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畿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
当时在,曾照彩云归。
〔小蘋〕歌女名。
〔心字罗衣〕用一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这里的心字还包含深情蜜意双关的意思。
杨慎词品卷二:“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
或谓女人衣曲领为‘心’字,又与此别。
”临江仙是晏几道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是一首相思词,是词人为追念旧时一位名小蘋的歌女而作。
开首两句,写眼前景物,“梦后”与“酒醒”互文,“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写了“梦后”、“酒醒”时欢娱成梦,人去楼空的景况,渲染了空寂、冷落、凄凉的气氛。
“去年春恨却来时”,由眼前景物的凄凉过渡到去年离别之情的回忆,读来是朴实无华之句,细嚼却是神来之笔。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人”当然是指词人自己,茕茕孑立在落花前,看微雨中双飞的燕子。
“落花”、“微雨”点明是暮春时分,这时的景物更增添了几分离情别恨之缠绵。
此时,燕子犹得“双飞”而人只能在那儿“独立”,相形之下,又令人感到多么黯然神伤!“落花”二句,历来为评家推崇备至,誉为“千古未有之名句”。
词的上阕,词人从眼前的景物引起去年的春恨离愁。
下阕开头三句,是词人追叙更远的往事。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对一个思慕日久的情侣,词人可以追忆的事情很多,但在词中只点了她当时的服饰、技艺与彼此之间的感情。
“两重心字罗衣”,写她衣饰之华美,并含有“心心相印”之意。
“琵琶弦上说相思”,不仅点明小蘋的歌女身份,这位歌女的出色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词人与这位歌女的。
衣饰华美、技艺高超,尤其是感情的深厚,这些都是值得回忆的。
结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词人抒写当初小蘋曾踏着月色归去,如今明月仍在,而彩云却不知何往了。
彩云,代指小蘋。
古中多以彩云指代美人,词人也用的是这一修辞手法。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临江仙二首其二

临江仙二首·其二[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作者简介]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疑难注解]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
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表示春来意与非常阑珊。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汗陇因题》:“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却来:又来,再来。
“去年春恨“是较近的一层回忆,独立花前,闲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卧,静掩房栊意兴还稍好一些。
郑谷《杏花》:“小桃初谢后,双燕却来时。
”小苹:当时歌女名。
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革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小莲、小革等名,又见他的《玉楼春》词中。
心字罗衣:未详。
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
”说亦未必确。
疑指衣上的花纹。
“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
“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运,但太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全诗赏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全诗赏析出自南宋诗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赏析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本词为怀念歌女小苹所作。
上段写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写今日。
下段追忆初见小苹时的印象及小苹归去时的情景,是过去,写去年。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
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苹、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由她们在席间歌唱。
作者和词中小苹亦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陈病,小频等人也就风飘云散,不知去向。
上片伤春,活画出词人落寞孤凄的情状。
下片怀人,在词人的记忆中呈现出最令人动情的一幕,“记得”这三句又是一顿,点出初见时已两心相许的这段终身难忘的情境。
词的结句与起拍“梦后”“酒醒”二句呼应,感慨万千,既蕴藏着小苹流落民间之后,作者见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时把“初见”以后的花朝月夕种种缠绵情意也都包容无遗了。
本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
风格曲折深婉,意境朦胧含蓄,深得吞吐腾挪之妙。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
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
“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晏几道《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临江仙①[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①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译文]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去年那春残时节的恼人情思又涌上心头。
我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记得初见小蘋时,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
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当时在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阅读训练及答案](1)前两句中的“____”、“_____”,凄寂之景无人可知。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中的“____”、“____”,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____”极苦。
(落花微雨情)(3)词的上片以幽情奇绝的景境描述为下片做了巧妙铺垫。
于是,词的下片便直接转入____。
(忆人)(4)下片以“记得”二字领起,写出诗人对歌女“小蘋”的追忆。
在作者的记忆之中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小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她穿着双叠“心字”形领口的轻赏罗衫。
她为诗人弹奏着琵琶,悠悠的琴声之中寄托了“小蘋”无限的“相思”。
)[赏析]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上阕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别的凄凉。
“去年春恨”“来时”,正是与“小初见”的良辰;今年再来时,尽管又是落花时节,然而只有斯人独立,佳人已去。
微雨中双飞的燕儿,似在嘲笑此人的孤独寂寞。
下阕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
“记得”以下三句“两重心字”既写“罗衣”装饰,又暗示与恋人的默契。
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

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人生自是有情痴,梦郎晏几道的爱情故事。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晏几道其人其事,可能对于理解这首词有一定帮助!我词写我心,晏几道尤其如此。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
虽出生名家,却轻狂孤傲,不谙世俗,只做过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职位低微的小吏。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
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以晏几道的家世,想做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从小生活在京师的政治环境和家庭环境中,一方面由于早年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不需要他考虑这些俗事,另一方面由于耳濡目染,对于官场争斗倾轧的事情颇感失望和反感,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孤傲轻狂、自负不羁的脾气秉性,就算晚年家境中落,也不改其志,恬淡自守。
这样的痴绝之人,狂放之人,孤傲之人,其词风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其词与其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接近于《花间》词风,有《小山词》(原名《补亡》)。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
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
”其词词风婉丽,感情自然深挚,笔蘸感伤之情,故能感动人心,摇荡情性。
由于晏小山长期出入歌楼楚馆,流连红颜之间,所以其词所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事,多是亲身经历的感受,他的词大都具有比较明确的思慕对象,常常出入于过去的美好温馨的回忆和现实忧郁苦闷的彷徨之中,对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真挚痴迷的美妙向往和不懈追求。
他在《小山词跋》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
晏几道的诗集

晏几道的诗集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3、《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宋·晏几道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4、《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5、《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宋·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6、《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
夜寒空替人垂泪。
7、《清平乐·留人不住》宋·晏几道留人不住。
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
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
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8、《更漏子·柳丝长》宋·晏几道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9、《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宋·晏几道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赏析

临江仙以五字六句的结构为主,平仄 格律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 宋词中,临江仙常被用来表现深沉的 情感和人生的感慨。
作者晏几道的简介
•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时期 的著名词人。他是晏殊的儿子,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晏几道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多表现离愁别绪 、人生感慨等主题。
词意
此词写词人暮年对歌妓舞女的留恋之情。上 片写听歌、饮酒,下片写对歌妓舞女的留恋 之情。
总结词
此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反映了词人对歌 妓舞女的留恋之情。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此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反映了晏几道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感慨。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欣赏
词意
此词以女子的口吻述说对情人的思念和 渴望相见的情怀。上片写女子对情人的 思念,下片写女子对情人归来的渴望。
VS
总结词
此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反映了女子对 情人的思念和渴望相见的情怀。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欣赏
词人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梦境与现实相互映衬,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以实写虚
词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落花狼藉”、“飞絮蒙蒙”等,来表达自己内 心的虚无和空洞。
04
主题思想探讨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梦后楼台高锁
01
描述梦醒后,曾经的美好时光仿佛被锁在楼台之上,无法触及
。
彩袖殷勤捧玉钟
02
回忆过去与友人一同品酒、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景。
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朱阁倾城闭月钩
描述楼台高锁、朱阁紧闭的场景,象征人生的封 闭与迷茫。
3
锦瑟年华谁与度
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 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分类标签: 宋词三百首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①“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
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②“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③小蘋:晏几道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
④心字罗衣:指衣领绣有心字图形。
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
⑤“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本句由此化出。
⑥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此句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蘋。
【评解】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伤离恨别之作,最能表现作者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
上片写今日之相思。
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补叙初见歌女小蘋时的情景。
这首词,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词人怀念歌女小蘋的难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轻柔自然。
感情深挚,优美动人。
【集评】谭献《谭评词辨》:“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
末二句正以见其柔厚。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
“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
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
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
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
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
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
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 小蘋怀念之情。据他在《小 解 山词·自跋》里说:“沈廉 题 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蘋、 云几个歌妓。”晏每填一词 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 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 “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 可见晏跟这些歌妓结下了不 解之缘。 他的词不是表现拥有爱 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 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 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 纯精神性的追求。
临江仙 ·晏幾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 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 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阅读上片,思考、讨论:
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上片的内容。
春
恨
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1)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 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 孤独与空虚。 分析这两句。并扩散思考,学过的句子有没 有与之相似的:
从本词中可以总结出感旧怀人诗的哪些特点?
常用手法:衬托、对比、想象、联想、虚实结 合、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内容:多是睹物思人,多写今昔对比,景同人 异 主旨:多表达昔欢今伤、相思、伤感、孤独、 寂寞、茫然、怅然若失等情感,也有表达宽慰、 友谊长存等情感的,也有表达诗人志节的。
《小山词》的主要内容
临江仙
晏幾道
执教: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组 胡建
简介作者
晏幾道(1038—约1110),字 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 人,晏殊第八子。历任颍昌府许田 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以词名世, 与其父齐名,并称“二晏”。著有 《小山词》,存词260首。 是北宋 后期典型的婉约派词人。他的词作 大多吟咏风花雪月,离愁别恨,在 词风上偏于保守,没有创新。但他 的词大多写得细腻含蓄,幽婉动人。 宋人黄鲁直云“叔原乐府寓诗人句 法,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在艺 术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小蘋是一个什么样 的形象? 天真烂漫、娇美可 人、多才多艺、多情 的少女形象
琵琶弦上说相思。
相思之情为何要在“琵琶弦上”说呢?
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 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 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 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的孤独与空虚,词人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去年春恨却来时
“春恨”是什么?“春恨”的源头是什么?
1、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2、恋人已去,寂寞伤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落花①落花、独立之人、微雨、双飞之燕。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结尾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 别后的思忆。词人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皎洁 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 去。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亦暗示小 蘋歌妓的身分。结尾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 “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 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 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 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②描绘了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 零的片片落英;只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 轻快地飞去飞来的画面。 ③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无情之燕犹双双飞行, 反衬有情之人却独立落花之中,同时“落花”二 字象征着芳春过尽,暗含着青春年华将要流逝的 叹息,伤逝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话构建了一种 凄清绝伦的意境,突显人之孤独。
拓展阅读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都城南庄 唐五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总结全词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 怀思歌女小蘋之作。 词的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 后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 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 欢愉难再的淡淡哀愁。
阅读下片,思考、讨论:
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下片的内容
相
思
词人是如何刻画与小蘋初次见面的?
“记得”是比“去年”更遥远的回忆,应是词 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 歌女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本词中特 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 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 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 罗衫,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 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 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 “能动摇人心”。虽反映生活面窄, 而艺术境界较高。一言以蔽之, 冯 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