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合集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过程,以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为目标的学科。

在现代工业和社会中,人机工程学无处不在,其研究成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定义、应用领域、原理以及相关的设计准则等。

一、安全人机工程的定义和目标安全人机工程是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提高工作场所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它关注的是人机交互中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通过设计和改进人机界面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安全人机工程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提高操作员对环境和设备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降低操作员在执行任务时发生错误的概率;3. 减少人为错误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4. 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5. 保护操作员免受潜在的危险和职业病害。

二、安全人机工程的应用领域安全人机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交通运输:在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设计中,安全人机工程可以帮助提高操作员的驾驶和操控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的设计中,安全人机工程可以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手术和治疗错误的发生。

3. 航空航天:在飞机和宇航飞行器的设计中,安全人机工程可以改善机组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对系统状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工业生产:在工厂和生产线的设计中,安全人机工程可以改进操作员的工作站布置,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5.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和用户界面的设计中,安全人机工程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三、安全人机工程的设计原则安全人机工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1. 易学性:用户能够快速学会如何操作和使用系统,减少学习曲线的陡峭度。

2. 可记忆性:用户可以轻松回忆起之前学过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3. 错误预防:系统应设计成防止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产生的错误。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
A.上方B.下方C.左方D.右方E.以上答案均正确
6.相比起传统安全工程,机械安全的特性有()。
A.系统性B.技术性C.安全性D.科学性
E.友善性பைடு நூலகம்
7.实际工作中,根据操纵方式可将人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分为()。
A.开关控制器B.手动控制器C.制动控制器D.脚动控制器
E.调整控制器
8.在人机界面的设计中,要求设计的显示装置不仅要准确反应设备
B.机械设备在可预见的误用时,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C.机械设备在预定使用期间,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D.机械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可预见的非正常情况下任何风险事故时机器是安全的
E.机械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其安全装置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10.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步骤中,状态识别是根据建立的状态函数和准则对待检模式进行分类,其中常用的判别准则有()。
的情况,还应满足()。A.显示装置要符合操作者信息接收
和处理能力B.显示装置要能够减轻操作者的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C.显示装置要符合操作者的操作要求
D.显示装置必须在操作者的最佳视觉区E.显示装置应首先选用视觉显示器
9.机械安全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在机械设备预定使用期间内执行预定功能时,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而不注意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
面()
A对对象目的、任务理解

D事先有预定目的
B.注意对象设计欠佳
E.对对象有间接兴趣
C.注意的起
3.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将人的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的沟通主要是通过()。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将以安全为目标,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并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2.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的特性的研究,机的特性的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机关系的研究,人-环关系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研究,事故预防以及事故致因的研究。

3.生理节律性:人体生理功能所显示出的周期性变化。

4.人机结合面(人机界面):在人机系统中,存在着一个人与机相互作用的面,所有的人机交流都发生在这个面上,通常人们称这个面为人机界面。

5.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1)改进作业方法,合理使用体力:1、2、3、4(2)合理地确定作业休息制度6.克服单调感,合理调节作业速率p1147.疲劳发生机理:(1)疲劳物质的累积机理(2)糖原耗竭机理(3)中枢变化机理(4)生化变化机理(5)局部流血阻断机理7.显示器设计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要求显示装置的设计,尤其是数字认读的显示装置的设计应尽量使读数准确。

简单性原则:应使传递信息的形式尽量直接表达信息内容,尽量减少编码错误。

一致性原则:应使显示器指针运动的方向与机器本身或者控制器运动方向一致。

排列性原则:( 1) 最常用和最主要的尽可能放在视野中心3?范围之内(2)当显示器很多时,应按它们的功能分区排列,区与区之间应有明显界限。

(3)显示器应尽量靠近,以缩小视野范围。

(4)显示器的排列要符合人的视觉特征。

8.疲劳动态特征:(1)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特殊变化(2)作业能力下降(3)疲倦的自我体验9.作业过程中人的代谢过程:ATP-CP系列:CP+ADP Cr+ATP需氧系列:葡萄糖或脂肪+氧氧化磷酸化 ATP乳酸系列:葡萄糖(糖原)糖酵解 ATP+乳酸10.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广泛地运用了人体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管理学、技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主要研究人、机和人机界面之间的关系,探讨通过适当的设计使人机系统达到高功效和安全地工作。

安全人机工程学笔记

安全人机工程学笔记

安全人机工程学笔记1、何谓人机工程学?其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是什么?人机工程学就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技术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学科。

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1)使机器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2)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3)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人的因素;包括人的生理、心理、人体测量和生物力学;2)机的因素;显示器和控制器的设计;3)环境的因素;人机共处的空间条件、环境监测、控制技术及改善;4)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3.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人机工程学在研究中应遵循客观性和系统性原则。

1)实测法:2)实验法:3)分析法:4)调查研究法5)计算机仿真法;6)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7)感觉评价法。

2、何谓安全人机工程学?其研究对象及其内涵是什么?与工效人机工程学有何区别?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

研究对象——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人——指活动的人体,即安全主体。

机——包括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劳动手段和环境条件、原材料、工艺流程等所有与人相关的物质条件。

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界面3、何谓实测法、实验法?1)实测法:借助于仪器、设备、传感器和计算机等进行实测和控制的方法。

2)实验法: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中或实验室测试实验对象的行为或反应的方法。

4、如何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与安全工程学的关系?与工效人机工程学的区别包含与被包含.人机工程学被分解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工效人机工程学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应用学科;前者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侧重于人体的安全卫生,立足于人机结合面,在最大限度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的前提下,保证工作效率;后者则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和着眼点侧重于用人保证机的作用,立足于设备的效应,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活动者必要的安全卫生条件和活动环境。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如何设计和使用这些设备以保障人类安全和健康的学科。

在现代工业和社会生活中,人机交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因此安全人机工程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首先,安全人机工程学关注的是人类在使用机器和设备时的安全问题。

人类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工业机器人、交通工具等等。

这些设备如果设计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这些设备时,要考虑到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确保设备的使用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其次,安全人机工程学也关注机器和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能。

现代机器设备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因此其安全性能也变得更加重要。

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机器设备时,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者意外,从而保障人类的安全。

另外,安全人机工程学也涉及到人机界面的设计。

人机界面是人类与机器设备进行交互的平台,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在使用设备时的安全性和效率。

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人机界面时,要考虑到人类的认知特点和操作习惯,确保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避免因为界面设计不当而导致的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最后,安全人机工程学也强调人类在使用机器设备时的行为安全。

人类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能。

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人类在使用设备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设备设置,不得超负荷操作设备,不得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设备,从而保障人类在使用设备时的安全。

综上所述,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类在使用机器设备时的安全。

只有充分考虑到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备的安全性能、人机界面的设计以及人类的行为安全,才能真正做到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目标,保障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全人机工程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安全人机工程学


❖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 主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也日 臻完善。人类在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高 效率的工作,还随着物质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更 加追求工作的安全卫生、舒适、享受的状态。
❖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 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和方法来解决人机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方法。 4、 掌握显示装置、操纵装置、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 5、 具有人机系统安全设计的初步能力。 6、 具备对一般企业中人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价
的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内容
概论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人的生理和心理及人体生物力学特
性 安全人机功能匹配 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实践与运用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领会“人机系统”与“人机结合面”的含义。
2、 掌握人、机的不同特性及人机功能的分配原则。 3、 掌握人体特性参数、人的反应、人体疲劳的测量
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 标、以工效为条件,并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 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而成为安全 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家掌握《安全 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 领会人机结合面的内涵和人机匹配与安全、 工效的辨证关系,掌握对人机系统隐患进行 诊断、评价和防范的方法,具有进行安全人 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基 本能力,具有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解决人 机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力。
❖ 研究内容包括人、机、环及其系统的综合研究,如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机系 统的整体设计、岗位设计、环境设计、作业方法等, 其内容涉庞大。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视敏度是能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3、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4、安全防护装置是配置在机械设备上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身伤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

二、填空题(20分)1、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体(即人的身心)与外界事物联系的交叉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实验、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

3、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和眼耳平面。

4、人体尺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人体尺度应用的原则、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和程序、确定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确定产品的功能尺寸。

5、人能够产生视觉的三要素是指: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

6、人体节律周期是指:体力节律23天、情绪节律28天、智力节律33 天。

7、人体的活动范围分为三种:最有利范围、正常范围、最大范围。

8、研究人的传递函数的意义在于:把“”和“”配合,以便选择最合理的参数,传递整个“人机系统”工作效率达到最优。

9、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0、人经统计分析,在人机系统失效中人为失误约占80%,人为失误是指: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导致实际要实现的功能与所要求的功能不一致,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生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行为。

换句话说,人为失误就是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错误或误差。

三、选择题(20分)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A )%、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和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机的关系,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的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学立足于安全,主要阐述保证人身安全所需人与机的相互关系。

它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也是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以人的安全作为立足点,以确保人在活动过程不受到伤害为目标,它主要阐述人和机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人机工程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系统中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一门学科。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人、机、环境、人-机关系、人-环关系、机-环关系、人-机-环境关系研究“操作方法”的课题做的实验:铁锹作业实验、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安全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经验人机工程学、科学人机工程学、现代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法:测量方法、模型工作方法、调查方法、数据的处理方法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

完整的人机系统都有六种功能(输入输出、信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存储存、执行功能、信息反馈),这些功能是连续进行的,是由人和机共同作用实现的。

人机系统基本模式:由人的子系统、机器的子系统和人机界面所组成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结合对系统发生作用。

开环人机系统:指系统中没有反馈贿赂或输出过程也可提供反馈的信息,但无法用这些信息进一步控制操作,即系统的输出对系统的控制没有直接影响。

如曹总普通车床加工工件;闭环人机系统:指系统有封闭的反馈回路,输出对控制有直接影响。

人的子系统又分为S-O和O-R ;机的子系统分为C-M系统和M-D系统人机界面:是人与机器进行交互的操作方式,即用户与机器互相传递信息的媒介,包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人机界面的设计:主要指显示器、控制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教案
培训教材:安全管理学
培训内容:安全人机工程学
培训时间:2014、9、12 15:00—16:00
培训教师:侯柏林
培训地点:热电总厂会议室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文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也就就是说,在实现一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

这主要就是从活动者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等诸因素,去着重研究人从事生产或其她活动过程中在实现一定活动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机理.为预防与消除危害的标准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实现安全卫生的目的,确保人类能在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条件与环境中从事各项活动。

安全人机工程学侧重于人与机的安全、减少差错、缓解疲劳等课题的研究。

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在欧洲就是以劳动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就是欧洲开展人机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于1950年成立了英国人机学研究会,1957年创办会刊
《Ergonomics》。

美国于1957年成立人类因素工程学会,同时发行了会刊。

日本于1963年成立日本人间工学研究会。

苏联、德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开展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1960年成立国际人机学协会。

我国进入80年代以后,也开始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关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命名,各国有所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欧洲称作Ergonomics(人机学),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与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因素工程学),日本称为人间工学,目前普遍采用的就是
Ergonomics,我国曾译为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机学等。

三、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
1. 研究人机之间分工及其相互适应问题。

分工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
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舒适、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传递过程。

人与机器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传递信息,因此,机器上各
种显示器、控制器要设计得适合于人使用。

3. 研究作业环境,创造安全的条件。

生产场所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例如高
温、高湿、振动、噪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工作地的状况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健康。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些因素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环境条件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要求,从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适与安全。

4. 研究安全装置。

许多设备都有“危区”,若无安全装置、屏障、隔板、外壳、
将危区与人体隔开,便可能对人产生伤害。

因此,设计可靠的安全装置,就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

5. 选择合适的操作者。

人的个体差异,使操作者对工作的适应程度不同。

在人
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机关系的协调性,人适其职,才有利于安全生产。

6. 研究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疲劳的特点以及减轻疲劳与紧张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

研究事故的预防与危险情况的控制。

四、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科学对象
在任何一个人类活动场所,总就是包括人与机(此处的机就是广义的,即物)两大部分。

这个整体包括人、机、人机结合面。

这果所谓的人(Man),就是指活动的人体,即安全主体,人应该始终就是有意识有日的地操纵物(机器、物质)与控制环境的,同时又接受其反作用。

这里所谓的机(Machine),就是广义的,它包括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劳动手段与环境条件、原材料、工艺流程等所有与人相关的物质因素。

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就是人、机与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其目的:研究以保证工作(包括各种活动)效率为必要条件与以追求实现人的安全(含健康,下间)为目标,研究实现这一要求所需要的人机学型沦、入法、手段与采取安全设备工程或其她工程措施的依据。

五、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其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但就是研究问题的角度与着眼点与工效(工作、活动效率)人机工程学相对成为同一研究领域的两个不同的研究侧面,即不同侧重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从适合人的角度与着眼点例重于研究人机结合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与模拟法。

六、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对上述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与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与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日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习题:
1、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安全主体就是(人)。

2、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目的:研究以保证工作(包括各种活动)效率为必要条件与以追
求实现人的安全为目标,研究实现这一要求所需要的人机学理论、方法、手段与采取安全设备工程或其她工程措施的依据。

3、属于作业环境内容的就是:高温、高湿、振动、噪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工作地
的状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