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合集下载

病历分析例题——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病历分析例题——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病例摘要]男性,21岁,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

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日,尿色较红。

于外院查尿蛋白(++),RBC、WBC不详,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

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3周来增加6kg。

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g,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

化验:血Hb140g/L,WBC:7.7×109/L,plt:210×109/L,尿蛋白(++),定量3g/24小时,尿WBC0-1/高倍,RBC:20-30/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Alb35.5g/L,BUN:8.5mmol/L,Scr:140umol/L。

血IgG、IgM、IgA正常,C3:0.5g/L,ASO:800IU/L,乙肝两对半(-)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4分(二)诊断依据 1.在部感染后2周发生少尿,浮肿(眼睑、下肢),尿色红,血压高(160/96mmHg) 2.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RBC20-30/高倍),化验血有氮质血质,C3低 3.链球菌感染史和ASO高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如病毒性肾炎 2.膜增殖肾小球肾炎3.IgA肾病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5.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双肾大小 2.ANA谱 3.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3分)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 2.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 3.中医药治疗;若进展发生急性肾衰时可透析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A1型题)-临床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与试题

泌尿系统疾病(A1型题)-临床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与试题

泌尿系统疾病(A1型题)-临床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与试题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典型病理改变是A. 毛细血管外肾炎B. 膜性肾病C. 系膜增生性肾炎D.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 致密物沉积性肾炎答案:D2. 肾病综合征出现水肿的特点是A. 下行性,凹陷性B. 下行性,非凹陷性C. 上行性,凹陷性D. 上行性,非凹陷性E. 向心性,凹陷性答案:A3. 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预防接种的时间为A. 同时进行B. 症状缓解后进行C. 缓解停药后进行D. 缓解停药6个月~1年后进行E. 缓解停药5年后进行答案:D4. 下列哪项不符合单纯性肾病A. 大量蛋白尿B. 明显水肿C. 血胆固醇明显增高D. 多为选择性蛋白尿E. 暂时性氮质血症答案:D5. 下列有关小儿肾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生后头10天的新生儿,钾排泄能力较差B. 尿液浓缩功能较差,入量不足时易发生脱水C. 尿液稀释功能差,易出现水肿D. 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E. 新生儿排钠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答案:C6. 急性肾炎严重病例发生的时间多在起病后A. 1-2天内B. 2周内C. 3周左右D. 2~3周E. 4周左右答案:B7. 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初期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是A. 治疗疾病本身B. 预防复发C. 预防并发感染D. 彻底清除体内残存细菌E. 治疗并发感染答案:D8. 急性肾炎患者在病程早期突然发生惊厥,可能性最大的是A. 高热惊厥B. 低钙惊厥C. 低钠综合征D. 高血压脑病E. 低血糖症答案:D9. 急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时的临床表现为A. 严重少尿或尿闭B. 氮质血症C. 高钾血症D. 代谢性酸中毒E. 以上均是答案:E10. 急性肾炎小儿恢复上学的指标是A. 血压正常B. C 补体正常C. 血沉正常D. 血尿消失E. Addis计数正常答案:C11. 关于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A. 尿沉渣镜检均有红细胞增多B. 早期尿白细胞可增高,并非感染C. 常有轻度贫血D. ASO滴度与肾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 总补体及C3补体于起病2周内明显下降答案:D12. 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中最主要的是A. 大量蛋白尿B. 低蛋白血症C. 高胆固醇血症D. 不同程度水肿E. 血沉明显增快答案:A13. 肾炎型肾病不同于单纯型肾病之点为A. 浮肿明显B. 大量蛋白尿C. 有血尿、高血压D. 胆固醇增高E. 血浆蛋白降低更明显答案:C14. 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的临界值是A. 血浆白蛋白<40g/lB. 血浆白蛋白<30g/LC. 血浆白蛋白<20g/LD. 血浆白蛋白<15g/LE. 血浆白蛋白<10g/L答案:B15.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首选用药是A. 氢氯噻嗪或安体舒通B. 青霉素C. 白蛋白D. 泼尼松E. 环磷酰胺答案:D16. 肾病综合征出现低钙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A. 尿中常有白蛋白结合的钙排出B. 肠道钙吸收不良C. 进食少D. 使用利尿剂E. 钙质沉着于骨答案:A17.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的原因,正确的是A. 近髓质肾小球发育不良B. 动脉压低,肾灌注不足C. 出球小动脉阻力低D.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高E. 以上都不是答案:B18. 急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持续尿闭阶段,处理不妥的是A. 反复应用大剂量呋塞米促进排尿B.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C. 处理高钾血症D. 处理低钠血症E. 防治氮质血症答案:A19. 肾炎性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的是A. 多系选择性蛋白尿B. 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C. 一般多不伴有氮质血症D. 血补体下降E. 血清胆固醇明显增加答案:D20. 急性肾小球肾炎首先出现水肿的部位常为A. 面部B. 胫前C. 双足D. 眼睑E. 腹部答案:D21. 肾脏产生和分泌的激素不包括A. 肾素B. 血管紧张素C. 前列腺素D. 促红细胞生成素E. 激肽释放酶答案:B22. 有关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诊断,不正确的是A. 尿液检查可见尿蛋白B. 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C. 血尿素氮可升高D. 血ASO可升高E. 血清补体一定下降答案:E23. 急性肾炎的治疗,正确的是A. 卧床休息至尿红细胞消失B. 无盐饮食至尿蛋白消失C. 低蛋白饮食至尿常规恢复正常D. 应用抗生素7~10天,肃清残存感染E. 血沉正常后,可恢复剧烈运动答案:D24. 小儿无尿标准为A. 每日尿量<200~300mlB. 每日尿量<100~150mlC. 每日尿量<30~50mlD. 每日尿量<20mlE. 每日尿量为Oml答案:C25. 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体力活动的时间是A. 水肿消退B. 肉眼血尿消失C. 血压恢复正常D. 血沉正常E. 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答案:E26. 小儿肾病综合征,不常见的并发症为A. 感染B. 电解质紊乱C. 高凝状态,血栓形成D. 高血压脑病E. 低血容量答案:D27. 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包括A. 心搏出量下降B. 静脉压增高C. 心脏扩大D. 肝增大E. 心率增快答案:A28. 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中长程疗法的疗程是A. 3~4个月B. 6~12个月C. 1年~1年半D. 1年半~2年E. 以上都不是答案:B29. 急性肾炎病例临床表现,不包括A. 水肿B. 少尿C. 血尿D. 高血压E. 休克答案:E30. 新生儿及幼婴浓缩功能差的原因是A. 肾小管数量少B. 髓袢较长C. 尿素形成量少D. 血醛固酮浓度高E. 血抗利尿激素浓度高答案:C31. 小儿肾功能达成人水平的时间是A. <l岁B. 1~1.5岁C. 2岁D. 2~2.5岁E. 3岁答案:B32. 急性肾小球肾炎在病程早期突然发生惊厥,应首先考虑A. 高热惊厥B. 低钙惊厥C. 低钠惊厥D. 低血糖E. 高血压脑病答案:E33. 关于小儿泌尿系生理特点错误的是A. 新生儿及婴儿易发生酸中毒B. 新生儿及婴儿尿稀释功能差C. 脱水时幼婴尿渗透压最高不超过700mmol/LD.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20ml/(min·1.73m2)E. 新生儿的肾脏已具有内分泌功能答案:B34. 鉴别单纯性肾病和慢性肾炎肾病型主要观察什么A. 水肿程度B. 尿蛋白量C. 低蛋白血症程度D. 血胆固醇量E. 肾功能情况答案:E35.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是A. 泼尼松B. 地塞米松C. 甲泼尼龙D. 环磷酰胺E. 以上都不是答案:A36. 小儿肾脏浓缩功能差的原因不包括A. 肾小球滤过率低B. 肾小管未成熟C. 间质难以建立浓度梯度D. 肾小管对血管加压素反应差E. 髓袢相对过长答案:E37. 下列不属于急链后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的是A. 内皮细胞增生B. 系膜细胞增生C. 白细胞浸润D. 驼峰E. 上皮细胞增生答案:E38.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常在前驱感染后A. 1周内B. 1~3周C. 3~4周D. 2~4周E. 4~5周答案:B39. 小儿肾功能达成人水平的年龄为A. 0.5~1岁B. 1~2岁C. 1.5~2岁D. 2~2.5岁E. 2.5~3岁答案:B40. 治疗急性肾炎伴中度高血压时,首选降压药为A. 硝普钠B. 二氮嗪C. 硫酸镁D. 硝苯地平E. 以上均不是答案:D41. 急性肾炎限盐饮食每日供盐A. 0.5~1g/(kg·d)B. 60mg/(kg·d)C. 20~30mg(kg·d)D. 30~40mg(kg·d)E. 40~50mg(kg·d)答案:B42. 新生女婴尿道长仅A. 0.5cmB. 1cmC. 1.5cmD. 2cmE. 2.5cm答案:B43. 单纯性肾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 大量蛋白尿B. 低蛋白血症C. 持续性氮质血症D. 高胆固醇血症E. 不同程度水肿答案:C44.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诊断依据中,错误的是A. 病前l~3周有前驱感染史B. 有水肿、高血压、血尿、少尿C. 尿常规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D. 血清补体下降E. 须伴有ASO升高答案:E45. 急性肾炎出现水肿的特点是A. 下行性,凹陷性B. 下行性,非凹陷性C. 上行性,凹陷性D. 上行性,非凹陷性E. 向心性,非凹陷性答案:B46. 小儿肾脏功能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A. 出生时B. 生后6月C. 生后1~2岁D. 3岁E. 7岁答案:C47. 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为A. 噻替哌B. 左旋咪唑C. 肾上腺皮质激素D. 环磷酰胺E. 瘤可宁答案:C48. 急链后肾小球肾炎,补体C3恢复时间为A. 2周以内B. 4周以内C. 8周以内D. 3个月以内E. 半年以内答案:C49. 肾病综合征首选药物治疗是A. 青霉素B. 强的松C. 环磷酰胺D. 潘生丁E. 消炎痛答案:B50. 肾炎性肾病不同于单纯性肾病的是A. 水肿明显B. 大量蛋白尿C. 血尿、高血压D. 胆固醇增高E. 血浆蛋白降低答案:C5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少尿,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B. 血尿,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C. 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D. 血尿,少尿,水肿,蛋白尿E. 水肿,少尿,蛋白尿,高血压答案:C52. 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的年龄约为A. 0.5岁B. 1岁C. 1.5~3岁D. 2岁E. 2.5岁答案:C53.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A. 婴儿B. 1~3岁C. 2~7岁D. 7~10岁E. 10~14岁答案:C54. 肾病综合征患儿预防接种可在A. 病程中进行B. 水肿消退后进行C. 应推迟到肾病完全缓解且停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进行D. 蛋白尿消失后进行E. 血沉正常后进行答案:C55. 肾病综合征用激素正规治疗后频繁复发者应选用A. 中药B. 免疫抑制剂C. 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D. 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E. 中药+免疫抑制剂答案:D56. 下列是肾炎性肾病的临床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二、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一)临床表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潜伏期为呼吸道感染后经6-12天,皮肤感染后经14-28天,或者是平均1-3周的间歇期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脓皮病等。

非特异的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或腹痛,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受累。

1.水肿(Edem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水肿,大多为下行性、实性水肿。

主要原因是:(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球管功能失衡。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份渗入组织间隙。

(3)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多,肾小球重吸收水、钠增多。

(4)蛋白质从尿中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滞留组织间隙。

(5)重症水钠潴留及高血压等导致心功能不全可加重水肿。

其中(1)、(2)、(3)项是主要因素。

2.少尿(Oliguria)少尿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早的临床表现,原因为急性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00~500ml/d,持续时间短。

通常认为小于<250ml/d·m2为少尿,而<30~50ml/d·m2为无尿。

3.血尿(Hematuri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肉眼血尿持续大多1~2周转为镜下血尿,原因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基膜受损,毛细血管壁裂缝,使红细胞漏出。

蛋白尿多为轻度到中度,尿蛋白小于<50mg/kg·d,原因是肾小球炎症使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致蛋白质从肾小球中滤出增多。

4.高血压(Hypertension)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其他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多数为轻、中度升高,发生在病初的1~2周。

原因为:(1) 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心搏出量升高。

(2) 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使血管紧张素增加,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加重了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5.非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1) 亚临床型:无水肿、肉眼血尿及高血压,可有镜下血尿,血清C3呈规律性变化。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又称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病理变化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性变化为主。

该病常发生在感染后,有多种病因,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

肾小球肾炎病因1.β溶血性链球菌其A组1、4、12、29型等“致肾炎菌类”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脓疱疮)。

2.其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球菌、伤寒杆菌等所致感染。

3.病毒如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等所知感染。

4.其他支原体、原虫及寄生虫等感染后亦可发生该病。

病理改变该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多认为链球菌的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可能为主要致病抗原,诱发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致病。

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在结合循环中的特异性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引发肾脏病变。

1.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球细胞成分增多,血管袢肥大,毛细血管腔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偶有小血栓形成。

该病以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病理上成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部分患者以渗出性病变为主。

病变严重的患者可见毛细血管袢断裂,形成小血栓。

增生渗出的差别程度很大,轻的病变仅有系膜细胞增生,重者内皮细胞增生,阻塞毛细血管袢,更严重者可形成新月体。

肾小管改变不明显,可有肾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2、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补体C3为主的颗粒状物质沉积在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

肾脏小血管及肾小管很少见免疫沉积物。

3.电镜检查可见上皮下电子致密物形成驼峰及膜内沉积,驼峰为不规则的团块状沉积,与起病8周后逐渐淡化形成透亮区。

临床表现1.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发病,病程平均为10天,少数患者可短于一周,也有长达3--4周。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与治疗参考模板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与治疗参考模板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与治疗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如何预防?【预防】增强体质,改善身体防御机能,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扁桃体炎等疾患。

要注意清洁,减少脓皮病发生。

在上述疾病发生时应积极治疗,并采用清除慢性感染灶如屡发的扁桃体炎、鼻窦炎等。

集体生活的儿童在流行链球菌感染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使用抗生素预防以减少发病。

近年来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已较前下降。

【预后】儿童流行的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近期和长期预后均十分良好,很少有人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几乎所有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在发病后几周内自行消失,尿沉淀物异常和蛋白尿在以后的数月中逐渐消失,少数病人的尿液异常需几年后才能恢复正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既往史的儿童患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长期追踪发现很少进展为慢性肾脏疾病。

极少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发展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伴恶性进行性发展的病程。

长期而持续的大量蛋白尿和/或GFR异常提示预后不良。

有作者报道儿童中散发的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长期预后较差,有些儿童在急性症状消失后,缓慢发展为进行性肾小球硬化,GFR降低和高血压。

成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比儿童差,这些病人可有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或有慢性的进行性的肾小球硬化,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因此,成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半年后仍持续有蛋白尿和/或血尿者宜及早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人的肾脏病理改变,给予积极的治疗。

当然,老年人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更差。

但是,如能及时到医院诊治,争取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给予少量激素,有高凝状态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和/或尿激酶也可使病情缓解,多数病人也可康复。

或尿激酶也可使病情缓解,多数病人也可康复。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如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可自愈,因此对轻症病例不必过多用药,可采取下列措施。

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

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

nephritogens. Acute poststrept0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patients were found to express higher host susceptibility
factors, namely,HLA—DRB 1 0301 1,comparing to healthy controls.For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cute poststreptococcal
factors rem ains controversia1.Because group A streptococcal—induced 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is still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in developing world,updat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ailment is critical for clinicians to diagnose
· 192 ·
临床 儿科杂 志 第 29卷第 2期 2011年 2月 J Clin Pediatr Vo1.29 No.2 Feb.2011
doi:10.3969 ̄.issn.1000-3606.201 1.02.028
· 文 献 综 述 ·
儿 童 急性 链球 菌 感 染 后 肾小 球 肾炎 的发 病 机 制 及 其诊 治 进 展
and treat the disease correctly.At the same time,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各论)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各论)
FSGS:非IC介导、足细胞病(损伤包括:机械、药物、免 疫、病毒、遗传等)
RPGN:Ⅰ型-抗GBM抗体,Ⅱ型-CIC,Ⅲ型-ANCA,细胞 免疫在新月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谢谢!
13↑。
3.主要损伤靶目
标为足细胞:DG(dystroglycan,(肌)营养不良(蛋白)聚
糖,一种粘连分子,足细胞附着于GBM的锚)仅在MCD时减少,
经强的松冶疗后恢复;NPHS1基因(编码nephrin)突变引起芬兰
型先天性NS,病理类似MCD。
足底区
足底区
DG (dystroglycan)
血清型IgA
150-160Kd 单体IgA
7S 90% 主要在血清,8590%单体形式 主要骨髓浆细胞或 分泌性淋巴细胞
IgA1 绞链区构成及其糖基化
N乙酰半乳糖 胺
半乳糖
微小病变肾病
(minimal change disease)
病理:LM,IF,EM.
发病机理:
1.非
免疫复合物介导:无IC沉积,无ED。
足细胞损伤导致FSGS的机制
足细胞减少在FSGS中的作用
足细胞凋亡、脱离而造成足细胞脱落位点的 GBM的裸露
GBM裸露后由于毛细血管袢静水压增加而 逐渐膨出
裸露的GBM塌陷与鲍曼氏囊粘连→FSGS
大量蛋白的漏出和毛细血管袢透明变性,最终 发展为瘢痕(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
足细胞分子结构及其变异在发病机制的作用
GM-CSF(+++), TNF-α(++)
人类:IgG1,IgG2,IgG3 人类:IgG4,IgE 小鼠:IgG2α,IgG3,IgG2b 小鼠:IgG1,IgE
+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论文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论文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探析【关键词】急性感染;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69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98-02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继发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自1849年miller等观察到猩红热感染患者有“蛋白尿”[1]后,人们认识到感染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然而,直到50年后人们才认识到链球菌感染是其病因[1]。

随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在全球范围内被发现。

绝大部分病例归因于a组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毛细血管内增生和渗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继发于隐匿性皮肤或咽喉部链球菌感染后的突发急性肾炎[1],预后较好。

随后人们认识到除了a组链球菌外,其他病原微生物也可导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例如c组和g组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分枝杆菌、寄生虫、真菌和病毒等,进而引入“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名词[2]。

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36例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36例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9~41岁,平均年龄21.5岁。

既往无肾脏病史.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其它如过敏性紫斑,系统性红斑疮,肝硬化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所有病例均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补体、蛋白电泳、zd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活检(从起病时间至肾活检时间半年以内),肾组织标本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

部分患者作asot。

起病时有明确的前驱急性感染:扁挑腺炎3例,上呼吸道感染21例,牙龈炎1例,皮肤感染7例,外伤感染3例,颜面痊疮感染2例,皮肤疖肿2例,均在感染2~15天后肾脏起病,尿蛋白定量大于8克/24小时9例,呈一过性氮质血症、血尿酸升高18例,经治疗1-3周,血bun、cr、ua降至正常.asot异常升高4/1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性疾病的肾脏受累。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
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
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致病抗原导致免疫反应,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 积于肾小球致病,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再结合 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 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
主要讨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主要内容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
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
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致病抗原导致免疫反应,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 积于肾小球致病,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再结合 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 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的肾脏病理表现
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下表现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
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 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免疫病理可见 IgG 及 C3 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 和系膜区沉积。 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大块电 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 40%有肉眼血尿。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
者伴NS范围大量蛋白尿。
80%以上患者有水肿。 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 可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 性肾功能衰竭。 C3及总补体降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
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症表
现,伴血清C3下降,ASO阳性,肾脏病理见特征 性改变即可确诊。
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其他病原体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
球肾炎,IgA肾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全身系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的治疗
休息,低盐饮食,明显少Leabharlann 时限制液体入量。 治疗感染灶。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
透析治疗。
中医药治疗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 肾小球肾炎
既往肾小球肾炎临床分类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起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 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主要讨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目前肾小球肾炎临床分类
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起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 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慢性肾炎综合征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
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
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致病抗原导致免疫反应,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 积于肾小球致病,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再结合 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 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