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其实怎样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如何分析标题的含义或妙处(配合第9课用)

如何分析标题的含义或妙处姓名:______________考点解读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心理情感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的一扇窗子。
文章的标题,常常蕴含着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也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标题,把人物和书籍并列在一起,设置悬念,就很新颖别致。
这类题的考查方法一般有三种:①分析标题的含义;②分析标题的妙处;③分析标题的作用。
答题技法1.品析标题含义如同分析词语的语境义一样,分析标题的含义也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并揭示标题蕴含的情感、主旨。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等。
2.理解标题作用标题的作用一般有:①表明写作对象;②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③点明文章主要内容;④揭示文章中心;⑤表明作者感情;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⑦运用修辞、新颖别致等。
分析理解标题的作用,可以采用排除法,逐项分析对照、排除不相符的即可。
3.分析标题妙处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特点、作用三个方面进行。
标题的风格一般有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指(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在艺术上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沉幽远,意味深长。
]等。
回答时可采用“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的形式。
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缺一不可的,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分析。
答题模式1.标题的含义:《……》标题的表面意思是……,深层意思是……,表达了……情感,具有……作用。
2.标题的作用:①以……为题,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②点明写作对象,是全文的线索;③运用……的技法,新颖独特,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提示或暗示主旨(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标题的妙处: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
中考真题(2018·广东广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只羊其实怎样杨瑞霞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一只羊其实怎样 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专注下一代成长一只羊其实怎样阅读附答案 一只羊其实怎样杨瑞霞生命在经历了那幺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幺。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
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
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
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幺本质上的不同。
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
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幺?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幺解释了。
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
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幺。
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
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亡羊补牢附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亡羊补牢附答案亡羊补牢该是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亡羊补牢附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亡羊补牢附答案篇1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
他白天放牧,晚上将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围成的羊圈内。
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
于是他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了。
1.这个故事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养羊的.人一共丢了几只羊呢?丢了羊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B.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听别人的劝告。
参考答案:1.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课外阅读。
(12分)山坡上的羊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
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兔子一听,更是一箭一般离去。
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来了,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
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
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
猪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用嘴一拱,就让它摔下山去。
兔子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跑得快,可以传信呀。
在这闹嚷嚷的一群中,唯独没有狗。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关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1.给下列词语注音。
(2分)抵抗()吼叫()2.羊遇到危险时,它的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3分)3.回到家,为什么只有狗没有说话?(3分)4.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吗?(4分)二、课外阅读。
安妮日记(节选)[德]安妮·弗兰克亲爱的凯蒂:只要妈妈一烦(燥躁),就预示着我又要遭殃了。
昨天晚上,玛格特正在读一本配有很漂亮插图的书,后来她起身上楼时顺手把书放在了一边。
我当时正闲着没事儿,就顺手捧起那本书看那些图画。
谁知没多会儿玛格特就回来了,看见书竟在我的手上,皱了皱眉头就朝我要书。
我只是想再多看一小会儿,玛格特却越来越气。
接着妈妈过来了:“把书给玛格特,人家正读着哩。
”她说。
爸爸听到我们的吵闹声也走了进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只羊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dú)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
它们同时来到桥中间,白羊说:“你退(tuì)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它们谁也不肯(kěn)让谁,就打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tōng)、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黑——________ 南——________(3)白羊和黑羊分别说了什么?把白羊说的话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把黑羊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4)因为(),所以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填序号)A.白羊和黑羊太胖(pàng)了,桥太窄(zhǎi)了。
B.白羊和黑羊谁也不肯让谁,就打了起来。
(5)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解析:(1)2(2)白;北(3)横线: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波浪线: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4)B(5)要学会让步,互相帮助【解析】2.阅读短文,完成填空,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世界多美呀母鸡蹲(dūn)着孵(fū)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
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
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它看见天空蓝湛(zhàn)湛的,树木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chénɡ)澄的。
原来世界(shìjiè)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
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
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1)全文共________段,写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
(2)照样子从文中找出词语。
黄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鸡是怎样诞生的?解析:(1)4;黄乎乎、黄色、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2)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3)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现代文阅读理解 文学类阅读精选40篇(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文学类阅读精选40篇目录从春天出发 (2)冰窗花 (4)我的妈妈是老虎 (5)放学 (7)34个鸡蛋 (11)一棵小白杨 (14)萨拉的夏天 (16)十一号楼的猫 (19)大声地生活 (21)卖面包的小女孩 (23)一只羊其实怎样 (25)低到尘埃的愿 (27)高贵的“伪证” (29)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31)窑变 (33)为梦想拼尽全力 (35)赶年集 (37)刷子李 (39)一碗热汤 (41)风景 (44)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47)草木恩典 (50)父亲的背影 (52)想偷一本书 (54)一平方米的爱 (56)诗人 (59)老木匠桑伯 (61)明子出师 (64)帽子 (67)最后一堂语文课 (70)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72)最后的牵手 (75)拾荒 (79)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82)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83)孤独的老乡 (85)满足的人的衬衫 (87)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90)老圣人 (92)算盘 (94)从春天出发丁立梅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
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
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约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
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
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约,冲你挤眉弄眼。
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侯..一下河边的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
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
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
育星教育网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记叙文阅读(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22:记叙文阅读(参考答案)【北京市】【答案】(二)阅读《信天游》,完成 18—21 题。
(共10 分)18.问题:为什么信天游是一件绝伦的艺术品?原因:文章第一段极度赞美了信天游但是没有任何具体介绀,为下文作铺垫的同时吸引读者兴趣,为什么它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19.这样富于魅力的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
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的死去活来。
我是一路苦恋着信天游走进中年时代的。
我整个身心便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
20.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手法,将陕北的山川大地都比喻成延长信天游的舞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信天游的普及以及贴近生活的特点。
将信天游的歌声比喻成了云霞之辞,体现了信天游的高亢嘹亮的特点。
21.【丙】【重庆(B 卷)】【答案】13.⑴井里很脏,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⑵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14.⑴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清洁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
⑵使任务开缘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神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今夜、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
⑶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15.⑴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
⑵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
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
⑶积极乐观的残疾人。
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16.⑴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
⑵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
⑶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
⑷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
17.B (B.‚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从下文的情节可以看出,是为了以这个细小的动作表现天气的寒冷,突出一高一矮两个工人冒寒工作的艰辛,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甘肃省兰州市】【答案】16.父亲总能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他深知我内心的想法,帮我战胜了困难和自我。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4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4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只羊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dú)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
它们同时来到桥中间,白羊说:“你退(tuì)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它们谁也不肯(kěn)让谁,就打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tōng)、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黑——________ 南——________(3)白羊和黑羊分别说了什么?把白羊说的话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把黑羊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4)因为(),所以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填序号)A.白羊和黑羊太胖(pàng)了,桥太窄(zhǎi)了。
B.白羊和黑羊谁也不肯让谁,就打了起来。
(5)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解析:(1)2(2)白;北(3)横线: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波浪线: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4)B(5)要学会让步,互相帮助【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色(节选)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1)为什么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2)“我”去散步时看到了什么?(3)“我”后来还怕黑夜吗?(4)在月光下,你还会看到什么?解析:(1)因为“我”害怕黑夜,爸爸想让“我”克服这个缺点。
(2)花草的微笑,小鸟在睡觉。
(3)不怕(4)昆虫在月光下飞舞,青蛙在草丛里唱歌。
【解析】3.课外阅读长眼睛的小树活泼的梅花鹿在小树林里跑着,几片树叶挂在他的角上,他也不知道。
小树林的旁边有个小池塘,梅花鹿探头一瞧,池塘里映出一棵小树,小树杈上飘着绿叶。
再一瞧,小树杈下面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梅花鹿高兴地笑了:“那不是我嘛,我变成一棵小树了,还长着树叶呢……”就在这时,两只漂亮的小鸟落在一对树杈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羊其实怎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只羊其实怎样杨瑞霞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
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
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
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
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
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
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
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
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
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
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
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
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
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
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
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
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
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
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
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
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
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
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
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1)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3)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②(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朝屋里张望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窗玻璃。
.....,用一只眼紧贴(4)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5)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答案和解析1.【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的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
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一般不要求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根据第五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
根据第六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
根据第八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
根据第九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三段中的“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可提炼概括作答。
不要求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3)①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表达效果即可。
“轻蔑“是对羊的神态描写,表现了羊对邻居这种行为的不屑与拒绝之意,结合“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可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②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是对羊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了羊窥视房间的情景,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个动作表现了羊的聪明和决心,同时也表现了我的绝望和惊诧。
(4)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作用。
作答时,需联系全文内容和文章主旨来分析其作用,一般题目都会有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的作用。
题目中的“一只羊“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其实怎样“概括了全文的内容。
同时,这个题目又是问句的形式,从而引起了读者的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文章的主旨。
根据第三段中的“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可提炼概括羊的宿命。
最后一段中的“宿命“是就无论这只羊有多么的神奇,它最终还是走向了人们的餐桌,从而赋予了其悲壮的意味。
同时,作者也用这只神奇的羊告诉人类,不要高高在上的俯视其他生命,有时它们身上具有的东西是人类也没有的。
同时,作者还运用象征的手法,以羊喻人,呼吁大家做一个有责任感,不同凡响,有智慧的人。
答案:(1)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2)①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②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③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而不会反抗;④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3)①运用了神志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轻蔑”一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好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表明这只羊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4)①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面的绵羊“其实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结局”,也让张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
②“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加对身边生命的敬畏之心。
③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掉,最终以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
(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同时被人们视为逆来顺受、柔弱的弱势群体。
)理解:①从人物形象来看,羊无法进脱宿命是它的结局,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尾与其“不同凡响”的一生做对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
②从主旨来看,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
③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解析】我的家里曾养过一只羊,这只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它不逆来顺受,如果感受自己受到了冒犯,就会毫不犹豫的发起攻击,它还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聪明。
作者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
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方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恰当连接,语义通顺。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
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