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图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5、根据太阳定方向
二分、二至时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有何不同? 北极星 E N W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全球大部分太阳东北升 全球大部分太阳东南升 西北落 西南落
S
春秋分,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6、根据日影定方向
若OM OL分别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投 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则河流的延伸方向?
1C2A
常用图例与注记
例2、一幅地图,底边长8厘米,比例尺为1:60, 000,现在把底边增长至24厘米,那么这幅地图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多少?放大后的图幅面积为 原图的多少倍?
解: 24/8=3 即地图已被放大到3倍,那么,新图的比 例尺为: ( 1:60000)×3=1:20000
放大后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9倍.
比例尺是长度的变化,图幅是面积的变化
第一单元
第3课
地球与经纬网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知识结构
定义及换算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表现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大小和范围、图幅的关系 大小与坡度、风力和流速等的关系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总是指向北方
=
实际距离
8000万厘米
3200千米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0 100千米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2、 1/1000000比例尺 大于 1/100000000比例尺。 3.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小, 内容就越 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大 , 内容就越 简略 。
(word完整版)地图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地图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1。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
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5。
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6.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7. 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8.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9.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 (0°-90°)。
10.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
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
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13。
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14.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15。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16.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判断方式
d:实际范围相同,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B A
A
B
C
上面三幅图的图幅__相__同_ ,__C_ _的比例尺最大,表 示的实际范围___小___(大或小),描述的内容较_详细___
(详细或粗略)。
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____?
◇比例尺的选定
绘制地图时要根据实际区域范围的大小和绘图纸 的大小来确定比例尺。
方。
北
B
村庄
A
B
C
2414一般指向法经纬线指向法指向标指向法二地图上的方向abcd国界未定国界居民点城市街区铁路高速公路常年河沙漠山峰下列图例分别表示什么
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 ◇能够正确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正
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 确识别比例尺的大小。
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 ◇能够根据比例尺的比例式,正确进行
下列图例分别表示什么?
国界
未定国界
居民点
城市街区
铁路
高速公路
常年河
沙漠
山峰
Hale Waihona Puke 地图上的注记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名称、性质、属性或数据等的 文字或数字,绘图填写注记时,一般自左至右、自上而 下。
名称注记:用以说明地物的名称,如居民地、海洋、 湖泊、河流、岛屿、山脉等。
说明注记:用以说明地物的质量特征,如粮库用 “粮”、输油管用“油”等。
b.依据相同的图上距离所隔的经纬度来判定
42° 41°
9° 10°
130 ° 140° 24°
40° 30°
20° 16°
72° 68°
80° 82°
10°
8° 6°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地图上的符号的形状、尺寸和颜色是构成地图符号的三个基本 要素。
(1)符号的形状 符号的形状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外形和特征, 面状符号的形状是由它所表示的事物平面图形决定的,点状符 号的形状往往与事物外部特征相联系,线状符号的形状是各种 形式的线划,如单线、双线。
(2)符号尺寸 符号尺寸大小和地图内同、用途、比例尺、目 视分辨能力、绘图与印刷能力都有关系,不同的比例尺的地图, 其符号大小也有所不同。
体积符号:表达空间上具三维特征的现象的符号。
具定位特征,与比例尺相关。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定位符号 地图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 说明符号
地图符号的比例分类
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地图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
正形符号 侧视符号 象征符号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1.5 地图符号的量表 地图符号的量表分为: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5.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 替使用。 线划网纹、点状网纹、混合网纹
方向、纹理、排列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1.6.2 视觉变量的组合
(1) 综合抽象性 客观世界归纳、分级、分类后
的抽象 (2) 系统性
(3) 约定性
(4) 传递性
(5) 时空性
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1.3 地图符号与地图模型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符号模型
(1) 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 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限制。(专题) (3) 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力。(抽象、历史、内) (4) 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给难以表达的现象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色彩对符号的补充
符号与色彩的互动关系
在地图设计中,符号和色彩是相互依存 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创造出丰 富的视觉效果和地理信息表达方式。
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强化符号的视觉 效果,提高地图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注记与符号关系
注记对符号的解释
01
地图注记是对地图符号的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和地理信息。
按尺度分类
可分为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和定量符号。定性符号表示 事物的性质,不表示数量特征,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 等;等级符号表示事物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等级差异, 如人口密度、交通量等;定量符号表示事物的绝对数量 和质量特征,如人口数、GDP等。
符号设计与原则
设计要求
地图符号设计应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标准化的原则。科学性要求符号的形状、色彩和大小等应与所表 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应;艺术性要求符号应美观、易读和富有表现力;实用性要求符号应简洁 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标准化要求符号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清晰性原则
保证地图色彩的清晰度和 辨识度,使读者能够快速 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
色彩在地图中的应用
定性表示
采用不同色相表示不同性 质的地理现象,如用绿色 表示植被覆盖区域。
定量表示
通过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 变化,表示地理现象的数 量差异,如用颜色深浅表 示人口密度的大小。
动态表示
利用色彩的动态变化,表 示地理现象的时空变化过 程,如用颜色变化表示气 候变化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地图注记详解
注记定义与功能
指代功能
通过注记能够明确指代某一地理 实体,如地名、河流名等。
(word完整版)地图学名词解释

(word完整版)地图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2、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字方法3、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4、UTM投影:以横轴椭圆柱面割于地球椭球体,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5、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6、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注记也是一种地图符号。
7、定位符号法:点状符号通过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了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这种符号配置方式即为定位符号法。
8、线状符号法:通常以线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其质量特征,以中心线或轴线表示空间定位,也可以符号宽度表示定量特征.9、质底法:全域连续分布的面状现象,可以按某种分类规则将整个制图区域的数据,用定名量表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性质不同的图斑,以显示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异。
它以划线表示分类界线,以色相或网纹表示不同的图斑,这种符号的配置方法称为质底法。
10、范围法:局部成片和离散分布的地理现象是以真实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事物的分布范围,以颜色、网纹、注记或排列分量等表示数据的性质和类型。
这种符号配置方法称为范围法。
11、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12、地形图: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13、专题地图:着重表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地图。
地图学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连续比率方式:使地图中每一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按比例一一对应的方式。
粗细等高线:是将地形受光面的等高线用细线划表示,地形背光面的等高线用粗线划表示,这样可以增强地形的立体感。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常规编图: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
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
矢量图是指在计算机中用数学公式表示图形元素的图,任意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RTK定位技术:建立在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非常类似的基础上的,他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施动态定位。
符号化: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就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局部比例尺: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也叫相对比率符号。
离散分布: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妾存在间隔的分布现象。
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符号化:见上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同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平滑化:数字图像处理中,当像元放大后,图像的边界就会出现锯齿状,经过增加像元内插处理,加大像元分辨率,使图像细化。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形成的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
栅格: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顺序量表: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
翻版:在地图制印生产中,把出版原图经过复照所获得的底版分别制成多色印刷所需底片的过程连续比率方式:见上地图: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笔记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地图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用特定的符号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二、地图的三要素(一)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应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尺以外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应用公里(千米)或米表示。
4.比例尺的大小(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方法有:①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1/10000>1/100000;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反之,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5.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1-1/4)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注记的定位
注记排布 :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 水平字列:平行于南北图廓。
垂直字列:垂直于南北图廓。
雁行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
成直线,字直立。
屈曲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
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
慎重地进行注记定位能够加强地图的视觉平衡。
第四节 地图注记
一 地图注记:
地图上文字和数字的总称。与图形符号构成一 个整体,是地图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 注记中名称注记的主要种类是地名;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地名关系着行政管理、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
1960年联合国成立地名专家组,指导地名标准化 1977年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及各地地名审核机构 1977年联合国通过“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 际标准”
三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一种,能起定位的作用,是将地图 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进行传递的重要方式。
地图注记分为种类、性质、或特征。 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 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
系统地利用注记的字体、尺寸和色相,地图注记便成为空 间信息归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