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记忆想象与思维

合集下载

第五讲:消费者的记忆、想象和思维

第五讲:消费者的记忆、想象和思维
广告营销
广告商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想象,通过创意广告和营销策 略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 销售量。
消费决策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通过想象来评估产品的性 能和价值。商家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引导 消费者的想象,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03
消费者思维
思维定义与分类
思维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包括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 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利用口碑营销
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中 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第五讲:消费者的记忆、 想象和思维》
2023-10-28
目录
• 消费者记忆 • 消费者想象 • 消费者思维 • 消费者记忆、想象和思维的联系与区别 • 消费者记忆、想象和思维对企业营销的启示
01
消费者记忆
记忆定义与分类
记忆定义
记忆是消费者对过去经验、感受、印象的储存和再现过程。
记忆分类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前者指在短时间内储存和提取的信息 ,后者指在较长时间内储存和提取的信息。
1 2
创造易于记忆的品牌信息
企业应通过创意和设计,使品牌信息更加易于 记忆,例如使用押韵的口号或简洁明了的标志 。
重复广告策略
通过不断重复播放广告,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 记忆。
3
利用情感联系
利用品牌与特定情感的联系,使消费者更容易 记住品牌。
针对消费者想象的企业营销策略
创造愿景
企业可以通过描绘产品或服务 的未来愿景,激发消费者的想
想象产生的过程与机制
想象产生的过程

思维和想象

思维和想象

思维与想象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1.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高级的认知形式;其不受感知觉器官的限制,是在感知决得基础上,对感知材料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摆脱感官功能的束缚超越时空限制概括性: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的抽取对关系加以概括2. 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认识过程中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action thinking]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的概述形象思维[image thinking]是指运用具体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它需要借助语词和运算符号来完成思维的概述皮亚杰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皮亚杰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思维形式所作的分类感知运动思维:主要通过感觉知觉和运动图式与外界取得平衡前运算思维:通过表象进行的思维,其没有守恒的概念与可逆性具体运算思维:有概念守恒与可逆性,出现具体运算图式初步形成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形式运算思维:又称抽象的逻辑思维,是能进行命题运算的思维吉尔福特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聚合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发散思维:思维围绕问题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寻求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二)思维的心智操作1. 分析与综合2. 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问题解决得思维过程(一)问题解决的概念1. 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得情景西蒙和纽厄尔的观点: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给定,目标和障碍三种成分给定: 问题的起始状态,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目标:问题的目标状态,是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障碍:由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困难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系列心理操作、思维认知操作2.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得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思维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算法、启发式算法式概念:运用解题的一套规则来解决问题的策略特点:if 具体的问题有解题规则,按照规则进行,问题肯定可以解决if 按规则求解,工作量大启发式: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标分析试探搜索阶段目标反推法简化计划法类比推理法(二)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问题解决得效果如何,一方面和主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和问题的性质及难易程度有关知觉特点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有正负之分举例: 运动项目中的迁移动机强度(动机的高低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人由于先前的活动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时限定事物功用或性能的现象功能的固着常常会使思维过程"固定化",降低问题的解决效率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一)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定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创见性的思维,它的显着特点是能够提供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其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也是形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统一评价指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问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二)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第4章消费者的记忆、想象与思维

第4章消费者的记忆、想象与思维
(1)思维的独立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敏捷性 (4)思维的创造性
补充阅读材料
从问题解决的思维角度看,思维有以下特性: (1)思维定势 —— 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于
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2)功能固着 —— 当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通
常用途之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功能 固着是思维活动的一种惰性。 (3)功能变通 —— 指人能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 的工具或材料,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情 境中去,使他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使问题迎 刃而解。
(2)有效运用米勒博士的7±2。
(3)把信息编成组块(Chunk)
(4)适度重复可以加深消费者对广告或商品的 印象。
3
3
补充阅读资料—— 提高记忆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那些无意义联系的材料, 人为地赋予某种逻辑意义或联系结构,也能提 高记忆的效果,这些方法有:
定位记忆法:将记忆项目与熟悉的地点位 置相匹配,使地点位置作为恢复各个项目的线 索。
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认为,如果人在 主观上对材料加以组织并进行再编码,那 么记忆中的信息容量可以扩大,为此,他 提出了“组块”(Chunk)的概念。组块 是指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 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是信息材料的 意义单元。
4.1.5 记忆在营销中的作用
(1)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 的材料容易记忆。工商企业在做广告或给商品命 名时,应尽量避免生、冷的词汇,少用专用名词 和费解的字句。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 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3)压抑说——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 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4.1.4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四种类型 (1)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3)情感记忆 (4)运动记忆

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A.从量的方面讲: B.从质的方面讲:
内容变得简要,细节减少,有的相 似内容混淆;
加入以往的经验使内容更翔实;
根据想象进行夸大。
(三)再现: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记 忆好坏是通过再现来体现的。包括再认和 回忆。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 能认识。
回忆: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 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努力的注意。
(三) 有意后注意:这是在有意注意
之后出现的一种注意。
• 三 注意的基本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指一个人在
单位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
(二)注意的稳定性:指在一定时间内注意
保持在某项活动上的特性
(三)注意的分配: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
活动的特性。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 标的方向不同分:
可以划分为求同思 维和求异思维,也称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求同思维(聚合思维)
——集中思维、辐合思维、合聚思维
指把问题能提供的多种信息聚合起 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 案。
2.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辐射思维
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多种不 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 (一)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不同: 分为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也称操作 思维、实践思维,指 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 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 动作中思考。
• 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即人 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 形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 种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动作思 维水平高。
有意想象
根据创造程度的不同,有意想象 可分为: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1、单选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A.0~1岁B.1~2岁C.2~4岁D.3~6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0~1岁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江南博哥)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1~3岁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3~6岁是幼儿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故选D。

2、单选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

A.中央B.边缘C.上部D.下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边缘。

实际上,小于两个月的婴儿更多地将注意集中在对比度高的人脸边缘,而很少注意那些更能表明他们将人脸视为整体的有意义图形的内部特征(如鼻子、嘴唇)。

3、单选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4、问答题5~6岁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正确答案:5~6岁属于幼儿晚期,这一时期幼儿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特点:(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单选幼儿阶段,儿童能轻松地学会母语,错过这一时间,语言能力将受到严重损害,这一时期被称为语言发展的()。

A.关键期B.钢化效应C.去习惯化D.习惯化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关键期指儿童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6、单选以下关于作品分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B.按科学程序分析,具有系统性C.受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具有多样性D.可以人为地创设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易观察到或不易集中观察到的情境现象进行研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是实验法的优点。

创新思维与生活:第四章 想象思维与联想思维

创新思维与生活:第四章 想象思维与联想思维
想象思维的操作活动的基本单元是表象,是一些 画面,静止的画面像照片,活动的画面像电影。
2.概括性
想象思维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并行操作,即一方 面反映已有的记忆表象,同时把已有的表象变换、 组合成新的图象,达到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把握, 所以概括性很强。
3.越性
想象的最宝贵特性是可以超越已有的记忆表象的 范围而产生许多新的表象,这正是人脑的创造活 动最重要的表现。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特别 是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超越性的想象。
第四章 想象思维与联想思维
想象思维训练
训练1:闭上眼睛,做 下列清晰性想象联系
(想象的形象越清晰越好):
1)想象一张你所熟悉的脸:
小孩的脸 ——少年的脸 ——青年的脸——中年的 脸——老年的脸……
第四章 想象思维与想联想象思维思维训练
训练2:闭上眼睛, 做下列清晰性想象 联系(想象的形象越
清晰越好):
一、联想思维: 是指在人脑内记忆 表象系统中由于某 种诱因使不同表象 发生联系的一种思 维活动。
联想思维和想 象思维可以说是一 对孪生姐妹,在人 的思维活动中都起 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创新过程中运用概念的语义、属性的 衍生、意义的相似性来激发创新思维的方 法,它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 便和最适宜的钥匙。
(二)想象思维在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灵魂作 用
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主要靠的是想 象思维。作家、艺术家创作出优美的、震 人心魄的作品,需要发挥想象力,读者、 观众欣赏作品,也需要借助想象力。
(三)想象思维在发明创造中的主导作用
大哲学家康德说过:“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 识功能,它能从真实的自然界中创造一个相似的 自然界。”
• 在无数发明创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想象思维的 主导作用。发明一件新的产品、设计,一般都要 在头脑中想象出新的功能或外形,而这新的功能 或外形都是人的头脑调动已有的记忆表象,加以 扩展或改造而来的。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2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2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

前段时间有些忙,抱歉。

另外,我们考试时心理学都是考核册上的原题,哈哈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二)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操作过的动作,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有印记,其中一些印记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2、陈述式记忆:所谓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或知识的记忆。

如人们关于家庭住址的记忆,关于历史地理知识的记忆,关于参加某次聚会的记忆等。

3、程序式记忆: 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而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也被称作组块。

5、精细加工: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所谓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所谓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时的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

消费心理学教案消费记忆、想象与思维教案

消费心理学教案消费记忆、想象与思维教案

第三章记忆、想象与思维教学内容一、记忆二、想象三、思维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概念。

2.理解记忆、想象和思维的基本特征。

3.学习记忆、想象、思维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和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能够结合营销实例,分析记忆在营销中的作用。

2.能够简述思维的特性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

2. 企业如何利用想象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3. 消费者思维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1.记忆在营销中的作用。

2.想象对消费的影响。

3.消费者思维的特点与行为。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 课时数2课时 导入案例用“我是江小白”的实例导入,说明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不但受到感觉、知觉或情绪的影响,其记忆、想象与思维等较高级的心理活动也会参与消费心理活动。

第一节记忆一、对记忆的认识思想家柏拉图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像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

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地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

柏拉图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蜡版假说”记忆的研究主要属于心理学、医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人们试图理解人类学习的机制和大脑记忆的原理,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也可以帮助患有失忆、癫痫和精神分裂等与记忆相关疾病的人。

二、记忆的概念及类型(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认知等环节,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思考:(1)你是否喜欢“江小白”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对消费者的记忆、想象和情感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查阅资料,了解“江小白”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江小白”是用什么策略进行品牌营销的。

谈谈你对该策略的看法。

体验过的情感等,都能以经验的形式在大脑中保存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得以重现。

(二)记忆的类型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四种类型 (1)形象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觉的含义
– 知觉的含义
• 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的反映。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以感觉为前提。
– 知觉的分类
• 根据知觉反映的事物特征划分: –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 根据某个感觉器官在反映活动中所引起的优势作用划分: –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绝对感觉阀限
•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 绝对感受性
• 对绝对感觉阀限或最小刺激量的觉察能力。
–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阀限呈反比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2.感觉的适应性:
• 随着刺激物持续作用时间的延长,导致感受性发生 变化。
3.感觉的联觉性:
一种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产生感觉后,对其他感觉器 官的感受性发生影响。
– 连续法则
• 人们往往会把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 个体知觉为一个整体。
C
B
A
D
3/28/2020
3/28/2020
人与花瓶
3/28/2020
人和脸
3/28/2020
矮人和脸
3/28/2020
3/28/2020
街上的人像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知觉的特性在营销中的应用
• 感觉的分类
– 外部感觉
• 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 具体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 内部感觉
• 接受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 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
• 具体包括:位置觉(平衡感)、运动觉和机体觉。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图形错觉
3/28/2020
图形错觉
3/28/2020
戴勃福错觉
3/28/2020
图形错觉
3/28/2020
图形错觉
3/28/2020
奥泊逊错觉
3/28/2020
动感错觉
3/28/2020
灰点存在
3/28/2020
灰点存在
3/28/2020
3/28/2020
The human brain … 人类的大脑
… tricks us whenever it can! 随时都在欺骗我们!
3/28/2020
If something‘s rotating – go home, you need a break! *g* 如果感到有东西在转动 – 你该回家休息一下了!
3/28/2020
Optical Illusions and Visual Phenomena 错觉和视觉现象
• 感觉的作用
– 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始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 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 感觉也是一切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 础。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感觉的产生机理
传入神经
外周
中枢
3/28/2020
传出神经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Want to confuse your eyes and brain a bit? 想让你的眼睛和大脑陷入迷乱?那么看一下下面的图片... Yes? Then you might want to hav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pics ..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被感知对象的仍然能保持相对不 变的特性。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相似法则
• 人们往往会把形状、颜色、大小、亮度等物理特性 相似的物体知觉为一个整体。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项目二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3/28/2020
本章主要内容
•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情感过程 •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一、消费者的感觉
(一)感觉的含义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
– 感觉不仅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也反映人体本 身的活动。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 感觉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 感觉特性为营销工作者提供了制定营销策略的
依据。 – 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消费者的情绪。 – 感觉可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二、消费者的直觉
(二)感觉的表现形态与作用方式 1.感受性与感觉阀限
– 感受性
• 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
– 感觉阀限
• 能够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 感受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感觉阀限值的高低。
• 感觉阀限值越低,感受性就越大,二者呈反比关系。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绝对感觉阀限与绝对感受性
– 接近法则
• 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的物体知觉成一个整体。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闭合法则
• 针对不完整的客体刺激,人们往往运用自己的主观经验为之增 加(或减少)某些因素,以便获得有意义或符合逻辑的整体知 觉。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3/28/2020
3/28/2020
爱因斯坦错觉
长度与透视错觉:线AB和线CD长度完全相等,虽然它们看起来相差很大
3/28/2020
弗雷泽螺旋
最有影响的错觉图形之一。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 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
同 心圆!
3/28/2020
3/28/2020
缪勒-莱尔错觉
3/28/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着消费者确定自己的购买目标。 – 利用知觉的理解性和整体性,可以提高广告宣传的效
果。 – 利用知觉的恒常性,可以促进产品销售。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消费者的错觉
– 知觉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 人们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所以
最常见的错觉就是视错觉。
(二)知觉的主要特性 – 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的组织性
3/28/2020
任务一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知觉的整体性
– 也称为知觉的组织性,只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 于感官的不完备的刺激整合成完备而统一的整体,以便全面、整 体地把握该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