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节能做法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一、室外环境与能源规划1.1 室外环境设计应注重自然通风、采光和降低能耗,合理规划绿地、水系、道路等设施。
1.2 能源规划应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回收及节能措施,以降低建筑能耗。
二、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升2.1 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改造,提高其热工性能,以降低热量传递。
2.2 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隔热涂料等,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三、门窗节能改造3.1 采用高效节能门窗,如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3.2 合理设计门窗开启方式,以保证通风和采光的同时,降低能耗。
四、空调及供暖系统节能改造4.1 采用高效节能空调及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4.2 优化空调及供暖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智能化控制,以降低能耗。
五、照明与电器设备能效提升5.1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LED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5.2 选用高效节能电器设备,如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等。
六、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改造6.1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水等。
6.2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6.3 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改造7.1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设施等。
7.2 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用于冲厕、绿化等用途。
7.3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用水安全。
八、建筑智能化与控制系统升级8.1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
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2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九、室内环境质量与舒适度提升: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和人体舒适度;优化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光照度和减少眩光;采用环保材料和无毒涂料等措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我国单层玻璃使用率较高 ,严寒和
() 1 对指标屙『值经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模糊物元矩阵五 生 。
物 元 M 1
表 1七种 防护形式的贴近度
M 2 M 3 M 4 M 5 M 6 M 7
贴近 度 0 5 0 5 0 O 3 04 0 1 0 1 0 .8 . . 8 . 1 . . 5 3 7 O 8 5 7
的;二是减少窗 的冷风渗透 ,即是将 Nhomakorabea 的气 密 性 、水 密 性 以及 隔 声 性 能 和 隔 热
市 中更兴起 了平屋面改坡屋面 的做法。 ( 2)平屋 面保温
对 于平 屋 面来 说 ,保 温 层 不 宜 选用
居住 建 筑 北 墙 应 采 用 保 温 设 计 ,降 低 其 传热 耗 热 。 设 计 采 用 纤 维 水 泥 复 合 聚 苯 板 外 墙
O 0 0 0 0 0
0 O l 1 O O
㈣咖鲫咖鲫
,
1居住建筑节能技术
11 .墙体 保 温 方 面
寒冷地 区普通采用增加窗扇层数 、使用
双层玻璃窗 、中空玻 璃等方法 ,进 一步 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目前 ,许多城市 也通过使用平开 窗来提高窗的气密性。
性能达到一定 的水平 ,普遍做法有改善 框一扇密封 、选择正确 的开扇形式等 ; 三是提高 窗的保温性能 ,改善窗及玻璃
材质 性 能 ,开 发 利 用 多 层 窗 、双 玻 窗 、 粘 膜 窗 、充 填 窗 、 中 空 和 真 空 等 新 技 术 ; 泅是 对 太 阳光 辐 射 的处 理 及 太 阳能
( )求取欧几里得贴近度 。 3
r= ——一 _
o lY ( ,… ) H=_Zw l , / 2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节能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节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房屋建筑部分Building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2020 北京第四篇建筑节能1 节能设计1.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4.2.1 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5,2.10 设计中应提出对锅炉房、热力站和建筑物入口进行参数监测与计量的要求。
锅炉房总管,热力站和每个独立建筑物入口应设置供回水温度计、压力表和热表(或热水流量计)。
补水系统应设置水表。
锅炉房动力用电、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应分别计量。
单台锅炉容量超过7.OMW的大型锅炉房,应设置运算机监控系统。
5.3.5 当系统供热面积大于或等于5万m2时,应将200—300mm管径的保温厚度在本表5.3.3最小保温厚度的基础上再增加lOmm。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3.0.3 居住建筑通过采纳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
4.0.3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4.0.4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亮部分)的面积不应过大。
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4.0.7 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Ⅲ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Ⅱ级。
J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局部

J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局部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09J908-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本图集是根据国家建筑节能设计相关规范、标准编制的,并由国家建筑节能设计相关规范、标准的主编单位编制和审查。
本图集作为节能标准、规范的具体做法与延伸,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材料参数取值和节能计算方法。
适用于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质检人员及工程建设单位使用。
本图集结合不同气候区节能设计的特点,主要编制了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中墙体、楼地面、屋面、门窗幕墙、建筑遮阳五大部分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并纳入涵盖各地区常用建筑材料的相关热工性能参数。
通过相关数据的计算归纳,图集采用表格形式,供使用者迅速、准确地直接查取、选用。
目录目录1总说明3墙体墙体节能设计说明1-1墙体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限值1-2粘贴EPS板外墙外保温1-4粘贴XPS板外墙外保温1-11粘贴PU板外墙外保温1-18胶粉EPS颗粒浆料外墙外保温1-25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1-30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1-31胶粉EPS颗粒浆料贴砌EPS板外墙外保温1-32现场喷涂PU外墙外保温1-37岩棉板外墙外保温1-42非透明幕墙-岩棉板复合外墙外保温1-42非透明幕墙-硬泡PU复合外墙外保温1-48增强粉质石膏EPS板外墙内保温1-49胶粉EPS颗粒浆料外墙内保温1-53轻质砂浆内外组合保温墙1-5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保温1-60烧结页岩保温空心砖墙保温1-6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保温1-63轻集料夹芯EPS板保温砌块墙保温1-64夹心外墙保温1-65隔墙保温1-71夏热冬暖地区轻质砂浆内外组合保温外墙1-74夏热冬暖地区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1-77夏热冬暖地区EPS板外墙外保温1-80建筑反射隔热涂料1-81SPS双向热反射建筑节能无机保温系统1-82楼地面楼地面节能设计说明2-1楼地面及地下室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阻限值2-2架空或外挑楼板热工性能表2-5层间楼板热工性能表2-8非采暖地下室顶板热工性能表2-9地面保温层厚度选用表2-10地下室外墙保温层厚度选用表2-11屋面屋面节能设计说明3-1屋面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限值3-2卷材、涂膜防水屋面热工性能表3-3刚性防水屋面热工性能表3-7坡屋面热工性能表3-11种植屋面热工性能表3-15金属板瓦屋面热工性能表3-17金属板夹芯保温屋面热工性能表3-18夏热冬暖地区屋面热工性能表3-19门窗、幕墙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说明4-1居住建筑门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4-2公共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4-5玻璃性能指标表4-7真空玻璃性能指标表4-85厚玻璃、涂膜隔热玻璃性能表4-9典型窗的传热系数近似计算表4-10常用整窗传热系数计算表4-11铝合金节能门窗性能表-检测值举例4-12塑料节能门窗性能表-检测值举例4-13玻璃钢、铝塑、木包铝节能门窗性能表-检测值举例4-14建筑遮阳建筑遮阳说明5-1公共建筑遮阳系数5-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外遮阳系数5-9附录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6-1外墙和平屋顶最小传热阻的确定6-3露点温度计算6-5相关技术资料。
探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探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摘要:本文针对既有建筑的特点,探讨了一些对既有建筑外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适宜做法。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围护结构;外墙外保温;倒铺屋面当前能源约束日益强化,促使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
其中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
通过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大降低了建筑运行的能耗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但是既有建筑不同于新建建筑,针对既有建筑的特点,探讨适宜的节能改造做法才能使节能改造工作科学有效的实施。
其中,对于既有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有以下三个方面:外墙、门窗和屋顶的节能改造。
1 即有建筑节能改造特点既有建筑施工环境不同于新建建筑,其具体体现在(1)在节能改造施工中会对建筑物和周边地区的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干扰和不便。
(2)被改造的建筑周围不可能提供较大的场地供材料的施工机具堆放,可利用空间小。
(3)对其他非改造部位要进行保护,防止对其造成损坏和污染。
(4)对材料的运输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针对节能改造施工环境的特点,采用工厂预制成型、现场安装是适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路线。
节能改造的工期特点:节能改造施工环境特点决定了施工工期要尽可能短,以减少对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另外,在施工季节的选择上,根据节能改造特点不宜选择夏季施工。
一是因为对墙体的节能改造中,要拆除室外挂件,包括空调架和空调,在夏季会给居民造成极大的不便;二是因为夏季施工噪音、粉尘等对室内影响远大于其他季节。
因此,选择春秋季节较适宜。
2 外墙节能改造2.1外墙构造特点既有建筑的构造比较复杂,在主体墙之外包括抹灰层、装饰层等材料。
装饰层的种类繁多,包括涂料、水刷石、干粘石、瓷砖等。
经过长期的使用,外墙面可能出现粉化、剥落、开裂等情况。
其强度以下两方面特点:(1)强度具有离散性,即由于墙面的长期使用,有些部位强度高,有些部位强度低。
这种强度的离散性检测起来工作量大复杂,造成了对墙体评价的困难性;(2)强度薄弱层不确定性,在保温层与涂料的结合强度,腻子层与抹灰层的结合强度等均有可能出现薄弱层,这些都将影响保温层与外墙整体的结合强度。
浅析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一 冷 风渗 透 围护结构各 部分 传热所 占酉分比
古 围护 结 构 中 关 于 外 墙 、 门窗 、 顶 等 部 件 节 能 措 施 的 具 体 做 屋
法 和 如 何 避 免 热 桥 产 生 的 措 施
面单元面积( 即建筑层高与开问定位围成 的面积 ) 之比。窗墙面 积 比增 大 , 够 增大 室 内 的 日射 得 热 量 , 时在 增 强 了 室 内外 的 能 同 热量交换。 白天可 以提高房 间热量的获取 , 而夜晚的散热也会相 应提高 ,因此确定合理的窗墙面积 比可 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 阳 能。规范上规定 , 内蒙古地区, 在 窗墙面积比根据朝向的不同主
根 据保 温层所处 的位置不 同可以将外墙保温 形式分 为外 保 温、 内保温和夹心保温 。墙体外保温是在主体 结构的外 侧贴
保 温 层 , 做 面 层 , 种 做 法 能 够发 挥 保 温 材 料 固有 的 性 能 , 再 这 既 适 用 于 新 建 建 筑 , 适 用 于 改 造 建 筑 , 是 目前 比较 常 用 的建 也 也 筑 保 温 技 术 。 内保 温 的 施 工 相 对 简 单 ,对 室 内 的 装修 要 求 较
减 。 内蒙 古 日照 充 足 , 能 资 源 非 常丰 富 , 光 大部 分 地 区 年 日 照
住建筑体形系数不大于 O2 。 . 5
三. 窗墙面积 比
窗墙 面 积 比 ( i o l ai) 户 洞 V面 积 与房 间 立 W n w t Wal t 窗 d o o R I
要 有 以下 几种 : 向 : .5 南 向 : . 东 西 向 : .O 北 ≤O2 ≤O4 5 ≤03 。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4篇)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改善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密封等性能,减少建筑物与外界能量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这一技术在建筑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又能改善室内环境,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建筑外墙的隔热、保温层的施工、外墙保温及隔热的工艺等方面。
首先,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核心。
传统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矿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耐久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新型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如生态保温板、岩棉板等逐渐应用于围护结构,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和环保性能。
其次,建筑外墙的隔热是实现围护结构节能的重要手段。
建筑外墙通常采用双层墙体结构,通过在外墙体中构建保温层,形成空气隔离层,降低墙体与外界的热交换,达到隔热的效果。
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墙体传导热量,保证建筑物内部温度的稳定,减少冷热桥的形成。
此外,围护结构节能还包括建筑外墙保温及隔热的工艺。
传统的外墙保温工艺主要包括抹面砂浆加强层、保温层、抹面砂浆面层等,这些工艺存在粘结强度低、开裂等问题。
现代的外墙保温工艺采用抹面砂浆加网格布、保温板粘贴、抹面砂浆饰面等工艺,具有粘结强度高、抗开裂性强等优点,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减少热能和冷能的损失,减少对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根据统计数据,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后,可节约能源约30%以上。
另一方面,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还能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住宅和办公楼的舒适度。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能有效隔绝外界噪音,减少室内噪音污染,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质量。
然而,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材料选择的问题。
围护结构节能需要选用优质的保温隔热材料,而现在市场上选择的保温隔热材料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浅议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摘要:正文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的架构及发展进行了浅议,可为实现建筑节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服务。
关键词: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从最初开始,就体现隔热保温的功能。
这一功能不断发展。
现代化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在更好地完成室内外热冷流交换控制功能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其巨大的能源消耗量。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清晰地显示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的巨大功能。
1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架构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存在着功能和节能之间的矛盾,良好的透光性能使建筑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但同时可能造成冬季隔热时的困难和夏季室温的升高,而良好的通风性能同样可能造成节能困难。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包括从建筑形体的设计,建筑墙体、门窗和屋面的设计和施工来完成。
1.1建筑形体与节能建筑形体的设计,更多属于建筑学范畴。
长期以来,建筑师多对建筑外观及使用功能进行精心设计,而从建筑节能角度进行的综合设计只能说是初步的。
建筑形体的变化会改变建筑物与环境的热交换。
相对来说,塔式建筑比板式建筑与环境进行更多的热交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高出10%以上,复杂的体形和较大的表面积带来更多的热交换。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反映建筑物外表面与体积的比例关系,建筑体形系数每增大1%,能耗指标大约增加2.5%左右,对建筑物节能效果影响很大。
建筑物体形系数的减少,将限制建筑师的设计空间。
因此,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该在建筑造型和节能需求之间综合平衡,一般应该控制在0.3以下。
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控制,主要通过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幢深,增加建筑层数,增加建筑组合以及减少建筑外形的过多变化来实现。
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节能,可以同时考虑各面平均有效传热系数。
1.2建筑墙体与节能技术建筑墙体的隔热保温技术,大体分为墙体自身隔热保温和通过复合材料进行隔热保温两种类型。
墙体自保温技术通过墙体主体结构材料如加气混凝土墙体、黏土(空心)砖墙体、砌体砌块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等的隔热保温功能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节能做法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二、采取的其它节能措施
1、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其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为q1≤1.5[m3/(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为q2≤4.5[m3/(m·h)]。
2、外墙热桥部位——混凝土梁(过梁)、柱、剪力墙、女儿墙、混凝土构件(空调板、窗台板、雨蓬等)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温。
3、顶部阳台顶板、底部阳台楼板、阳台栏板及外挑构件亦采取保温措施。
4、外窗门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等高效保温材料填实,并用密封膏嵌缝,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
外门窗洞口周边侧墙应进行保温处理。
5、不采暖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单元门,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0W(m2·K),不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2.00 W(m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