/2) = 049静止土压力系数:K0 = 1 sin20°= 084地下室外墙顶部的土压力为 0,底部的土压力为:q1 =K0 × γ × h = 084 × 18 × 36 = 5443kN/m²考虑地下水的影响,水压力为:q2 =γw × hw = 10 × 15 = 15kN/m²2、地下室内部使用荷载地下室内部使用荷载按 5kN/m²考虑。

三、内力计算1、计算简图将地下室墙体视为下端固定、上端铰支的竖向悬臂构件。

2、弯矩计算根据荷载分布情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墙体的弯矩。

最大弯矩位于墙体底部,其值为:Mmax = 1/2 × q1 × h²+ 1/2 × q2 × h²+ 1/2 × 5 × h²= 1/2 × 5443 × 36²+ 1/2 × 15 × 36²+ 1/2 × 5 × 36²= 35167kN·m3、剪力计算墙体底部的剪力为:V = q1 × h + q2 × h + 5 × h= 5443 × 36 + 15 × 36 + 5 × 36= 25275kN四、配筋计算1、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x/h0,其中 x 为受压区高度,h0 为有效高度。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地下室外墙计算(WM-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地下室层数1地下室顶标高(m)-1.20墙宽L(m)1.000外地坪标高(m)-0.15层高表层层高(m)外墙厚(mm) -1层7.250400板边支撑条件表板边顶边底边侧边简支固定自由支承方式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地下水埋深(m)0.550土天然容重18.00(kN/m3)土饱和容重(kN/m3)20.00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平时(kN/m)0.00上部恒载-战时(kN/m)---地面活载-平时(kPa)0.00砼强度等级C35配筋调整系数1.0钢筋级别HRB400竖向配筋方法按压弯外纵筋保护层(mm)50竖向配筋方式对称内纵筋保护层(mm)15裂缝限值(mm)0.20泊松比0.20裂缝控制配筋√考虑p-δ效应ㄨ1.4 计算选项信息竖向弯矩计算方法连续梁板计算类型·平时弹性板组合0.0支座弯矩调幅幅度(%)塑性板β---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2 计算(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 ):1.200×0.000+1.400×0.000=0.000准永久组合(kN/m ):0.000+0.500×0.000=0.0002.1.2 侧压荷载计算(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地下室顶面,标高-1.200, 总埋深1.050,地下水位以上0.550, 地下水位以下0.500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150-1层底,标高-8.450,总埋深8.300,地下水位以上0.550,地下水位以下7.750式中:p --------土压力(kN/m 2)p w --------水压力(kN/m 2)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p k h 1k ()-sat w h 2⨯⨯0.5180.55⨯⨯0.5()-20100.57.45===p w w h ⨯100.55=p 0=p w 0=+=+=p k h 1k ()-sat w h 2⨯⨯0.5180.55⨯⨯0.5()-20107.7543.7===p w w h ⨯107.7577.5r sat--------土的饱和容重(kN/m3)r w--------水的重度(kN/m3)h1--------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h2--------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 (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p=kG k=0.500×0.000=0.000组合土压力水压力平时地面活载上部恒载上部活载平时组合1.20 1.40 1.40 1.20 1.40位置标高土压力水压力地面活载等效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1层顶-1.27.455.000.0015.949.95-1层底-8.4543.777.50.00160.9482.45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地下室层号均布荷载三角荷载均布荷载三角荷载-115.940145.009.95072.500注:表中所列三角荷载值是对应于各层底的荷载值(最大)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调幅前(kN.m/m)层部位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水平向-1层左边0.000.00跨中0.000.00右边0.000.00竖向-1层顶边0.000.00跨中284.38149.35底边-612.83-319.43结果不进行调幅平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按压弯配筋(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3.2 平时组合计算配筋表部位M(kN.m/m)N(kN/m)As(mm2/m)配筋率%-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0.00-----8000.20左边-外侧0.00-----8000.20跨中-内侧0.00-----8000.20跨中-外侧0.00-----8000.20右边-内侧0.00-----8000.20右边-外侧0.00-----8000.20竖向顶边-内侧0.000.08000.20顶边-外侧0.000.08000.20跨中-内侧284.380.022520.56跨中-外侧284.380.08000.20底边-内-612.80.08000.20侧3底边-外侧-612.830.06242 1.56层部位计算As 选筋实配As实配筋率控制组合-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左边-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右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右边-800E148100.20平时外侧@19组合竖向顶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顶边-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2252E16@8025130.63平时组合跨中-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外侧6242E25@7070121.75平时组合注:表中"计算As"取平时组合与战时组合计算配筋的较大值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裂缝宽度限值:0.200mm层部位M q N q选筋实裂缝结配As(mm)论-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左边-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右边-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右边-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竖向顶边-内侧0.00.0E14@198100.000满足顶边-外侧0.0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内侧149.30.0E16@8025130.115满足跨中-外侧149.30.0E14@198100.000满足底边-内侧-319.40.0E14@198100.000满足底边-外侧-319.40.0E25@7070120.186满足最大裂缝宽度:0.186<=0.200,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地下室外墙计算(WM-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地下室层数1地下室顶标高(m)-1.20墙宽L(m)1.000外地坪标高(m)-0.15层高表层层高(m)外墙厚(mm) -1层7.250400板边支撑条件表板边顶边底边侧边简支固定自由支承方式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地下水埋深(m)0.550土天然容重18.00(kN/m3)土饱和容重(kN/m3)20.00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平时(kN/m)0.00上部恒载-战时(kN/m)---地面活载-平时(kPa)0.00砼强度等级C35配筋调整系数1.0钢筋级别HRB400竖向配筋方法按压弯外纵筋保护层(mm)50竖向配筋方式对称内纵筋保护层(mm)15裂缝限值(mm)0.20泊松比0.20裂缝控制配筋√考虑p-δ效应ㄨ1.4 计算选项信息竖向弯矩计算方法连续梁板计算类型·平时弹性板组合0.0支座弯矩调幅幅度(%)塑性板β---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2 计算(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 ):1.200×0.000+1.400×0.000=0.000准永久组合(kN/m ):0.000+0.500×0.000=0.0002.1.2 侧压荷载计算(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地下室顶面,标高-1.200, 总埋深1.050,地下水位以上0.550, 地下水位以下0.500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150-1层底,标高-8.450,总埋深8.300,地下水位以上0.550,地下水位以下7.750式中:p --------土压力(kN/m 2)p w --------水压力(kN/m 2)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p k h 1k ()-sat w h 2⨯⨯0.5180.55⨯⨯0.5()-20100.57.45===p w w h ⨯100.55=p 0=p w 0=+=+=p k h 1k ()-sat w h 2⨯⨯0.5180.55⨯⨯0.5()-20107.7543.7===p w w h ⨯107.7577.5r sat--------土的饱和容重(kN/m3)r w--------水的重度(kN/m3)h1--------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h2--------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 (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p=kG k=0.500×0.000=0.000组合土压力水压力平时地面活载上部恒载上部活载平时组合1.20 1.40 1.40 1.20 1.40位置标高土压力水压力地面活载等效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1层顶-1.27.455.000.0015.949.95-1层底-8.4543.777.50.00160.9482.45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地下室层号均布荷载三角荷载均布荷载三角荷载-115.940145.009.95072.500注:表中所列三角荷载值是对应于各层底的荷载值(最大)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调幅前(kN.m/m)层部位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水平向-1层左边0.000.00跨中0.000.00右边0.000.00竖向-1层顶边0.000.00跨中284.38149.35底边-612.83-319.43结果不进行调幅平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按压弯配筋(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3.2 平时组合计算配筋表部位M(kN.m/m)N(kN/m)As(mm2/m)配筋率%-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0.00-----8000.20左边-外侧0.00-----8000.20跨中-内侧0.00-----8000.20跨中-外侧0.00-----8000.20右边-内侧0.00-----8000.20右边-外侧0.00-----8000.20竖向顶边-内侧0.000.08000.20顶边-外侧0.000.08000.20跨中-内侧284.380.022520.56跨中-外侧284.380.08000.20底边-内-612.80.08000.20侧3底边-外侧-612.830.06242 1.56层部位计算As 选筋实配As实配筋率控制组合-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左边-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右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右边-800E148100.20平时外侧@19组合竖向顶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顶边-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2252E16@8025130.63平时组合跨中-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外侧6242E25@7070121.75平时组合注:表中"计算As"取平时组合与战时组合计算配筋的较大值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裂缝宽度限值:0.200mm层部位M q N q选筋实裂缝结配As(mm)论-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左边-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右边-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右边-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竖向顶边-内侧0.00.0E14@198100.000满足顶边-外侧0.0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内侧149.30.0E16@8025130.115满足跨中-外侧149.30.0E14@198100.000满足底边-内侧-319.40.0E14@198100.000满足底边-外侧-319.40.0E25@7070120.186满足最大裂缝宽度:0.186<=0.200,满足要求。

层部位选筋实配面积配筋率配筋控制-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左边-外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外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右边-内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右边-外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竖向顶边-内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顶边-外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E16@8025130.63平时组合跨中-外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内侧E14@190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外侧E25@707012 1.75平时组合实际配筋简图-----------------------------------------------------------------------【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软件 6.5PB1】计算日期: 2014-09-26 10:40:18-----------------------------------------------------------------------底部加翼计算梁(板)截面设计与验算(LJM-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HRBF400; R - HRBF500-----------------------------------------------------------------------梁截面设计:1 已知条件及计算要求:(1)已知条件:矩形梁 b=1000mm,h=700mm。

砼 C35,fc=16.70N/mm2,ft=1.57N/mm2,纵筋 HRB400,fy=360N/mm2,fy'=360N/mm2,箍筋HRB400,fy=360N/mm2。

弯矩设计值 M=-612.83kN.m,剪力设计值V=10.00kN,扭矩设计值 T=0.00kN.m。

(2)计算要求: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裂缝宽度计算(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

-----------------------------------------------------------2 截面验算:(1)截面验算:V=10.00kN < 0.250βc fcbh=2672.00kN 截面满足截面配筋按纯剪计算。

-----------------------------------------------------------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按单筋计算:as上=60mm,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0.094 < ξb=0.518(2)上部纵筋:As=ξa1fcbh/fy=2791mm2ρmin =0.20% < ρ=0.40% < ρmax=2.40%(3)下部纵筋:按构造配筋As=1400mm2,配筋率ρ=0.20%-----------------------------------------------------------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受剪箍筋计算:Asv/s=-3009.38mm2/m ρsv =-0.30% < ρsvmin=0.10% 按构造配筋Av/s=1047mm2/m-----------------------------------------------------------5 配置钢筋:(1)上部纵筋:计算As=2791mm2,实配11E18(2799mm2ρ=0.40%),配筋满足 (2)腰筋:计算构造As=b*hw*0.2%=1280mm2,实配6d18(1527mm2ρ=0.22%),配筋满足(3)下部纵筋:计算As=1400mm2,实配13E12(1470mm2ρ=0.21%),配筋满足 (4)箍筋:计算Av/s=1047mm2/m,实配E12@300四肢(1508mm2/m ρsv=0.15%),配筋满足-----------------------------------------------------------6 裂缝计算:(1)计算参数:Mk=-319.43kN.m,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