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文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学前教育专科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教材由各级省电大自主选择。浙江电大所选择的教材是《学前儿童文学》(李莹、肖育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内容为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学前儿童文学的内涵界定、婴幼儿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即学中外前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体裁分类(包括文体介绍、欣赏及创作)。本课程授课学期为一学期,课内授课总计54学时,学分3分。

二、先修课要求

在修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及《艺术欣赏》等课程的基础上更易于促进本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首先应熟悉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征,从而为后续的文学体裁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创作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其次是认真把握各章前的“学习要点”提示,明确各章节的学习重点,拟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再次是结合各章后的“思考与练习”反顾学习,巩固学习的成果。要尽可能地以具体作品为中心,精读、精讲、精析,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思考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幼儿文学》的课堂教学材料是《学前儿童文学》(李莹、肖育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此教材是由浙江电大文史系中文教研室指定,该书的基本特点如其“前言”所言,“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阅读鉴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特色。”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要熟悉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及语言发展特点,有选择性地讲解一些符合不同年龄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较为完美的作品。具体的讲解中要能不囿于课文,多方搜集材料,力求使课程的讲解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同时还应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或教学设计之类活动,从互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及内容的理解。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教学主要有三个层次上的要求:一为识记部分,重在对学前儿童文学基本文学常识的熟识与掌握上,包括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文学作家概况、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学前儿童文学的体裁分类及其代表作品等;一些名篇最好能背诵或熟读成诵。二为掌握部分,要求对具体的学前儿童文学发展状况、学前儿童文学体裁的文学特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现象等能进行简单的评析。三为重点掌握部分,要求学生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具体作品展开独立、全面、深入的分析评论,能设计有创意性的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创作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其中课程学时27,实践学时21,其他学时6),3学分。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三、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第三节、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第四节、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外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学要求

识记: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一般掌握: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重点掌握:能结合章节知识独立评述学前儿童文学发展的现象和现状。

第二章、儿歌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概念和功能

二、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三、儿歌的主要特点

四、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第二节、儿歌鉴赏

第三节、儿歌创作

(二)教学要求

识记: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情况,了解儿歌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一般掌握:儿歌的分类情况,儿歌的功能与特点。

重点掌握:鉴赏儿歌,创作儿歌。

第三章、幼儿诗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一、幼儿诗的概念及发展

二、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三、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四、幼儿诗的类别

第二节、幼儿诗鉴赏

一、幼儿诗创作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二、幼儿诗的写法

(二)教学要求:

识记:幼儿诗的概念及发展情况,幼儿诗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般掌握: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幼儿诗的语言特征与艺术表现形式。

重点掌握: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

第四章、婴幼儿童话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童话概说

一、童话的概念

二、童话的源流

三、婴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

四、婴幼儿童话的表现手法

五、婴幼儿童话的分类

第二节、婴幼儿童话的鉴赏

第三节、婴幼儿童话的创作和改编

一、婴幼儿童话的创作

二、婴幼儿童话的改编

(二)教学要求:

识记:了解婴幼儿童话的概念、源流与发展,婴幼儿童话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一般掌握:童话的特点和分类。

重点掌握:婴幼儿童话的鉴赏、创作与改编。

第五章、婴幼儿故事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婴幼儿故事概说

一、婴幼儿故事的概念

二、婴幼儿故事的发展

三、婴幼儿故事的特征

四、婴幼儿故事的分类

第二节、婴幼儿生活故事

一、婴幼儿生活故事的作用

二、婴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

第三节、婴幼儿故事的鉴赏

第四节、婴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

一、婴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要求

二、创编婴幼儿故事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识记:婴幼儿故事的概念,发展情况,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一般掌握: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分类,婴幼儿生活故事的作用与特点。

重点掌握:鉴赏、创作、改编婴幼儿故事。

第六章、婴幼儿图画书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画书概说

一、图画书的概念

二、图画书的发展

三、图画书的作用

第二节、图画书的种类和特征

一、图画书的分类

二、图画书的特征

第三节、幼儿图画书的创作和改编

一、图画书对图画的要求

二、图画书对文字的要求

(二)教学要求:

识记:图画书的概念、发展及分类。

一般掌握:图画书的特征与作用。

重点掌握:理解图画书的图文关系,掌握图画书对文字和图画的要求。学习为婴儿创作图画书。

第七章、婴幼儿散文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婴幼儿散文概说

一、散文与婴幼儿散文

二、婴幼儿散文的发展

三、婴幼儿散文的特征。

第二节、婴幼儿散文鉴赏

第三节、婴幼儿散文的创作

(二)教学要求:

识记:散文的概念,婴幼儿散文的发展,婴幼儿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般掌握:婴幼儿散文的特点,婴幼儿散文的特征,婴幼儿散文的分类。

重点掌握:婴幼儿散文的鉴赏与创作。

第八章、幼儿戏剧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戏剧概说

一、幼儿戏剧及其发展

二、幼儿戏剧的特征

三、幼儿戏剧的分类

第二节、幼儿戏剧鉴赏

第三节、幼儿戏剧的创作和改编

一、幼儿戏剧的创作

二、幼儿戏剧的改编

(二)教学要求:

识记:幼儿戏剧的概念与发展,幼儿戏剧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般掌握:幼儿戏剧的特征与分类。

重点掌握:幼儿戏剧鉴赏与创编、排演。

第九章、作品集萃(略)

第四部分实践环节

主要形式:课堂小组讨论,形成书面记录。幼儿作品创作与点评。幼儿戏剧的编排。其他形式建议:观看录像,参观,游戏,教学比赛,网上活动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史系

2008年2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