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调查与预测课程提纲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第四讲 病虫害预测方法

评估法 、 类推法 数理 统计模型法和系统模拟模 型法。
牧藕 日 : 0 — 9 2 期 2 10—7 0 作者简介 : 肖悦岩 , 中国农业太学教授 . 男, 研究 生导师 . 研究工作 从事植物病害面 行与免疫等为主 i c
Pat rt t nTcnl adErm o ,02 V42, o4 l o co e o  ̄ n l ln20 ,c 2N . nP ei h o e t .
病 虫 害 监 测 与 预 测
第 四讲 病 虫害预 测方 法
肖悦 岩
( 中国农业 大学 , 京 10 9 ) 北 00 4
中蟹分类号 :4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4— 2 520 )4—04 0 s 3 E 10 7 5 (0 2 0 0 0— 2 随着 生产实践 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 人类对 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 , 对各种事物的预 测能力也不断提高 , 预测技术和方法也 日趋成熟 1 囊稿方法分类 预测方法主要是用 于探索人与技术 的关 系 因而 与人的知识 、 人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 , 以及人对价值的判 断能力等关系最为密切 。实质上 , 预测方法不是取代人 的作用 , 而是 某种形式加强人的作用, 科学的预测方
3种类 型都属 于固定 值 的预测 ,只是 预测精度 有所不
同。 目前农业病虫害预测 尚少进行概率预测( 中央气 如 象台发布的辟 再概率预报) ,挞而真正体现预测本质的 是概率预测 l 今后必然会被采用 5 )按预梗机理和主要特征划分。可 以划分为专家 I
度) 的要求相 反 , 以如果前者重 , 预测后者轻。许多 所 则 谚语 , 柏子叶里 白, 如” 明年好小麦 是说乌桕辩果实开 , 裂 时叶片尚有 5 %未 落.观察到遗一 现象就可 以预梗 0 I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第二讲 病虫抽样调查方法

植保技 术与推 广
Pa t r tc o e h o g n xe s n 2 0 , o 2 , o 2 l oet nT c n l y a d E tni ,0 2 V 1 2 N . nP i o o .
病 虫 害 监 测 与 预 溺
第二 讲 病 虫抽 样 调 查 方 法
肖悦 岩
( 国农 业 大学 , 京 中 北 10 9 ) 0 0 4
中图分 类号 :4 1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0 4—7 5 ( 0 2 0 ¥ 3 B 10 2 5 2 0 ) 2—0 4 0 4—0 2 面对 成千上 万 的农作 物 , 在其 上 发生 的难 计 数 及 的病斑 或 害虫 , 了 解病虫 害 发生 程度 , 要 只能抽 查 一定 的单 位并 计算 一 些 统计 值 。而 要 使调 查 结果 具 有 较好 的代 表性 , 就要讲 究抽 样方 法 。
个体之 间 也有一定 的关 系 , 这种 相 互关 系可 以分成 两 但
种或 多种 。在 空 间上 可 以分成 疏 密不 同的 区域 , 同一 区 域 内的个 体 之间保 持基 本 相同 的关 系 , 而不 同 区域 内的
个 体 之间 的关 系 有 明 显 的 不 同
选 择 取 样调 查方 法既 要 病虫 害 空 间分 布 型研 究 为基础 , 也要符 台 统计学 的基本 要求 。 病虫 害取样 调 查方 法 可 大 体划 分 为随机 取 样 、 顺 序取样 和 典型取 样 等 3大 类 : 型取 样在 租 大程度 上 依 典 赖调 查者 的经验 和 判断 能力 , 归 纳典 型 和选择 样本 时 在 都会受 到 主观 因素 的影 响 , 所 也 称 观取 样” 由 于 主 。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精简版范文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指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预测模型,对一段时间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的工作。
1. 病虫害的预测方法
统计法:通过对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此预测的发生趋势。
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将病虫害发生与环境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模型预测的发生情况。
传染病模型:根据传染病理论,将植物、真菌等病原体的传播规律纳入模型,预测病虫害在不同区域的传播趋势。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结合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空间分布图绘制,预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2. 病虫害的预报方法
模型预报:根据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预报一段时间内各地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预警系统:搭建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防虫害。
调查预报:通过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地调查和病虫害种群数量的监测,预测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
3. 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意义
提前预警:通过预测预报,可以提前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防治准备,减少病害危害和经济损失。
合理施策: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药剂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加
友好。
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预测预报,可以积累经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依据。
以上是关于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的内容介绍,通过科学的预
测预报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利益。
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

2、期距法
指各虫期出现的始盛、高峰和盛末期相间隔的 时间距离。如某地棉红铃虫1代虫害花高峰与2 代产卵高峰期期距为17~20天。
3、分级分龄法
例:7月5日剥查两熟制前季稻1代三化螟幼虫和蛹发育进度,总虫数为102头, 按标准将幼虫分龄、蛹分级后整理列出(表1-1),预测1代发蛾始盛、高峰和 盛末期。
第二章 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
第一节 害虫类别与虫害形成机制
一、害虫的类别
1、按重要性分:关键性(常发性、主要)、偶发性、 潜在性(次要)害虫;
2、按取食作物种类的多寡分:多食性、寡食性、单食 性害虫;
3、按取食作物的类别分:水稻、小麦、棉花、杂粮、 大豆、果树、蔬菜、甘蔗和仓库害虫,还有中药材、 花卉、烟草、桑树、茶树、森林害虫;
2、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
虫灾防治的基本途径有三: (1)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植物检疫、阻隔法、驱避剂)。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
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具体措施有: ① 消灭或减少虫源; ② 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③ 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 防治等)。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配 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二)生物气候图法
(三)经验指数法
1、温湿(雨)系数 E = 5日平均RH/5日平均T 2、天敌指数 P = X/∑(yieyi )式中 X——每株蚜虫数; yi ——平均每株某种天敌数量 eyi ——某种天敌每日食蚜量
(四)形态指标法
例如,无翅若蚜多于有翅若蚜及飞虱短翅型数量上升时, 则预示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则下降。
(二)有效积温法
例:用稻草把诱粘虫卵得知卵高峰日为4月8日,测得卵 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0.4℃,有效积温为67日度,产卵 期间的平均温度为16 ℃,预测幼虫孵化高峰日。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讲解

植物病虫害
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
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 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 样。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 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五点式、单对角线式, 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 行线式,
2、虫口密度:表示在1个单位内的虫口数 量。 调查总虫数
虫口密度=
调查总单位数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百株虫数 =
调查总虫 数 调查总株 数
×100
例题:
某地调查小麦田中蛴螬为害情况,采用五 点取样法,每点面积为1平方米,各样点 活虫数分别是7、3、5、4、6头,求该小 麦田蛴螬的虫口密度(头/平方米)。
2.3 棋盘式取样法 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
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 样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这种取 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 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
2.4 平行线取样法 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
进行调查。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 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Z”字形取样。
2. 1 五点取样法 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
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 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或者,在离田块四边 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 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2.2 对角线取样法 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
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 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 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 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 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两 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 但误差较大些。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第一讲 病虫调查与系统监测

进 行 比较 , 过多 次对 比才 能做 出评 价 和找 到规律 ,因 通
此 调 查 方法 的标 准化 是病 虫 资料 质 量 的保 证 之 一 。为 此, 国家 和部 门制 定 了一 系列 规范 ”必 须遵 守 。 , 2 3 完整 性 由于病 虫 害 发 生发 展 受 到多 方 面 因素 的综 合影 响 . 作好 预测 工作就 需要 尽 可能详 尽地 掌握 要 有关 情 况 调 查 病虫 害 时一 定 要 注意 观 察 它们 所处 的 环境 , 括气 象 、 包 土壤 和栽 培管 理 , 要注 意 它们在 时 间 也
螭 者按 : 保 讲座 栏 目 自2 0 植 0 1年 第 6期 开 办以来 ,已连 续刊 登 了 7期 有 关数理 统 计知祝 在植 保试 验研 究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及预测预报解析

任务6.1 调查园林植物病虫害
❖ 野外调查 普查 样地调查
随机分布型:病虫害在田间分布呈比较均匀的状态。调查取样时每 一个个体在取样内出现的机会相似。
核心分布型:病虫害在田间分布呈不均匀状态。 嵌纹分布型:病虫害在田间分布密集程度极不均匀。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任务6.1 调查园林植物病虫害
❖ 资料整理 鉴定害虫名称和病原种类 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调查出各级样本数
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 病情指数= ————————————————×100%
任务6.2 预测预报园林植物病虫害
园林植物虫害发生期预测
物候法:害虫的某一发育阶段常常与其寄主植物或周围其他植物的 某一发育阶段同时出现,以寄主植物或周围植物的发育期作为预测 害虫发育期的物候指标。
桃花一片红,发蛾到高峰
形态构造法:将害虫某虫态的发育进度加上相应的虫态历期,就可 以预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期。
每株有第二代幼虫63头,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有效积温法
任务6.2 预测预报园林植物病虫害
园林植物虫害发生量预测
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
P=P0[ e×f/(m+f)×(1-M)]
式中:P—繁殖量,即一代的发生数 P0—上一代基数
e—每头雌虫产卵数
f—雌成虫所占比例
m—雄成虫所占比例
M—死亡率
例:甘蓝夜蛾每平方米越冬蛹基数为0.5头,雌虫平均产卵700粒,雌雄 比例为1:1,死亡率为85%,则第一代幼虫的发生数量是:
核心分布型:病虫害在田间分布呈不均匀状态。 嵌纹分布型:病虫害在田间分布密集程度极不均匀。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

7/24-7/26化蛹进度为50%左右 因此蛾的高峰期为8/1-8/3
7/31化蛹进度为84%左右
因此蛾的盛末为8/8
第三节 分级分龄预测法
1方法 根据各虫态的发育与内外部形态或解剖特征的
关系细分等级。
2分类 卵分级预测法
幼虫、蛹分级预测法
雌成虫的卵巢分级预测法
3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各虫态历期较长的害虫,如生活史本来就 短,再分龄分级,预测的期距就太短,只能做隔代 预测。
以纵坐标表示数量(或百分率),可绘成近似
正态曲线。如果纵坐标改为累加虫量(或累加
百分率)横坐标不变,则改换为一条“S”曲线,
两种曲线分别如图7.1 7.2所示
图7.1 7.2
2.2搜集、测定和计算害虫历期及期距资料
a.历期及期距的定义 历期: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所经历的
天数。
期距:昆虫两个发育阶段之间相距的时 间。
附: 练习题 8月13日结果如下表求第三代发蛾始盛期、高峰期并以此 为准,已知产卵前期为1天,卵期为7.9天,求孵化始盛期 和孵化高峰期?
检查 日期
各龄幼虫百分率(%)
1
2
3
4
预蛹
8月13日
0
0
2.5 10.0 2.5
总பைடு நூலகம் 虫数
各级蛹的百分率(%)
1
2
3
4
5
6
7
80
2.5 8.75 11.25 20
1.2 正态等差NED:由±4σ 分割正态分布称为NED
1.3 机率值与正态等差的关系:机率值=NED+5
1.4 接近正态分布的资料,其累加值为一条对称的s 形 曲线,利用机率值法将S形曲线拉成直线求回归 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虫害调查与预测课程提纲搞好预测预报工作的直接意义是使病虫害防治能适时、适度地进行。
预测有两大内容:发生期(防治适期);发生量或发生程度预测有两个要素: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病虫害、作物和环境的现状预测有三个环节:调查规律;调查现状;分析推测预测预报工作有两个部分:预测;预报预测的基本思路(方法):规律+现状→未来发生情况各种预测方法中的规律和现状(如害虫发生量的有效基数预测法)某地某年一代二化螟成虫高峰期为8月5日,当年气候正常。
根据以往的经验,当地正常情况下,8月份二化螟的产卵前期为1天,卵历期为4.6天。
预测二化螟二代卵孵高峰期在8月10-11日。
试分析其中的规律、现状、方法、结果。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受益者包括农户、涉农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和普通公众本课程内容有3章:绪论;作物病虫害调查;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作物病虫害调查这一章内容有4节: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田间调查中的抽样;基本样点的检查;调查数据的简单处理。
对病虫害进行调查时通常不作全查,而是抽样调查,其目的是减少工作量。
理解抽样调查有关概念(10个)。
总体单元、抽样单位、样点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在一次(步)抽样中,总体单元、抽样单位和样点的大小是一样的。
为了了解一块有3000株玉米的田块内病虫害的情况,以棋盘式抽查10点,每点10株。
则总体、总体单元、总体含量、抽样单位、抽样数量、抽样分数、样本、样本容量、样点、样点含量各是什么或是多少?随机抽样的原则是总体中各单元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随机抽样的主要步骤是:一、给总体单元编号;二、用随机数字表等方法或工具确定样点的号码。
随机抽样的优点。
随机抽样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繁琐。
某田块长20m,宽10m。
现要用随机抽样法抽出10个样点。
样点方形,每个样点面积1m2。
试写出操作过程。
某块田长有玉米,植株排成很规则的40行、50列。
现要求以4×1株为单位,用随机抽样法抽出25个样点。
试写出操作过程(要求用随机数字表)。
等距式抽样和五点式抽样分别属于顺序抽样和格式抽样,它们不属于随机抽样,也不属于典型抽样。
非随机抽样的优缺点如果总体很大或适于直接检查的样点很小,则调查中宜采用分级抽样。
当一个较大的总体内变异较大时,宜采用分类抽样。
抽样调查的误差含抽样误差和检查误差两部分。
抽样误差与总体的变异程度成正比,与抽样数量成反比。
抽样误差控制途径有增大抽样数量和改进抽样方法。
抽取高阶样点一般不采用格式抽样,如五点式。
会作各种抽样格式的示意图(注意样点布局格式和样点形式)几种常见分布型的总体变异程度大小顺序是嵌纹分布>核心分布>随机分布。
田块内的抽样一般应当根据害虫或病株在田间水平方向的分布特征(分布型)来选择,而不是通常采用五点式。
调查分布型不明的对象,一般不宜用五点式等点数少的方法。
对条播作物上的或聚集分布的病虫进行调查时宜采用线形样点。
对随机分布的对象,可以用五点式抽样。
对聚集分布的对象,不宜采用五点式抽样。
为什么调查对象聚集性较强时,样点数要多,每个点可小些(大样本、小样点);而调查对象呈随机分布的,样点数可少些,每个点可大些(小样本、大样点)?为什么对随机分布的对象进行调查时,可以用五点式抽样;而调查对象呈聚集分布或分布型不明时,一般不宜采用五点式抽样?如果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当调查对象密度较低时,样点反而要多些。
某县有10个乡镇。
其中有3个乡镇土壤为沙土;4个乡镇为沙壤土;3个乡镇为粘土。
已知金龟甲在粘土中呈嵌纹分布;在沙壤土中呈核心分布;在沙土中呈随机分布。
现要在全县普查金龟甲的发生情况,试制订一种抽样方案,并阐述这样设计的理由。
按村—组—田块—田块内样点的顺序进行分级抽样。
理由是总体较大,要用分级抽样。
先分别在土壤为沙土、沙壤土、粘土的乡镇中各随机抽一个乡。
理由是土壤类型不同,地下害虫发生情况也不同,故应用分类抽样;每种土壤类型的乡镇数不多,随机抽样可行,又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在抽出的乡镇中随机抽出1个的村,各村中随机抽出1个组。
理由是村、组数少,随机抽样可行;随机抽出的点代表性好。
在抽出的组中用顺序抽样法抽出5%的田块。
理由是田块数较多,用顺序抽样法抽出较简便。
在粘土田块内用Z字型取样取15个点,每点(1×0.5)m,理由是粘土中金龟甲成嵌纹分布,宜用Z字型等格式取样;且嵌纹分布的聚集性强,样点数多些可控制的抽样误差,每个点小些可控制工作量。
在沙壤土田块内用棋盘式取样取10个点,每点(1×0.5)m,理由是沙壤土中金龟甲成核心分布,宜用棋盘式等格式取样;且核心分布的聚集性较强,点数要稍多些,每个点也可小些。
在沙土田块内用五点式取样,每点(1×1)m,理由是沙土中金龟甲成随机分布,聚集性弱,点数少些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抽样误差,每个点大些可减少些误差,所以大五点比较适宜。
某乡种植水稻。
在各村中,水稻有几种类型,同一组中水稻类型较一致。
村与村之间种植计划相似。
为普查一种新害虫的发生情况,试设计一种抽样方案,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按村—组—田块—田块内样点的顺序进行分级抽样。
理由是总体较大。
先用随机抽样法抽出10%的村(1分)。
理由是村与村之间种植计划相似,可直接抽样。
用随机抽样有代表性,且村数少,随机抽样可行。
将抽出的村中所有组按水稻类型分成几个部分,在各部分分别随机抽1~2个组。
理由是水稻类型不同,害虫发生情况也不同,故应用分类抽样;各类型(部分)中组数不多,随机抽样可行。
在抽出的组中用顺序抽样法抽出10%的田块。
理由是田块数较多,用顺序抽样法抽出较简便。
在田块内用平行跳跃式取样,隔若干行取1行,不考虑两端的部分,将取样行分3段,外侧两段每隔10穴取2穴。
理由害虫分布型未知,点数不宜少;平行跳跃式取样适于水稻田。
确定害虫检查时间要考虑害虫活动特性、作物生长特性和气象因素等。
(如金龟甲、红铃虫、稻纵卷叶螟的检查)获得病虫相对数据的步骤和方法是:目测估计样本中各植物个体上害虫数量或病部占比的数值范围,对照事先制订的标准,确定各个体上虫量或病害的级别。
最后统计各级个体数,再计算虫量(害)或病情指数。
在病虫害调查中采用相对数据的好处是容易获得,缺点是不够直观。
有的相对数据可以根据间接调查的原理转化为绝对数据,前提是两者之间有相关关系。
间接调查的前提是找到一个与要调查的复杂性状密切相关的简单性状。
被害率和普遍率计算原理相同,只不过前者用于害虫,后者用于病害。
虫口密度有单位面积虫量和百株虫量两种表示方法。
×调查水稻纹枯病,在一块田中取样20点,每点5穴结果如下,试计算普遍率和病情指数。
级别(病穴病斑高度) 穴数0(整穴无病斑) 151(病株少或多数植株病斑在稻株1/4以下) 152(多数病株病斑在1/4~1/2之间) 203(多数病株病斑在1/2~3/4之间) 354(多数病株病斑在3/4以上) 155(多数病株发病枯死) 0样本中发病穴数=15+20+35+15=85穴,总穴数=20×5=100穴病害普遍率=(样本中发病穴数/ 样本中总穴数)×100%=(85/100)×100%=85%病情指数=[Σ(病级数×相应病穴数)/(最高病级数×调查总穴数)]×100=[(1×15+2×20+3×35+4×15)/(5×100)]×100=?调查数据的汇总通常采用表格形式。
填表时,上下排列的同一变量的数据要注意同位对齐,而不是居中排列。
基层所做的病虫害预测往往是短期预测。
某虫态在某一天的发育进度用到这一天为止种群中进入该虫态的个体的百分率表示。
某虫态的高峰期是指种群中有50%的个体进入该虫态的日期。
历期通常指一个世代、虫态或发育级所经历的时间。
期距与历期的不同之处是打破了虫态或世代的界限。
列表比较害虫发育进度预测法中田间调查的两种方法。
活虫总数=7+17+……+1=502龄幼虫占比=(2龄幼虫数/总活虫数)×100%=(7/50)×100%=14% 3龄幼虫占比=(3龄幼虫数/总活虫数)×100%=(13/50)×100%=26% 同理可得其他各发育级占比如下表第四行。
二级蛹进度=七级蛹占比+六级蛹占比+……+二级蛹占比=2%+6%=8% 同理可得其他各发育级进度如上表第五行。
由表可见,8月5日为该螟虫4龄幼虫高峰期稍过,羽化高峰日=8月5日+4龄幼虫历期的一半+预蛹历期+蛹历期=8月5日+(1/2)×9.2+3.0+8.1=8月20-21日已知蚕豆象卵的C=11.45度,K=79.7日度。
某年4月下旬各日实测温度如下左表,该年气象部门预测的5月上旬平均气温和当地常年5月中旬平均气温如下右表。
试预测该年4月25日卵峰的孵化日。
4下 5月上旬可获得的有效积温K 5上=10×(17.5-11.45)=60.5日度 5月中旬可获得的有效积温K 5中=10×(18.5-11.45)=70.5日度 K 4下+K 5上<K <K 4下+K 5上+K 5中,所以预计卵孵高峰日在5月中旬5月中旬需要的天数=(K-K 4下-K 5上)/(18.5-11.45)=(79.7-13.05-60.5)/7.05=0.94(天) 所以可预测该年蚕豆象卵的孵化高峰日为5月10-11日。
物候预测法是根据害虫与其他生物的物候现象之间的同步关系来预测害虫发生期(而不是发生量)的一种方法。
物候预测法是预测害虫发生期的一种方法,其依据是昆虫的发育现象与自然界其他物候现象之间存在的同步关系。
温度是影响害虫发生期早迟的主要因素。
预测害虫发生量比预测其发生期困难,这是因为影响害虫发生量的因素较多。
对害虫的发生量通常只预测其所处的范围。
有效基数预测法的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气候图预测法可用来预测害虫发生量或病虫发生程度(而不可用来预测害虫发生期,也不是只可用来预测害虫发生量)经验指数不是多个变量(因素)的任意组合形态指标预测法是预测害虫发生量的一种方法。
其依据是:环境会影响昆虫的形态分化,而形态不同的个体其繁殖力和迁移力不同。
植物病害的发病期=侵染适期+潜育期。
侵染期预测比发病期预测更重要(而不是相反)。
预测病害流行程度时通常要选择若干个预测因素或因子,常用的预测方法有经验指数法等。
小麦赤霉病的三要素编码和预测法也是一种经验指数法。
两查两定是对上级预测结果的具体化或修正。
用于基层的病虫情报的内容通常分3大部分,其中现状部分要简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