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链的处理(参考)Word文档

合集下载

断带的预防与处理范文(二篇)

断带的预防与处理范文(二篇)

断带的预防与处理范文断带是指写作中段落之间没有过渡语句,导致文章结构松散,逻辑不清。

为了避免断带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预防和处理断带。

一、预防断带1. 使用过渡词语在文章中使用过渡词语可以使得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的清晰。

例如:此外,不仅如此,因此,另外,同时,然而,再者,由于等。

2. 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适当使用一些连词和连接副词可以帮助文章中的段落之间关系的过渡,有助于文章的整体的呼应与连贯。

例如:不但...而且,既然...就,因为...所以,然后,所以,因此等。

3. 使用引导词引导词的作用是将前面的段落和后面的段落联系起来,使得文章的思路更加连贯。

例如:首先,其次,接着,再者,最后等。

4. 使用类比和比较通过使用类比和比较可以帮助文章建立段落之间的联系,使得文章更具连贯性。

例如:就像...一样,相反地,与此相似,与此不同等。

二、处理断带1. 重新安排段落当发现文章中存在断带现象时,可以对段落进行重新安排,将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整理出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

2. 添加或删除句子根据需要可以在段落之间添加或删除句子,以使得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连贯。

3. 使用过渡词语和连接词可以在断裂的地方添加适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使得段落之间具有更好的衔接性。

4. 注意段落开头与结尾的衔接段落开头和结尾是段落之间过渡的关键部分,需要注意两个段落之间的思路的衔接,不能出现突兀的断裂。

5. 修改句子和段落结构可以通过修改句子和段落的结构来使得文章的思路更加顺畅,并且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三、案例分析假设我们要写一篇有关旅游的文章,以下为一段断带的文章:断带的预防与处理范文(二)1. 引言断带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其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和安全事故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和处理断带故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提前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处理断带的范本,以帮助电力工程师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网络链路中断应急处置方案

网络链路中断应急处置方案

网络链路中断应急处置方案背景在现代企业中,网络已经成为业务运作和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企业业务受阻,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网络链路中断是指网络中的某个链路突然断开或者不正常工作,导致相关设备之间无法通信。

网络链路中断的出现可能会造成许多问题,比如丢失企业关键数据、无法访问重要应用等等。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链路中断应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应急处置方案针对网络链路中断的应急处置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并确认链路中断首先,当发现链路中断问题时,应该先判定问题出现在哪个设备上,比如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一般情况下,链路中断首先应该与线路相关的设备或者线路胶头仔细排查。

2.尝试修复链路如果网络链路中断的问题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尝试解决,比如重新插拔相关设备或更换有问题的线缆或器材。

但是,如果链路中断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尝试修复,企业应该考虑立即启动隔离措施。

3.启动隔离措施如果在检查和修复的过程中,你发现无法解决链路中断的问题,否则会造成企业的业务运营出现大的损失,那么建议启动隔离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重要的业务影响,通过设置合适的路由以将受影响的业务系统进行划分。

同时,还需尽快搭建临时网络链路,保证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4.尝试故障恢复隔离阶段完成后,进一步尝试故障恢复,尽可能的将原有链路的功能恢复正常。

在这个阶段中,确认链路中断具体的原因,通过替换或维修有问题的设备,重新恢复链路。

同时,应该多测试恢复后的网络链路,保持强大的监控,尽量避免链路中断再次发生。

5.结束应急处置阶段一旦完成链路故障的恢复工作,并确保链路正常,应该将应急处置阶段告一段落,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除此之外,还应该及时将经验和教训总结起来,对应急处置方案的完善进行不断优化。

总结网络链路中断的问题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应急处置方案,以保证业务的可用性,并及时进行相关的监控和记录。

道路断链的处理

道路断链的处理

道路断链的处理发布日期:2013-04-17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浏览次数:1081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处理转载机断链安全技术措施

处理转载机断链安全技术措施

处理转载机断链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处理转载机断链安全技术措施一、准备工作1、检查工作地点支护完好情况,清理作业现场杂物保证作业地点畅通。

2、准备好完好的工具设备。

二、施工方法1、松动紧链装置,在负荷中心停电闭锁转载机。

挂停电牌,安排专人看护开关。

2、如果是断脑单链时,转载机低速开机,将断链开至合适位置,直接使用单体柱蹬紧接链:①、在断链一侧3米处使用一根单体柱,柱头顶在顶板上,拴好链,柱底座向断链方向顶住刮板,操作注液枪使单体柱吃力。

②、在断链的另一侧3米处,打设第二根单体柱,方向和第一根相反,操作注液枪使单体柱吃力。

③使用铁丝拴住注液枪,所有人员撤出5米外用,远距离操作使单体柱蹬紧链,停止注液。

④、使用链环将断链接好,卸载单体柱。

3、如果是断脑双链,打开转载机盖板,使用单体柱从机头尾逐段往中间断链位置蹬链,直至到断链处,然后使用单体柱蹬紧接链,接链方法同上。

4、如果是断底双链:①、需要打开溜槽底部观察孔,找到断链位置。

②、然后再断链处拆开溜槽。

第 2 页共 5 页③、将底链拉出使用大链连接,再安好溜槽。

④、开机运转将断链带至上面。

⑤、然后使用单体柱蹬紧接链,接链方法同上。

二、安全技术措施1、作业前检查作业地点顶帮支护完好。

2、使用单体柱进行辅助时,应提前检查单体柱的工作性能,保证可靠完好后方可使用。

3、单体柱应打在合适可靠位置,防止滑动,单体柱所打角度不大于30度。

4、拴好防护链做好防倒措施。

5、单体柱加载时要均匀加载,加载不能过猛。

单体柱卸载时,出液口严禁正对工作人员。

6、人员抬动单体柱时做好互保联保工作。

7、起吊前检查所用导链、大链、链环,必须完好可靠,严禁使用不合格作业工具进行起吊作业,人员作业前一定要带好手套等防护工具。

8、吊环一定要上满扣,马蹄环使用M20mm*75mm的螺丝封口时一定要带满扣。

9、选取支护可靠的起吊锚杆悬挂导链,导链悬挂要牢固可靠,导链勾头要挂牢固,要有防脱措施。

线路断链的处理方法

线路断链的处理方法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供应链断链应急预案

供应链断链应急预案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供应链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撑。

然而,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日益凸显。

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降低供应链中断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中断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2. 保障企业供应链的快速恢复,确保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正常运行;3. 提高企业应对供应链中断的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下设应急办公室、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安全保卫组等;2. 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应急工作;3.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4. 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5. 安全保卫组:负责应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供应链风险评估与预警(1)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定期评估;(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供应链中断风险进行预警。

2. 应急物资储备(1)根据供应链中断风险,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

3. 供应链调整与优化(1)根据供应链中断情况,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供应链布局;(2)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供应链中断。

4. 应急响应与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队伍开展救援工作;(2)根据供应链中断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3)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供应链中断。

5. 应急恢复与重建(1)根据供应链中断情况,制定恢复计划,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尽快恢复;(2)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供应链的重建。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企业应对供应链中断的能力;2.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网元断链告警处理案例

网元断链告警处理案例

网元断链告警处理案例第一篇:网元断链告警处理案例⌝网元断链告警处理案例1.故障现象描述"在双模站点开通过程中,部分站点在初期会有断链情况。

告警显示“网元断链告警(198099803)”这样的话,后台就无法监控到断链站点的状态。

2.故障分析排查思路1、2、3、只有个别基站在所属网管服务器上面断链,可以排查网管服务器故障;大批基站集中断链,可以排除基站本身硬件、供电故障;如果个别站点在正常运行,排除基站无硬件、供电故障后,出现断链,一般为传输问题,需要联系移动传输室来联合排查定位;3.传输网络结构介绍" LTE基站OMC维护网络从IP传输网络架构来看,可分为3段,依次是:基站------基站网关------网管服务器网关------网管服务器。

整个传输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4.网元断链故障处理流程从网管服务器ping基站IP是否ping通?是否从网管服务器ping 基站网关IP地址说明整个传输链路正常,排除了传输故障,需要检查网管配置数据、基站配置数据是否正常。

是否ping通?是说明基站网关到网管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正常;基站与基站网关之间故障否从网管服务器与网管网关互ping检查基站硬件、数据配置是否正常否是否ping通?联系传输,保证基站VLAN、IP与传输配置一致是检查网管、网管对应网关及中间传输是否正常基站网关与网管网关之间故障,属传输内部故障,由传输处理基站与基站网关之间互ping,互相检查5.故障排查总结通过上述的排查总结如下:1、首先确认BBU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站点传输设备是否正常,基站供电系统是否正常。

2、然后检查下站点的配置数据,确保站点配置无误,可能由于传输割接导致站点断链。

网管配置参数如下图所示:网元中配置的OMC操作维护地址:基站传输网络→IP传输→IP层配置中的OMC操作维护地址:基站传输网络→IP传输→OMC链路服务器地址:3、关于ping命令,有两种使用情况:a)从后台ping前台基站的话:直接在网管服务器上:ping ip地址。

快速解决网络断连问题的方法(九)

快速解决网络断连问题的方法(九)

快速解决网络断连问题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断连问题却时常困扰着许多人。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网络的稳定性都显得尤为重要。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快速解决网络断连问题的方法。

1. 检查网络连接设备首先,当我们遇到网络断连问题时,我们应该检查网络连接设备,包括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等。

我们可以先尝试重启这些设备。

有时候,设备可能会由于故障或过热而导致网络断连。

通过简单地关机再开机,可能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2. 检查网络连接线缆除了设备本身,网络连接线缆也是经常导致网络断连的罪魁祸首。

我们可以检查一下电缆是否插好、连接是否牢固。

如果电缆被压断或破损,那么就需要更换新的电缆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重新插拔电缆,以确保它们连接良好。

3. 检查信号强度如果网络仍然断连,可能是由于信号强度不稳定导致的。

对于使用Wi-Fi网络的用户来说,建议将移动设备尽量靠近路由器,以增强无线信号的稳定性。

此外,避免将路由器放置在遮挡物后面,例如墙壁、家具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这样有助于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连接质量。

4. 检查网络设置在一些情况下,网络断连问题可能是由于错误的网络设置引起的。

我们可以检查电脑的网络设置,并确保设置正确。

将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检查DNS服务器设置是否正确,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此外,也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确保系统的网络卡驱动程序是最新的版本。

5. 检查网络服务供应商如果经过以上步骤后网络仍然难以恢复正常,那么可能是网络服务供应商的问题。

我们可以联系网络服务供应商,告知他们我们的网络问题,并要求他们检查并寻找解决方法。

他们可能会在一些中心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才会通知用户。

总之,当遭遇网络断连问题时,我们可以首先检查网络连接设备和线缆,尝试重启设备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以进一步检查信号强度是否稳定,合理调整无线网络的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

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

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整20米桩和曲线要素桩,都要重新拉队伍到现场重新测过,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2.断链点的位置与标记先理解一下断链点这个名词,断链点就是新老桩号不连续的那个点。

一般来说,断链点之前的是改线后的新桩号(当然改线路段之前的桩号还是老桩号,原测量数据可继续利用),断链点之后的桩号则是老桩号(可利用原测量数据,直到又碰到另一段改线)。

断链点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这个我们施工人员不搞勘测可以不需要知道,但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

从前面讲断链的产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与此相关的结论:改线后,老桩号利用得越多越好。

因此,从我多年来勘测的经验来讲,断链点的设置位置一般有如下特点:(1)最好设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2)绝对在直线上,有些就在HZ(YZ)点上,有设在曲线上的你找我(先声明,HZ/YZ点后面紧接着另一个曲线的不算啊)。

断链的标记,一般在平面图、直曲表、纵断面图等图表中均有表示,看几幅截图:这是平面图上的:这是纵断面图上的:这是直曲表上的:还有直曲表上这样表示的:断链点不管在哪里标记,始终要搞清楚断链的表示方法,均按类似这样的格式:K50+622.760 = K50+621.166。

很显然,这是一个等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等式显然不成立,不等于还差不多。

但是,这不是数学等式,它表示的是新老桩号的交汇点(即断链点)。

只要看懂了这个等式,就不管再标记什么长链、短链,长多少、短多少,不管在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是否再有标记,一切都不重要了,换句话讲,你理解了这个等式,其它的你就可以自行确定了。

等式前面的桩号(搞设计的同志千万不要搞错了,前后是有区别的,等式的交换律在这里绝对不能起作用)表示的是改线段的结束桩号,等式后面的桩号是与之相接的老路线桩号。

换个角度理解,路线桩号推算到这里(等式前面的桩号),突然不连续了,突然以另一个桩号出现(等式后面的桩号),而这两个不相等的桩号,实地表示的则是同一个位置的点位(计算出来的坐标应该相等)。

3.长链与短链长链和短链是断链的两种类型,很多同志经常犯迷糊,碰到了要韵半天的神。

再来看断链等式,说是等式,其实两边的桩号绝对不会相等(相等就不是断链了),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另一种是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

先看第一种,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如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001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001~ K112+943.305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的桩号。

这种情况,就称为长链,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因此必然标记长链43.304米。

再看第二种,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比如:K115+309.227 = K115+32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又突然从K115+320.001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 K115+320.001这一段桩号就不会出现。

这种情况,就称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两桩号之差,10.774米,因此必然标记短链10.774米。

记住了!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因为有桩号重叠,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会出现两个K112+920、两个K112+940重复的桩号,就一定要搞清楚了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

而短链,因为桩号是间断的,中间会缺失部分桩号,不会出现重复桩号,实际应用中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别以为丢了桩到处找桩就行了。

二、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前面说明过每一条数据的格式:每个方框就是一个数据,共11个方框,其中第一个方框是交点定位的判别依据,我这里称之为交点定位临界点,其余10个方框是定义为矩阵Mat A的十个因子的,是交点的主要数据,其中前面八个数据意义非常明确,这里就不啰嗦了,而最后两个数据,一个是交点的计算起点桩号,一个是交点的计算终点桩号,这两个起终点桩号,就构成了交点计算范围。

这里,重点讲述交点定位临界点和交点计算范围,因为这对于后面断链的处理、卵形曲线的处理、单一直线的处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点定位临界点与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情况下(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没有断链、卵形曲线等特殊情况),交点定位临界点定义为下一交点的ZH点(或路段计算终点),当程序判定输入的桩号小于等于临界点时,就定位在了本交点上。

由于数据库程序每一条数据是将交点从小到大依次编写的,程序将顺序地从第一个临界点开始判别,因此实质上程序是判别当输入桩号大于前一临界桩号、小于等于本临界桩号时(这个范围称为交点定位桩号范围),才定位在本交点上。

因此,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是从本交点的ZH点到下一交点的ZH 点,鉴于可能出现两曲线之间的直线段为0的复曲线,在输入定位桩号定位计算交点时,最好取交点曲线上的任一桩号。

2.交点计算范围所谓交点计算范围,是指利用当前的交点数据,可有效地计算出中桩坐标的桩号范围。

可以容易地得知,一般情况下,交点计算范围包括本交点的平曲线,以及本平曲线之前和之后的直线段(如果有的话)。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交点计算范围的定义,相邻两交点曲线间若存在直线段,则该直线段则成为相邻两交点的重复计算范围,即既可在前一交点内计算,也可在后一交点内计算,并且均可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定义了交点计算范围,当输入的桩号超过此范围时,程序会提示“KP OUT”,表示桩号超出范围,提示使用者注意。

因此,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设定交点计算范围,以免到了现场计算出错还不知道,切记切记。

三、断链的处理现在终于回到了正题,讲述ROAD-2程序进行断链的处理与计算,这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前面的铺垫,就没法讲断链的处理。

1.有断链时的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当存在断链时(这是特殊情况,不再是一般情况),交点定位临界桩号就有了一点小小变化。

断链之前的那个交点的定位临界点就不应选择下一交点的ZH点,而应选择断链点的桩号。

什么,断链点有两个桩号?废话,当然用等号前面的那个桩号了!而交点的计算范围,则不再遵循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的规定,而改为:(1)对于断链点之前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断链点结束(桩号为改线桩号,即等式之前的那个桩号);(2)对于断链点之后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则从断链点开始(桩号为老桩号,即等式之后的那个桩号),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

如此,数据库子程序的编写就OK了,当然,这还只是断链处理过程中第一个注意事项,重要的还在后面的程序操作上。

2.工程实例(感谢校友曾令武提供工程实例)根据某高速公路的直曲表,在13公里范围内有一长链和一短链两个断链,非常典型,就用它了。

直曲表太大,只好拆成两半,不然字就看不清了,请各位见谅。

3.数据库文件ROAD-DATA2的编写编写数据之前,我们先仔细看一下,容易看出,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在JD59和JD60之间的直线段内,而第二个断链点K125+309.227 = K125+320.001在JD65和JD66之间的直线段内。

因只研讨断链,我们只编写了这四个交点的数据(省略了中间六个交点的数据),编写时为操作方便采用了简化坐标和简化桩号。

数据库子程序中,红色字体均是断链相关的桩号,编写时一定要结合前面的讲述编写准确。

计算时,记得要把ROAD-2程序第二行调用的数据库子程序名称改为“ROAD-DATA2”。

4.验证与应用示例首先看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既然这两个桩号表示的是同一个点,那么计算出来的平面坐标应该相等,我们用计算器算一下看,先算等式左边的桩号K112+943.305,它应该在JD59的计算范围内。

退出程序,再次执行,计算等式右边的桩号K112+900.001,它应该在JD60的计算范围内。

由以上验证计算可看出,断链点K112+943.305 和K112+900.001两个桩号的坐标计算结果相同,均为X=17412.741,Y=54373.6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