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综合征病案分析

合集下载

马尾损伤综合征外科名词解释

马尾损伤综合征外科名词解释

马尾损伤综合征外科名词解释
马尾损伤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是一种由于腰椎疾病导致的马尾神经损害,产生以大小便失禁、性功能及鞍区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体征的症候群。

马尾神经是指腰骶部一并由L2-5、S1-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马尾神经损伤可导致会阴部、股部或小腿的根性疼痛,常有自发性疼痛放射至会阴及臀部,也可表现为下肢无力、膀胱和肛门括约肌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马尾损伤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有多种,如腰椎间盘的急性突出、腰椎骨折等,这些疾病导致腰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此外,马尾神经粘连损伤综合症也是一个病症名称,它是指马尾神经因受到外界因素发生麻痹、紊乱或功能不全,不能调节支配区域运动、感觉、痛觉、知觉、温度等功能的调节。

对于马尾损伤综合征的治疗,西医主要以手术切除突出椎管内被压缩骨折的椎体骨片、脱出的椎间盘以及刺激马尾神经的肿瘤为主,辅以脱水剂、皮质激素、营养剂或自由基清除剂等,但疗效不很理想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预防和治疗马尾损伤综合征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治疗原发病、改善腰椎管狭窄、减轻压迫等。

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位或弯腰等动作,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以减轻腰椎负担,预防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生。

动留针术治疗难治性马尾综合征1例

动留针术治疗难治性马尾综合征1例

动留针术治疗难治性马尾综合征1例作者:樊艺等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9年第10期樊艺郭茜茜陈雪梅应坚王毅刚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重庆市 400020【摘要】动留针术治疗马尾神经综合征1例,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讨论分析意义及价值,拟为马尾神经综合征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马尾神经综合征;针刺;动留针术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导致的以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二便、性功能及鞍区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

马尾神经是脊髓与周围神经的桥梁,连接背根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易受到机械性损伤,损伤后出现鞍区感觉缺失、肠道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多数患者残留有膀胱或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2-3],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CES的总体发病率低,大致为0.07%~0.12%[4],主要治疗方式是以手术解除马尾神经的压迫[5],这对减少继发性损伤有一定作用,但预后效果不佳。

药物对症治疗也尚未取得满意的效果[6]。

笔者有幸跟随重庆市名老中医王毅刚老师出诊,治疗一例难治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病案彭某某,女,8岁,2018年03月07日初诊。

主诉:反复腰痛、双下肢麻木及大小便失禁3月。

现病史:4月前患儿因感冒后出现发热,于浙江省某医院就诊。

住院期间因反复高热,考虑脑膜炎的可能,于3月前(2018年1月3日)患儿行腰椎穿刺术,腰穿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及双下肢麻木,术后小便急,大便便意感觉异常,随后出现大小便失禁。

后浙江省儿童医院,头部CT示及腰部MRI示:正常所见,未见马尾神经有压迫,诊断为马尾神经综合征。

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又辗转于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儿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疗效均不佳。

患儿因四处求医被迫休学,于2018年2月来重庆求医,先后在西南医院儿科,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康复科康复治疗,治疗效果依然欠佳。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致永久性马尾综合征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致永久性马尾综合征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致永久性马尾综合征【导读】椎管内麻醉后永久性神经并发症非常少见,但后果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其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治疗等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其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出现此类并发症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9岁,身高160cm,体重61kg,ASAⅠ级。

因G1P0孕38周,臀位,入院行择期剖宫产术。

既往无神经功能障碍,无根性疼痛及腰背痛。

血糖正常,各项常规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入手术室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取L2~3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顺利,一次完成。

继而以25G Whiteacre笔尖式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清亮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10mg+8%葡萄糖溶液共2ml,推注时间约12s(布比卡因为非无菌玻璃安瓿瓶注射液,打开安瓿前用75%酒精擦拭安瓿颈部),推注结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向头端置管,留管4cm。

在整个穿刺、置管、注药过程中,患者无麻木、疼痛及任何神经刺激征。

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腹部左侧倾斜,感觉阻滞平面达T6。

剖宫产手术平稳顺利,术中血压波动于基础值上下20%。

术中未再追加其他麻醉药。

手术时间30分钟,术中出血300ml,术毕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镇痛使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0.1%罗哌卡因+1μg/ml舒芬太尼共100ml,背景输注2ml/h,PCA量2ml,锁定时间20分钟。

术后第一天,患者未觉异常。

术后约30小时,患者起床小便时突觉右下肢麻木无力,症状很快加重,左腿亦觉无力,立即拔除硬膜外导管。

神经系统检查示双下肢运动感觉受损,会阴部感觉受损。

6小时后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

临床诊断为马尾综合征。

腰椎MRl显示:L2~3层面椎管内右侧蛛网膜下异常影伴右侧终丝增粗(变性或炎症),L5~S1椎间盘变性伴轻度突出。

未见椎管内脓肿、血肿,亦未见椎管狭窄。

立即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mg静脉注射3天后改为80mg继续静脉注射10天。

圆锥马尾综合征名词解释

圆锥马尾综合征名词解释

圆锥马尾综合征名词解释
圆锥马尾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它涉及到脊髓底部圆锥状的尾端(称为圆锥),导致下半身的神经功能障碍。

圆锥马尾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脊髓底部受损,例如脊髓压迫、脊髓损伤或脊髓血供不足等。

这种损害会影响到从脊髓底部向下运行的神经根,导致下半身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

该综合征的症状包括以下方面:
1.下半身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疼痛感。

2.下肢肌力减退或瘫痪,导致行走困难或无法行走。

3.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尿潴留、排尿困难和排便困难等。

圆锥马尾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干预等。

药物可以用于缓解疼痛、改善神经传导或控制相关症状。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日常功能。

手术可能会被考虑用于解除脊髓压迫或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

由于圆锥马尾综合征涉及到脊髓底部的严重损伤或压迫,因此很重要的是及早诊断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失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

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

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原文首发于:公众号《腰椎那些事儿》欢迎关注~作者:nd7653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和体征的特点,结合CT和MRI影像学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在腰痛和下肢反射痛的基础上,对于新出现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急诊MRI或CT检查是必要的。

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膀胱或直肠括约肌主动舒张收缩功能障碍,鞍区感觉障碍,应作为诊断的警兆。

当鞍区出现感觉减退、缺失或排尿异常时,应考虑病情进展和马尾神经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

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病因和部位的鉴别诊断。

病因主要基于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比如避开鞍区是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特征性表现,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减退、鞍区感觉异常是椎管狭窄的表现。

结合发病诱因和病情进展,必要时可结合影像学做出鉴别诊断。

定位主要是为了与圆锥综合征相鉴别。

锥体综合征还可出现鞍区感觉异常、直肠失禁和膀胱弛缓伴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球肛反射消失等症状,但在发病早期,这些症状(骶3 ~ 5)更为严重,大多无下肢麻痹和跟骨反射(腰5 ~骶2)。

磁共振成像检查表明,病变位于脊髓圆锥水平。

治疗原则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急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是其主要治疗原则。

对于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急性加重的患者,急诊手术是必要的。

手术方法主要是去除致压物质和椎管扩大减压。

显微镜下的精细操作有助于神经根的识别和保护。

必要时需要在显微镜下切开硬膜囊进行硬膜下探查,以找到切断的马尾神经。

如果条件允许,应该解剖缝合。

是否进行稳定性重建需要结合术前和术中脊柱稳定性评估。

对于疾病早期、突出量小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诊断明确、技术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可酌情采用微创内镜减压术。

对于急性期错过手术时机的患者,减压可能仍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主要是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和维生素B1。

脱水利尿剂应谨慎和适当地使用,尤其是在急性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下。

冲击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仍有争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处理资料与方法1990年1月~2009年6月收治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发生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患者6例(0.58%)。

男4例,女2例。

年龄35~64岁,平均45.3岁;单间隙5例,双间隙1例。

突出间隙:L3~41例;L4~53例;L5~S 1 2例。

术前均采用过正规的保守治疗,进行骶管或硬膜外腔激素注射。

术前均经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和腰椎CT扫描,或辅以腰椎CT、MRI 检查确诊。

行全椎板切除2例,半椎板切除3例,扩大开窗1例;初次术后表现为所有患者会阴区麻木感;大小便功能障碍,轻度排尿困难(尿频、排尿延长、残尿感)4例,重度(尿潴留、尿失禁)2例;双下肢或单侧下肢运动无力,肌力为2~3级,皮肤感觉减退;会阴区及骶尾部皮肤感觉减退;4例男性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性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6例患者术后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发现手术部位椎间隙狭窄,相应椎体后缘增生;CT扫描可见手术间隙椎管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填塞,其中2例显示术部腰椎管及神经根不同程度狭窄;遂再次行椎板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术。

所有患者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次/日,连用3天,以减轻神经根水肿;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内注射,隔日1次,共10次;麦道可兰(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50mg/支)4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日;尿潴留及小便失禁者留置导尿;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锻炼双下肢功能,2次/日,每次1小时;足下垂者穿钉子鞋,被动伸屈踝关节,3次/日,每次10~15分钟。

结果术后随诊0.5~3年,平均1.2年。

6例病人中4人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1例遗留偶发尿失禁,1例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根据王培增的评定标准[1]优2例,良3例,可1例。

讨论第2腰椎以下的骨折脱位可以引起马尾损伤。

马尾完全断裂者少见,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消失、膀胱无力。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及诊治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及诊治

马尾 神 经综合 征 (cauda equina syndrome,CES) 是多 种原 因 引起 的 以腰 骶 椎 椎 管 绝对 或相 对 狭 窄 , 致 马尾神 经压 迫产 生鞍 区感 觉 、膀胱 功能 、肛 门括约 肌功 能 和性 功 能 障 碍 等 为 主 要 特 点 的 一 系 列 症 候 群 。腰椎 椎 间盘 突 出症 、腰椎 椎 管 狭 窄 症 是 引起 该 病最 常见 的原 因 ,其 他 原 因还 包 括创 伤 、脊 柱肿 瘤 、 淋 巴瘤 、医 源性 损 伤 等 。尽 管 CES发 生 率 较 低 ,可 一 旦 发 生将严 重 影 响 患者 的生 活 质 量 ,故 早 期 诊 断 和及 时治 疗尤 为重 要 。本 文 旨在 对 其 病 因机 制 、诊 断及 治疗 现状 进行 简要 综 述 。
2 病 因 机 制
2.1 马尾 神经 的功 能解 剖 在 临床 实 践 中引 起 CES的最 常 见 原 因 是 巨 大
的 中央型腰 椎椎 间盘 突 出症 。腰椎 退变 性脱 位 引起 的椎 管狭 窄 ,会 使椎 板 下 缘 及 附 着 在椎 板 上 的黄 韧 带 增厚 、骨 嵴增 生 ,围绕 硬脊膜 及 侧 隐窝 内的过 多纤 维 组 织可压 迫 马尾 神经 。后外 侧 突 出的椎 间盘 通常 会 在 硬膜囊 出 口处 压 迫 同侧 的 神 经根 ,而 马尾 神 经 根 在 侧 椎 管 内 只 有 一 个 代 偿 间 隙 ,更 容 易 受 压 。 Gitelman等 认 为在 马尾神 经 的近 侧端 有 一 个相 对 缺 血 区 ,机 械压 迫可 导致 马尾 神经 血运 障碍 ,同时压 迫 使 脑脊 液流 通不 畅 、神 经根 营养 供应 减少 、代谢 产 物堆 积 ,进 一步 加重 其损 伤 。

马尾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

马尾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

马尾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是指由于多种先天/后天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肿瘤、感染、椎管狭窄等)引起腰骶椎椎管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到压迫,引起的一系列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多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

详见:腰椎间盘突出症。

马尾的解剖。

马尾神经是指在脊髓圆锥以下、位于椎管内的腰骶神经根,由L2-5、S1-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的前后根组成。

包括感觉神经束和运动神经束,支配骨盆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以及肠道和膀胱功能。

经腰椎横断面脊神经解剖坐骨神经是由L4、L5和S1-3前支组成,支配单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不支配肠道和膀胱功能。

坐骨神经痛和马尾综合征可能会出现非常相似的症状,包括难以忍受的疼痛。

医生有时会将马尾综合征误认为坐骨神经痛,这通常会给患者带来毁灭性的长期后果,包括下肢瘫痪、永久性麻木和大小便障碍。

右侧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尽管旁中央型以及外侧腰椎间盘突出也可以造成马尾综合征,但大多数马尾综合征是由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中央型突出的27%)。

不同位置的腰椎间盘突出(横断面)巨大椎间盘突出可能是马尾综合征的病因马尾综合征主要发生在40岁左右的男性。

超重和肥胖个体发生马尾综合征的几率显著较高。

L4-5腰椎间盘突出是造成马尾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马尾综合征一旦出现,则应尽快考虑手术治疗,因为马尾神经功能的恢复与减压是否及时有关。

临床诊断根据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包括会阴部感觉减退(即鞍状感觉障碍)、排尿或排便失禁、新近出现的下肢末端感觉减退、新近出现的或逐渐加重的运动障碍。

鞍区感觉障碍、运动功能减弱和大小便失禁是马尾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马尾综合征鞍区感觉减退可能位置在一些马尾综合征患者中,趾行(S1)和跟行(L5, 部分L4)可能受损除了仔细认真地体格检查,诊断马尾综合征还需要进行膀胱残余尿量检查。

正常情况下,应小于50~100ml,而对于马尾综合征患者,该数值常常大于正常值,因而这一检查也可以作为术后观察疗效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分析|腰硬术后持续马尾综合症一例
术前检查术中操作无异常
患者为29岁女性、160cm、ASAⅠ级,首次怀孕,术前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任何异常发现,行规范腰硬联合阻滞操作,由高年资麻醉医生选择L2-3间隙进行穿刺,12秒内注入0.5%布比卡因2ml,之后向头侧置管,操作中患者并无异常表现,操作顺利。

手术顺利进行,结束后,硬膜外管连接术后镇痛泵(0.1%罗帕卡因+1ug/ml舒芬太尼)
马尾综合征来势汹汹术后患者并无不适感觉,但是术后30小时后,患者起身要去上厕所的过程中,突然感觉右腿有无力感,症状迅速进展,左腿也感觉到无力感。

出现无力症状后,我们将硬膜外管立即拔出,拿针刺法评估发现患者感觉运动消失平面升高到会阴部。

症状继续进展,之后6个小时,患者开始出现大小便失禁我们此时怀疑患者出现了神经并发症。

MRI确诊马尾综合症
急性马尾综合征指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腰骶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的神经症候群,其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马鞍区感觉障碍、下肢无力、膀胱和肛门括约肌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多由肿瘤、创伤、感染、椎管狭窄或椎问盘突出引起的硬膜外压迫所致。

根据患者症状我们高度怀疑发生了马尾综合症。

急诊行MRI检查后,我们确定了马尾综合征的发生,从MRI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到L2-3水平马尾神经增厚并聚集成块,,但是并无硬膜外脓肿、血肿、或者椎管狭窄的发现,我们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腰骶部MRI清楚的显示在L2-3水平马尾神经增厚并聚集成块,见下图白色箭头所示
马尾综合征的诊断事要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查体。

一旦发现患者具有马尾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应该马上行急诊MRI榆查,硬膜下血肿在MRI图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同时可以对血肿肿的位置、范围进行确定,有利于指导减压于术的进行。

由于血肿导致的马尾综合征是绝对的急诊减压于术指征。

延迟进行的手术可以降低治疗效果。

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认为在马尾综合征发牛48 h 以内进行手术减压可
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恢复机会;虽然晚期手术也可使功能获得改善,但是恢复的机会减低,无明显血肿以及椎管狭窄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有学者支持行急诊减压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也有学者支持保守治疗,目前这类的治疗尚无定论。

作者采取了保守治疗,治疗上采取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前3天,500mg大剂量甲强龙静脉输注,之后10天内降低到80mg静脉输注治疗
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包括高压氧舱、传统中药以及针灸治疗。

马尾综合症的预后
经过对症治疗,2个月后患者大小便失禁的症状消失,尽管经过康复训练,7个月后患者仍然不能正常走路,复查MRI发现与之前的MRI结果一致,仍然显示L2-3水平马尾神经增厚并聚集成块。

2年的康复治疗后,患者仍然存在左腿存在跨阈步态以及足下垂的情况。

元凶是谁?
作者经过分析后认为最有可能导致蛛网膜炎引起马尾综合症的元凶是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局麻药可导致神经周围渗透环境改变以及神经纤维水肿,同时马尾神经与相邻神经根相比缺乏保护,浸泡在高浓度麻醉药中更容易受到损害,并发神经症状。

我们通读全文后,发现作者注射布比卡因时并没有连接过滤器,我们怀疑也有可能是药液中的杂质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蛛网膜炎症进而粘连出现马尾综合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