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
科技常识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科技常识练习题一、单选题1.________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A.牛顿B.爱因斯坦C.伽利略D.富兰克林2.人类历史上,自然科学工作中出现最早的学科是:A.天文学B.数学C.医学D.化学3.关于牛顿在科学界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提出了惯性定律B.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D.提出了力的瞬时作用规律4.下列科学家及其重大发现,对应正确的是:A.奥斯特——电磁感应B.安培——电流的磁效应C.托里拆利——大气压强D.伽利略——惯性定律5.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车。
A.爱迪生B.富兰克林C.史蒂芬森D.牛顿6.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B.法拉第C.贝尔D.西门子7.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疾药物青蒿素8.电力技术的产生引发了第________次技术革命。
A.一B.二C.三D.四9.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出原子弹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俄罗斯10.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卫星,已发现11颗脉冲星,其主要设计者是:A.钱学森B.潘建伟C.邓稼先D.南仁东11.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两弹一星”具体是指:A.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C.原子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12.我国1964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B.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C.第一颗氢弹爆炸D.第一颗核导弹发射13.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器B.钓鱼竿C.核桃钳D.天平14.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A.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D.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1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涉及的物理现象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衍射D.光的直线传播16.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最终不见了,正确的是:A.氧化,属于化学变化B.升华,属于物理变化C.潮解,属于物理变化D.挥发,属于物理变化17.演奏家在演奏弦乐的之前,经常会调整弦的松紧,这是为了改变乐器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高18.现代物理学有两大基本支柱,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都是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这两大基本支柱是:A.量子力学与薛定谔方程B.万有引力定律与物质不灭定律C.量子力学与相对论D.量子场论与测不准原理19.下列关于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和食用酒精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酒精不可作燃料B.医用酒精的乙醇浓度含量应为75%C.食用酒精应该以薯类、谷类或者废糖蜜等为原料D.医用酒精是植物原料产品,可接触人体使用20.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关于一氧化碳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刺激性气味B.有毒C.难溶于水D.无色2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过一定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合金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混合物,甚至可以说是纯净物。
科技常识专题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科技常识1.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火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C.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D.水星、金星、土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2.我国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A.水星B.金星C.彗星D.流星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木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4.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A.91% B.93.7% C.98.6% D.99%5.地球是个椭球体,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约()千米A.10 B.20 C.30 D.406.球东西半球的实际分界线是:A.0°经线和180°经线B.西经20°和东经160°C.东经20°和西经160° D.西经30°和东经150°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唯一全是海洋板块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8.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3.5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A.地球时差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影响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D.飞行路线的影响9.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且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斯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10.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可归结为几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这几种力包括:A.引力B.强力C.弱力D.电磁力11.新材料包括:A.超导材料、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B.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纤维材料C.超微粒材料、特种功能材料D.高性能结构材料、陶瓷材料12.新能源技术包括:A.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B.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C.地热能技术D.海洋能技术13.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是:A.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B.开发利用海洋动力资源C.深海挖掘D.海水淡化14.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A.数学B.天文学C.医学D.化学15.最早创造数字的是:A.阿拉伯人B.希腊人C.印度人D.罗马人16.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A.亚里斯多德B.哥白尼C.伽利略D.牛顿17.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张衡18.蒸汽机的发明者是:A.瓦特B.牛顿C.富尔顿D.史帝芬森19.1814年,英国人()制造了第一辆火车机车A.瓦特B.牛顿C.富尔顿D.史帝芬森20.第一艘汽船的发明者是美国人:A.杰克逊B.富尔顿C.爱迪生D.莱特兄弟21.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A.迈克尔·法拉第B.爱迪生C.贝尔D.西门子22.在第二工业革命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A.迈克尔·法拉第B.爱迪生C.贝尔D.西门子23.1987年,美国发明家()制成了耐用的电灯泡A.富尔顿B.爱迪生C.杰克逊D.卡特兄弟2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柴油机A.A.卡尔.本茨B.鲁道夫.狄塞尔C.齐柏林D.西门子25.上世纪律性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科学含义是:A.围海造田B.利用海水提炼食盐C.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海洋和内陆河水变得更蓝27.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种能源主要是:A.电能B.核能C.化石资源D.太阳能28.按照目前物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A.夸克B.质子C.中子D.纳米29.随着上世纪30年代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诞生了,这一学科是:A.生物化学B.基因科学C.分子生物学D.分子遗传学30.当代自然科学需要解决的重大基本问题包括:A.物质的结构B.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C.生命的起源和进化D.知力的本质31.激光作为一种特殊光源,其基本特征是:A.穿透力强B.亮度极同C.单色性好,颜色极纯D.定向发光32.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B.抓好育苗,培育新品种C.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D.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33.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34.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A."火炬"计划B."星光"计划C."863"计划D."信息"计划35.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A.二次能源B.一次能源C.不可能再生能源D.可再生能源36.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是指:A.航天航空技术B.计算机与信息技术C.生物技术D.新材料技术37.在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A.工厂制度的建立B.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革新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D.机床的发明和应用38.信息技术就是:A.信息的获取技术B.信息的获取、传弟技术C.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D.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39.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A.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40.核电站利用核能进行发电,其所使用的核燃料是:A.镭B.铀C.氢D.氧41.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A.“火钜”计划B.“星火”计划C.“863”计划D.“信息”计划42.人类社会第一项伟大的技术发明是:A.发明打制石器B.钻木取火C.发明弓箭等远距离杀伤武器D.制作陶器43.积极倡议制定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的科学家包括:A.王大珩B.王淦昌C.陈芳允D.杨嘉墀44.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A.信息技术B.生物技术C.新能源技术D.航天技术45.“863”计划是一项:A.国防科技研究发展计划B.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C.载人航天研究计划D.农业技术研究发展计划46.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A.微电子技术B.光电子技术C.计算机技术D.通讯技术47.利用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要食物与有机原料的基础产业是:A.农业B.牧业C.渔业D.工业48.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下列哪两大板块相互挤撞形成的褶皱山脉: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4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铁B.氧C.氢D.铝50.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A.风沙的堆积作用B.风沙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冰川的刨蚀作用51.我国测量时,是以什么海的平均海的平面作为零点?()A.东海B.黄海C.渤海D.南海52.俗话说,条条大河向东流,我国的河流之所以从西往东流是因为()A.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B.海洋在东边C.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D.是太阳引力的结果强化训练参考答案1.A 2.C3.A4.C5.D6.B7.A8.C9.B10.ABCD11.ABCD12.ABCD13.CD14.B15.C16.B17.C18.A19.D20.B21.A22.D23.B24.A25.B26.C27.C28.A29.C.ABCD31.BCD32.D33.B34.A35.A 36.B 37.C 38.C 39.C 40.B 41.C 42.B 43.ABCD 44.B 45.B 46.A 47.A 48.BC 49.B 50.C 51.B 52.C 十六届三中届会的精神一、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五个“统筹第一个:统筹城乡发展二个:统筹区域发展三个: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四个: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个: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考点透视掌握一些科学常识;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及其标志性技术;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作者: ————————————————————————————————日期:ﻩ科技常识练习题1. (单选题)以下属于低碳经济的做法是( )。
A.秸秆粉碎沤沼一沼渣肥田一反哺农田作物B.发电厂对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脱硫C. 许多废弃物不填埋或焚烧,而是回收利用D. 采用空气源热能或者地下水循环调节室温2.(单选题)低碳经济的起点是()。
A.技术创新B.统计碳源和碳足迹C. 制度创新D. 发展观的改变3.(多选题)下列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无纸化办公B.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D.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E. 开私家车上班4. (多选题)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 B. 减少煤炭石油等消耗C.寻找新的可利用能源 D. 增加使用天然气能源5.(单选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
A. 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B.电冰箱中保持较多的霜C.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6. (单选题)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PM2.5源于一次颗粒物排放,也源于二次颗粒物排放C. 当前,以臭氧(O3)、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D.我国PM2.5监测的时间表即将正式出台7.(单选题)霾和雾的区别在于()。
A.水汽含量的大小 B. 气象现象的颜色C. 行程消散的时间D.细小颗粒物的成分8. (多选题)下列关于“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少开窗B. 雾和霾没有区别C.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人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9.(单选题)2011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由于提出了PM2.5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库)-试卷2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库)-试卷2(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一般而言,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 )。
(分数:2.00)A.4℃B.6℃√C.8℃D.10℃解析:解析: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所以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具体还要考虑地形因素。
故选B项。
2.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
(分数:2.00)A.钛B.黑火药C.小苏打√D.空气解析:解析: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钛是一种金属元素,是单质。
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
空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 3,是化合物。
故本题应选C。
3.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
(分数:2.00)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黄河D.长江解析:解析: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第二长河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干流总长度为6400千米;第三长河为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为第六长河,总长5464千米。
故本题应选A。
4.下列关于医理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阑尾是附着于十二指肠上的一个淋巴器官√B.测血压时若袖带太紧可导致测得的血压偏低C.血液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D.当CO 2浓度适度升高时,可以导致呼吸兴奋解析:解析:阑尾是附着于盲肠上的一个淋巴器官,故A项不正确。
测血压时通过袖带阻断血流,当袖带压力下降到略低于收缩压时就能测到血流通过,如果袖带太紧,会延迟听到血管搏动音,导致测得的血压偏低。
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科技常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科技常识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科技常识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更多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相关内容请关注公务员栏目!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科技常识试题及答案1.炎热的夏天,打开电扇会使人感到凉快,其主要原因是( )。
A.电扇有制冷作用B.空气流通后室内温度降低C.汗水蒸发能降低皮肤的温度D.汗水在空气流通中迅速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2.(不定项选择)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B.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3.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 )。
A.供给热量B.构成人体组织成分C.促进生长和代谢D.润滑器官4.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后最先抛掉的是( )。
A.整流罩B.助推器C.二级火箭D.逃逸塔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调工作的时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没有,由此可判断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路不同B.鸡蛋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好,这样受热更快更均匀C.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电视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使用无磷洗衣粉是因为磷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1.答案: D解析:电扇增强空气流动,汗蒸发速度快,汗液的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所以人会感觉凉快。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B解析:A项中,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
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
B项中,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列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在舱外活动24分钟,系安全带离开飞船达5米,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
这次飞行历时26小时2分钟。
C项中,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知识-试卷7_真题-无答案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知识)-试卷7(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 )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设的核电站,它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同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A. 秦山B. 大亚湾C. 岭澳D. 宁德2. “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个月面软着陆探测器。
下列属于“嫦娥三号”的任务的是( )。
①实现天体表面无人自动巡视②首次实现月夜生存③建立深空探测范围通信网④自主开展月面科学探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是( )。
A. “神舟八号”B. “天宫一号”C. “嫦娥一号”D. “探测一号”4. ( )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
1981年,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A. 沈括B. 刘徽C. 郭守敬D. 杨辉5. 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的国家是( )。
A. 美国B. 法国C. 中国D. 前苏联6. 在国际TOP500组织公布的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 )以比第二名—一美国的( )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登上榜首。
A. “天河三号”“美洲虎”B. “天河二号”“泰坦”C. “天河二号”“美洲虎”D. “天河三号”“泰坦”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航卫星(系统)的是( )。
A. GPSB. 伽利略C. 子午仪D. 日本GMS系列8. 下列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不属于20世纪“新四大发明”的是( )。
A. 1906年圣诞前夜,雷吉纳德.菲森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采用外差法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无线电广播B.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C. 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D. 1978年,利用半导体材料研制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达10万以上,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9. 我国于(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3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50道

科技常识高频考点:一.四大发明L造纸术东汉一一蔡伦——改进造纸术2、印刷术唐朝一一雕版印刷术一一金刚经北宋一一毕昇——活字印刷术3、指南针前身:战国一一司南应用:北宋一一指南针一一航海——对近代的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4、火药源于:炼丹术应用:唐朝一一用于军事;南宋一一突火枪;元明一一火铳二、天文L商代的历法是迄今已知较为完整的最早历法。
2、春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50、15、16世纪的远洋探险三成就: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进行了远洋探险,取得了三项成就: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达。
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坯球航任匚这些成就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修正了人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对欧洲的繁荣和强大影响深远,为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条件。
51、文艺复兴运动:是伴随着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展开的一场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旗帜的运动。
这一运动的主旨在于摆脱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格、爱人和人性至上的人文主义思想。
它是对封建势力和基督教会思想统治的公开反叛,为自然科学的解放扫除了精神障碍;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重现于欧洲的古希腊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其中理性主义精髓又给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至为宝贵的学术营养。
52、哥白尼的曰心地动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阐述的观点。
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指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表现;天球上恒星位置每年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它从根本上纠正了自古流传并为基督教会所支持的地心和地静说的错误,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53.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人体血液运动的大循环。
他指出:血液在人体是沿着心脏一一动脉一一静脉——心脏这样的路线循环流动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心脏的脉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房、室并不直接沟通。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科技常识重要试题

素材归纳不易,仅供学习参考1、单选题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_____。
A: 火炬计划B: 星火计划C: 863计划D: 攀登计划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其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
本题B、C、D三个选项为干扰项:B项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C项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项攀登计划,是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而制定的一项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_____。
A: 只读型光盘B: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C: 只读型硬盘D: 只读型大容量软盘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片和光盘驱动器构成。
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一次性写入型光盘和磁光盘,而常用的CD-ROM是一种小型光盘只读存储器。
光盘存储信息的方法是用冲压设备把信息压制在光盘表面。
据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不正确的是_____A: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B: 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C: 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D: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常识练习题1. (单选题)以下属于低碳经济的做法是()。
A. 秸秆粉碎沤沼一沼渣肥田一反哺农田作物B. 发电厂对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脱硫C. 许多废弃物不填埋或焚烧,而是回收利用D. 采用空气源热能或者地下水循环调节室温2. (单选题)低碳经济的起点是()。
A. 技术创新B. 统计碳源和碳足迹C. 制度创新D. 发展观的改变3. (多选题)下列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 无纸化办公B.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D.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E. 开私家车上班4. (多选题)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B. 减少煤炭石油等消耗C. 寻找新的可利用能源D. 增加使用天然气能源5. (单选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 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B. 电冰箱中保持较多的霜C.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6. (单选题)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PM2.5源于一次颗粒物排放,也源于二次颗粒物排放C. 当前,以臭氧(O3)、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D. 我国PM2.5监测的时间表即将正式出台7. (单选题)霾和雾的区别在于()。
A. 水汽含量的大小B. 气象现象的颜色C. 行程消散的时间D. 细小颗粒物的成分8. (多选题)下列关于“雾霾”说确的是()。
A. 雾霾天气少开窗B. 雾和霾没有区别C.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D.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人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9.(单选题)2011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由于提出了PM2.5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PM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C.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粗细的1/20D. PM2.5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是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10. (单选题)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B. 雾霾常出现在城市地区C.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D. 雾霾即是PM2.511. (单选题)下列对世界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成立的是()。
A. 15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B. 世界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C. 第五次科技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D. 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尚未结束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是()A. 燃机车B. 网络购物C. 按揭消费D. 潮汐发电13. (单选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A.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14. (单选题)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导致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兴起的发明是()。
A. 蒸汽机B. 电动机C. 汽轮机D. 燃机15. (单选题)过去5个世纪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
这些革命出现的顺序是()。
A. 近代物理学的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B.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C.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D. 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电力和运输革命→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16. (单选题)纳米是()。
A. —种粒子B. —种谷物C. 长度单位D. 时间单位17. (单选题)科学家发现一种仅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它不仅可以导电还制造出坚韧的防弹衣。
下面关于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用于制作新型电池B. 是一种低强度材料C.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 是一种无机化合物18 (多选题)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对纳米安全性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面临的难题是()。
A. 纳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会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B. 纳米颗粒污染在大气中占多大的比重,是如何产生的,以何种形式存在C. 对纳米颗粒污染如何检测,如何治理D. 纳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有多大19. (判断题)纳米技术是19世纪的高新技术,用来研究尺寸在0.1~100纳米围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0. (单选题)“太空育种”是指将蔬菜等作物种子搭载宇宙飞船进入宇宙空间,利用空间环境培育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新型育种过程,“神舟七号”飞船也进行了同类实验。
“太空育种”的原理是()。
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细胞的全能性D. 转基因工程21. (单选题)DNA是人类进行亲子鉴定的主要依据。
就DNA的组成,下面说确的是()。
A. D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B. DNA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C. 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蛋白质组成D. 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脂肪组成一22. (单选题)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进行生产的产品是指()。
A. 有机产品B. 无公害产品C. 绿色产品D. 环保产品23. (单选题)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是()。
A. 酶工程B. 蛋白质工程C. 发酵工程D. DNA重组24. (多选题)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 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B.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为复制DNA分子提供了精确的模板C. 生物大分子DNA的自我复制机制是本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D. DNA分子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样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5. (单选题)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和工程原理等生产制品的综合性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四大领域。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生物技术不仅在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环保、能源技术等都有很强的渗透力,它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
A.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B. 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C.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D. 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2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A. 细胞工程B. 细胞膜工程C. 发酵工程D. 细胞壁工程27. (单选题)现代生物技术中有关“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体细胞进行的B. 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织C. 通过生殖细胞进行的D. 无性繁殖28. (多选题)以下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转基因产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改变基因构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B. 供食用的产品及其加工品称“转基因食品”,亦称“遗传制造食品”C. 因为转基因产品是新生物技术的产物,所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D. 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转基因产品上都要醒目标出“转基因”,未经标识的相关产品及加工品将不得销售或进口29. (单选题)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
A. 生物技术B. 信息技术C. 新材料技术D. 海洋技术30. (单选题)下列对于空间技术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57年前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B. 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C. 1971年美国发射了人类第一个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D.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1. (单选题)开发宇宙空间,实现某种特定的航天活动,就要研究相应的航天系统。
航天系统基本上由()三大部分组成。
A. 生物技术、网络科技、空间技术B. 空间飞行器、运载工具、地面支持系统C. 空间飞行器、运载工具、返回舱D. 空间飞行器、拍摄工具、网络科技32. (单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
A. 探空气球B. 人工降雨C. 卫星通讯D. 大气环流探测4. (单选题)下列技术中属于空间技术领域的是()。
A. 酶工程B. 永久太空站C. 高温材料D. 电子计算机33. (多选题)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
A. 航天器技术B. 真空技术C. 运载器技术D. 测控技术34. (多选题)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
下列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认识正确的有()A. 它实现了导航功能的全球覆盖B. 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C. 它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D. 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35. (单选题)现代通信系统中,()是由24颗人造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
A. GPS系统B. WAP系统C. GPRS系统D. ISDN系统36. (单选题)下列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是()。
A. GPRSB. SARSC. DOSD. GPS37. (单选题)世界上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有()。
A. 美国、俄罗斯、中国B. 中国、印度、法国C. 印度、法国、德国D. 美国、俄罗斯、法国38. (单选题)下列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GPS是美国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B.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C. “伽利略”导航系统是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 GPS的信号强度和准确度是不可控的39. (单选题)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在中国古代,民间的通信只能是让别人捎口信,官方也只是通过一个一个的驿站进行信息传递,这种通信方式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
而现在的通信方式,有电报、、快信、短信、E-MAIL等,实现了即时通信。
下列属于当前通信技术前沿领域的是()。
A. 宽带传送与接入技术B. INTER网技术C. 数据传输技术D. 图像传输技术40. (多选题)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B.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等优点C.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捕捉信息,但不能承载并传播信息41. (单选题)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加快传输高质量音频,视频图像,几乎能满足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要求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G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A. 红外线B. 电磁波C. 超声波D. 次声波42. (单选题)每颗通信卫星可俯视地球()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