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7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以 下 是 山 东 菏 泽 2017年 各 科 中 考 试 题 答 案 发 布 入 口 :
?无忧考网将在本次山东菏泽中考过后首发2017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方便考生对照估分大家可收藏并随时关注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卷山东菏泽中考语文答案栏目最新信息持续更新
2017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无忧考将在本次山东菏泽中考过后,首发2017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方便考生对照估分,大家可收藏并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 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 朝霞。
. .2017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0 分)1.(4 分)默写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 。
, 。
2.(4 分)填写空缺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以。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习翼, 。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3.(4 分)根据提示默写。
①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 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 时仍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 。
4.(4 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牡丹徐凝①②[注]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 分)(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 分)5.(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 B .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D .把酒临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宋有兰子 者,以技干 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 其胫,并 . . . . . A .以技干宋元 何以战C .拘而拟戮之 学而不思则罔D .经月乃放 乃不知有汉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 . C .则有去国怀乡 乃记之而去.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东省菏泽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123456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21,1〕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老师们酌情处理。
一〔30分〕〔一〕〔15分〕1.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错字漏字添字该题不得分4分〕2.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亦何忧令名不彰邪③梦入神山教神妪〔错字漏字添字该题不得分5分〕3.①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错字漏字添字该题不得分6分〕〔二〕〔4分〕4、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化静为动,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
〔意思对即可〕 2分5、表达了诗人陶醉于美景,悠闲自在之情。
〔大意相近即可2分〕〔三〕〔11分〕6.〔1〕全部取得〔2〕时候,含有“紧要关头〞之意。
〔3〕差不多大约〔4〕显示〔4分〕7.〔1〕由此看来,我们可以与他们结为朋友,相互援助,而不该对江东有所图谋。
(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4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分〕9.亲贤臣,远小人。
〔1分〕10.那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分〕二〔40分〕〔一〕〔12分〕11.吴敬梓?儒林外史?〔2分〕12.〔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4分〕冷嘲热讽、〔冷漠无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2分大意相近即可〕〔1〕“摸〞“用手走〞已显其颓唐,连那种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的架子也摆不出来了,说明孔乙己的生活已经穷困潦倒到更加严重的境地。
〔2分〕〔2〕又如:范进不要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这些都是范进中举后的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悲喜交加,不禁疯狂失态,表现了范进热衷功名,受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之深。
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doc

2015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

菏泽市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补充完整。
(4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可以为师矣。
(《孔孟论学习》)②别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③沙鸥翔集,;,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
②排闼(tà):推门闯入。
闼:宫中小门。
4.“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6.上文选自课文《隆中对》,作者是(朝代)史学家(人名)。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挟天子而令诸侯()②民殷国富()8.翻译下列句子。
(2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9.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
(6分)陈晋之读书法清·陈善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
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卷I型:A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父》)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
(4分)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
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
(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017菏泽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2017菏泽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2017菏泽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要想考高分就需要掌握中考语文练习真题,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多掌握中考语文练习真题自然能考得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菏泽中考语文练习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7菏泽中考语文练习真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íu) 收敛(liǎn) 秕谷(bǐ) 毛骨悚然(shǒng)B 菜畦(qí) 确凿(zháo) 骊歌(lì) 鸡毛掸子(dǎn)C、虫豸(zhì) 木屐(jī) 炽痛(zhì) 戛然而止(jiǎ)D、嗥鸣(háo) 撺掇(cuān) 污秽(huì) 人迹罕至(hǎn)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阻仰窥伺博学方正来势凶凶B、告罄沟壑相得益彰进退维谷C、摇蓝娴熟石破天惊大彻大悟D、嗔视眸子语无伦次眼花瞭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①随着“嘟——”的一声哨响,裁判________了比赛,青年队以2—1首胜老对手劲旅队,完美开局。
②菜籽油合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③朋友是一把伞,_____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友谊的真诚。
A.终止必须虽然B.中止必须虽然C.中止必需即使D.终止必需即使4.经典诗文默写 (6分)(1) ,青草池塘处处蛙。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 ,青山独归远。
(4)正是江南好风景,。
(5)江山代有才人出,。
(6)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无敢哗者。
5.修改语段(4分)①据统计,今年的汉中城固油菜花节仅在开幕式当天就有超过七万多人涌入城固油菜花海的怀抱,实现旅游收入3373.7万元。
②同时,通过西安旅游推介会以及省、市媒体对节庆活动的大力宣传,使油菜花节对外的吸引力得到空前提升。
菏泽中考语文试题答案.doc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30分)1.答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答案: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②无边落木萧萧下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3.答案: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由于版本不同,答“只缘”也对)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4.答案: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5.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评分:答对拟人手法得1分,分析正确得1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tiáo ②fǔ评分:每空1分,共2分。
7.答案:①交错通达②全③正,正在④遗憾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8.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评分:答对得2分。
共2分。
9.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10.答案:和谐安宁自得其乐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共40分)11.答案:表现环境极其恶劣,显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2.答案:①不会颤抖。
因为邓稼先作为科学家,他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②会颤抖。
因为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评分:只答出“会颤抖”或“不会颤抖”不得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13.答案:表现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著、勇敢、无私。
评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14.答案:不能删掉。
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评分:只答出“不能删掉”不得分。
每个要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5.答案:①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满分1 2 0分,考试时间1 2 0分钟)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 2分)1.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4分)’。
’。
【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直接默写。
默写时注意“仞”“羌笛”“度”的正确书写。
2.填写空缺的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飞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答案】①惟吾德馨②虽乘奔御风③心有灵犀一点通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记忆型默写。
默写时要注意“惟”“馨”“乘”“御”“灵犀”的正确书写。
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答案】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型默写。
除了要注意“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还要求考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 ---5题。
(4分)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释】①占断:独占。
②破:超出、胜过。
4.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分)【答案】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解答本题,要在阅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占断城中好物华”“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回答。
5.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答案】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
诗人以洛神喻牡丹,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
诗人写牡丹,却联系洛川女神,以洛神喻牡丹,描绘了牡丹千娇百媚的姿态,抒发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6分)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
宋元召而使见。
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元君大惊,文赐金帛。
又有兰子由能燕戏者。
闻之,复以干元君。
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选自《列子·说符》)【注释】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
②干:求见。
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
④属:联结。
⑤庸: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以.技干宋元何以.战B.弄七剑迭而跃之.花之.君子者也C.拘而.拟戮之学而.不思则罔D.经月乃.放乃.不知有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凭借/凭借;B.代词,代指剑/结构助词“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才/却。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答案】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奖赏。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11.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2分)【答案】示例:不赞同。
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宋元君对待同样的艺人却有不同的态度,作为一位君主却喜怒无常,不懂得体恤百姓,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肯定的,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表述,合情合理即可。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 4题。
(10分)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
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
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鲁迅先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家人很小心怕打扰鲁迅先生休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陪客人;第二至第十一段写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进行写作,直到清晨才睡下,家人怕打扰先生休息总是很小心。
13.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答案】“整整齐齐”“压”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加点词语“整整齐齐”是形容词,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书桌是干净整洁的,“压”这一动词从细节处体现出鲁迅先生的写作习惯。
14.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细节?(4分)【答案】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人睡,同时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的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
保姆之所以“吩咐海婴轻一点走”是因为此时鲁迅先生刚刚睡下,家人不希望打扰先生的休息,而作者将这一细节放在文章中,从侧面反映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家人对先生工作的支持与尊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18题。
(16分)母亲的唠叨宋向阳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
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
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
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
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呢,你明白没?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儿郎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
春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
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
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
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
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春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
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
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
说完便伸过手来。
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
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