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能量转换演示实验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解释能量的转换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解释能量的转换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解释能量的转换(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
1、将三角架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3.整理器材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注意不要烫到手。
4.实验总结
结合以上实验现象,描述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结论: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探究能量转换实验报告(3篇)

探究能量转换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掌握能量转换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分析影响能量转换效率的因素。

4. 通过实验验证能量转换的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能量转换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量转换无处不在。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能量转换:1.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发电实验)2. 电能转换为热能(电热转换实验)3. 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光合作用实验)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发电实验:发电机、滑轮、测力计、导线、电池、电阻等。

2. 电热转换实验:电热器、温度计、电阻、导线、电池等。

3. 光合作用实验:绿色植物、培养皿、光照设备、二氧化碳气瓶、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实验(1)将发电机、滑轮、测力计、导线、电池、电阻等连接成电路。

(2)缓慢拉动滑轮,观察发电机转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3)测量电池的电压,计算电能转换效率。

2. 电能转换为热能实验(1)将电热器、温度计、电阻、导线、电池等连接成电路。

(2)通电加热电热器,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记录电热器加热前后的温度差,计算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效率。

3. 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实验(1)将绿色植物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2)将培养皿置于光照设备下,通入二氧化碳气瓶。

(3)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光合作用的产物。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实验实验数据:发电机转动时测力计示数为5N,电池电压为12V。

分析:根据公式 P = W/t,计算发电机的功率P = 5N × 2m/s / 1s = 10W。

电能转换效率为η = P / P_e = 10W / 12W × 100% ≈ 83.3%。

2. 电能转换为热能实验实验数据:电热器加热前温度为20℃,加热后温度为50℃。

分析:根据公式Q = mcΔT,计算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效率Q = 0.2kg ×4.18J/(g·℃) × (50℃ - 20℃) = 33.44J。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能量的转换 课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能量的转换 课件

八:燃烧的花生
新知讲解
点燃点燃火柴和花生米,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 花生米、缝衣针、软木塞、小烧杯、三脚架、石
棉网、水温计、钩码盒等。
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新知讲解 点实验步骤燃
1、先测量一下小烧杯里的水温,将这项数据记录在实验 记录表上。
新知讲解

燃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
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 变为光能与热能。
描述下图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
光能(太阳光)
热能(电水壶加热) 声能 (水开的叫声)
化学能(植物生长)
机械(机 械运动)
电能(发电机工作)
能量转换过程
光能
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
声能和动能 热能
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说说其中能量转换
● 1.找一颗大扣子,按图穿入一根1米左右的细绳。 ● 2.把扣子放在线中央,甩动绳子几圈。 ● 3.拉紧绳子,让扣子向相反方向旋转,再放松绳子,让
扣子按初始甩动的方向旋转。 ● 4.不停地拉、松,使扣子有节律地旋转。 ● 5.观察并说一说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5.2 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电能
光能
热能
• 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 能和声能。
●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一:电水壶 电能→热能
二:电吹风 电能→风能热能
三:电磁铁
电能→磁能
四:手摇发电机 动能→电能
五:音叉
动能→ 声能
六:风车
风能→电能
七:小风扇

能量转换的实验报告

能量转换的实验报告

能量转换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能量的转换过程,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和规律。

二、实验装置和材料1. 一个小钢球2. 一段直滑道3. 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包含一个弹簧和一个光电门)4. 一个计时器三、实验步骤1. 将直滑道竖直放置在桌面上,并将能量转换装置安装在滑道的末端。

2. 将小钢球放置在滑道的起点位置。

3. 使用计时器计时,记录小钢球由起点滑动到能量转换装置的时间。

记为t_1。

4. 开始实验,将小钢球推出起点,观察其滑动的过程。

5. 当小钢球到达能量转换装置时,弹簧被压缩,光电门被触发,计时器停止计时。

记录计时器显示的时间。

记为t_2。

6. 将小钢球从能量转换装置释放,观察其继续滑动的过程。

7. 使用计时器计时,记录小钢球由能量转换装置滑动到滑道末端的时间。

记为t_3。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1. t_1 = 4.5 秒2. t_2 = 2.3 秒3. t_3 = 3.7 秒五、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钢球在滑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和能量转换装置转换的能量。

1. 小钢球的平均速度小钢球在滑动过程中,由起点滑动到能量转换装置的时间为t_1,由能量转换装置滑动到滑道末端的时间为t_3。

根据公式v = \frac{d}{t},其中v为平均速度,d为距离,t为时间。

由此可得小钢球的平均速度为:v = \frac{d_1 + d_2}{t_1 + t_3}其中,d_1和d_2分别为小钢球由起点滑动到能量转换装置的距离和由能量转换装置滑动到滑道末端的距离。

根据实验装置的测量,d_1 = 2 m,d_2 = 3 m。

代入数据可得:v = \frac{2 + 3}{4.5 + 3.7} = \frac{5}{8.2} \approx 0.61 \mathrm{m/s}小钢球的平均速度约为0.61米/秒。

2. 能量转换装置转换的能量当小钢球撞击能量转换装置时,弹簧被压缩,意味着能量转换装置吸收了一定的能量。

物理探索能量转化的实验

物理探索能量转化的实验

物理探索能量转化的实验能量转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一种形式的能量如何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转化无处不在,如电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能量转化的原理,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个物理探索能量转化的实验。

一、摆钟实验摆钟实验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实验,通过摆钟的摆动来研究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长线绳,一根重锤和一个支架。

2. 将重锤系在线绳的一端,另一端悬挂在支架上。

3. 将重锤拉至一侧,松手让重锤自由摆动。

4. 记录重锤在不同位置的摆动速度和高度。

实验原理:在重锤摆动过程中,当重锤到达最高点时,动能最小,而重力势能最大;当重锤到达最低点时,动能最大,而重力势能最小。

由此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

二、太阳能电池板实验太阳能电池板实验是一种研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帮助我们理解光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和一个电流表。

2. 将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阳光下,连接电流表。

3. 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的照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的能量被电池板中的半导体材料吸收,进而激发电子跃迁,形成电流。

因此,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光能到电能的转化。

三、机械能守恒实验机械能守恒实验是一个探究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关系的实验。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斜面、一小球和一个刻度尺。

2. 将斜面架设在一个水平的台面上,确保斜面的倾角恒定。

3. 将小球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并记录小球在不同位置的高度和速度。

4. 观察小球在斜面上滚动的过程。

实验原理:在机械能守恒实验中,小球的总机械能(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滚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当小球从斜面的顶端释放时,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小球会逐渐加速,动能增大,而势能减小;当小球滚动到斜面的底部时,动能达到最大值,势能达到最小值。

能量转换演示的实验报告

能量转换演示的实验报告

实验三能量转换演示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流动流体具有的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柏努利方程。

(2)掌握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体阻力的表现形式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1)测量几种情况下的压头,并作分析比较。

(2)测定管中水的平均流速和点C2、D1 处的点流速,并做比较。

实验原理(1)流体流动具有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和静压能。

它们均可以用一段液柱高度来表示其大小,所以又称之为位压头、动压头和静压头。

(2)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管路情况的变化,如位置的高低,管径的大小或者流经不同的管件等,这三种机械能相互转化。

(3)理想流体的粘度为零,流动过程将不产生任何机械能损失,如果流体做稳定流动。

则在同一管路中的任何两个截面上。

尽管这三种机械能各自大小不尽相同。

但其总和是相等的。

(4)实际流体的的粘度不为零,由于内摩擦力的作用,在流动过程中,部分机械能将转化成热能而损耗掉。

因此,不同的截面,总的机械能是不相等的,二者之差,便是阻力损失。

(5)因此在进行机械能衡算时,就必须将这部分机械能加在第二截面上去,其和才等于流体在第一截面的机械能总合。

单位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机械能衡算式,称之为柏努利方程。

三.主要仪器设备不锈钢离心泵 SZ-037 型低位槽 490×400×500 材料不锈钢高位槽 295×195×380 材料有机玻璃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将低位槽灌有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关闭离心泵出口调节阀门及实验测试导管出口调节阀门而后启动离心泵。

2.逐步开大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当高位槽溢流管有液体溢流后,调节导管出口调节阀为全开位置。

3.流体稳定后读取A、B、C、D截面静压头和冲压头并记录数据。

4. 关小导管出口调节阀重复步骤。

5. 分析讨论流体流过不同位置处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得出结果。

6. 关闭离心泵,实验结束。

五.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A 截面的直径14mm ;B 截面的直径28mm ;C 截面、D 截面的直径14mm ;以D 截面中心线为零基准面(即标尺为-325mm )Z D =0。

能量的转换实验报告

能量的转换实验报告

能量的转换实验报告能量的转换实验报告引言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为了深入了解能量的转换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这些实验结果,以便更好地理解能量的转换。

实验一:热能转换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热能转换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我们将一根电线连接到电源上,然后将另一端放入一杯水中。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我们可以调节电线发热的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加,电线发热的能力也增强,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个实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实验二:动能转换在实验二中,我们研究了动能的转换。

我们使用了一个小车和一段斜坡,将重物放在小车上,然后将小车释放在斜坡上。

实验结果显示,当小车沿斜坡下滑时,重物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小车的动能。

我们还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与斜坡的角度和重物的质量有关。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动能的转换过程。

实验三:光能转换实验三是关于光能的转换。

我们使用了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和一台小灯泡。

将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阳光下,然后将小灯泡连接到电池板上。

实验结果表明,当太阳能电池板受到阳光照射时,光能被转化为电能,从而点亮小灯泡。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光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太阳能的重要性。

实验四:化学能转换在实验四中,我们研究了化学能的转换。

我们使用了一瓶醋和一块小碎片,将小碎片放入醋中。

实验结果显示,小碎片与醋发生反应,产生气泡和温度升高。

这是因为醋中的醋酸与小碎片中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化学能的转换过程。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能量的转换过程。

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对能量的转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节约能源的意识。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能量转换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报告

能量转换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报告

1一、实验目的1.熟悉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其转换关系,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2.观察流体流速随管径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1.总压头的分析:总压头为测压管压头与流速压头之和,任意两截面间的能量方程为:21,2111222222--++=++f H gv g p Z g v g p Z ρρ图15-1所示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可以观测到B 截面的总压头低于A 截面的总压头,这符合伯努利方程。

2.A 、B 截面间压强压头的分析:由于A 、B 两截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B 截面面积比A 截面面积大。

所以B 截面处的流速比A 截面处小。

设流体从A 截面流到B 截面的压头损失为H f,A-B ,在A 、B 两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BA f BB B A A A H gv g p Z g v g p Z -+++=++,2222ρρBA Z Z =B A f BA AB H gv g v g p g p ---=-,2222ρρ即A 、B 两截面处的压强压头之差,决定于g g B A 2222νν-和H f,A-B 。

当gg BA 2222νν-大于H f,A-B 时,压强压头的增值为正,反之,压强压头的增值为负。

3.C 、D 截面间压强压头的分析:出口阀全开时,由于C 、D 截面积相等,所以C 、D 两截面处的流速相等,即流速压头相等;设流体从C 截面流到D 截面的压头损失为H f,C-D ,在C 、D 两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DC f DD D C C C H gv g p Z g v g p Z -+++=++,2222ρρgv g v DC 2222=D C f D C CD H Z Z gp g p ---=-,ρρ即C 、D 两截面压强压头之差,决定于(Z C -Z D )和H f,C-D 。

当(Z C -Z D )大于H f,C-D时,压强压头能量转换实验2的增值为正,反之,压强压头的增值为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思考
预测A、B截面上的冲压头哪个大, 为什么? 2. 预测C、D截面上的静压头哪个大?或两 种情况都可能? 为什么?

读 数
导管 位置
A截面 静压 头 冲压 头
B截面 静压 头 冲压 头
C截面 静压 头 冲压 头 静压 头
D截面 冲压 头
阀门全开时标尺读数(
mmH2O)
阀门半开时标尺读数(
三、实验装置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 将低位槽灌有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关闭离心泵出口调节阀 门及实验测试导管出口调节阀门而后启动离心泵。 逐步开大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当高位槽溢流管有液体溢流后, 调节导管出口调节阀为全开位置。 流体稳定后读取A、B、C、D截面静压头和冲压头(冲压头 为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并记录数据。(思考:静压头和 冲压头分别从哪儿读取?) 关小导管出口调节阀重复步骤。 分析讨论流体流过不同位置处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得出结果。 关闭离心泵,实验结束。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mmH2O)
实验三 能量转换演示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下,静压能、 动能、位能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伯 努利方程的理解。 2、了解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体阻力的表 现形式。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二、思考
在水平管路中怎样测出
静压能?怎样测出动能?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