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
智慧教育打造体育教学“智慧课堂”

DOI:10.16655/ki.2095-2813.2004-4900-0141智慧教育打造体育教学“智慧课堂”①蔡志庆(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131)摘 要: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更强调智慧教育,凸显教育智慧。
“智慧课堂”的打造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全新追求,高中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智慧课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尝试,使得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得以强化,体育课堂交互性更理想,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如何确保“智慧课堂”发挥作用,要从制度“智慧”保障,硬软件“智慧”准备和体育课的“智慧”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凸显智慧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智慧教育 体育教学 智慧课堂 创新 优化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11(c)-0134-03 Smart Education to Build "Smart Classroom" in Physical EducationCAI Zhiqing(Jiangsu Benniu Senior High School,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131 China) Abstract:In the modern education environment, m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intelligent education, highlighting the wisdom of education. The creation of "smart classroom" has become a new pursui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as its particularit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The attempt of "smart classroom"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an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ctive inquiry, make the intera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more ideal,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How to ensure the "smart classroom" to play a role, we should from the system "smart" protection, hardware and software "smart" prepar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mart" implementation, all-round, multi-level highlight the charm of smart education.Key Words: Wisdom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Smart classroom; Innovation; Optimization“智慧课堂”的打造是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方向,也是现代体育教育长远发展的必要途径。
发挥教学智慧,打造智慧课堂

发挥教学智慧,打造智慧课堂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智慧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发挥教学智慧,打造智慧课堂,既是教师们的责任,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教学智慧,打造智慧课堂。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1.1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1.2 利用互动白板进行互动教学互动白板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触摸、书写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1.3 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在线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个性化教学2.1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2.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个性化作业、个性化学习计划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1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提供学习指导和反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反馈,及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3.3 建立学习社区教师可以建立学习社区,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和合作。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1 参加教育培训教师应该不断参加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适应智慧课堂的教学需求。
4.2 学习教育技术知识教师应该学习教育技术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发展动态,为智慧课堂的建设提供支持。
4.3 与同行交流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教学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如何打造趣味课堂

如何打造趣味课堂松散平淡的课堂使学生昏昏欲睡,刻板紧张的课堂令学生战战兢兢,我们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老师教的舒心,学生听得怡心。
师生在课堂上尽情泼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荡着和谐的乐音。
这样充满趣味的课堂,既是知识传承的殿堂,也是情感交融的乐园。
那么,如何打造这样的趣味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恰切自然的开场导入打造趣味课堂。
“万事开头难”,反之,如有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一堂课,教师精心设计的开场,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
我们的课堂开场可以有多种方式:谈话式、情景式、共情式、画面式、比较式等等。
而采用什么样的开场方式要依据具体课堂内容。
比如教学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时,我以“比较式”开场导入。
“荷”自古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映日荷花别样红”。
从“八仙过海中的何仙姑”到“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荷”总是被赋予人文内涵,那么季羡林先生的“荷”又有什么独特韵味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如此开场,通过与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人物比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和兴趣,由此开启一场趣味课堂。
第二,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打造趣味课堂。
一堂课40分钟,而学生的注意力是有时间节点的。
保证在整堂课内学生都注意力集中,并充满求知的欲望,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充满趣味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充满学习激情。
富有趣味的课堂活动也是灵活多样的:辩论赛、讲故事、情景剧、展歌喉等等。
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节选《斗鲨》的课堂中,我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辩论。
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将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拖上岸,它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生通过辩论深刻理解到,老人看起来一无所获,但他却是胜利者,因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不屈不挠的行动。
而通过这一充满趣味的课堂活动,学生的人生观也得到了升华。
(完整版)解读智慧课堂

解读智慧课堂一、智慧课堂形成的理论基础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极力推崇智慧教育,并指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
目前,我们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这其实与智慧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就是智慧教育,我们要让校园、让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智慧。
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智慧性表现为对儿童的关心,并把这看作是教育者的崇高使命。
教育者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教育体验实现的。
教育体验是指对教育的情境、关系及行动的体验。
智慧教育始终指向具体教育情境的具体孩子,将触角伸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探及儿童对世界的内心体验,时刻关注儿童对具体的情况、关系或事件的体验,然后以‘心向着孩子’、‘向着孩子的生存与成长’的角度,探寻在具体情境中如何机智和充满智慧地采取行动,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动。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理念1、每个孩子都有智慧。
孩子们的智慧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你相信不相信、信任不信任、发现没发现。
只有坚信,你才会努力地发现和开发。
2、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慧,有不同的优势和强项,智慧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不同的色彩。
智慧教育在于发现不同孩子的不同优势,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教师做细心的耐心的观察者和全面的深入的勘探者。
3、智慧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育。
我们反对精英主义教育,而智慧教育却可使学生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提升教育智慧 打造有效课堂

区 。三 是 有 效 益 , 教学 还 要 有 效促 进 学 习者 各 方 面 即
素 质 的 发 展 , 且 对 后 续 的教 与学 能 产 生 积 极 影 响 : 并
组 成 员 、 特 级 教 师 钱 军 先 老 师 研 究 归 纳 的 , 的 省 他
观 点 在 质 评 组 交 流 后 获 得 认 同 . 为 评 价 课 堂 教 学 成
对于低效 、 无效 教学而言 。 有效教学是指 能使学生获 得具体发 展和进 步的教学 。有效教学包括 三方面 的
内涵 : 是有 效 果 , 实现 预 定 的教 学 目标 : 生 在 获 一 即 学 得知识 、 掌握 技 能 的同 时 . 学 会 了方 法 , 还 形成 了正 确 的情 感 态 度 和 价值 观 。二是 有 效 率 , 即取 得 的教 学 成 效 与 师 生所 耗 费时 间 、 力 、 源 之 比显 得较 高 ; 学 精 资 教
教 学 既 关 注 学 生 的 预设 性 发 展 ,又 关 注 学 生 的 生 成 性发展 ; 仅是教学生 3 , 不 年 而且 要 为 学 生 今后 的 3 0
年 甚 至 更 长 时 间 的 发展 奠 基 g 往 深 处 说 . 学 不 光 再 教
关注学生 的发展 , 还要关注教 师的发展 , 教师 能从教 学中获得教育智慧 , 得到专业成长 , 享受成功的快乐。
长期 坚持 的质评 活 动有 效 地促 进 了课 堂 教学 效率 的提 高 , 使青 年教 师获益 匪浅 学校青 年教 师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提升学生学习力 打造智慧课堂

1 造 “ 慧课 堂 ” . 打 智 的核 心是 培 养学 生 “ 动性 的学 ” 教 师 主 , 应尊 重 生命 、 注 个 性 、 尚智 慧 。 教 师要 积 极 营造 开 放 、 关 崇 民 主 、 励 的课 堂 学 习情境 , 激 以形 成 强 大 的课 堂 “ 情感 磁 场 ”教 i 师应尊重、 理解 、 任 、 怀 每 一 位 学 生 , 正 把 学 生 看 作 是 信 关 真 “ 生 生 发展 中的 人 ”相 信 “ 习是 学 生个 体 生命 生 存 与 发展 活 , 学 的 本 能 需 要 ” 教 师应 坚 持 正 面 诱 导 , 用 多种 方 式支 持 和 激 : 运 励学 生学 习 , 力维 护 学 生 的 自尊和 继 续学 习的热 情 ; 语 文 全 在
【 关键词 】 学生 智慧 课 堂
一
、
我们 对“ 慧课 堂” 智 的认 识
从 而 使 学生 在 实际 运 用 中形成 技 能 ,发 展智 能 ,强化 学 习动
什 么是 智 慧 的课 堂? 智 慧 的课 堂 应该 是 : 究 未 知 , 化 探 活 已知 , 满生 机 。在 智 慧的课 堂 中 , 的兴 趣会 得 到激 发 , 充 学生 探 究 的 欲望 会得 到激 活 , 识 的社 会 价值 会 得 以体 现 智 慧 的 知 在 课 堂 中 , 生 会体 验 到 求索 的愉 悦 和 求知 的快 乐 , 学 师生 的智 慧
二、 我们 的 思考 与探 索 :生命 化课 堂” “ 1 生命化课堂 ” . “ 的提出。 我们认为 , 生命化课堂就是学生 的生 命 活力和 生命价值 充分体现 的场所 , 是促使学生可持续 地追 求 就 生命 幸福 的地 方。用叶澜教授 的话说 , 就是“ 让课堂焕发生命 的活 力” 。通俗的说生命 化课堂是就是简约 、 灵动、 快乐的课堂。 2 生 命化 课 堂 的特 点及基 本 要素 。生命 化课 堂 的基 本 要 .
教研活动_标语(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以下是一篇关于教研活动的标语,旨在凝聚智慧,共筑教育辉煌。
二、正文1. 破浪前行,砥砺前行——勇攀教育教学高峰2. 智慧碰撞,共享成长——教研活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3. 携手同行,共创辉煌——教研活动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4. 深耕细作,共育英才——教研活动为教育事业注入活力5. 教研相长,铸就辉煌——以教研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6. 智慧之光,照亮教育之路——教研活动引领教师走向专业成长7. 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教研活动让教育之花绽放光彩8. 聚焦课堂,共谋发展——教研活动助力教育教学改革9. 教研兴校,教师强校——教研活动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10. 教研促教,教师强教——教研活动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11.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研活动让教育之树常青12. 聚焦核心素养,共育时代新人——教研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3. 践行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教研活动推动教育教学创新14. 路在脚下,梦在心中——教研活动助力教师实现教育梦想15. 教研之路,风雨兼程——勇攀教育高峰,共筑教育辉煌16. 教研之光,照亮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精彩人生17.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共筑教育美好明天18. 教研引领,成长同行——助力教师实现人生价值19. 教研兴校,教师强校,共筑教育强国梦20. 携手共进,共筑教育梦想——教研活动助力教育事业发展三、结语教研活动标语旨在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凝聚智慧,共筑教育辉煌。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第2篇在新时代的教育浪潮中,教研活动如同璀璨的灯塔,照亮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
以下是一篇关于教研活动标语的详细阐述,旨在激发教师们的热情,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借助平板教学,打造智慧课堂

借助平板教学 打造智慧课堂——例谈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活”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推动着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的融合与创新,体现了现代技术手段下的精准教学。
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平板教学, 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之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不足,拓宽了课堂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打造出了充满活力而智慧的课堂,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利用平板教学“活”课堂、“寻”生成、“促”高效。
一、“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营造一种智慧的环境。
1. 学法之异促兴致。
在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教师在教学中方法策略得当决定着课堂的有效性。
【案例 1】:师出示:三(4)班参加游泳、击剑队学生名单游泳队任炉欣宋垚王佳丁泓呈李鑫晨击剑队丁泓呈陈浙夏绪泽师:请大家用图形的方式表示这张统计表。
师:老师发现有这两种情况。
(出示图 1)(图 1)12 (图 2)师:那我们就用投票支持的方法,开始投票。
师:老师发现支持李鑫晨(图2),那么为什么你们都支持李鑫晨的方法呢?生:……小学生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新型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促使他们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展开主动探究。
2. 评价之新促动力。
评价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评价艺术行为。
合理、适当的教学评价,能够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智慧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电脑声情并茂地进行点赞,补充了传统教学中口头、形体、表情等评价。
例如在课堂中表现非常好的学生加以点赞(图 3),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 高 、 更美而努 力 ! ( 图 3)二、“活”调控,把控学生的学习反馈。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绽放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
——语文教学点滴之悟新课改浪潮吹遍整个大江南北已经有几个春秋了,在不断地改革和推进中已颇有成效。
但是时下,却因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即无效和低效问题。
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可否认,我们平常观摩的市级以上的公开课、研讨课、比赛课,课堂教学质量都较高。
这样的课是特定状态下的焦点,备受关注,经过一次次的打磨,凝聚着集体的智慧。
然而,这样的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多见。
而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的内容单薄,结构松散,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弱化了思维训练;有的花里胡哨,东拉西扯,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削弱了学科特点。
如何切实保证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仅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课前准备要到位。
要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1.潜心与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浅显,语言比较直白,尤其是低年级课文三五句话。
曾经研读过不少艰深文学作品、取得较高学历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
教师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
更是要潜心研究。
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
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如一年级教材《家》一课,这是一首儿童诗,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第一句话用学生生活中可感可知的事物作比,让学生跳出头脑里固有的自己的那个小家的概念,对“家”先有广度的了解;第二句话启发学生体会到祖国是我们的家,没有祖国的哺育培养,我们就不可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对“家”再有深度的理解。
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2.充分解读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充满活力的孩子,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必须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景,删繁就简,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和非智力背景,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
如五年级教材《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有一个词语“闹嚷嚷(rāng)”,在学生的记忆里,一定已有“嚷(rǎng)”这个读音,为什么在课文中读第一声呢?只要适时地让学生从头脑中调出“沉甸甸、绿油油”等词语,不需要过多地讲变调的知识,“闹嚷嚷”中的“嚷”读第一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网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
学设计的倾力之作。
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意义。
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让即将实施的多边对话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如研读了四年级教材《珍珠鸟》一课,我参考了许多资料后,斟酌再三,以“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为教学主线,代替了原先“从哪些地方表现出珍珠鸟的可爱及我对珍珠鸟的喜爱”的教学主线,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的后四个自然段(全文的重点段),力求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熏陶和思维训练均能到位,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
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课堂教学要精彩
1、学以趣而生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
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
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
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
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
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
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师以“媒”为贵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教”要促进“学”,而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没有否定“教”,但是对“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凡优秀的教师,在他们的课上,内容深一些的课文,能提弦撮要,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浅文深研,上得厚实有味。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眼里始终要有学生,讲在需讲之处,拨在应拨之时。
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便让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解决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如词语的理解等。
学生提出的与“我”预设一致的有深度的问题,或统领全文学习的问题,如“孩子小小的身躯里怎么会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等等,我加以肯定,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适时的提出并加以解决。
阅读教学的课堂,需要一个一级问题一通到底,在研究探求其结果的过程中,必然要先解决一些
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树的主干伸出的枝叉一样。
作为教师,头脑的问题脉络图要清清楚楚,“枝叉”不宜过多。
在一级问题“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确定之后,我分别设计了三个二级问题,即:“颐和园的‘儿童多处’指的是哪些地方?”“怎么看出冰心是‘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儿童多处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一级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在二级问题下还有三级问题。
教师摒弃烦琐的分析,问题设计得精当,指导得法,主导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
3、生以“主”为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
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尺。
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
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在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年级教材《莫高窟》一课,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
结果学生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还提议如果这一课在网络教室上,效果一定很好。
我接受了学生的建议,让他们自己找合作伙伴,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制作课件。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制作、展示与讲解课件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把这一过程组织好了,与学生心心相印,水乳交融,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吾日三省吾身”——教学反思要及时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倡导反思的一句名言,反思是学习,反思是促进。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
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之余,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
如二年级教材《梅兰芳学艺》一课,我对“京剧大师”一词,在课堂上仅引导学生理解到“京剧唱得好的人”即止,课后思索总觉不足,又上网查阅了关于梅兰芳的许多资料,感到他之所以被称为京剧大师,不仅因为他京剧唱得好听,还因为他人格非常高尚。
我把这一认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传递给了学生,同时也提醒了自己,课前还要做更为充分的准备。
作为教师,只要能将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分析,不断地对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批判,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