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多菌灵处理花生种子病害方法

多菌灵处理花生种子病害方法

多菌灵处理花生种子病害方法花生生长中遭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防治病害较好的方法是有内吸杀菌剂多菌灵处理种子。

多菌灵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0%多菌灵胶悬剂,该药处理种子后,可以消除种子内外的病菌,而且还可以保护花生种子、幼芽、根、茎基部免遭土壤中病菌侵染,同时还有一定的肥效作用。

药剂处理花生种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药土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成药0.15-0.25公斤(按有效成分计算为0.075-0.125公斤),将药粉与细干土2.5-5公斤混匀,配成药土。

花生种子先用水淘洗潮湿,然后再分层与药土拌和,要使每粒花生种子都均匀沾上药土,拌药土后可立即播种。

二、药液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花生种子用成药0.15-0.25公斤,加清水2公斤配成药液,用喷雾器分别喷洒在花生种子上,使每粒花生种子都均匀地沾上药液,晾干后即可播种。

三、药液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成药0.15-0.25公斤,加清水30公斤配成药液,浸泡花生种子50公斤,冷浸24小时,中间翻动2-3次,浸泡后即可播种。

以上方法对防治茎腐病、立枯病、根腐病的效果都在90%以上,拌种和浸种的防病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考虑到拌种方法简便易行,还是以拌种为好。

药剂处理的花生叶片深绿,生长健壮,平均增产30%左右,有的增产50%,甚至一倍以上,最少的也增产10%左右,饱果率增加10-20%,增产的多少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用药量(有效成分)超过种子的1%时有药害,影响出苗。

虽然用多菌灵处理花生种子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但是这种药剂对花生青枯病却没有防病效果。

对没有用多菌灵处理花生种子的发病地块,必要时也可以在苗期喷用1000倍药液,防病效果也在90%以上,增产10%以上,用500倍药液灌根也有一定的效果。

菌核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菌核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菌核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菌核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主要侵害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寻找菌核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菌核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敌生物来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拮抗菌、真菌、细菌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者利用天敌昆虫来捕食害虫。

在菌核病的防治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抑菌作用的拮抗菌,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真菌,如三环唑等,来控制菌核病的发生。

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对人体和动物无毒副作用,因此备受农民的青睐。

其次,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种针对菌核病的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百菌清等。

这些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然而,化学防治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长期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等。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进行,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最后,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热水处理、紫外线辐照、电磁辐射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物理防治方法对环境和人体无毒副作用,因此备受青睐。

综上所述,针对菌核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三个方面。

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防治,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施药,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找到更多更有效的菌核病治疗方法,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花生种植病害大全及防治方法!根结线虫、细菌、病毒性病害

花生种植病害大全及防治方法!根结线虫、细菌、病毒性病害
通常为了达到花生增产的目的最好是提前预防这些病害因为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花生会减产而且其中有些病害会导致花生大幅减产例如一旦有了花生根结线虫病不但会使花生本生下针结荚数量大幅减少还会因线虫咬破根部造成其他病菌的感染使花生受到多重病害的影响从而能促使其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花生种植病害大全及防治方法!根结线虫、细菌、病毒性病害
花生染病后,先在顶端嫩叶上现褪绿斑块,后发展成深浅相间的轻驳状,沿叶脉形成断续的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斑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发病早的植株矮化。该症状与花生斑驳病症状相似,有时两种或三种病毒复合侵染,产生以花叶为主的复合症状。
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毒、无病毒的种子,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最好进行种子拌种)。做好蚜虫防治工作,及时打药消灭各种蚜虫。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名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花生病毒病
病原为花生条纹病毒,常年流行,减产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的减产。
该病毒种传率高达21.3%,一般1%-10%,带毒花生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芝麻、鸭跖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通过豆蚜、桃蚜、大豆蚜、洋槐蚜、棉蚜等蚜虫传毒,且传毒效率较高。此外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萝卜蚜也能传毒,但传毒率较低。
细菌性病害,青枯病;病毒性病害,病毒病;根结线虫病。
1、花生根结线虫病
该病病原为花生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土传病害之一。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70%-80%,有的甚至绝产。
幼苗期,表现症状,植株萎缩不长,下部叶变黄,始花期后,整株茎叶逐渐变
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提早脱落,开花迟,病株矮小,似缺肥水状,田间常成片成窝发生。根部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瘿(根结),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表面粗糙。多次反复侵染,根系就形成乱丝状的须根团。病株根瘤少,结果亦少而小,甚至不结果。

花生病虫害解决方案

花生病虫害解决方案

花生病虫害解决方案
引言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有可能导致花生产量的下降甚至死亡。

为了保障花生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控制和治理花生的病虫害。

病虫害解决方案
1. 防害
花生常见的病害包括疫病、霉病、枯萎病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良好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株和感染源,保持田间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当控制花生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使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花生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使用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

2. 防治虫害
花生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蛴螬、蓟马等。

为了防治这些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生物防治:利用花生天敌如寄生虫、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轮作种植:合理的轮作种植可以打破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虫害发生的机会。

使用陷阱和诱捕器:利用黄色或白色的陷阱和诱捕器吸引和捕捉花生虫害,降低虫害的数量。

喷洒农药:在虫害数量上升且无法采取有效的非化学手段进行控制时,可以适量地使用验证有效的农药喷洒。

花生病虫害是威胁花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防害和虫害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理花生病虫害,保障花生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对花生生产者来说,掌握科学的花生病虫害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花生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

驻马店市花生田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驻马店市花生田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每 公 顷用 1 的 克 线磷 颗 粒 剂 3 —5 g o 0 Ok , 或 5 涕灭 威颗粒 剂 4 g 或 1 涕 灭威 颗粒 剂 5k , 5 1 g 播治 花生 根 5k , 防 结线 虫病 并兼 治花 生地 下害 虫 , 期蚜 虫 , 控制 苗 对
强检 疫工 作外 , 主要是 做 到在无 病 区 、 病 害地块 无 上 留种 , 播种 时进 行药 剂拌 种等 。
1 3 清 洁 田 园 .
花 生残枝 落 叶 、 草 是 多 种病 菌 的寄 主 和病 杂 原菌 滋生 越冬 的 场所 。所 以在 花 生 收 获 后 , 须 必
及时 将花 生 的枯枝 落 叶 、 草清 除 出 田间 , 中堆 杂 集
沤、 深埋 或 烧 毁 , 同时 进行 深 翻土 地 , 加 速病 株 以
收 稿 日期 : 0 20 9 2 1 — 32
( 下转 第 2 4页 ) 7

西




盖一 层薄 膜 。 出苗前 不 必揭膜 通风 。
4 4 苗床 管 理 . 西瓜 出苗适 宜土 温 为 2 —2 ℃, 0 5 出苗后 的 白
病害 防治 的一 个重 要环 节 。
1 1 选 用 抗 病 品 种 .
2 不 同生 育 时期 病 害 的综 合 防 治
2 1 播 种 前 防 治 .
花生 品种 对 不 同病 害有 一 定 的抗 性 和 耐 性 , 如远 杂 9 0 抗 青 枯病 、 12 驻花 一号 抗 叶斑病 等 。选 择 抗 病能力 强 和抗 逆性 强 、 应性 广 、 品性好 的 适 商 丰产 品种 远 杂 9 0 、 花 一 号 、 杂 9 0 12 驻 远 3 7等 , 可
治 , 病 虫 危 害 降 低 到 最 小 程 度 。 驻 马 店 市 花 生 把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花生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或者品质下降。

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花生的生产至关重要。

花生的主要病害有花生根瘤病、花生白粉病、花生菌核病等。

花生根瘤病是一种由根
瘤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花生的根系。

防治该病的关键是进行选种,选择抗根瘤菌
的品种进行种植,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花生螟、花生象甲等。

花生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花果为害,特
别是在花蕾针对穗时容易受到花生螟的侵害。

防治该虫害的常用技术包括使用低毒、高效、长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定期进行虫情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对于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还应考虑一些综合性的措施。

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
发现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合理施肥、
合理灌溉、调整种植密度等,提高花生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病虫害的预防,采取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如及时清理病虫害源和病虫害发生地的残留物,消毒工具、设施
和器械等。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结合选种、土壤消毒、农药防治、虫情监测等措施,并加
强田间管理和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花生的病虫害发生,保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是提高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所在,通过研发新的农药和培育抗
病虫害的品种,提高花生的抗逆性和产量,为花生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花生也容易受到很多病虫害的侵袭,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控制并预防花生病虫害的发生。

花生主要病害:
1、花生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往往在花生植株生长初期和幼苗期出现。

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茎部出现圆形黑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在雨季大量浇水,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及时清除病死的植株。

2、花生菌核病:菌核病同样是由真菌引起的花生主要病害症状,病斑为呈黄色或黄棕色的斑,严重时会出现塌陷的现象。

综合防治措施:采用无菌土和消毒育苗技术,保证种子和育苗基质的无菌状态,及时更换土壤,避免连作,对病株进行焚烧处理等。

3、花生霉菌病:霉菌病主要是由地下茎、幼芽受到感染,病害症状为生长的叶片黄化、低矮变形的现象,能看到白色的霉层。

综合防治措施:应及时清除并烧掉病株、改善排水条件、施用适量的钙、磷肥等提高花生的免疫力。

1、花生甲虫:花生甲虫幼虫和成虫都需要寄生花生种子和顶芽,对花生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综合防治措施:采用无菌种子、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等,可以减少花生甲虫的危害。

2、花蝽:花蝽主要靠吸食花生的汁液为生,造成花生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严重威胁。

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清除其寄主植物,采用肥料和杀虫剂控制花蝽的繁殖,增加机械防治措施,手摘、冲洗等。

综合防治措施:采用生物防治法,利用花生象甲的天敌进行防治,如利用师氏蚂蚜等天敌进行防治。

总之,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减少花生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收益。

花生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花生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花生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陈玉廷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18年第06期摘要; 对花生大菌核病和小菌核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农业及化学防治措施。

关键词花生菌核病;病原;危害症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43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6-008-02DOI: 10.19383/ki.nyzhyj.2018.06.004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Peanut SclerotinioseCHEN Yu-ting(Weizhu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tation of Huaiyuan County,Huaiyuan, Anhui 233441)Abstract The pathogen, infection cycle, epidemic law and symptoms of peanut sclerotinios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targeted agricultural and chemical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Peanut sclerotiniose;Pathogen;Symptoms;Control measures花生菌核病(Peanut sclerotiniose),為花生感染子囊菌亚门真菌导致的一类真菌性病害,又分为花生大菌核病(Peanut sclerotinia stem rot,花生菌核茎腐病)及花生小菌核病(Peanut small sclerotinia),在我国南北各花生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常以小菌核病为主,个别年份或个别地块危害较重。

魏庄镇隶属于蚌埠市怀远县,位于怀远县域东北部,境内建设有优质花生基地2 000余hm2,其中张店村花生种植面积达200余hm2,种植品种以鲁花8号为主,近年来又新增了花豫系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花生菌核病是花生种植过程中比较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根部和根颈部,也能危害茎叶和果实。

此病一般会减产10-20%,危害极大,那么对于菌核病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发病症状
花生菌核病是大菌核病和小菌核病的总称,而大菌核病引起的症状与小菌核病相似,但前者仅在茎蔓上发生,后期产生菌核较大。

叶片染病时,病斑成暗褐色,近圆形,在潮湿时,病斑成水渍状的软化腐烂。

茎部染病时,病斑出城褐色,或逐渐变为深褐色,最后成黑褐色,总称茎杆软腐,种植萎焉枯死,在田间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会蚕山灰褐色的霉状物和灰白色粉状物,及菌丝和分生孢子。

果实在收获后变为褐色,表面会产生黑色菌核,引起籽粒腐败或者干缩。

2、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病残体、荚果以及土壤越冬,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在第二年气温回升后,小菌核会萌发出菌丝和分生孢子,有时也会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从伤口侵入植株,同时还能借助风雨传播,菌丝也能直接侵入寄生。

而大菌核菌核则会直接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并进行侵染。

3、防治方法
应该和与小麦、谷子、玉米、甘薯等作物轮作,这样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在生长期要进行深中耕将菌核直接埋入土壤中,防止产生孢子和,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一旦在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集中烧毁,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中耕,将遗留在田间的残株和菌核一起埋入土壤中,减少菌源,减轻病害发生。

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药剂防治,隔7-10天再喷洒一次,可以选择的药剂有纹枯利可湿性粉剂、复方菌核净、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