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和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3篇)

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和安全。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以及企业内部的卫生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域、生产车间、展厅等。
三、责任主体1. 管理者:负责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规程,监督执行,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和物品。
2. 员工: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并积极配合管理者的检查和整改工作。
四、清洁卫生管理1.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清洁,包括地面、墙面、桌面、椅子等。
2. 外来人员进入办公区域前,必须经过洗手间进行手部清洁。
3. 设置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定期清理垃圾,做到干湿分离。
4. 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消毒管理1. 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确定合适的消毒频率和方式。
2. 根据要求配备消毒药剂,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对消毒药剂进行分类管理,避免混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4. 配备合适的消毒器具,保证其清洁和有效。
六、员工健康管理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体检和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
2. 员工每日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存在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
3. 对有感冒等传染疾病症状的员工及时给予关注和照顾,并确保其不参与生产活动。
七、培训和宣传1. 对所有员工进行清洁、消毒及个人卫生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在工作场所合适的地方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和标语,提醒员工注意卫生。
3. 定期组织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对重要的操作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八、检查和整改1.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检查,记录卫生问题及整改情况。
2.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卫生问题得到解决。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依据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九、附则1. 本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管理者所有。
环境消毒及卫生管理制度

希望小学环境消毒及卫生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每日清洁消毒制度1.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制度。
每天一小扫,每周四大扫,定期检查,消灭蚊蝇螳螂、老鼠等害虫。
2.教室、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
4.重点卫生区域,如卫生间,定期清洁、消毒、通风。
二、各室卫生每日消毒制度1.由专人消毒,做好消杀记录。
2.各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小扫除,每周四大扫除。
门窗保证每天充足的通风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消毒人员负责每周定期消毒,并做好灭“四害”工作。
4.各教室、办公室公共设施,如门把手、桌子、椅子、门、窗户、地板、饮水机、复印机等由值班人员进行保洁、消毒工作。
三、个人卫生消毒制度1学生应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公共场合,要佩戴好口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严禁引用生水。
3.学习洗手设施齐全,及时放置消毒肥皂或洗手液。
四、各环节消毒使用要求规范1空气消毒。
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通风状态。
2.课桌椅、活动室操作台等消毒。
每日清洁,保持清洁状态。
定期消毒,消毒应该在学生放学后,使用酒精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3.饮水机消毒。
每日至少一次对饮水机出口使用酒精擦拭消毒。
4.地面消毒。
每日至少一次使用84消毒液拖地,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地。
拖把清洗干净后,阳光下暴晒或者置于通风处干燥。
5.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防护服、防水胶靴等。
希望小学2019年9月1日。
小学清洁_消毒工作制度

小学清洁消毒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学校环境卫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而制定的。
以下是小学清洁消毒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一、清洁消毒工作的目标1. 保持学校环境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2.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3. 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清洁消毒工作的原则1. 全面覆盖:对学校的各个角落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遗漏。
2. 科学规范: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标准,采取科学的清洁消毒方法。
3. 定期进行:定期对学校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4. 分工明确:明确清洁消毒工作的责任和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清洁消毒工作的内容1. 教室清洁消毒:定期对教室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桌面、椅子、地面、窗户等。
2. 宿舍清洁消毒:定期对宿舍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床铺、桌子、地面、门窗等。
3. 食堂清洁消毒:定期对食堂进行清洁消毒,包括餐桌、椅子、地面、厨房设备等。
4. 卫生间清洁消毒:定期对卫生间进行清洁消毒,包括便器、洗手池、地面、门窗等。
5. 公共区域清洁消毒: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楼梯、走廊、阳台、操场等。
四、清洁消毒工作的方法1. 清洁:使用扫把、拖把、毛巾等工具,清除地面、桌面、门窗等部位的灰尘、污垢和垃圾。
2. 消毒:使用消毒剂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区域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3. 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 清洗: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区域的床上用品、餐具等进行清洗。
五、清洁消毒工作的时间安排1. 每天:早晨、中午、下午放学后对教室进行清洁消毒。
2. 每周:周末对宿舍、食堂、卫生间进行清洁消毒。
3. 每月:月底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六、清洁消毒工作的注意事项1. 清洁消毒工作中,要确保师生安全,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2. 清洁消毒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清洁消毒效果。
3. 建立健全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定期检查和评估清洁消毒工作效果。
日常保洁消毒制度

日常保洁消毒制度1. 前言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安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病房、手术室、诊疗区域及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和消毒工作。
2. 保洁管理2.1 保洁人员1.保洁人员应经过医院严格的招聘和培训。
2.保洁人员必需持有效健康证明,健康情形良好。
2.2 保洁工具和物品1.医院供应的保洁工具和物品应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保洁工具、设备和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其清洁卫生。
2.3 保洁操作规范1.保洁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手卫生和防护措施。
2.保洁人员应定时、定点进行保洁工作,确保医院各区域的清洁度。
3.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及时清理、处理,严禁乱堆乱放。
2.4 消毒管理1.消毒工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2.使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医院验收合格。
3.消毒剂的配备、使用和保管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开交叉感染。
3. 日常保洁工作3.1 全院保洁1.依照医院订立的保洁工作计划,保洁人员应定时、定点对全院范围内的科室、病房、手术室等区域进行清洁工作。
2.对各区域的地面、墙壁、家具、设备等进行清洁,保持干净乾净。
3.定期清洗、消毒各区域的洗手间,确保洗手间的卫生达标。
4.定期开展大面积的消毒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空调系统、通风设备等。
3.2 病房保洁1.病房保洁应依照医院订立的保洁工作计划进行,每日清洁不少于两次,特殊情况下应适时加添保洁频次。
2.对病床、床垫、床单、枕头、床栏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内环境干净乾净。
3.定期清洗、消毒各种病房设备及用品,如洗衣机、冰箱、水壶等。
3.3 手术室保洁1.手术室保洁工作应依照医院订立的保洁工作计划进行,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度和无菌环境。
2.手术室保洁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识清洁和无菌操作规范。
3.手术室内的器械、设备、工作台、手术床等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精选10篇)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篇1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不发生重点疫情和聚集性发病,特订立学校清洁消毒工作实施方案。
一、物资准备总务处负责采购电动喷雾器、喷壶、84消毒液、酒精、棉布等物资。
二、职责分工1、班主任为各班级责任人,负责班级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2、各老师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各办公室消毒工作。
3、教务处负责各功能室的消毒工作。
4、总务处负责学部、办公楼及学校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5、餐厅工作人员负责餐厅及外围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三、实在实施措施(一)办公室消毒1、由各值日老师轮流进行开窗通风和卫生清扫,每日上午、中午、下午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消毒人员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老师办公室进行消毒。
3、桌凳、门把手等日常接触物品每日用75%酒精擦拭两次,假如使用频繁可适当加添消毒次数。
(二)教室及功能室消毒1、地面保持乾净,无纸屑、无杂物;桌椅、物品摆放整齐,无积灰、无纸屑、无杂物。
2、卫生工具摆放整齐,垃圾桶每日倾倒,不留垃圾。
3、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晚各一次,彻底对各教室、功能室进行消毒。
4、每日通风至少通风3次,上午大课间、午饭、下午大课间,每次至少30分钟。
(三)卫生间消毒1、加强通风,及时清扫卫生间内全部垃圾和废弃物。
2、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自来水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四)室外场合消毒每日对学校卫生彻底扫除,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楼梯间、走廊等室外场合进行消毒。
(五)门卫室消毒1、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大新风,必需时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小区保洁日常消毒工作制度

小区保洁日常消毒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小区内环境整洁,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健康,提高小区保洁服务质量,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小区保洁日常消毒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内的公共场所、设施及居民家庭的保洁和消毒工作。
三、消毒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科学合理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3. 定期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
4. 保洁与消毒工作相互配合,确保保洁质量。
四、消毒内容1. 公共场所:包括小区大门、楼道、电梯、广场、健身器材、公共卫生间等。
2. 设施:包括垃圾箱、垃圾桶、垃圾运输车辆等。
3. 居民家庭: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定期家居消毒服务。
五、消毒频次1. 公共场所:每日消毒一次。
2. 设施:每周消毒一次。
3. 居民家庭:每周消毒一次。
六、消毒方法1. 公共场所:使用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剂浓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产品说明书确定。
2. 设施:使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消毒剂浓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产品说明书确定。
3. 居民家庭:根据居民需求和家庭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七、消毒剂选择1. 选择具有国家卫生部门批准文号的消毒剂。
2. 选择有效成分浓度适宜的消毒剂。
3. 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无害的消毒剂。
八、消毒工作人员要求1. 必须具备保洁员资格证书。
2. 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定期参加消毒知识培训。
4.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工作纪律。
九、消毒工作监督1. 小区物业公司负责对保洁消毒工作进行日常监督。
2. 定期对保洁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居民有权对保洁消毒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 小区物业公司应建立健全保洁消毒工作档案,记录保洁消毒情况。
十、应急预案1.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大消毒频次和力度。
2. 对重点区域和部位进行针对性消毒。
3.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消毒剂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管理。
保洁员消毒规范

保洁员消毒规范一、含氯消毒剂使用方法:1、对环境表面,门窗,门把手,桌,台面等用含氯消毒剂300—500mg/L浓度擦拭,地面每天湿拖1—2次,每周至少一次用300mg/L消毒液拖地。
2、对一般污染区表面用1000mg/L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
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的物体表面,用2000mg/L消毒液,作用60min以上。
3、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6h。
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50mg/L有效氯加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
二、紫外线消毒1、属高效消毒,可用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2、消毒的适宜温度20~40°C,相对温度低于80%。
3、紫外线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紫外线灯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4、照射消毒不宜超过污染表面1m,有效范围为1.5-2.0m处。
5、新灯管必须监测达到90uw/C㎡,灯管达到700小时应每月监测一次并达到70 uw/C㎡。
灯官达到1000小时即使合格也应弃掉,重新更换新灯管。
(每次监测后均应将监测卡粘贴于紫外线登记本上,并做相应的记录。
6、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距离灯管垂直1m处放监测卡,监测1min三、色别标识的使用范围及要求:1、医疗废物用专用医疗废物垃圾袋存放,暂存于黄色垃圾垃圾桶内。
桶外标识医用垃圾专用标识。
2、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存放,暂存于红色垃圾桶里。
3、医院使用的拖布分为五大类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处置室、换药室医护办公室病房走廊卫生间四、保洁员拖布消毒日程表1、全院各部门拖布统一归保洁员管理。
(处置室除外)1、每天1--2次湿式拖地;2、每天下午4:00进行拖布消毒。
方法:(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拧干、吊挂于固定位置备用。
3、拖布分类严格按感染管理科要求执行。
对于拖布上标识不清楚的,保洁员应随时更新。
4、每天下午3:30按严格的路线图进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
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第三条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环保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落实。
第五条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履行环境清洁消毒职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二、环境清洁消毒要求第六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消毒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七条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季节、不同病媒生物密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清洁消毒计划,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第八条清洁消毒工作应按照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进行,清洁剂和消毒剂应根据污染程度和物体表面选择适宜的产品。
第九条清洁消毒工作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清洁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防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第十条清洁消毒工作应做好记录,包括清洁消毒时间、地点、范围、使用的清洁消毒剂及浓度、工作人员等信息,以备查阅。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二条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单位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调整清洁消毒计划,加大清洁消毒力度,防止疾病传播。
三、清洁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第十三条清洁消毒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良好消毒效果的产品,并根据产品说明书使用。
第十四条清洁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稀释比例和使用方法,避免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造成危害。
第十五条清洁消毒剂应妥善存放,标识清晰,防止误用和泄露。
四、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第十六条各单位应加强对清洁消毒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清洁消毒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七条清洁消毒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洁和环境清洁消毒
制度
保洁与环境消毒制度
为保证医院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和安静性,保障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感染管理科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2版)》和《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2012版)》特制订本制度。
地面、墙面清洁与消毒:
1.普通病房:
1.1地、墙面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1.2地、墙面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少量(<10ml)的喷溅污染,可先清洁再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3地面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大量( 10ml)血液或体液的喷溅污染,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应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3. 卫生间、走廊、水房及每个病房等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用品如拖把、布巾等不得混用,应分区使用;
物体表面消毒
1.物体表面无污染时,床栏、床头桌、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应每天清洁,采用
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物体表面有肉眼可见的污染如少量呕吐物、排泄物、血迹等或可疑有病原微生物污染
时,可先清洁而后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物体表面有大量( 10ml)血液或体液的喷溅污染,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
染,然后再清洁并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擦拭不同的患者单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头桌、吸引管路、呼叫器等)及不同病
房的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如灯开关、水龙头、空调开关等)时应更换抹布。
5.各种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抹布:清洗干净,采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
2.拖布:清洗干净,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
保洁和环境消毒工作流程
一、普通病房
地面、墙面
无污染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少量<10ml 大量>10ml
湿式清洁先清洁,先用卫生纸等吸湿材料去除可除可见污染再采用500mg/L 再清洁
84消毒液擦拭再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
二、物体表面消毒
物体表面(床栏、床头桌、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无污染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
每天清洁少量<10ml 大量>10ml
再采用先清洁,先用卫生纸等吸湿材料去除可除可见污染250mg/L 再采用500mg/L 再清洁
84消毒液擦拭 84消毒液擦拭再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
注:1.不同区域的清洁物品如拖布、抹布、各种保洁手套等分区使用
2.抹布:清洗干净,采用25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拖布:清洗干净,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1.不同区域的清洁物品如拖布、抹布、各种保洁手套等分区使用
2.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物体表面和不同病房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如灯开关、空调开关、水龙头等)时应更换抹布
2.抹布:清洗干净,采用25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拖布:清洗干净,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感染高风险部门保洁和环境消毒工作流程
地面、墙面
无污染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
湿式清洁少量<10ml 大量>10ml
再采用500mg/L 先清洁,先用卫生纸等吸湿材料去除可除可见污染84消毒液擦拭再采用500mg/L 再清洁
84消毒液擦拭再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
物体表面消毒
物体表面(床栏、床头桌、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无污染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
每天清洁少量<10ml 大量>10ml
再采用先清洁,先用卫生纸等吸湿材料去除可除可见污染
250mg/L 再采用500mg/L 再清洁
84消毒液擦拭 84消毒液擦拭再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
注:1.包括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
2.不同区域的清洁物品如拖布、抹布、各种保洁手套等分区使用
3.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物体表面和不同病房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如灯开关、空调开关、水龙头等)时应更换抹布
4.抹布:清洗干净,采用25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5.拖布:清洗干净,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1.包括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
2.不同区域的清洁物品如拖布、抹布、各种保洁手套等分区使用
3.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物体表面和不同病房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如灯开关、空调开关、水龙头等)时应更换抹布
4.抹布:清洗干净,采用25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5.拖布:清洗干净,采用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