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防撞墩专项施工方案

防撞墩专项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3.1.1 施工人员组织
表3 -1 人员投入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单位
备注
1
管理人员
2

2
测量员
1

3
司机
2

4
普通工人
15

5
合计
19

3.1.2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3 -2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交流焊机
BX-315

3
2
自卸式汽车
10t

3
3
全站仪
PTS-V2
防撞墩基础为50cm×50cm×50cm大小的C20混凝土基础,埋入30cm深,培土10cm至混凝土路面标高,外露60cm。柱形防撞墩表面贴30cm宽红、黄相间反光膜,逆反射系数值不低于JT/T279-1995规定的三级反光膜的要求。防撞墩设置横断面图如下:
防撞墩设置横断面图(单位mm)
第三章 防撞墩施工方案
6)便道施工方案及现场实地考察。
1.2 编制范围
第二章方案概述
2.1 交通疏解道路概况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DHTDK4+440~DHTDK5+260段主体结构与××路存在交叉,施工该段主体结构时需修筑一条临时交通疏解便道。交通疏解道路起点从桩号DHTDK4+440处.
2.2 防撞墩设置
为确保交通疏解车辆行车安全,交通疏解道路侧设置单侧防撞墩。防撞墩沿道路土路肩布置,间距1.5m,共约134个.道路现状图如下:
为保证焊缝处的漆膜厚度,涂刷时应先在焊缝部位涂刷二道,然后再全面涂刷防腐材料。

墩身模板设计方案计算书

墩身模板设计方案计算书

墩身模板设计方案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陆地区下部结构”施工图2.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JGJ74—2003)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 现行公路桥涵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二、墩身设计情况简介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陆地区G02~G08桥墩设计均为矩形(圆端)截面,圆角半径50cm。其中G02、G03、G04、G08截面尺寸为6x2.5m,截面面积14.785m2;G05~G07截面尺寸6x2.0m,截面面积11.785m2。墩身高度G03最低,为6.366m;G04墩最高,为9.041m。三、模板构造说明考虑到墩身模板的通用性,以尺寸最大的G04墩为对象进行模板设计,模板沿竖向分成5节,螺栓连接,以适应不同高度桥墩。每节横向模板2块;每侧端头模板分成3块,中间直线部分长50cm,使端头模板可用于厚度2.0m桥墩的施工;模板块与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模型面板采用6mm厚钢板,竖向加劲为10#槽钢,间距30cm;横向加劲为6mm 厚钢板,间距为53cm。加劲桁架结构:内侧横向加劲双槽钢采用的是热轧普通双12#槽钢,外侧采用采用双8号槽钢,里面弦杆为双50x5角钢,加劲桁架竖向间距为0.53m。四、模板结构检算1. 侧压力计算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p1:标准值:2KPa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产生的荷载① p1=0.22rt0k1k2v1/2;② p2=rh,取两者的最小值。r——混凝土的体密度,取24KN/m3;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暂取24h;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k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T ——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200。V ——混凝土浇筑速度,取值: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30cm,墩身截面积14.785m 2,即每层混凝土为4.4m 3,每层混凝土浇筑、振捣约需25分钟,搅拌、运输混凝土设备配置足够,因此混凝土浇筑速度为0.72m/h 。V/T=0.72/20=0.036>0.035h=1.53+3.8V/T=1.53+3.8x0.72/20=1.667m将以上各值代入上述公式①、②中p 1=0.22x24x24x1.2x1.15x0.721/2=148KPap 2=24x1.667=40KPa因此取p 2=40KPa,取1.2安全系数,即Pmax=40x1.2+2=50KPa2. 面板弯矩和挠度计算外侧模面板计算弯矩和挠度时,应考虑其连续梁性质,用近似公式计算:均布荷载时:M=0.1 qL 2,EI ql f 1284竖向加劲间距L=0. 3m弯矩:M=qL 2/10=50x0. 32/10=0.45KN*m截面抵抗矩:W=1/6x1x0.0062=6x10-6m 3惯性矩:I=1/12x1x0.0063=1.8x10-8m 4弯曲应力:σ=M/W=0.45x103/(6x10-6)=75x106Pa=75MPa<[σ]=135MPa(强度合格)挠度:f=qL 4/(128EI)=50x103x0.34/(128x210x109x1.8x10-8)=0.84x10-3m=0.84mm (刚度合格)3. 竖向加劲检算模板竖向加劲采用10#槽钢,间距30cm,外侧加劲桁架的竖向间距0.53cm,即10#槽钢的跨度为53cm 。计算时也可按上述简化公式, 即: M=0.1 qL 2,EI ql f 1284= m KN q /153.050=⨯=M=0.1x15x0.532=0.421KN* m Q=0.5x15x0.53=3.975KNMPa MPa W M 135][7.10394001000421=<=⨯==σσ(结构安全) 85MPa ][9MPa .8103.9813.52350039754=<=⨯⨯⨯==ττIb QS (结构安全) mm EI ql f 022.0103.198101.2128530151284544=⨯⨯⨯⨯⨯==(满足要求)4. 加劲桁架计算G04与其它墩比较尺寸最大,受力最不利,以此墩为例,采用ANSYS软件进行计算。在模板的设计中,刚度将起到控制作用(相对于强度),这里将对模板外面的加劲桁架的刚度进行计算。加劲桁架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计算中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压力取2KNP ,然后根据加劲桁架的间距50m/换算成施加在桁架上的线荷载。加劲桁架模型计算参数:横向加劲双槽钢采用的是热轧普通双12#槽钢(beam188单元),外侧采用采用双8号槽钢,里面弦杆为双50x5角钢(beam188单元)。两边的约束采用固结约束,加劲桁架竖向间距为0.53m。计算图形结果如下:最大变形图(图中单位:m)应力图(图中单位:Mpa) 结果分析:从上面的图形结果中可以看出,最大应力为80.7MPa,考虑0.7的受压折减系数,最大应力为:80.7/0.7=115.3MPa〈[σ]=135MPa。最大变形为2.38mm,符合要求。结论:根据上述计算表明,墩身外模的强度、刚度均满足使用要求。。

墩柱(门式墩)计算书

墩柱(门式墩)计算书

墩柱(门式墩)计算书墩柱模板计算书⼀、编制依据《东##⾼架⼯程》设计⽂件;《建筑施⼯碗扣式钢管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扣件式钢管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G/TF50-2011);《路桥施⼯计算⼿册》;《建筑施⼯计算⼿册》;《建筑结构静⼒计算⼿册》。

⼆、计算参数(⼀)结构材料参数1、普通钢筋混凝⼟容重γ=26KN/m2。

c2、混凝⼟浇筑速度v=3m/h=200/(T+15)=200/(15+15)=6.6h混凝⼟初凝时间t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1β混凝⼟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23、5mm钢板:截⾯模量(每延⽶)W=1.04cm4,惯性矩I=4.17cm3,弹性模量=125N/mm2。

E=2.1×105MPa,抗拉、抗压、抗弯强度f =215N/mm2,抗剪强度fv4、[10型钢:腹板厚度t=5.3mm,截⾯模量W=49.3cm3,惯性矩I=198.3cm4,半截⾯惯性矩S=23.5cm3,截⾯积A=12.74cm2,弹性模量E=2.1×105MPa,抗拉、抗压、=120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5、[16型钢:腹板厚度t=6.5mm,截⾯模量W=108.3cm3,惯性矩I=866.2cm4,半截⾯惯性矩S=23.5cm3,截⾯积A=21.95cm2,弹性模量E=2.1×105MPa,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120N/mm2。

v6、[20型钢:腹板厚度t=7mm,截⾯模量W=178.0cm3,惯性矩I=1780.4cm4,半截⾯惯性矩S=104.7cm3,截⾯积A=28.83cm2,弹性模量E=2.1×105MPa,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120N/mm2。

防撞墙模板计算书

防撞墙模板计算书

一、模板基本结构本标段防撞墙模板组合钢模板,面板采用δ=5mm钢板,横肋采用厚度δ=6mm,宽100mm扁钢,间距为320mm;;中竖肋采用厚度δ=6mm,宽100mm扁钢,间距为305mm;连接竖肋采用厚度δ=8mm,宽100mm扁钢,间距为270mm;模板四角采用4个φ16mm拉杆对拉。

具体详见模板设计图。

二、荷载计算1、振捣砼所产生的荷载P1=4KN/m2,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力高度之内。

2、倾倒砼所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P2=2KN/m2,施工采用吊罐浇注。

3、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第309页公式D-1、D-2,按下列二式计算,取其中最小值:P=0.22γt0β1β2V1/2 D—1=0.22×25×200/(20+15)×1.0×1.15×1.01/2=36.1(kPa)P=γH=25×1.18=29.5(kPa)D—2取P =29.5(kPa)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第66页表9.2.2进行荷载组合,考虑振动荷载4 kPa,倾倒砼所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2kPa,则P max=P1+P2+P3=4+2+29.5=35.5 kPa ,P MIN =P1+P2=4+2=6 kPa其中:γ—砼容重,取γ=25kN/m3t 0—砼初凝时间,取t=200/(T+15),T取值10℃。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取β1=1.0,掺具有缓凝作用外加剂取β1=1.2,这里取1.0。

β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坍落度小于3cm,取0.85,5cm~9cm时取1.0,11cm~15cm时取1.15,这里取1.15。

V—砼灌注速度(m/h),这里取1.0m/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

说明按1m/h的浇注速度,施工至防撞墙高度1.18m,模板侧压力从0线性递增至35.5kPa。

墩柱模板计算书

墩柱模板计算书

墩柱模板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4、《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5、《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1-86)6、《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7、《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8、《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设计参数取值及要求1、混凝土容重:25kN/m3;2、混凝土浇注速度:2m/h;3、浇注温度:15℃;4、混凝土塌落度:16~18cm;5、混凝土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6、最大墩高17.5m;7、设计风力:8级风;8、模板整体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泵送一次性浇注。

三、荷载计算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计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分布见图1。

图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分布图在《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中规定,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按下式计算: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中规定,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按下式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按下式计算: Pmax=0.22γt 0K 1K 2V 1/2 Pmax =γh 式中:Pmax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m/h h------有效压头高度;H------混凝土浇筑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厚度(m); 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外加剂时取1.2;K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墩身模板计算书

墩身模板计算书

钢模板验算书一、工程概况1、主墩为单曲线墩,墩身最小截面尺寸为3m*11m,最大截面尺寸为15m*3m,为了计算方便取值,墩身截面取最小值11m*3m 。

2、因墩高较低,故采用一次性拼装模板到顶,整体浇筑方式。

3、本计算书只针对砼对模板的侧压力分析,不包含施工时托架计算。

4、混凝土为C50混凝土,浇筑时温度约25摄氏度,混凝土浇筑速度为603m/h。

二、模板设计1、模板按高度分为2m、1m,其中1m为墩顶模板。

2、块件组合:1节模板包括6块正面模板、2块侧面模板,共计8 块模板组成。

3、模板构造:面板采用6mm钢板,边框法兰设置竖肋(t12*100),竖肋为10#槽钢,间距0.3m,模板最外侧采用2[20#槽钢作横向背杠,平向间距1m。

对拉杆采用PSB830精扎螺纹钢,直径为Φ25。

详见构造设计图。

墩身模板截面构造图三、模板验算依据1、计算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规范》对模板的相关要求;(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对模板计算的相关说明。

2、荷载组合:(1)、强度校核:新浇砼对侧模板的压力+振捣砼产生的荷载(2)、挠度验算:新浇砼对侧模板的压力(3)、Q235钢材许用应力(新模板是提高系数1.25): 轴向应力: 140Mpa ,新模板计算采用175Mpa . 弯曲应力: 145Mpa ,新模板计算采用181Mpa . 剪应力: 85Mpa ,新模板计算采用106Mpa .弹性模童: Mpa E 5101.2⨯=.(4)、PCB830精轧螺纹钢许用应力为1030Mpa.3、变形里控制值:结构外露模板,其挠度值为≤L/400钢模面板变形≤1.5mm钢模板的钢棱、柱箍变形≤L/5004、计算范围:因墩身截面尺寸不固定,墩身下部截面较小,在固定砼输入的情况下,墩身部分有效压头高度最大,墩顶有效压头高度最小。

因此计算时只计算最不利的施工情况(最大混泥土浇筑速度,墩身下部模板所受混凝土侧压力最大时模板变形)。

南京市政某防撞护栏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南京市政某防撞护栏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XX路快速化改造工程XX标防撞护栏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路快速化改造工程XX标项目部2009-12-07一、工程概况XX路快速化改造XX标工程防撞墙共有4468.66m,分成A、B、G匝道及M主线外侧普通防撞护栏、M主线中央隔离墩、C匝道拼接段防撞护栏三种形式。

所有外侧防撞护栏均须埋设2根路灯管线、灯杆预埋件及栏杆预埋件,另外,防撞护栏部分段落和位置需预埋监控、信号灯等管线(均由业主通过招标确定的专业施工队伍预埋)。

A、B、G匝道及M主线外侧普通防撞护栏为56cm高砼防撞墙+59.5cm高金属栏杆,护栏在桥梁墩顶及跨中设置2cm宽断缝,断缝内填弹性材料并用橡胶条封口,金属栏杆标准间距为2m,联端金属栏杆预埋件中心位置距伸缩缝距离大于55cm时,需在伸缩缝两侧各增加一套立柱及预埋件,预埋中心距端部距离25cm,在灯杆两侧,金属栏杆需断开。

各匝道防撞护栏长度分别为:A匝道541.52m, B匝道1581.9m, G匝道79.88m, M主线1090.84m,总计3294.14m。

M主线中央隔离墩为116cm高砼防撞墩,因宽度不同分2种形式,其中M0~1为变化段,墩底宽50~178.8cm, 墩顶宽20~148.8cm,长30m;其余为标准宽度,墩底宽50cm, 墩顶宽20cm,长515.52m;在桥梁墩顶及跨中设置变形缝,其余每5m设一道假缝,伸缩缝挡板采用3mm厚哑光不锈钢板。

C匝道拼接段防撞护栏为71cm高砼防撞墙+30cm牛角形金属栏杆构件。

护栏在伸缩缝处断开,每隔4m设一道假缝。

该段防撞护栏总长度为629m,其中东侧384m,西侧245m。

二、施工方法总说明根据实际情况,防撞护栏必须在箱梁现浇段浇注完成后才可以施工,施工时左右防撞护栏需对称浇注。

总体思路是在施工箱梁顶板面层时,按照施工图纸要求预埋防撞护栏及中央隔离墩的部分钢筋,模板加固采用先在箱梁顶板用电钻钻孔植入φ12钢筋作为后座拉环,用[8槽钢做成托架压杆,用φ12圆钢作拉杆及吊环,紧固支撑内外侧模板,详见模板加固部分附图。

防撞墩施工方案

防撞墩施工方案

防撞警示设施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吴兴杨渎桥至南浔菱湖公路工程南郊风景区连接线配套工程位于湖州南郊旅游区的北部,距中心城区约3.5km,桥面处河宽约121m,大桥横跨东苕溪,是进入南郊旅游风景区的主通道,在K0+407处设置东苕溪大桥跨越东苕溪(湖嘉申III 级航道),桥梁全长594.24m。

配跨为3×25+3×25+(73+115+73)+3×25+4×25;主桥上部结构采用(73+115+73)现浇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为单箱双室截面;主桥下部结构中6、9号过渡为墩为柱式墩+盖梁,钻孔桩基础;7、8号主墩为实体墩、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东苕溪大桥主桥平面图东岸7#主墩位于河堤坡脚平台处。

西岸8#主墩距河道坡脚约11.4m,距东苕溪路边缘约18.9m处。

东苕溪通航宽度为60m,通航水位为2.66m,百年一遇水位为3.42m。

2017年12月11日项目部实测东苕溪水位为1.45m。

主桥三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位于直线段上,跨中粱高3m,支点粱高7m,箱梁顶宽24.5m,箱梁底宽17m。

主桥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0#块节段长度12m,在钢管+贝雷支架上浇筑施工,其余分为13对梁段,采用挂篮对称平衡施工,13对梁段纵向分段长度为(5×3.3m+8×4.25m)。

主桥共有3个合拢段,2个边跨合拢段和1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2.0m。

边跨现浇段长14.38m,边跨现浇段和边跨合拢段在支架上现浇,跨中合拢段在吊架上浇筑。

7#、8#主墩采用三柱式墩身,顺桥向厚3m;每个墩柱横桥向2.5m,各墩柱间距4.75m,墩柱间采用高1.2m,厚1m的联系梁。

主墩采用3.5m厚承台+1.5m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10根钻孔灌注桩。

根据本桥梁工程通航论证研究报告的要求,为确保航道的通航安全,保护来往船只及东苕溪大桥主墩施工的安全,需要在7#、8#桥墩上下游两侧位置设置防撞墩警示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运河特大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京杭运河特大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证书等级:工程设计甲级
发证机关:
证书编号:
计算:
复核:
审核:
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一、工程背景
京杭运河特大桥为宁杭高速铁路浙江段中重要桥梁。

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为(84+152+84)m双薄壁连续刚构桥,桥址位于京杭运河崇贤港区附近,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大桥北侧约1公里处。

由于受杭州市城市规划所限,桥轴线与航道夹角35°,双薄壁墩置于河道内,容易受到过往船只的碰撞,给铁路正常运营带来隐患。

受宁杭高铁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京杭运河特大桥主墩防撞设施及助航设施进行设计。

二、采用规范及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京杭铁路跨京杭运河防撞墩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设计》合同编号:2009-gl-24;
2、《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4月编制;
3、《关于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的审查意见》浙港航函【2008】74号文件;
4、《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撞和助导航设施方案专家审查意见》2009.11.29。

2.2 技术规范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三、计算程序
本次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03分析软件对局部冲刷线处桩的作用效应进行建模计算。

四、防撞墩主体结构设计要点
防撞墩主体结构采用群桩基础加防撞承台的形式。

4.1设计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在满足防撞设施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防撞设施的尺寸,使其满足Ⅲ级航道通行的要求,并对航运的影响最小化,使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效益最大化。

3、以冲刷线下桩基的最大弯矩为控制指标,确定桩基直径及配筋的数量,根据地质情况及桩基承载力确定桩长。

4、此水域最高通航水位3.46m,最低通航水位0.6m(85国家高程)。

5、京杭运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选用1000t级机动驳船作为通航的代表船型。

6、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承台顶面高程控制为3.66m。

4.2 设计参数
1、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2、 撞击点参见4.6.1图示位置,撞击角度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推荐值a =20°选用;
3、 冲刷下位置按河床面下2m 选取。

4.3 计算船舶撞击力F
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撞击力的计算方法及《宁杭铁路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对代表性船只航行速度的规定(10/km h )。

计算得船撞桥的撞击力sin F v γ= γ—动能折减系数,正撞取0.3,斜撞取0.2;
v —船舶撞击时速率,10/Km h ;
a 取20°;
w —船只重;
12c c +—船及墩台变形系数,按规范选取。

计算得:
1、迎撞面处,船舶正面撞击防撞设施时撞击力1540F KN =;
2、迎撞面处,船舶侧面撞击防撞设施时撞击力1027F KN =;
4.4桩的计算宽度1b
1.0d m ≥时, 1(1)f b kk d =+
2121
10.6b L k b h -=+⨯—平行于水平作用方向的桩间相互影响系数; 2b —与平行水平力作用方向的一排桩的桩数n 有关的系数;
1L —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桩净间距;
1h —局部冲刷线以下桩的计算深度,本案取3(1) 6.6d m ⨯+=; f k —桩形状换算系数,本案取0.9,
计算得
1 1.548b m =
4.5桩基中桩变形系数a =m —非岩石地基水平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0.8c EI E I =—桩的抗弯刚度,
c E —桩的抗压弹性模量,
计算得
0.2895942/a m =
判断本工程桩基属于弹性桩。

4.6局部冲刷线处桩的作用效应00M H 、
4.6.1正面撞击
正面撞击时,按三排,8根桩计算,第一排桩由2~3号桩组成,第二排桩由1、4号桩组成,第三排桩由5~8号桩组成。

计算得:冲刷线处的单桩弯矩、水平力00M H 、分别为976.4KN.m ,
205. 4KN 。

冲刷线下3m 处弯矩最大,为1351.3KN.M ,桩底弯矩零点位于冲刷线下22m 。

确定桩长为24.56m 。

桩基布置图
4.6.2 侧面撞击
侧面撞击时,设2~4,7~8号桩共5根桩受力,4号桩为第一排桩,3、8号桩为第二排桩,2、7号桩为第三排桩。

计算得:
冲刷线处的单桩弯矩、水平力00M H 、分别为602.4KN.m ,
211.0KN 。

冲刷线下4m 处弯矩最大,为1064KN.M ,桩底弯矩零点位于冲刷线下20m 。

确定桩长为23.56m 。

4.7 确定桩基相关参数
根据4.6节计算所得局部冲刷线处桩的作用效应00M H 、,确定设
计参数如下:
1、承台按设计水位及构造要求确定其厚度为3.0m (承台顶高于最高通航水位0.2m );承台顶标高3.66m ,桩顶标高为0.66m 。

2、桩基桩径为1.2m ,桩长按正面撞击时最不利效应选取,取桩长25m 。

3、桩基钢筋配置12根φ25HRB335通长钢筋,12根φ25HRB335截断钢筋。

桩基的实际抗弯承载能力为1864KN.m ,桩基设计最大弯矩值为1351.3KN.m 。

安全度为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