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读后感》

合集下载

镜鉴读后感

镜鉴读后感

镜鉴读后感(一):以人为镜,前车之鉴周洁一直很喜欢宋代著名词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书中曾言"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讲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也记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的优美诗句,句句动人心弦,让人敬佩。

然而看了《镜鉴》,却颇感痛心,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不断在脑中浮现。

这本书收录了很多企业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窝案串案的腐败案例,他们大多都非常有才干,在自己的岗位上也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也一度被人们所称赞过、羡慕过,但最后却都因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最终家破人亡、臭名昭著,令人深思。

在本书的序言中,国务院国资委委员、纪委书记贾福兴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取名《镜鉴》的缘故吧。

中国有句话说"德是立身之本",德能勤绩,德以服人。

但作为一名国企员工、一名共产党员,如何才能做到廉洁自律呢?我想着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欧阳修曾说过一句话"廉耻,是立人之大节",意思就是说做人有小节大节之分,知道何为羞耻是做人的"大节",万不可轻视。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小事小节上过得关,大事大节上才会过得硬。

我想,古今中外那些名人之所以能够坚守清廉而拒绝腐败,无非就是坚守了底线,把廉政纪律不断内化为自律意识,在一次次大是大非面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后被世人所歌颂。

知廉耻这是其一,其二我想就是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案例中失足的领导干部都有深刻的反思、忏悔,但都是案发后的反思,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在一天的工作生活之后,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修正自己不健康的想法和行为,一定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镜鉴》观后感 6篇(一)

《镜鉴》观后感 6篇(一)

《镜鉴》观后感 6篇(一)《镜鉴》观后感 6篇(一) 本文简介:镜鉴观后感1公司一直在强调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开展各类相关培训及学习。

近日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国资委编撰的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镜鉴》,有以下感想。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时刻牢记工作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想收获必须要有付出,不劳而获只是一种空想。

金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镜鉴》观后感 6篇(一) 本文内容:镜鉴观后感1公司一直在强调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开展各类相关培训及学习。

近日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国资委编撰的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镜鉴》,有以下感想。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时刻牢记工作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想收获必须要有付出,不劳而获只是一种空想。

金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但却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的美好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生活中要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经得起金钱的诱惑,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摆架子;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奋发进取,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反腐倡廉教育片《镜鉴》观后感及心得反腐倡廉教育片《镜鉴》观后感及心得。

二、不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观《镜鉴》里一个一个贪污腐败的案例,均是由拒绝到收小钱,从收小钱到收大钱,以致走向违反党纪国法、无法回头的深渊。

从开始的不好拒绝所谓“朋友”情面而吃请受礼,觉得只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你来我往随之而来的一些小的要求就碍于情面不好拒绝,逐渐发展到牺牲公司、国家的利益去换取更多的个人利益。

所以作为重要岗位从业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公司、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于律己,从根源上杜绝腐败滋生。

三、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识别益友和损友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

《镜鉴》警示教育片心得7篇

《镜鉴》警示教育片心得7篇

《镜鉴》警示教育片心得7篇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通过总结心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镜鉴》警示教育片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镜鉴》警示教育片心得篇1人生有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只有慎独才能避免,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君子务本,要改变命运还是要从源头改,就是从慎独开始改起。

《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意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所以党员干部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就克制了。

要求人应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欲望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党的干部应当当坦荡的的君子,不做言不由衷的虚伪小人。

应内外一致,不自欺欺人。

对于坏的东西要像厌恶腐臭那样,将其除掉,对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欢美丽的颜色那样,力求得到。

而小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干。

一旦见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边,马上遮掩,伪装良善。

这样表里不一、毫无益处。

人应该意诚在内心,显像在外表,所以君子务必在任何时候都谨慎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觉的高尚的品质。

此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应是检验慎独的两个标准。

在实践中,我将按照以下六条途径检验慎独。

一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

二是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是要每天反省,改过自新。

四是活着,就要学会感谢,多创造,少索取。

五是积善行、思利他。

把岗位当做服务的最佳平台,全身心为大家服务。

六是忘却感性的烦恼。

知足常乐,做事高调,做人低调,不比物质享受,要比精神丰富。

《镜鉴》警示教育片心得篇2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_和_中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蜕化变质。

《镜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镜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镜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镜鉴》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思想和写作风格,对现代人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在阅读这部古代经典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启发。

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镜鉴》以“王道”为中心思想,强调了君主要以仁德治国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展示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向读者阐释了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在这个意义上,《镜鉴》不仅是一部政治学的著作,更是一部道德伦理学的经典。

正如作者所言:“明德以达人心,藉人心以悟天道”。

这一句话暗示了人心与天道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通过修身养性,君主才能用明德来感化臣民,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

其次,我在阅读《镜鉴》时感受到了作者的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洞察力。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剖析,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揭示,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观察力。

例如,在《郑伯克段于鄢》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郑国君臣之间的政治斗争的描写,既展示了君臣关系的复杂性,又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真正的智慧是能够洞察到人性的复杂性和阴暗面的。

另外,《镜鉴》还强调了治国需要明智的决策和灵活的应对策略。

在《时务》这一章中,作者提出了“变者胜不变者亡”的观点。

他认为,面对时局的变化,君主不能固守旧规则,而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作为现代公民,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镜鉴》还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备受启发。

例如,在《刺大夫方以智》中,作者通过对医疗事故的剖析,展示了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他指出,医生的责任不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保护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这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诚信和情感的支持。

通过阅读《镜鉴》,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智慧对现代生活的指引作用。

《镜鉴》中的思想和观点,正如作者所言:“物理既可用融,道德亦得而备借”。

《镜鉴》心得体会[五篇]

《镜鉴》心得体会[五篇]

《镜鉴》心得体会[五篇]第一篇:《镜鉴》心得体会案例为镜,引以为鉴;遵规守纪,廉洁自律-------《镜鉴》学习心得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腐败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绝大多数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珍惜手中的权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兢兢业业地干事创业,使经济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

近日,我局为净化企业内部环境,深入开展《镜鉴-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一名在关键岗位上工作的党员干部,我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震撼和教育。

《镜鉴》中的记载,从犯罪的主观原因看,涉案人员忽视世界观改造,不重视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贪权敛财,尤其是受贿类犯罪,更凸显少数企业领导人员受市场“潜规则”的影响严重;从犯罪的客观原因看,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有制度不奏效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些案件暴露出部分企业的基础管理还十分薄弱,有的案件是长期疏于监管造成的恶果。

读完这本书,经过对书中相同、不同案例以及不同层次犯罪警示分析对比,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一、思想方面的原因,即主观方面的原因。

这些人,在掌握了一定权力之后,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扭曲,导致人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放纵了自己的贪欲。

他们往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理所当然自己的。

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话事”的“法宝”。

通观这些人的犯罪经历,虽然犯罪人级别各有不同,但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是其共性。

而人生观的迷失和价值观的倾斜,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他们堕落的“源动力”。

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

人格的失衡和品德的低下,助长了其贪婪自私和鲜廉寡耻,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二、体制方面的原因,权力过大而监督乏力。

关于镜鉴心得体会

关于镜鉴心得体会

关于镜鉴心得体会我们要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把握好自己,为促进和保证中远物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镜鉴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镜鉴心得体会一:公司一直在强调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开展各类相关培训及学习。

近日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国资委编撰的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镜鉴》,有以下感想。

时刻牢记工作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想收获必须要有付出,不劳而获只是一种空想。

金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但却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的美好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生活中要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经得起金钱的诱惑,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摆架子;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奋发进取,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观《镜鉴》里一个一个贪污腐败的案例,均是由拒绝到收小钱,从收小钱到收大钱,以致走向违反党纪国法、无法回头的深渊。

从开始的不好拒绝所谓“朋友”情面而吃请受礼,觉得只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你来我往随之而来的一些小的要求就碍于情面不好拒绝,逐渐发展到牺牲公司、国家的利益去换取更多的个人利益。

所以作为重要岗位从业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公司、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于律己,从根源上杜绝腐败滋生。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

在重要岗位工作的同志,涉及方方面面的朋友,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主动权,决不能为“铁哥们”丧失原则。

一定要清理自己的交际圈,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朋友多交、多接触,整天游手好闲的朋友少来往,最好是不来往。

不能因为朋友之间的“义气”,削弱“正气”和“骨气”。

《镜鉴》中很多受贿案例就是交友不慎被拉下水,逐渐走入牢房。

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每个人所处的角色也不断的进行着调整,不管处于什么样的角色,时刻不能放松对公司相关制度的学习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镜鉴》观后感

《镜鉴》观后感

《镜鉴》观后感近期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镜鉴》,内心深受触动。

这部片子以真实的案例,深刻揭示了腐败行为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让我对廉洁自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片中所呈现的一个个落马官员,曾经或许也是满怀理想和抱负,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在权力、金钱和欲望的诱惑下,他们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他们的堕落轨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廉洁从政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家庭幸福美满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原则。

其中,有一位官员的案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他从基层一步步努力晋升,起初工作兢兢业业,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少实事。

但随着职位的提升,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利益诱惑,他开始动摇,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从接受一些小恩小惠,到主动索贿受贿,他在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终,东窗事发,不仅自己身败名裂,还让家人蒙羞,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看到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官员如今沦为阶下囚,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我想,首先是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在面对诱惑时,他们没有坚守住道德底线,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

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权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就容易滋生腐败。

再者,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下,他们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通过观看《镜鉴》,我深刻地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普通人,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掌握巨大的权力,但同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廉洁的品质。

在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不贪图小利,不弄虚作假;在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追求奢华。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只有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而且,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对身边的腐败行为敢于说“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镜鉴》读后感

《镜鉴》读后感

《镜鉴》读后感第一篇:《镜鉴》读后感《镜鉴》读后感《镜鉴》收录了十年间查处案件中的60个典型案例,分为九大类,囊括了违法犯纪的主要类型和领域,每个案件由法律条文、案例、综合点评三部分构成。

主要讲述一小撮企业从业人员被利益驱使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为领导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敲响了警钟,通过案例的警示达到反腐教育的作用。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个不廉洁自律的领导,往往克制不住私欲膨胀,思想腐朽,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就会铤而走险,谋权敛财,臵于国家财产不顾。

这样的人生活在社会里,是非常危险,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不说,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凡是既知其外又知其内,弄明事物运转的本质,把握做人的尺度,划清是非的界线,就会活得自在逍遥,也对得起人民群众,方可能领导他人,带领他人走向光明的未来。

生活中不拘小节,思想上容易放松警惕,行为上容易纵容自己,最后掉到罪恶的万丈深渊,东窗事发悔已晚,锒铛入狱,落得人人唾骂的下场。

《镜鉴》一书提到很多贪污腐败的实例,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属于佼佼者,按理来说应该是栋梁之才,可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为了飞黄腾达,为了名扬于世,违背职业道德素质,不顾法纪法规,滥用职权,干起伤天害理的事,终究逃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结局。

逢年过节,送礼成一股风气,还堂而皇之认为是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久而久之,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小节失守,大节不保,陷入泥潭里不可自拔。

因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这些伤风败俗的恶习,坚持清正廉洁的品质,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善思明辨,警慎做事,一心一意为民服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很多酿成大错的事例,都是从芝麻小事而累积起来的。

一开始,做起恶小的事不以为然,还告诫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

然而欲望是填不满的无底洞,胃口越来越大,最后名利熏心,蒙住了眼睛,滥用职权,欲擒故纵,为了口腹之乐不惜盗用公款,为了声色之娱可以丧心病狂,为了金钱出卖肉体,为了当官出卖了良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鉴读后感》
读《镜鉴》观后感
通过学习《镜鉴》,我又一次接受了增强理想信念、权力观和党纪国法的教育,也充分认识到纪检工作的责任重大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义和道理。

一个个警示案例,深深的惋惜同时,也对我的思想震动很大、感受很深。

我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标准,坚持廉洁从业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真正做到讲党性、重修养和树形象。

有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首先,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党员,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清正廉洁。

《镜鉴》中犯错误的纪检人员都是放松学习,人生追求被膨胀的欲望所左右,迷失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方向,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抵御各种利益诱惑,自觉做到在理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牢记纪律和规矩。

其次,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党员,只要违法乱1纪,终究逃不过党纪国法的惩罚。

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用法律和党章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对待批评,经常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正确处理好情义和原则的关系。

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用更严格的制度管好自己,做到既具有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具有抗诱惑、拒腐蚀的免疫能力。

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挺直腰杆去监督执纪问责。

第三,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镜鉴》中的案例让人心情沉重,涉案人员都有过奋斗、拼搏、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而且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最后他们因为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和金钱,用不好权力,守不住清贫,守不住底线,偏离了人生的正确航向,把奋斗成果付诸东流,最终沦落到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令人痛惜和痛心。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手中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私有的,权要为民所用,利要为名所谋。

我们要自觉遵守廉洁从业规定,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始终经受住欲望的诱惑和考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通过学习《镜鉴》,我认识到正人先正己。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

我2们纪检人一定要坚决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廉洁从业,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把握好自己,心怀敬畏和戒惧,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