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1分子热运动精选练习解析版

合集下载

13.1 分子热运动(复习讲义)(解析版)

13.1 分子热运动(复习讲义)(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物质的构成及分子动理论★ 2 216二扩散现象★ 3 3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3 3一、物质的构成及分子动理论: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2.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固体分子排列整齐,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流动。

【例题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核组成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答案】C【解析】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

故选:C。

【变式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证明了()A.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质子是可以再分的 D.中子是可以再分的【答案】B【解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原子是可分的;故选:B。

【例题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A.10﹣4米 B.10﹣6米 C.10﹣8米 D.10﹣10米【答案】D【解析】解:根据分子的动理论可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故选:D。

【变式2】分子是自然界中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宏观世界的物质都是由粒子组成。

以下粒子中: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病毒,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直径的尺度其数量级为10﹣10m=0.1(填写单位),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直径约为10﹣7m。

【答案】化学;病毒;nm。

【解析】解:分子是自然界中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病毒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直径的尺度其数量级为10﹣10m=0.1nm。

故答案为:化学;病毒;nm。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杯水泼到一堆沙子上时,水迅速渗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一瓶水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C.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答案】B【解析】A.一杯水泼到一堆沙子上时,水迅速渗漏了,只能说明宏观物体间存在缝隙,故A错误;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一瓶水很难被压缩,故B正确;C.炊烟是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固体小颗粒,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不是分子变大,故D 错误。

故选B。

2.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A、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B、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阳光下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C.3.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B.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答案】B【解析】A.固体液体很难压缩,不是分子间没有空隙,任何物体的分子间都有空隙,主要是因为分子斥力.A错.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故B正确.C.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但是即使温度降到0,分子仍在运动,而不可能停止运动.C 错.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因为分子间距离过大,几乎没有分子力的作用.D错误.4.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这一实验说明了()【答案】A【解析】当把一侧的肥皂液膜碰破后,另一侧的肥皂液分子间的引力作用,致使肥皂液的面积减小,将棉线拉了过去。

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

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

13.1分子热运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过关(共4小题)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答案】分子;原子;10﹣10m。

【解答】解: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很小,是肉眼看不到的,其直径约10﹣10m。

故答案为:分子;原子;10﹣10m。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①相互接触;②无规则;间隙;③温度。

【解答】解: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②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①相互接触;②无规则;间隙;③温度。

3.固体和液体之间的间隙比较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大,不能忽略。

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斥力。

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很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所以气体容易流动飘散,也容易被压缩。

【答案】斥;引;引;斥;大【解答】解:据分子运动论可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斥力;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很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所以气体容易流动飘散,也容易被压缩。

故答案为:斥;引;引;斥;大。

4.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乙图,此种研究物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叫类比法。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随堂练习附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随堂练习附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随堂练习附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6题)1.近期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片中熊二能够嗅到树木深处的蜂蜜味是因为蜂蜜()A.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间存在引力D. 分子间存在斥力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 湿衣服晾干了B. 落叶飘零C. 灰尘漫天D. 雪花飘飘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 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不见了B. 酒瓶开后,周围可闻到酒精味C. 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活动D. 墙角放煤的地方,墙壁里面变黑了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的是()A. 腌制咸菜时,放盐后经过较长时间菜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菜很快就有了咸味B. 滴在热水里的墨汁比滴在冷水里的墨汁扩散的快C. 洗过的衣服冬天比夏天干的慢D. 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5.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 春天,柳枝吐芽B. 夏天,山涧瀑布C. 秋天,菊香满园D. 冬天,雪花飘飘6.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 分子间有间隙B.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二、填空题(共4题)7.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

8.如图甲所示,将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同时缓慢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热水中的红墨水先变得均匀,如图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 . (选填“剧烈”或“缓慢”)9.(2015•临沂)往一杯水中放入一块糖.过一会儿,会变甜了.这一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 .10.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 ________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着 ________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分子的热运动【解析】【解答】解:蜂蜜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现象使空气中充满蜂蜜分子,所以熊二能够嗅到树木深处的蜂蜜味.故选A.【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2.【答案】A【考点】扩散现象【解析】【解答】落叶飘零、灰尘漫天、雪花飘飘都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湿衣服晾干了,是水分子以气体的形式扩散到了空气中,是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选A.【分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3.【答案】C【考点】分子的运动【解析】【解答】解:A、这是冰糖扩散在水中了,是分子运动的结果;B、酒精气体在扩散,说明分子运动;C、这是细菌的活动,不是分子运动;D、这是固体分子之间发生的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选C.【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不同.4.【答案】D【考点】分子的热运动【解析】【解答】A、腌制咸菜时,放盐后经过较长时间菜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菜很快就有了咸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滴在热水里的墨汁比滴在冷水里的墨汁扩散的快,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洗过的衣服冬天比夏天干的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说明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分子运动无关.故选D.【分析】(1)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5.【答案】C【考点】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解析】【解答】A、春天,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B、夏天,山涧瀑布是水受重力作用从高处流下形成的,是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C、秋天,菊香满园是扩散现象,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符合题意;D、冬天,雪花飘飘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很小分子的运动肉眼看不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分子热运动是微观现象,分子很小,用肉眼观察不到,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6.【答案】C【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解析】【解答】解:液体在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液体比较难以被压缩.故选C.【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无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二、填空题7.【答案】振动;无规则运动【考点】声音的产生,分子的运动【解析】【解答】解:“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分子热运动》一、选择题1.如图1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答案:C解析:利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释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特征。

在这三种状态中,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在任意空间内自由运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间的排列紧密,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形状。

2.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答案:D解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宏观上体现在扩散现象,两种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本题中C选项中的水晶帘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D选项中的花香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使远离花的地方也能闻到香味。

3.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情境描写,下面摘录的一部分语句都是描述我国大好河山的,其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答案:A解析: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不同,无论物体是否运动,其内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永不停息的运动。

本题A选项中的花香就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无论是否有风,都能闻到香味。

而B选项中的微风是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C选项中红叶是受到风的作用力飞舞;D选项中的大雪是受到重力落下。

4.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把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10-10m,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单个分子。

中考物理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全册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人教版)

中考物理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全册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人教版)

13.1 分子热运动高频易错同步题汇编【易错考点精讲】1.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2021•长沙模拟)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很小,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

故A错误;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

故B正确;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故C错误;D、不管是密度大的气体还是密度小的气体,都会向彼此扩散,扩散方向与密度大小无关。

故D错误。

答案:B。

2.(2021•常州)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

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

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解:AB、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A正确,B错误;C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

答案:A。

专题13.1分子的热运动(解析版)

专题13.1分子的热运动(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13.1分子热运动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9?宜昌)以下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没关的是()A .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B.拆掉老旧建筑物时,尘埃飞舞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B。

【分析】解:A、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由。

故 A 错误。

B、拆掉老旧建筑物时,尘埃飞舞,属于机械运动。

故 B 正确。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是白糖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

故 C 错误。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樟脑分子运动的结果。

故 D 错误。

2.(2019?滁州一模)将一勺沙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

这个现象说明()A .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能够再分【答案】A。

【分析】解:将一勺沙糖放入一杯水中,不一会整杯水会变甜,这类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类现象说了然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A 正确。

3.(2019?河北)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甲: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乙: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丙: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理解烟是白腊的固体小颗粒D.丁: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答案】D。

【分析】解:A、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上方燃着的小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拥有的性质是不助燃、不行燃,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故 A 正确;B、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平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B 正确;C、吹灭蜡烛,立刻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从头被点燃,可见白烟拥有可燃性,白烟是白腊蒸气凝固成的白腊固体小颗粒,故 C 正确;D、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当我们不再蹬地,最后会停下来,是应为遇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故 D 不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附带答案)一.重点1、物质的构成(共3小题)1.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对于这些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直径约是10﹣10m D.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解析】扫地时的尘埃属于固体小颗粒,尘埃的直径大约10μm左右,而分子的直径在10﹣9m左右,分子的体积很小,尘埃是由很多的分子组成的,所以尘埃的体积要远远大于分子的体积;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2.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分子直径大小可以这样估测,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所示,如果一滴油在水面展开时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薄膜半径为R,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表达式是:d=。

(用常量和测得量表示)【解析】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圆形油膜的面积:S=πR2,油膜厚度为d,则油膜体积:V=Sd=πR2×d=πdR2由ρ=可知油膜的质量:m=ρV=ρ×πdR2,所以薄膜厚为:d=。

【答案】引力;。

3.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不停运动,这些小颗粒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由此,把被分子撞击的悬浮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微粒(选填“分子”、“原子”或“微粒”)运动,布朗的实验反映了水(选填“水”、“花粉”或“空气”)分子的运动,人们通常以10﹣10m (选填“m”、“cm”或“m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解析】布朗运动是指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指花粉小颗粒由于受水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分子比较小,通常以10﹣10m来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 1 节 分子热运动精选练习A .没有引力B .没有斥力C .存在引力D .存在斥力答案】 C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钛管被拽长时。

分子间表现出引力,所以很难被拉长,故 对。

4. (2019湘西)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A. 走到花园闻到花香答案】 A解析】花香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是扩散现象。

故对;而大雪纷飞、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尘 土飞扬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都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5. (2019 湖南郴州市 )周末, 小明与同学相约, 一起徒步郊游。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一、夯实基础1.( 2019 盐城)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A. 只有水分子运动 ,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 只有墨水分子运动 ,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 ,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答案】 c 解析】扩散现象是两种不同物质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红墨水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说 明水分子和墨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一切分子都在运动。

故 c 对。

2.( 2019 江苏徐州)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A. 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 A 解析】这是砂糖在水中的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故 A 是对的。

3.(2019 新疆建设兵团) 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C.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尘土飞扬B.大雪纷飞B 、C 、D 都是错的。

确的是( )A .树枝上鸟儿鸣叫--固体传声B •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树林中花香四溢--分子扩散D •鞋底都刻有花纹--增大压强 【答案】C【解析】A •我们能听能到树枝上鸟儿鸣叫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 •太阳下人影相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解析】 粽叶飘香”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运动的特点是没有规律;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 减小。

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7.(2019四川广安)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 这是 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答案】 扩散弓1。

【解析】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的运动,是扩散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锅(选填高压”或低压”,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 100C 就沸腾。

【答案】 扩散 低压。

【解析】香味分子在空气中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属于扩散现象。

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 用高温煮沸,用 低压锅”煮牛奶就是利用了降低液体表面的气体压强降低沸点的。

9. (2019江苏苏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A 错误;B 错误;C .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 正确;D .鞋底都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 错误。

6.( 20佃武威)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 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总体积 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 8.(2019四川自贡)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这是现象。

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答案】C【解析】A.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A错误;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B错误;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故C正确;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错误。

10.(20佃江苏宿迁)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

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答案】汽化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解析】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后,变成粘稠状,水分不会沸腾,难以汽化;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二、提升训练1. (2019湖南娄底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 .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 .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 .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C【解析】A选项中,花气袭人说明扩散现象很明显,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更剧烈导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故A正确,不能选A。

B选项中,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黏合剂中的甲醛也会有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故B正确,不能选B;C选项中,胶带揭下纸上的错字,是人施加外力的结果不是分子间的斥力导致的;故C错误。

应选C;D选项中,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候,分子间的作用力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

故D正确,不能选D;2. (2019湖南湘潭市)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柳絮飞舞B .玉兰飘香C .落叶纷飞D .瑞雪飄飘3.(2019 湖南益阳) 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C .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 .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 答案】 D解析】 A 选项中,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金属是由原子直接组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 A 错;B 选项中, 因为分子和原子体积太小, 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小, 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用更高倍的电子显微 镜才能观察到,故 B 错;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同时还存在排斥力,故 错;答案】 B 解析】 A 选项中,柳絮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 B 选项中,玉兰飘香是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C 选项中,落叶纷飞,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 D 选项中,瑞雪飘飘是雪花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D 选项中,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是对的。

故选 D 。

4.(2019 湖南长沙市 )“端午节 ”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 .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 •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答案】 B 【解析】A .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 错误;B .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 B 正确;C .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 C 错误;D .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故 D 错误。

C 选项中,5. (2019郴州)周末,小明与同学相约,一起徒步郊游。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 的是()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D .选项中,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7.(2019四川绵阳)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正确A .树枝上鸟儿鸣叫固体传声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树林中花香四溢分子扩散 D.鞋底都刻有花纹增大压强【答案】C【解析】A选项中,人听到树枝上鸟儿鸣叫是空气传播声音,故A错;B选项中,太阳下人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 B错;C选项中,树林中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C对;D选项中。

鞋底都刻有花纹。

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错。

6.(2019重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一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答案】C【解析】A选项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错;B选项中,C.选项中,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故C对;D错。

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F 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r 的减小而增大。

故D 选项是对的。

【解析】 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 气中去,即蒸发得越快;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小,气体分子间距较大,相互作 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9.(2019山东聊城)六月的荷香亭畔,荷花盛开,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实验现象说明【答案】D 【解析】 由图像可知,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8. (2019江西)当液体温度升高时, 其分子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 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 和体积。

【答案】无规则运动 形状。

,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盛开的荷花, 是由于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反射。

【答案】 无规则运动【解析】六月的荷香亭畔, 荷花盛开,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由于花的香味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 动,扩散到空气之中造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盛开的荷花,是因为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漫反射。

10.(2019山东烟台)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 (如图甲),过一会 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如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填相同”或 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