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肾小球肾炎--详细

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可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可为急性肾衰竭,严重程度差别很大。
病人大多有前驱感染史,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为1~2周,皮肤链球菌感染者潜伏期为3~4周。
轻者可无明显感染史,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而肾炎的程度也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
典型症状为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潜伏期而急性起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1.血尿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血尿,40%为肉眼血尿。
尿色呈均匀棕色、混浊或呈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可呈酱油样棕褐色,持续1~2周,镜下血尿可持续1~6个月,少数病例可持续半年或更久,但绝大多数均痊愈。
2.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但多数低于3.0g/d,少数超过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部分患者就诊时尿蛋白已转至微量。
3.水肿常为起病早期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
严重时可延及全身,稍有可凹性,少数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若水肿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良。
4.高血压 70%~8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的血压增高,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
一般恢复较迅速,高血压与水肿的程度常平行一致,并且随利尿消肿而恢复正常。
若血压持续升高2周以上且无下降趋势者,表明肾脏病变较严重。
5.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500ml/d),且伴一过性氮质血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
6.肾功能减退极少数由少尿发展成无尿,尿素氮及血肌酐轻度升高,若尿素氮≥21.4mmol/L(60mg/L),肌酐≥352μmol/L(4.0mg/L),应警惕发生急性肾衰。
7.全身表现患者常有疲乏、厌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偶与风湿热并存。
最轻的亚临床型患者,仅出现镜下血尿,甚或尿检也正常,仅血C3呈规律性改变,急性期明显下降,6~8周恢复。
肾活检有典型病理改变。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1. 疾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是一种以急性肾小球损害为特征的肾脏病变,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引起。
其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2. 治疗方法2.1 抗生素治疗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是由链球菌产生的毒蛋白沉积在肾小球导致炎症反应,因此,早期应用抗生素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可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2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也十分重要。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2.2.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关键药物之一。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的损伤,并且有助于控制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2.2.2 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反应。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2.3 对症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因此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包括:2.3.1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等。
在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平衡。
2.3.2 降压药物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血压水平。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2.4 饮食调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以减轻肾脏负担,并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常见的饮食调理措施包括:2.4.1 控制蛋白摄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尿毒症的风险。
病历分析例题——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病例摘要]男性,21岁,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
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日,尿色较红。
于外院查尿蛋白(++),RBC、WBC不详,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
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3周来增加6kg。
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g,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
化验:血Hb140g/L,WBC:7.7×109/L,plt:210×109/L,尿蛋白(++),定量3g/24小时,尿WBC0-1/高倍,RBC:20-30/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Alb35.5g/L,BUN:8.5mmol/L,Scr:140umol/L。
血IgG、IgM、IgA正常,C3:0.5g/L,ASO:800IU/L,乙肝两对半(-)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4分(二)诊断依据 1.在部感染后2周发生少尿,浮肿(眼睑、下肢),尿色红,血压高(160/96mmHg) 2.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RBC20-30/高倍),化验血有氮质血质,C3低 3.链球菌感染史和ASO高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如病毒性肾炎 2.膜增殖肾小球肾炎3.IgA肾病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5.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双肾大小 2.ANA谱 3.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3分)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 2.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 3.中医药治疗;若进展发生急性肾衰时可透析治疗。
急性肾炎有些什么表现

急性肾炎有些什么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于感染后发病,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偶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原虫类如疟原虫,血吸虫和病毒,临床上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AGN常见于咽部或皮肤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极少继发于其他感染(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C组链球菌,病毒或寄生虫)。
长沙普济医院告诉我们临床上也有一部分急性肾炎会出现以下不典型的临床表现:(1)亚临床型急性肾炎:可无水肿、高血压及肉眼血尿,仅在链球菌感染后行尿常规检查时,发现镜下血尿,或者尿常规检查正常,仅有血清补体C3降低,6~8周恢复,但肾活俭呈典型急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2)肾外症状型急性肾炎:有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史,临床表现有水肿、一过性高血压。
但尿常规检查正常,补体C3呈典型的急性期下降、6~8周恢复的改变。
(3)肾病综合征型急性肾炎:又称“肾炎后肾病综合征”。
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甚至可出现典型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的表现,每口尿蛋白>3.5克,血浆白蛋白<3克。
研究表明,各型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均有明显的肾小球及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而非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则仅有极少量的炎性细胞聚集,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肾小球内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这与蛋白尿的严重程度有关。
肾小球免疫沉积物能激活补体系统,补体在炎性细胞介导下,参与了引起肾炎的免疫反应,并且,补体系统的致病特性中显然还包含细胞非依赖性机制,例如,C3a,C5a及过敏毒素的产生导致组胺释放,致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补体的终末成分C5b-C9复合体(膜攻击复合体)则对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直接作用,C3a-C5a成分的非溶解效应能刺激血小板分泌血清素(5-羟色胺)和血栓素B;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磷脂和花生四烯酸;刺激系膜细胞分泌前列腺素,蛋白水解酶,磷脂酶和氧自由基等构成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均可引起肾小球的炎症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性病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二、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一)临床表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潜伏期为呼吸道感染后经6-12天,皮肤感染后经14-28天,或者是平均1-3周的间歇期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脓皮病等。
非特异的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或腹痛,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受累。
1.水肿(Edem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水肿,大多为下行性、实性水肿。
主要原因是:(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球管功能失衡。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份渗入组织间隙。
(3)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多,肾小球重吸收水、钠增多。
(4)蛋白质从尿中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滞留组织间隙。
(5)重症水钠潴留及高血压等导致心功能不全可加重水肿。
其中(1)、(2)、(3)项是主要因素。
2.少尿(Oliguria)少尿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早的临床表现,原因为急性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00~500ml/d,持续时间短。
通常认为小于<250ml/d·m2为少尿,而<30~50ml/d·m2为无尿。
3.血尿(Hematuri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肉眼血尿持续大多1~2周转为镜下血尿,原因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基膜受损,毛细血管壁裂缝,使红细胞漏出。
蛋白尿多为轻度到中度,尿蛋白小于<50mg/kg·d,原因是肾小球炎症使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致蛋白质从肾小球中滤出增多。
4.高血压(Hypertension)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其他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多数为轻、中度升高,发生在病初的1~2周。
原因为:(1) 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心搏出量升高。
(2) 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使血管紧张素增加,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加重了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5.非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1) 亚临床型:无水肿、肉眼血尿及高血压,可有镜下血尿,血清C3呈规律性变化。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1.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过性肾损伤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急性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但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及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但相对较少。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儿童约占总患病人数的90%,发病高峰在2-6岁,也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急性肾小球肾炎从感染开始到发病,一般需要1-3周的免疫系统激活时间。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病前有明显链球菌感染史,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肾功能不全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伴血清C3降,病情在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症状?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80%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及血清C3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有:(1)血尿,患者几乎均有血尿,约40%患者为肉眼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持续数日至2周消失。
(2)蛋白尿,蛋白尿程度不一,但大多数为轻度并能于数日或数周内转阴,不足20%患者表现是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3)水肿,水肿较常见为起病早期症状。
出现眼睑、下肢、会阴部、生殖器这些部位的水肿,轻度仅仅是体重会增加,成为隐性水肿,重症可以出现全身的肿胀,甚至会出现胸腔、腹腔的积液且指压凹陷不明显,大部分患者于2-4周自行利尿消肿。
(4)尿量减少,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水钠潴留引起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出现少尿( 尿量<400ml>。
1-2 周后尿量逐渐增加。
(5)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血压升高,其原因主要是肾脏通过排除水钠,影响血管内循环的血容量,同时产生肾素,产生缩血管的作用,参与调整血压。
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有哪些*导读: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是由于感染链球菌引起的,偶尔也见其他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
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有哪些呢?想必大家也很想了解,那么接下来小编马上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是由于感染链球菌引起的,偶尔也见其他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
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有哪些呢?想必大家也很想了解,那么接下来小编马上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血尿、蛋白尿,几乎所有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都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大约30%的患者的血尿可以通过肉眼血尿,这也是大部分患者就诊的原因。
有一小部分患者也有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以外,早期还能看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增多。
2.水肿,水肿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初发症状之一,患者早晨起来的时候会出现眼睑水肿或者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的患者全身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3.高血压,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与本身的钠水潴留有关,利尿之后血压会逐渐的恢复正常水平,严重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
4.肾功能异常,患者的肾小球过滤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会减少,肾功能利尿后数日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有极少数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要与急性肾炎相区分开来。
5.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果出现了水钠水潴留和高血压症状的,有可能会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紧急处理,不然会威胁生命。
这五种症状是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希望大家可以对照上述这几个症状,观察自己有无类似情况,如果发现有,一定要及时就医,急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及时控制炎症,否则会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到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希望大家可以多爱惜自己的身体。
总之,希望上面的信息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血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为主) 尿白细胞增多 2、免疫学 I型,抗GBM抗体阳性; II型,CIC阳性,补体下降; III型,ANCA阳性。 3、影像学 双肾增大,皮髓交界不清。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理
4、免疫学检查
ASO,阳性率50~80%,3~5周滴度最高,50 %患者半年时恢复。
补体,90%患者总补体和C3、C4显著下降,C4 首先开始恢复,随后总补体及C3也于1月后上升, 6~8周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阳性。
部分患者CIC阳性。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
I型,抗GBM型肾炎:毛细血管壁上IgG、 C3呈光滑线条状沿GBM分布;
II型,免疫复合物型肾炎:IgG、C3呈颗粒 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III型,寡免疫复合物型:无免疫球蛋白沉 积,或仅少量呈节段性沉积。
3、电镜特点:
GBM的断裂、纤维素沉积和系膜基质溶 解或增生为本病电镜下特征性改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概述
1、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起病、以血尿(常伴一定程度蛋白尿)、高
血压、水肿并伴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为特点的一组肾 小球疾病,通常呈可逆的自限性过程。 2、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见病因
感染: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见) 其它(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多系统疾病:SLE、坏死性血管炎等 其它:过敏性肾炎、血清病等
血浆成分及大量单核吞噬细胞进入肾小囊 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分化
新月体形成 细胞分泌胶原形成纤维化
三、病理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型肾炎 1、光镜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多见的病症是我们不知道的,就像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在危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要了解这样的病症,才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好好的了解这样的病症,及早的治疗的。
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可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可为急性肾衰竭,严重程度差别很大。
病人大多有前驱感染史,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为1-2周,皮肤链球菌感染者潜伏期为3-4周。
轻者可无明显感染史,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而肾炎的程度也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
典型症状为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潜伏期而急性起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1.血尿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血尿,40%为肉眼血尿。
尿色呈均匀棕色、混浊或呈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可呈酱油样棕褐色,持续1-2周,镜下血尿可持续1-6个月,少数病例可持续半年或更久,但绝大多数均痊愈。
2.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但多数低于
3.0g/d,少数超过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部分患者就诊时尿蛋白已转至微量。
3.水肿常为起病早期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
严重时可延及全身,稍有可凹性,少数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若水肿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良。
4.高血压70%~8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的血压增高,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
一般恢复较迅速,高血压与水肿的程度常平行一致,并且随利尿消肿而恢复正常。
若血压持续升高2周以上且无下降趋势者,表明肾脏病变较严重。
5.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500ml/d),且伴一过性氮质血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
6.肾功能减退极少数由少尿发展成无尿,尿素氮及血肌酐轻度升高,若尿素氮≥21.4mmol/L(60mg/L),肌酐≥352μmol/L(4.0mg/L),应警惕发生急性肾衰。
以上就是有关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到的就是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多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好好的进行治疗,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