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1、古今异义: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阴知_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4、三代:夏商周5、中国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6、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7、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8、古今异义的词--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9、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10、对偶的作用。
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11、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12、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13、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14、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15、重点语句翻译: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翻译: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翻译: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1、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2、通假字: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3、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4、探源法巧解字形题: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来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故事。
不了解出处及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就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写。
所以要识记词语的字形,能结合其最初的来源,这样有利于准确、牢固地记忆其形态。
比如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bff1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d.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名句1、“出师表”中的“八斗之才”:是将太公望、闻仲勋、苏秦等八位称之为“八斗之才”。
2、《陋室铭》中“舍且珍重”:是谓勿以金银之物财为珍重,而以学识、孝心、仁厚、慈权之德为宝贵。
3、《赤壁赋》中“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形容群雄奋勇进入征战之地,而不能活着回来的悲痛心情。
4、《离骚》中“逍遥游”:是指抛却俗世之苦,身披新衣,欢乐自在、无拘无束地漫步游荡。
5、《九辩》中“文丑之交”:是指文雅叙说使人钦敬,丑陋顽劣之举言使人鄙弃,此乃正常人世社会中比喻所用之词语。
二、标题1、《赤壁赋》:表题法即用题记在藏书之上以示备忘,此诗为纪念长江之会战而写。
2、《陋室铭》:其特点为语言清新淡雅,有流行的节奏感,是以山水间穷酸的生活为背景,表达自己渴望志向实现的家族,重视勤学深思无益的态度。
3、《九辩》:以辩驳与辩明之原则,仔细分析中宋史籍中不同事例,解析信仰之真理。
4、《离骚》:注重运用博弈论的思维,反映唐朝社会特色及当时的价值观,并使抖落的韵致,蕴含文人的梦想。
5、《梦溪笔谈》:由梦溪回忆集,记载梦溪旧事,以及梦溪关於诗词文章的观点,是一部具有古风的集子。
三、故事1、《出师表》:讲述了项羽望远驾到了洛阳,出师表准备思念自己的父亲,把自己不必多求前线,赞美那些勇猛善战的英雄,也暗示群臣绝不可败坏这支非常优秀的部队。
2、《桃花源记》:讲述钱钟书调查研究而发现了几百年前失踪的乡人,以及古时候特殊的政治制度,始终不变的对幸福的向往。
3、《史记》:讲述了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贤臣以及杰出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的事迹,以及范围广泛的历史知识。
4、《论语》:以孔子的教导为主线,讲述着儒家思想,以及政治、哲学、政府管理等实用的方面,为古代礼仪准则提供坚实的基础。
5、《搜神记》:主要内容是鰕贾之子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宫殿,以及它里面隐藏的精彩世界,故事有许多神话、奇闻轶事,清晰地反映了古代传说中的神灵观念。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一、文学常识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为《窦娥冤》。
二、字音识记窦dòu娥桃杌wù哥哥行háng罪愆qiān错勘kān鼓三通tòng盗跖zhí瀽jiǎn半碗苌cháng弘化碧前合后偃yǎn暑气暄xuān湛zhàn三、词语成语积累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亢旱:大旱。
亢,极。
四、写作素材1、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冤情之深可见旧社会的黑暗。
2、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可见其尊老爱老之孝心。
第2课雷雨(节选)一、文学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剧作家。
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
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二、字音识记沉吟chényín无锡xī汗涔涔cén窟窿kūlong谛dì听昧mèi心财混账hùn zhàng哭哭啼啼tí江堤dī三、词语成语积累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②形容天色阴沉;③形容肿胀或烦闷。
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昧心:违背良心。
昧mèi。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第3课哈姆莱特一、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语文必修4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4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4是高中阶段的课程,包含了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多个内容。
本文将对语文必修4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课文分析、写作技巧、文学鉴赏等方面。
一、课文分析1. 诗歌鉴赏:学习诗歌的韵律、格律、修辞手法等,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2. 词语解析:学习中国古代词语的发展演变,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3. 古代文言文阅读: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4. 现代文阅读:学习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内容,理解现代文学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二、写作技巧1. 记叙文写作:学习叙事的线索结构、情节处理、人物塑造等技巧,培养写作的逻辑思维和创意能力。
2. 描写文写作:学习描写的细节刻画、意象表达等技巧,提升语言的形象感染力。
3. 议论文写作:学习论点的提出、论证的逻辑关系等技巧,提高写作的辩证思维和说服力。
4. 读后感写作:学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培养文学鉴赏和思辨能力。
三、文学鉴赏1. 文学作品的主题:学习分析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理解作品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境界。
2. 人物形象的塑造:学习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作家的人物观和审美观。
3. 情感表达的手法:学习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效果,感知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4. 作品的艺术特色:学习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文化特色。
总结:语文必修4主要涵盖课文分析、写作技巧和文学鉴赏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同时,也能够提高写作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应用都有很大帮助。
语文必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古代诗词鉴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期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诗经》包括了最早期的诗歌作品,它们记录了当时的风俗民情,以及周围各国的风土人情。
《诗经》中的诗歌以五言为主,内容多以歌颂君王、劝诫臣民、赞美风俗、讴歌爱情等为主题,体裁多样,题材广泛,语言简洁,表现手法多样。
《楚辞》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优秀诗歌集,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楚辞》反映了古代楚国人民的灵魂世界和时代状况,描绘了楚地的山水景色、历史人物与事件、民风民俗,反映了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等。
《楚辞》全面地反映了楚国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其他重要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文言文的阅读和鉴赏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言文具有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阅读价值和思想价值,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阅读和鉴赏文言文时,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 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文言文有很多独特的语法规则,例如虚词、句式、修辞手法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2. 熟悉文言文的常用词汇:文言文中有很多特别的词语或者成语,这些词汇的意义、搭配和用法都需要我们仔细地了解和掌握。
3. 注意文言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文言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往往不同于现代文学,而文言文中的一些古代历史、宗教、哲学等知识都直接影响着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因此读者需要仔细了解文言文所叙述的事物和现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三、《红楼梦》的阅读和鉴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宝库,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红楼梦》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视野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1、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2、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一词多义。
属:(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属:在。
5、《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另有“赋比兴”三种手法。
赋:直抒胸臆,比:比喻,兴:气氛渲染,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咏之物。
例如: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但是先讲孔雀东南飞,为了引出下文。
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7、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9、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10、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鸣(发出声音)11、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1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辑。
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地方色彩浓厚,故曰《楚辞》,也称“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1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14、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置(名作动)1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16、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6篇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6篇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下面是课件我为您推荐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6篇。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知识点1 游褒禅山记1、词语:庐冢、谬其传、窈然、瑰丽、褒禅山、卒葬之、猝不及防、前仆后继、倦怠幽暗昏惑2、文学常识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临川人。
两次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
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
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提携(_i)]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
具,陈述、[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
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砥砺(l)]磨练。
[裨(b)]有益。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切磋(cuō)]指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
[商榷(qu)]商讨。
[店肆(s)]店铺。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贷,推卸。
[开诚布公]指以诚待人,坦白无私。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规行矩步]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无苟且。
也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知识点2 我有一个梦想1、字词煎熬、束缚、歧视、压榨、兑现缔造、履行、侈谈、磐石、飓风蜕变、赎罪、真谛、匿迹、坎坷祈祷、巍峨、蜿蜒2、成语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3、文学常识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窦娥冤》一、生字窦(dòu)娥:剧中主人公名。
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
罪愆(qiān):罪过。
错勘(kān):判断。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
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继。
偃,仰面倒下。
瀽(jiǎn)半碗:泼,倒。
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指炎热。
湛(zhàn)湛青天:清明。
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亢旱:大旱。
亢,极。
二、词语辨析1.怨气•冤气二者都表示心中有不满之气。
不同的是,“怨气”指怨恨之气,“冤气”指因受冤枉而产生的冤枉气。
2.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三、文学常识1、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为《窦娥冤》。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形式上有说、念、唱、打,元杂剧叫科、唱、白,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作品与主角《窦娥冤》——窦娥《西厢记》——崔莺莺、红娘《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春香《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长生殿》——李隆基、杨玉环3、文学典故①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
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后,他的血变成碧(青色的美玉)。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的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六月飞霜:邹衍,战国时人。
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
他人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比喻冤案。
④东海孝妇:传说汉朝东海有个年轻寡妇,对婆婆很孝顺。
后来婆婆自缢身死,寡妇被诬告为杀害婆婆的凶手。
官吏就把她杀死以偿命。
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
⑤望夫石:古代神话,有一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人称“望夫石”。
雷雨(节选)一、字词整理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②形容天色阴沉。
昧心:违背良心。
昧 mèi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惊愕:吃惊而发愣。
沉吟chényín 无锡xī窟窿kūlong 江堤dī混账hùn zhàng二、词语辨析1.工夫•功夫“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等,如“抄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
“功夫”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意气•义气“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也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词,如“这人很讲义气”;也指有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形容词,如“你看他多么义气”。
三、文学常识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剧作家。
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
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哈姆雷特一、字音傀儡kuílěi觊觎j ì yú 吮shŭn 舐shì 害臊hài sào 缔结dì厮守sī郁郁寡欢貂皮diāo 砧(zhēn)石同衾(qīn)觊觎(jìyú)蜥蜴(xīyì)二、词语解释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三、文学常识1、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
1623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
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主要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第二单元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柳永词两首》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
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
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
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
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
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
“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苏轼词两首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赤壁”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
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痛感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有苦闷消极的愁绪,但是作者渗透更多的是特有的豪放旷达的精神。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情调首先表现在描写赤壁景物上。
词作开篇“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思人,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思维开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和壮阔景象,用词刚劲,笔墨雄健。
其次,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
“小乔初嫁了”,表现了周瑜青春年少、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英姿飒爽的形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从容淡定,沉着应战的儒将风采。
最后,表现在对与感情的抒发上。
收笔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流露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也有祭洒江天的豪放旷达的一面。
3.《定风波》的象征手法作者借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自己洒脱旷达的个性,更以此表现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而无所畏惧的愤懑和故作旷达的思想情绪。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喻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境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宠辱偕忘的超然心境辛弃疾词两首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