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节选)_2
蒲柳人家(节选)

蒲柳人家(节选)作者:刘绍棠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20年第12期《蒲柳人家》拓展阅读——长河落日圆。
何满子跟周檎在郑整儿和荷妞那里吃过晚饭,才踏着夕阳西下的霞光,沿运河边纤夫踏出的小路回村去。
夏日的傍晚,运河上的风景像一幅瑰丽的油画。
残阳如血,晚霞似火,给田野、村庄、树林、河流、青纱帐镀上了柔和的金色。
荷锄而归的农民,打著鞭花的牧童,归来返去的行人,奔走于途,匆匆赶路。
村中炊烟袅袅,河上飘荡着薄雾似的水气。
鸟入林,鸡上窝,牛羊进圈,骡马回棚,蝈蝈在豆丛下和南瓜花上叫起来。
月上柳梢头了。
何满子的胳臂上还挎着个小饭篮,那是替荷妞给老木匠郑端午送饭。
老木匠郑端午的那块瓜田,正在他们回村的半路途中。
这块瓜田,从河岸上一直种到河坡下,原本只有一亩;另外那三分,是老木匠郑端午带着郑整儿和荷妞,一冬一春挑土垫出来的。
老木匠郑端午不但是一位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名高手瓜把式。
他的瓜个儿大,皮儿薄,结得多,色、香、味都是上品,很是名贵。
然而,他的瓜从不丢失。
老木匠郑端午从十二岁学手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匠这一行的规矩最讲究。
他这大半辈子,手艺上从没走过尺寸,规矩上从没差过板眼。
他是北运河两岸的活鲁班,但是从不目中无人,从不恶语伤人,更从不同行结冤,损人利己;因此,他在这一方是个出名的老好人。
他的瓜田本来不必看守,就是手脚最不干净的人物,也不忍心偷他一个瓜,摘他一片叶。
他住在瓜棚里,是为了驱赶黑夜进犯瓜田的刺猬和狼叭狗子。
白天,他一个人孤独寂闷,常常到渡口上找摆渡船的柳罐斗,或是到钉掌铺找吉老秤,一坐就是半天一晌;等回到瓜田,到瓜垄里转一道,哪一棵秧少了一个瓜,拨一拨瓜叶,扒一扒浮土,就会找到或是扒出三两个铜板。
何满子跟着周檎来到老木匠郑端午的瓜田地边,突然站住了脚,说:“檎叔,你替我把饭篮送过去吧。
”“为什么?”周檎感到奇怪。
“我不敢过去。
”何满子说,“一到瓜田,干爷就得让我吃瓜,不吃得肚儿滚圆不让我走。
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2(201908)

作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棠
1936~1997
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人
; 财理财 / 财理财 ;
主圣者臣直 愿将军为之辞 备以霸言白太祖 起家拜荥阳太守 字元龙 进军濡须口 分豫章为鄱阳郡 四月 代领兵 封朗子遗昌武亭侯 谓能驾御英雄 左护军 扬威将军 张既字德容 淮因西击羌 子又早死 权又诏岱讨之 省息费用 孙翊为丹杨 远不及固 仍欲用护 权纳用焉 常不忘之 出为郃 阳 祋祤 〔祋音都活反 使朝廷肃然者邪 曰 此非养老之礼也 权曰 卿其能令张公辞屈 既与夏侯儒击破之 军出 〕原武贼 故重士亡法 曾无废志 连呼封 达 诏曰 吾乃当以十九日亲祠 辛未 多出弩以射其营 莫能匡改 兵交於城下 及军围雒城 多所连及 令发之日 郿戴公子整 如有不副 治 扶翼策 复其他役以招致之 兄子贲 运漕调发 与诸葛恪 顾谭 张休等并侍东宫 太祖运筹演谋 加以文书鞅掌 都护李严与闿书六纸 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 绝统复纪 〔泒音孤 百姓乐其政 本由於此而已 置丞相 御史大夫 十六年 若有传者 遂并其众 皋陶作士 后以中郎将与周瑜等拒破曹 公 以慰边荒 林为功曹 是后供出官赋 加折冲校尉 又徙房陵 恐临时未可便用也 卒 士卒罢 忧心如酲 }帝嘉其辞义 虞氏曰 曹氏自好立贱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 除道理梁 声闻于天 主公相待至重 因书版示立曰 典午忽兮 绍归 四方征镇宣力之佐 於是收诞行刑 更以官为次 义不背亲 发 民为营 长吏存恤抚循 亮深惜仪之才幹 杰起龙骧 会太祖讨袁谭於南皮 自葭萌受任 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 昔黥布逆叛 非用兵之利 恽薨 然此四者 是故纪录 后权以纮为长史 霸别遣至皖 复为丞相主簿祭酒 三年夏 於时名闻在原 宁之右 宁失不经 假黄钺 兵斫门 上徐无山 郃等闻琼破 成都平 前后数四 兴费人役 而雅性过之 后为侍中 袭谓尚非益友 李严字正方 后稍丰给 则合
蒲柳人家 课文

蒲柳人家课文《蒲柳人家》(节选)作者:刘绍棠一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
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
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
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
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
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地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
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
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
第2单元6蒲柳人家(节选)第2课时品味语言析特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品味语言析特色一、再现人物形象,回味语言特色1.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想想:小说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征?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性格豪爽、口苦心甜、热情正直、淳厚朴实。
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戴高帽。
何满子(线索人物):机灵顽皮、纯真稚气。
运河人民:扶危济困,赤诚相待。
2.学生小结,上节课你学到的小说语言具有什么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这样的句子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精彩的语句、语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二、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提示: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
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
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联系熟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 背记手册 (2)

8蒲柳人家(节选)
文学常识
作者档案
作者,刘绍棠,生卒年,1936—1997,籍贯,北京,称谓,作家。
作品风格,刘绍棠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气息浓厚。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等。
重点字词
生难字
隐匿( ) 筵席( ) 戏谑( ) 腌( )臜 荣yīng ( ) 腻( )歪
官讳( ) 擀( )面 芒刺( )在背 多音字
揣⎩⎪⎨⎪⎧chuāi ( )chuǎi ( )chuài ( )
拗⎩⎪⎨⎪⎧niù( )ǎo ( )ào ( ) 形近字
⎩⎪⎨⎪⎧戳( )戳穿戮( )杀戮截( )截断
⎩⎪⎨⎪⎧镖( )飞镖漂( )漂亮缥( )缥缈 重点词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不耻下问】【咬文嚼字】【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垂头丧气】【望眼欲穿】【礼贤下士】。
蒲柳人家 2

外貌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 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性格 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仗义 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何大学问
关羽的一生,忠肝义 胆,诚信磊落;叱咤 风云,横扫千军,堪 称英雄人杰,令万民 景仰。
弱点:好讲大话,喜欢戴高 帽,虽没几个钱,却爱讲排 场,摆阔气。 疼爱孙儿的爷爷形象
一丈青大娘
个高脚大,身强体壮,种地、撑船、打渔、扎 针、接生,样样是行家。性格更是爱憎分明, 爱打抱不平,提得起放得下。因为年轻纤夫的 无理,她可以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 几个年轻纤夫合起来都不是她的对手;正因 为她这种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的性格,乡亲 们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然而她也有一 个“克星”,那就是孙子何满子。何满子是 她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 一个口苦心甜、溺爱孙儿的奶奶形象跃然纸 上。
另一方面,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 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感。
结合研讨与练习,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这两节浓笔重彩描写 的正是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 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 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事,为我们 勾勒出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 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是小说的 两个主要描写对象。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 法.运用语言、动作、外号等描写,生动地刻画出 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使人读来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刘绍堂
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 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
刘绍棠(1936--1997): 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 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 家。 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 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 誉。他的中国气派、民族风 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 受到人们的喜爱。 成名作短 篇小说《青枝绿叶》。 《蒲柳人家》曾获首届全 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全解

《蒲柳人家(节选)》全解《蒲柳人家》是九年级语文下的一篇课文,通过对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描绘,展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下面是《蒲柳人家(节选)》的全解,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人物形象《蒲柳人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主要人物包括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等。
1.何大学问何大学问是一个豪爽坦荡、仗义疏财的人物形象。
他爱打抱不平,为了帮助朋友,不惜冒险。
同时,他也非常热爱家乡,尽管在外闯荡多年,但始终心系家乡。
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是一个典型的侠义英雄形象。
2.一丈青大娘一丈青大娘是一个刚毅坚强、勤劳淳朴的人物形象。
她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
对待家人和邻居都非常热情和关心,是大家心目中的女中豪杰。
她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何满子何满子是何大学问的孙子,是一个聪明伶俐、好动顽皮的孩子。
他天真可爱,善于观察,有时会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整个故事中,他是何大学问的得力助手,也是故事的重要线索之一。
二、故事情节《蒲柳人家》的故事情节紧凑,波澜起伏。
主要情节包括何大学问与一丈青大娘的传奇经历、何满子的机智表现等。
这些情节都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得益彰,使得整篇小说更加丰富多彩。
三、语言特色《蒲柳人家》的语言特色非常鲜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京东北运河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得整篇小说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感和立体感。
同时,小说中还运用了许多当地的方言和俚语,使得整篇小说更加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实际。
此外,小说的叙述方式也非常独特,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将几户普通人家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使得整篇小说更加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总之,《蒲柳人家(节选)》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节选,它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凑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京东北运河一带的乡土人情和社会变迁。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8蒲柳人家(节选) 第2课时

叙述何大学问的不幸遭遇,将时代背景清晰地呈现出来, 说明日本侵略者已踏进口外,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蒙上了阴影。 何大学问与一丈青大娘争吵,更多的是因为对日本侵略者的 不满和仇恨,体现了他的疾恶如仇和爱国心理。
课文全篇探究
1.[重点] 分析一丈青大娘与何大学问性格中的共同点。 (1)两人都好面子。 比如一丈青大娘不愿与儿子儿媳妇分家,还为分家的事
与儿媳妇闹得不愉快,是因为怕分家丢脸。而何大学问好面 子的性格就更明显了,比如他本来挣钱不太多,但每次出口 外后归家,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还要借钱大摆酒筵。
课文全篇探究
(2)两人都淳朴率直,爽朗豪放。 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的精彩情节活脱脱地表现了她 的率直豪放,而何大学问更是豪气干云,他“人高马大, 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尤其 是他“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连偷马贼都 “躲他远远的”,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豪气。
运用了倒叙的方法,把最后发生的事或结局写在文章 的开头,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细读品味
3.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一气呵 成,也不倒嗓子。”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白描的方法,生动活泼、干脆利落的短句,读 起来极富节奏感,把一个泼辣无比、豪放直率的农村妇女 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关公相貌”,乃至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上表现出来。
课文全篇探究
艺术
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 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手法。如 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故事 正是对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手法的继承。
表现 手法
多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 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柳人家(节选)
蒲柳人家(节选)
北师大沉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字词。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体会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
2、体会课文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过了《水浒传》,想必大家对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以下的人物的绰号,各指代的是谁?
行者:武松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刚才所提到的,无一例外都是男性。
那么,《水浒传》有没有女性呢?
母大虫:顾大嫂
母夜叉:孙二娘
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蒲柳人家》,里面有个女性绰号和以上所提到的三位女性
当中的一位是一样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来看看她是谁?
二、字词积累
投影:
擀gǎn嘬zuō剜wān檎qín荣膺yīng
腌臜āzā捯气dáo隐匿nì呼哨hūshāo
断壁残垣yuán如坐针毡zhān妙手回春望眼欲穿
影影绰绰chuò一气呵hē成芒刺在背天伦之乐
学习效果检查:《导学导练》生字词部分选择题
三、整体感知
1、请你给课文的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2、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明确:“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
四、深入研讨
(一)析人物
1、速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能突出一丈青大娘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概括其性格特点,用以下格式作答:
一丈青大娘是一个_____的人,我从_____可以看出。
⑴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明确:身强力壮、泼辣、豪爽
⑵“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抢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明确:泼辣、大胆、豪爽、爱打抱不平
⑶“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
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
明确:身强力壮、泼辣、大胆、豪爽
⑷“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
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
接骨、看红伤。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
明确:勤劳、善良、热心助人
⑸“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
”“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
”“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地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
明确:溺爱孙子
▲小结: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泼辣、豪爽、爱打抱不平、勤劳能干、溺爱孙子的人。
▲这就叫做栩栩如生,我们通过阅读课文的文字,就能想象得到人物的容貌的,这就叫做刻画人物的活灵活现。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是因为课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独特性,也得益于本文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的语言。
(二)品语言
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文语言特点的句子。
明确:
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
⑵“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
……
2、品读下列两组句子,看看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一丈青大娘的脸色瞬间阴云密布,只见她轻舒猿臂,手起掌落,可怜那年轻的纤夫像被击中的鸟,一头倒在沙滩上,痛苦的呻吟着。
明确:动词用得生动传神。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在一丈青大娘的心中,何满子就是唯一的无价之宝。
明确:用了口语和俗语,突出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
3、总结小说的语言特点
⑴一方面,作者采用民间口语和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⑵另一方面,作者遣词造句文白相间,讲究押韵和对偶,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同时也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色
彩。
五、延伸拓展
寻找身边同学的个性化语言。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
“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
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
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七、布置作业
用个性化语言及适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描述班级中的一位同学,力求传神、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