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3作业Word版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作业(16)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
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雅好为文,颇自矜伐,端士鄙之。
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
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
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
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
图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
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称不辱居士。
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为《亭记》云。
臣谨按注:图,河中虞乡人。
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
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
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
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
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
久之,征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
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
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
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
昭宗东迁,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为柳璨所阻,一谢而退。
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
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
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五代史阙文》,有删节)注:臣谨按,意为“我恭谨地考察过”,后面一般为作者的补叙以及议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车驾播.迁播:迁移B.不名.官位名:占有C.图见唐政多僻.僻:不正D.良.有以也良:认为……好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空图自负的性格使他招致权贵的反感,于是他弃官不做,隐居山林。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1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题。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
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
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
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已而得者,其时顾.也。
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
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
冬与夏不能两刑.,草与稼不能两成,新谷熟而陈谷亏,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无遂功,天之数也。
故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
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
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
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
”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
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宁越,中牟之.鄙人也。
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
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宁越曰:“请以.十五岁。
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
”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
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于其师。
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
今日将教子以秋驾①。
”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
”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矣。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4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202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
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
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
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
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
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
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
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阳:水之北)B. 舟车冠盖之冲(冲:冲过来)C. 故其子孙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循:遵守、依照)D. 处者皆有廉退之行(退:谦退、谦逊)(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③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②硕求余文以记之④盖其先君子之泽也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全部直接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①陂田苍茫,行者倦厌②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③奇花异草,有京洛之态④果蔬可以饱邻里⑤鱼鳖可以馈四方之宾客⑥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2分)申用嘉,字美中,号经峪。
申相国文定公时行季子..也。
为人恭俭廉仁,勤于职事。
留侍文定京师,益肆力经史..百家,口诵手钞,经寒暑不辍。
讲求本朝典故,曰:“吾他日当为朝廷致实用,岂能终作书生哉?”尤留心明刑之学,以为民命之死生、国祚隆替所关。
时黔、蜀用师,檄.调赣兵,月饷缺,聚而哗,抚军仓卒无计划,用嘉慷慨出谕,皆惧伏退。
而抚军反愧而忌之,前缙绅..不得请者,因乘机中之,平迁高州府同知。
用嘉治赣五年,再摄府事,摄属县一,奉檄巡行他郡县三,菹醢之属无所扰于民。
将行而军民诉制府请留者,连日不得休。
寻奉旨擢应天治中,丙寅..夏之任。
府尹故尊重,不亲狱讼钱谷,多委僚佐。
治中又领江防钤辖,沿江屯营,职最剧。
上官知其练达,凡大事非其职掌者,更以属之。
如经画江东驿马,商民并赖者数十年,是其一也。
尝奉檄盘盐,却盐商例金。
司鼓铸局,不取羡,令铜费而工精,私铸者不禁自绝,而用嘉所铸钱久行不废焉。
逆奄魏忠贤方横,大吏牒下为建祠,用嘉独持不可。
丁卯,晋刑部江西司员外郎。
时先帝御极,诛忠贤,其党者分别定罪。
张体乾、谷应选尝罗织刘铎以死,至是用嘉主其狱,据律论大辟..称快。
..,谳状出,海内都察院易应昌以忤旨得罪,司谳者普受重谴。
用嘉案呈,不抗不阿,卒荷宽典。
甲戌计吏举异等,升贵州按察司副使。
察所属孔子庙,废者建之,圮者修之,备祭器,习礼乐,董师儒,以教化诸生,彬彬兴文教,而诸兴作费又皆捐俸禄以倡僚属,多方措置,不以取诸民。
期年之间,文事武备,粲然可观矣。
甲申闻变,痛愤甚,谓家人曰:“吾不能面颜人世矣。
”言讫而瞑。
用嘉天性仁厚,约于自奉而厚人。
当理刑赣州时,有通判伍君到官,未几,卒.,贫不能殓,用嘉经纪其丧而归之。
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
(节选自《明史·申用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B.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C.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D.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断句。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34)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朗读与呐喊莫言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
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
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
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
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
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
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
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
呱!呱!呱!……”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
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
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
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
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
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
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
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4)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丹霞记[清]袁枚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往探。
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
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
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
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
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
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
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
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
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
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
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景胜矣。
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
大抵禹迹至今四千余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陋.矣妄矣,殆不然矣陋:浅薄B. 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涯:边际C. 循原路下,如理.旧书理:温习D. 间.有豪牛丑犀间:中间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从去丹霞山路上写起。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翻译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翻译作业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
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
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
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
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间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
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
建初初,丕举方正,恭始为郡吏。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五》)(1)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
译文:(2)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
译文: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
(1)“先”,祖先;“出于”,出自,来源;“为……所”,被动句;“氏”,名词活用为动词,把……作为姓氏。
(2)“岁”,年;“问以酒粮”,介词结构后置,应翻译为“以酒粮问候”;“辞”,推辞,拒绝。
要注意句意通畅。
答案:(1)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把鲁作为姓氏。
(2)太尉赵憙仰慕他们的志向,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问候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把鲁作为姓氏。
祖父叫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有机智善变的能力,被称为“智囊”。
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
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顿足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了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以此感到惊奇。
(鲁恭)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鲁诗》,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3 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
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
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
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
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
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
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
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镇历阳。
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
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
泗水渗,日裁行十里。
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
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
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
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
魏军仍进滑台。
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
初遣彦之,资实甚盛。
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
九年,复封邑..,固辞。
明年卒,谥曰忠公。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B.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C.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D.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D[“于彭城洲”作“战不利”的地点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B、C两项;“江陵”作“平”的主语,“江陵平”意思为“江陵平定”,其结构和意思完整,且其后“因监荆州州府事”的主语是到彦之,故“平”后应断开,故排除A项。
选D项。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
B.朝服,指古代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C.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有时会放宽资格。
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D[“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表述错误,并非“所有权力”。
] [回归教材] 本题考查的四处古代文化知识,有两处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出处。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中有“大夫”,《荆轲刺秦王》“乃朝服,设九宾”中有“朝服”。
这警示我们对教材的学习和利用应该更加深入,从各个角度吃透教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到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
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宋武帝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太尉中兵参军。
B.到彦之沉着冷静,心思细腻。
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
C.到彦之奉命北伐,取得初步成功。
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的滑台、虎牢、洛阳等地。
D.到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
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到彦之率领的军队粮食耗尽、将士疾疫,到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
C[“一路行军迅速”理解有误,原文是“日裁行十里”,说明行军速度比较慢。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5分)译文:(2)初遣彦之,资实甚盛。
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5分)译文:答案:(1)武帝即位,彦之升爵位为侯。
彦之辅佐镇守荆楚,接近二十年,威信被士人与百姓怀念。
(得分点:“受命”“垂”各1分,被动句的翻译1分,大意2分)(2)当初派遣彦之,军需物资非常充足。
等到返回,所有物资全部用尽,朝廷府库因此空虚。
(得分点:“资实”“盛”“凡百”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是楚国大夫屈到的后代。
宋武帝讨伐孙恩,彦之因是同乡乐意随从,常有战功。
义熙元年,补授镇军行参军。
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太尉中兵参军。
武帝即位,彦之升爵位为侯。
彦之辅佐镇守荆楚,接近二十年,威信被士人与百姓怀念。
等到文帝入继皇统,认为徐羡之等人新近有意篡逆侵凌,畏惧,想派彦之领兵任前锋。
彦之说:“了解他们没有二心,就应穿着朝服顺流而下;假使有意外,这些军队已不足以依仗,反而开启嫌隙的首端,不符合远近人的期望。
”恰好雍州刺史褚叔度去世,于是派遣彦之暂代官职镇守襄阳。
羡之等人希望当即任命彦之为雍州刺史,皇帝不准许,征召为中领军,把军队事务委托给他。
彦之从襄阳出发,谢晦已到镇所,顾虑彦之不经过自己住处,彦之到达杨口,步行前往江陵,深深表示诚心,谢晦也深厚地结交。
彦之留下马匹和利剑名刀给谢晦,谢晦因此大感安全。
元嘉三年讨伐谢晦,升彦之为镇军将军,在彭城洲交战失利,都想退回夏口,彦之不返回。
恰好檀道济到达,谢晦才失败逃走。
江陵平定,彦之便监管荆州州府事务,改封建昌县公。
这年秋天,升为南豫州刺史,监管六州诸军事务,镇守历阳。
皇帝对彦之恩情深厚,将加授开府,想使他先立大功。
七年,派遣彦之掌管并督促尹冲、朱修之等人北伐,从淮水进入泗水。
泗水干涸,每天才行走十里路。
从四月到七月,才到东平须昌县。
北魏的滑台、虎牢、洛阳守军都逃走了。
彦之留下朱修之守卫滑台,尹冲守卫虎牢,杜骥守卫金墉。
十月,魏军攻向金墉城,随后到虎牢,杜骥逃走,尹冲军队溃败而死。
魏军于是推进到滑台。
当时黄河冰层将合拢,粮食又用光,彦之原先有眼病,到这时大发作,将领士兵患瘟疫,于是退兵,焚烧船只步行到达彭城。
当初派遣彦之,军需物资非常充足。
等到返回,所有物资全部用尽,朝廷府库因此空虚。
文帝派遣檀道济向北救援滑台,逮捕彦之入狱,免除官职。
九年,恢复封土,他坚决推辞。
次年去世,谥号为忠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邢峦,字洪宾,河间鄚人也。
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
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
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
高祖①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
”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
”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
”有司奏策秀孝..,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
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
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
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
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
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
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
”世宗从之。
萧衍②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③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峦至汉中,白马已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
军锋所临,贼皆款附。
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
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
谥曰文定。
(节选自《魏书·邢峦传》,有删改)【注】①高祖:北魏王朝的皇帝元宏。
②萧衍:南朝梁武帝,梁朝的建立者。
③夏侯道迁:人名。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B.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C.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D.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C[ “梁秦二州行事”为“夏侯道迁”的官职,二者中间不能断开;且“夏侯道迁”作“以汉中内附”的主语,二者中间也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
“都督”意为“统领”,“征”意为“征讨”,“都督征”与后文“梁汉诸军事”构成动宾关系,主语为省略的“邢峦”,句子结构完整,“都督”与“征”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C项。
]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作“一帙”。
“负帙”即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
B.“行药”又称“行散”,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等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
C.“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D.“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贡”即外国或外族进献的贡品。
“蕃”也通“藩”,如“藩国”。
B[“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错,其所服之药为“五石散”,尽管配方不尽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的表现,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故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
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其深受高祖的赏识,常在高祖身边作陪,宠遇过人。
B.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
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
C.邢峦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
他劝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派军队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