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
《清明时节雨纷纷》班会主题课件

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 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 感受春天气息。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杜甫在诗中曾记 载了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 多丽人。民间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 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家门,三 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 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 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 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M和青石的双M诸 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M位于洲泉镇西,在 当地有“M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 活动频繁,有迎蚕S、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 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 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阳气旺盛、Y 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 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J的好时节。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 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 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等。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插柳
此习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 而F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 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J拜介子推时,发 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S而复生。晋文公当 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 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 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7继红小学开展“清明时节雨纷纷”主题班会活动

继红小学开展“清明时节雨纷纷”主题班会活动
文字:聂晓旭摄影:李新建单位审核:陶景娜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争做新时期的好少年,4月3日下午,继红小学各班级开展了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班会课上,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清明节的来历,文明祭扫的知识。
孩子们大声朗诵着清明节的诗句,知晓了春雨蒙蒙带来的哀思和寓意,了解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清明时节的民俗,还收看了天安门广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的图片资料等录像。
最后,同学们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嘹亮的国歌声中结束了本次班会。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从中受到了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靠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我们不能忘根。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早日实现中国梦,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2024关于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

2024关于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孔子普度华阳魂归故里的日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我校特举行了一次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以下是我为2024年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准备的范文,共1650字。
主题:传承中华文化,感恩清明时节一、开场白(100字)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特地举行这次班会,主要是为了庆祝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一个祭扫扫墓、追思先人的节日,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
让我们一起通过这次班会,了解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内涵,珍惜历史,感恩祖先,传承中华文化!二、演讲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300字)主持人: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清明节的由来相传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个年代的人们为了纪念伟大思想家孔子,把这一天的阳光比喻为孔老夫子的魂归故里的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早已成为了追忆逝者、祭奠祖先的节日。
演讲者: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首先,清明节是踏青的好时机,可以到山野间欣赏春天的美景,放松身心。
其次,我们要祭扫扫墓,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清明还是吃清明粥的日子,据说吃了清明粥会远离疾病,身体健康。
三、演讲二:清明文化的传承(400字)主持人:清明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习、传承、弘扬这一文化。
演讲者:同学们,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经典诗词来感受这一文化。
例如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着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清明时节的景象,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亲人逝去的惜别之情。
除了诗词,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清明节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包粽子、绣球、编彩蛋等,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巧手,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
四、歌曲表演:清明上河图(250字)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将由几位同学为我们表演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清明上河图》。
清明时节雨纷纷主题班会教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主题班会教案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祀的日子。
在这个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也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行主题班会的时候。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清明时节雨纷纷主题班会教案,帮助老师们设计一场别具特色的班会活动。
一、主题:清明时节雨纷纷二、时间安排:1. 开场(5分钟):播放一段描绘清明时节美景的音乐视频,营造节日氛围。
2. 知识小游戏(15分钟):设置几道与清明习俗、历史文化相关的题目,让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增加对清明节的了解。
3. 诗歌朗诵(10分钟):选取几首与“雨”、“清明”相关的古诗词,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亲子互动(20分钟):邀请同学们携带自己的家长一起参与清明节习俗体验,如插柳、踏青等。
5. 清明祭祖(15分钟):组织同学们整理祭祖器具,前往学校附近公墓,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之情。
6. 总结(5分钟):结合当天活动,让同学们回顾清明节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2. 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意义和起源;2. 传统清明节习俗的了解;3. 体验清明祭祖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播放音乐视频的设备;2. 题目卡片和奖品准备;3. 古诗词的资料;4. 祭祖器具和鲜花;5. 班级指定人员协助组织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开场:播放音乐视频,引导同学们进入主题氛围。
2. 知识小游戏:设置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 诗歌朗诵:安排同学们进行诗歌朗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4. 亲子互动:通过亲子互动环节,拉近同学们与家长的距离,增进亲情。
5. 清明祭祖:组织同学们参与祭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总结:回顾当天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性。
清明班会记录小学四年级(3篇)

时间:2023年4月5日(星期三)上午9:00-10:30地点:四年级教室主持人:张老师参会人员:四年级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一、班会开始(9:00)张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清明节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学们纷纷回应:“老师好!”---二、介绍清明节来历(9:05)张老师开始介绍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忠臣,他因劝谏国君而被烧死。
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清明节。
”---三、观看清明节相关视频(9:10)为了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清明节,张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清明节的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发出惊叹声。
---四、缅怀先烈,讲述英雄故事张老师接着说:“清明节不仅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缅怀先烈的日子。
下面,请同学们分享一些你们知道的英雄故事。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李明说:“我知道董存瑞的故事,他为了新中国成立,舍身炸碉堡,真是个英雄!”- 王芳说:“我还知道黄继光的故事,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保护战友,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张伟说:“还有刘胡兰,她为了革命事业,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我们都要学习她的精神!”---五、清明节习俗体验(9:30)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清明节习俗体验活动。
首先,同学们分组讨论,总结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插柳等。
接着,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现场进行相关活动体验。
- 扫墓环节:同学们模拟扫墓的场景,用卡片代替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 踏青环节:同学们在教室里模拟踏青,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
- 放风筝环节:同学们用彩纸制作风筝,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小学生《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2.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他丢失了他的气球,在遥远的山谷。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等着爸爸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就走失在茫茫的那个山坳,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
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湖泊,
路过沙漠,路过荒原,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与孤独……”
这首歌充满了预言和暗示,大家读懂了吗?哈姆雷特发出永恒的质疑: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但是在某个时刻,生存与死亡,竟然同时被纪念,这就是清明节。
3、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的风俗稍有不同,比起清明节他们更看重每年阴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据说这个节日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元节”的风俗和清明节非常相似,也是给先人上点供品、祭拜一下,不过他们的举动有时更具迷信色彩,不少人在整个七月都尽量避免远行,搞得新加坡的飞机票那个时候特别便宜。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10篇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10篇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 (1)一、活动目的:激发同学们追求理想,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学习的动力,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活动对象:3班所有同学三、活动形式:心理测试、讨论、歌曲四、活动时间:20xx//五、活动地点:教室六、活动流程:1、引入:ppt播放flash《奔跑》,主持人出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及相关内容。
主持人:大家请看《奔跑》的歌词:“全力奔跑梦在彼岸,随风飞翔有梦做翅膀”,这里都说到了梦,就是梦想,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梦想在新学期绽放!2、提问:大家的梦想是什么?理想是什么?(1)主持人:大家有没有梦想?初一的新征程中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下面大家先讨论一下,待会我们叫几个同学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2)同学讨论(3)叫同学上台交流分享3、介绍个人理想的内涵(1)主持人:刚刚大家都相互讨论了个人的梦想,有说到了对职业的梦想,对生活的梦想等等,那究竟个人理想包括哪些内涵呢?在这里跟大家简单说说。
(2)个人理想的发展包括生活理想、个人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四个方面。
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个人道德理想是指对自己未来道德面貌的想象。
职业理想是指对自己未来工作部门与专业种类的向往与追求。
人生理想是基于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而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与人生贡献的设想和追求。
4、心理测试《你有美好的前途吗?》,答案解析(1)主持人: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测测看大家是否有美好的前途。
大家拿出纸和笔,把答案写下来,待会要统计分数的。
(2)学生答题,统计分数(3)《你有美好的前途吗?》测试题目1、对于团体的工作,你抱着:( )A、热心参加的态度;B、漠不关心的态度;C、十分厌烦。
2、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就:( )A、首先判断对方遇到的是什么困难,如果有援助的必要,就立即去帮助对方;B、不问理由,尽力去助人;C、认为这是别人的事,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清明节主题班会

清明节主题班会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5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1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日子,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学校决定举行“缅怀先辈,学会感恩”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通过祭扫“烈士墓”,抓住契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崇敬和怀念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深刻领会在和平年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的意义。
一、活动地点:xx烈士陵园二、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三、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四、活动准备:花圈、校旗、团旗、队旗、话筒、相机、敬献花圈四名学生五、活动程序:主持人(政教处韩主任)宣布: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第二项:全体肃立,向先烈默哀(放国际歌)第三项:少先队员代表献词第四项:团委书记献词第五项:校领导讲话第六项:全体队员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第七项:活动结束,集合队伍返校六、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1、4月2日早九点在学校篮球场集合,进行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安全教育,集体步行至烈士墓前。
2、列队集合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
班主任、级部主任及带队教师要跟好队伍,保证学生安全。
3、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活动纪律等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
4、扫墓期间,全体师生要保持纪律性和严肃性,不窃窃私语,不高声喧哗,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5、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6、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将感想形成文字,择优登载于校刊。
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2本次班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做到居危思安、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清明节,一起来看看最新的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清明节的来由及风俗。
3、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释题
1、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2、清明节:清明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24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清明节”。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三、清明节的来源(学生说,教师补充)
谈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四、清明节的古老风俗(学生说,教师补充、总结)
1、考虑到老人和孩子耐不住寒冷,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有了各项野外健身活动。
(5)插柳、戴柳,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其实,还有斗鸡、拔河等活动,但随着岁月的交替、社会的发展,一些已经被淘汰了,有的留存至今,只是赋予了新的内容。
2、清明节除了这些古老风俗外,它还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方式是扫墓。关于扫墓,你知道多少?
(1)让学生回忆以前跟长辈去扫墓的情形,用几句话说说扫墓的经过。
(2)回想去烈士陵园扫墓的情景,按照顺序说一说。
扫墓,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但同学们要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扫墓?(缅怀英雄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3、提到烈士,作为一名宿迁人,我为我们的革命先烈彭雪枫将军而骄傲,我们的少年英雄韩余娟而自豪。(同学分别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和名言)。
4、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屈辱。今年的清明节,第一次成为了法定节假日,放假三天,同学们普遍感到高兴,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人感到淡淡的哀愁。这三天,你准备怎样过更有意义?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讨论,组长集中大家好的意见,写在纸上。
四、活动总结
我们缅怀先烈的崇高品质,虽然他们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可贵品质却永远激励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
五、提出希望
1、与家长一起开展“一朵黄花祭忠魂”活动
2、关于本次活动写一篇心得体会或以“凭吊先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放风筝,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2)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3)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荡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为秋千,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尤其是儿童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