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报告】马蜂窝-旅游直播时代-文旅生态洞察
旅游OTA探究——以马蜂窝为例

近几年,得益于互联网的大众化和用户群体旅游习惯的转变,OTA(在线旅游)得到了迅猛发展。
中国现有知名度较大的OTA主要有携程网、途牛、去哪儿、艺龙等,马蜂窝也是异军突起,以独特的定位取得了在线旅游市场的一席之地。
此次探究,我们将从马蜂窝的创立历史、发展现状、页面分析和对比评价四个方面探究“马蜂窝”。
一、创立历史从旅游爱好者到马蜂窝创始人:马蜂窝的创始人是两个旅游爱好者,前新浪员工陈罡和前搜狐员工吕刚。
爱好旅游的他们,机缘巧合之下共同创立了马蜂窝。
从业余品台到商业项目:陈罡和吕刚刚开始没有把马蜂窝当作商业项目,而纯粹是出于喜好捣鼓起来的业余平台。
所以从一开始,马蜂窝就希望把最美好的留给用户,在马蜂窝网站的首页,最显著的位置永远不是广告,而是用户上传的精美图片、游记。
但为了推动马蜂窝的商业化发展,他们对马蜂窝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升级。
我们可以看一下马蜂窝发展历程中几个关键节点:2006年01月:网站上线2010年03月:正式成立公司投入运营,注册用户数15万2012年06月:开始商业化尝试,半年收入超千万,主要来自广告及佣金分成2015年09月:用户数达1亿,其中80%的用户来自移动端(马蜂窝自由行APP);月活跃用户数达8000万。
2018年2月:“蚂蜂窝旅行网”正式更名为“马蜂窝旅游网”,并启动新一轮品牌换新。
2019年5月23日,马蜂窝旅游网宣布完成2.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General Atlantic)、启明资本、元钛长青基金、联创旗下NM Strategic Focus Fund、eGarden ventures共同跟投。
二、发展现状在竞争激烈的OTA市场中,马蜂窝是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并得到快速发展的呢?在探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马蜂窝旅游网是基于旅游社交和旅游大数据的新型自由行服务平台,这也是马蜂窝的商业模式。
业界通常将旅游划分为三个时代:鼠标+水泥的时代(以携程为代表)、垂直比价时代(以去哪儿为代表)、以马蜂窝为代表的个性化旅游的自由行时代。
马蜂窝联合全球52个旅游目的地,马蜂窝带你与世界“箱”遇,抗疫在家也能打卡全世界

马蜂窝联合全球52个旅游目的地,抗疫在家也能打卡全世界“此时你可能会感到孤单但要相信世界人民与你们同在;黎明总会到来!”这是来自比利时瓦隆旅游局的问候,承载这则问候的,是马蜂窝旅游为比利时瓦隆定制的专属抗“疫”冰箱贴。
近日,马蜂窝旅游联合全球众多目的地发起“与世界‘箱’遇”抗“疫”活动,用户可通过搜集马蜂窝定制的限量冰箱贴,传递对世界各地的关心,表达最有温度的“世界加油”。
代表不同目的地的冰箱贴,也寄托了宅家防疫的用户对外出旅行的向往。
据记者了解,参与此次活动的目的地包括澳大利亚旅游局、日本旅游局、新西兰旅游局、大溪地群岛、瑞士旅游局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旅机构。
在此次与世界“箱”遇活动中,马蜂窝为每个合作旅游局都订制了具有专属形象的冰箱贴。
这更像一种特殊的“云旅游”的方式,用户可通过活动的专题页面,收集去过的目的地的冰箱贴,然后展示在马蜂窝旅游APP中的“冰箱墙”上,点亮2020“世界加油”冰箱贴,一起为世界应援。
“我去过多少地方我的冰箱最清楚”,有马蜂窝用户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原本仅是用来装饰和记录旅程的冰箱贴,已经成为很多旅行者打卡目的地的不二之选。
对于大多数旅行者来说,冰箱贴不只是一块磁铁,更是一本日记、一段特殊的时光。
据马蜂窝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是一场别具意义的“云旅游”,用户们通过收集冰箱贴的方式,回顾自己完成的旅行,发现日常生活的美好。
目前,马蜂窝发起的与世界“箱”遇活动,一经上线就得到了热烈支持,专题点击量一周内突破百万次,吸引了近70万人次参与。
通过集齐冰箱贴的活动形式,不仅让旅行者感受和给予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怀和温暖,还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轻松打卡了全世界。
“实现每一个旅游梦想”一直是马蜂窝的核心使命。
马蜂窝主张同旅游者一起用更潮、更酷的方式,重新发现世界。
除与世界‘箱’遇活动外,马蜂窝自2月22日起已经上线直播频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在全网完成近千场“云旅游”直播。
文旅大数据平台V4

3
通过大数据能力整合区域涉旅要素,运用大数据实现产业、市场监测管控
4
运 用 行 业 大 数 据 , 整 合 O TA 数 据 以 及 行 业 权 威 数 据 , 辅 助 管 理 部 门 掌 握 旅 游 行 业 实 时 动 态 以 及 历 史 动 态
02 平台架构
平台架构
构建统一标准、打通数据通道、突破信息孤岛效应,在具体的业务部门和技术之间搭建起一个灵活度高、效率高、可复用 的组件化平台,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快速提供数据服务支持,调取所需数据高效完成数据分析挖掘。
谢谢
合作伙哪儿、等等对接
内部数据对接
2
对政府或者企业内部数据进行对接采集
公共数据源对接导入
3
天气数据、人口分布数据、交通数据等等数
据接入
人工导入
5
E X C E L虫抓取
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欣欣旅游、驴
平台架构
公共文旅服务数据输出
面向公众 服务数据
高德数据源
数据源 1
数据源2
数据源 3
文旅企业运营数据输出
数据中台
面向企业 营销数据
腾讯数据源
数据源 1
数据源2
数据源 3
文旅产业监管数据输出
面向政府 监管数据
其他数据源
数据源 1
数据源2
数据源 3
03 平台应用
数据采集中心
多种方式和多种平台,完成对数据的采集以及对接
数据源更新频率和 存储周期
数据源更新方式
数据源数据量
确定数据源的物理范围后,需要确定数据源的更新频率。这一步可以和数据源格式分析并行进行。 数据源的更新频率是指数据在应用系统实际运行时的更新频率。通常更新频率可以分为随时更新、每月定时更新、 很少更新、从不更新几类。
马蜂窝旅游网《2019年广西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壮美广西2019中国旅游四大关键词|2019广西旅游报告1 2019中国旅游四大关键词2019中国旅游四大关键词|2019广西旅游报告壮美广西国潮: 国内游增速迅猛2019年,国内游继续发力,文化旅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30.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3.5%。
在过去3年中,2017年是中国旅游发展增速最快的一年,国内游人次同比涨幅达到12.8%。
2018年,在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人次增至55.39亿,平均每人每年国内旅游4次。
5040302010012.5%12.0%11.0% 10.5%10.0%9.5%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12.8%旅游人次(亿)同比涨幅个性化:需求升级,年轻人放浪不羁爱自由随着年轻人兴趣的多元化,他们在旅游中追求深度和品质的同时,旅游主题也呈现出明显的兴趣导向和个性化特征。
马蜂窝数据显示,滑雪、美食等与兴趣强相关的关键词热度涨幅较高,更能体验目的地特色生活的深度旅游、以博物馆和咖啡馆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也都广受年轻人欢迎。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博物馆、历史文化型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及文化艺术场馆节假日消费平均增幅超过20%。
文旅融合:文化产业成为旅游消费增长新动能2019中国旅游四大关键词|2019广西旅游报告壮美广西2019年国庆假期,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马蜂窝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红色旅游目的地人气暴涨。
其中,延安旅游热度同比上涨123.1%,吉安、遵义、枣庄等目的地旅游热度涨幅均超过100%,红色旅游相关的旅游目的地和景点都迎来了新一波客流高峰。
红色旅游: 重温历史,让情怀先行“十一”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涨幅150%120%90%60%30%0%2公路旅行新时代 自驾游市场蓬勃发展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道路交通的不断完善,更加灵活舒适的自驾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巅峰智业——智慧旅游时代体验前瞻分析

巅峰智业——智慧旅游时代的多样化休闲体验前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一个主要方面。
旅游的本质是一次前往非惯常环境的体验享受。
从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目前大部分景区已开展数字化建设,旅游网站、电子商务、导览系统等已为大众所接受。
但目前还存在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水平低等问题,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众化、个性化、多样化、分层化,如何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就成为了“十二五”期间非常重要的任务,能否提供一站式、综合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成为了时代的重大课题。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智慧旅游为大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休闲旅游需求提供了一个可实现的途径。
从智慧地球说起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他们认为世界的基础构架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前进。
首先世界可以进行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
各种创新的感应科技被嵌入汽车、家电、公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当中,令物质世界数据化。
第二,世界可以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有20亿人和无数事物以不同的方式联入网络,并产生海量信息。
第三,世界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智能洞察。
先进技术和超级计算机可以将堆积如山倒数据信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洞察,帮助人类做出正确的行动决策。
从智慧地球的概念可以引申到智慧旅游,即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来感知旅游资源的各类信息;采用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结合传递各类感知或控制信息;结合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实现旅游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其核心是3个化,第一是数据化;第二是互联化;第三是智能化。
也即,全面感知(数据化)、可靠传输(互联化)、智能处理(智能化)构成了智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
智慧旅游的三大关键对于智慧旅游而言数据是核心和目标,一切都是围绕数据来进行的,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直至数据的运算、信息的挖掘。
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工作总结集合3篇

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工作总结集合3篇【篇1】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xxx年以来,我县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目标,深入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九大行动计划,切实做好 IP、流量、体验三篇文章,全面打响 xx 北纬xx度最美海岸线品牌,入列xxxx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x 位。
xxxx年全县共接待游客xxx.xx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xxx.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xx%和x.xx%。
一、xxxx年工作总结1.注重顶层设计,谋划品牌打造。
一是统筹旅游规划,主动参与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促进《xx县旅游用地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指导镇乡在全域旅游规划框架下开展镇乡旅游规划编制。
完成《xx县-公园建设规划》省、市、县三级审查,《xx县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组论证,编制完成《环xx区域旅游策划》。
二是推进 xx北纬xx度最美海岸线品牌设计。
实施神笔马良计划,与中国美术学院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启动xx北纬xx度最美海岸线策划研究与美学装置个案设计,发布 xx北纬xx度最美海岸线 VI设计及应用规范。
2.促进产业发展,聚焦品质提升。
一是推进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
xxxx年,入列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x个,市级行动试点项目xx个;入库微改造、精提升项目xx个,总投资x.xx亿元,完成投资额x.xx 亿元,完工项目xx个,x个项目入选市级优秀项目案例。
二是提升景区品质。
推进xx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影视城国家xA级景区和半边山省级度假区、阿拉的海国家xA级景区创建。
xx半边山省级度假区可行性研究已报告完成市级、县级审查,正在申请省级验收;阿拉的海水上乐园正对接xA级景区省级验收工作;东旦天海风创成xA级景区。
三是落实各类创建任务。
推进花岙海岛公园创建,完成文旅项目投资xx.xx亿元,建成中国海洋渔文化馆、花岙生态岛礁修复一期工程等项目x个。
马蜂窝旅游网内参《文旅目的地疫情应对分析与建议》

马蜂窝旅游网内参| 《文旅目的地疫情应对分析与建议》疫情对整个中国经济尤其是文旅产业带来的影响,各种市场机构均做了多种角度的分析和阐述,造成的损失也超五千亿级别。
马蜂窝作为数据驱动型的在线旅游平台,旅游经济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于近日发布《文旅目的地疫情应对分析与建议》内参,希望通过独有的蜂巢数据洞察,对疫情下旅行者和市场所表现出的变化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为各文旅业复苏发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Deconstruction数据下的市场解构01疫情下,大数据和智能服务价值得到巨大体现在这次对抗疫情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积极动用各种平台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技术手段来摸清分析流动人口的流量流向,包括铁路民航订票、移动通讯数据、持身份证住宿数据等。
相比17年前的SARS,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的作用,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尤为明显。
▲马蜂窝上线的“疫情期旅游实时信息汇总”专题页面02国内游热度整体下降,年轻旅行者将成为市场复苏先锋队据马蜂窝大数据中心显示,受疫情影响,国内游整体热度下降83%。
▲数据来源:马蜂窝大数据中心目前出行要素中,用户首要考虑的还是疫情因素,如口罩、疫情期间出行信息变更等关键词;用户对西藏、新疆、稻城亚丁等自驾游等未被疫情感染区域的兴趣显著提高,尤其担心出行管制政策:▲数据来源:马蜂窝大数据中心相比于我们认知中的“谈疫情色变”,中国年轻一代表现出了担当与乐观,马蜂窝平台发起的“#全民口罩自拍大赛”,旅行者纷纷表示疫情终将过去,那些被取消的旅行计划,会在风景更美的时候成行。
从另一维度来看,年轻人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对市场变化有更明确和理性的判断,他们的“复原能力”相比其他人群更强,这群消费者将成为旅游市场复苏的先锋用户。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没有赚钱压力的学生群体。
▲数据来源:马蜂窝大数据中心年龄在26岁-3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最大,接近60%03线上旅行种草成为主力疫情阻挡了人们出游的脚步,各行各业的在线需求达到空前高度,数据增长体现在包括办公、游戏、外卖、短视频、全行业攻略(马蜂窝、好好住、下厨房)等各领域线上资产APP。
数字技术推动我国文旅消费的新趋势

数字技术推动我国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作者:孙宁华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11期【关键词】文旅消费智慧旅游数字技术【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当前,世界经济动能不足、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加上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复苏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热,文旅消费呈现的良好发展势头,增添了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家的信心,有望形成良性循环的乘数效应,推动内需和整体经济持续向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文旅消费表现出以下崭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提升,消费的种类在增加,品质在提高,内涵在丰富,代表了诗和远方的文化旅游逐步成为普通民众的生活内容。
年轻一代更加偏爱融合文化、艺术、健身、娱乐、高科技为一体的“文旅+新业态”的主题文娱模式。
文旅消费结构向个性化、多样化升级。
比如,民宿旅游休闲把自然景观观赏与餐饮、露营、宠物养殖等活动融合起来,实现从单一的度假,向田园休闲、亲子、研学、康养等多向度旅游的深度转型,增加了对不同旅游群体的吸引力,是提振文旅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在大都市,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成为文旅活动常態。
“游玩+购物+美食”是城市购物广场的常见模式。
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人们对文旅产品供给也提出更高要求。
将文化消费、旅游消费、亲子活动和交友活动融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文旅+百业”或者“百业+文旅”可以延长产业链,带动景区人气,广开企业财源,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民群众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和高品质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