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钻探孔深计算表(勘表4)

合集下载

钻探地质编录表模板

钻探地质编录表模板
~10m岩心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节长5~22cm,属中等风化。局部见构造裂隙。
砂岩,
3
灰白色,青灰色,中~细粒结构,厚~巨厚层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
石英,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井深0~m处岩心较软,呈碎块状,属强风化带,~10m
岩心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节长5~22cm,属中等风化。局部见构造裂隙。
钻孔深度(米)
变层深度(米)
层厚(米)
岩性描述
备注
编录人:编录日期:年月日
砂岩,
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厚~巨厚层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岩心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节长11~37cm,属中等风化。
局部见构造裂隙。
泥岩,
暗紫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
岩心较软,呈碎块状,饼状,属强风化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
局部见灰绿色绿泥石团块,岩心较硬,呈短柱状,柱状,属中等风化带。
素填土
黄褐色、红褐色,由块石、粉质粘土组成,稍湿,较紧密,块石含量在40%~75%,为
人近期无序抛填。
勘察单位: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编录人:朱根深复核人:编录日期:2008年月日
钻探岩屑编录表
工程名称:孔号:坐标:
地层时代
岩屑编号
岩屑编录表工程名称:孔号:ZK坐标:X: Y: Z:
回次
编号
孔深(米)
岩芯长
(米)
岩性
层序
分层
深度
(米)
岩土描述
备注
粉质粘土
1
黄褐色,浅黄色,稍湿,可塑状,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
等,土不能搓成细条,刀切面较平整。

勘察指导卡(钻探)

勘察指导卡(钻探)
2、钻孔孔径
黄土、粘性土层中钻孔孔径不小于110mm,以便于取样,基岩中钻孔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
3、钻进速度、压力及循环水
各机台机长应根据各种地层情况,本着尽量提高岩芯采取率的要求,合理控制钻探速度、压力及循环水。在完整基岩地层中,钻进速度可快些;对于裂隙发育、风化较严重的基岩,应严格控制钻机速度,少钻多提,尽量减少循环水的使用量,减少循环水对岩芯的冲洗。如果上部覆盖层为黄土,为保证取样的质量,上部10m深度范围内禁止循环水钻进。对于滑坡,钻进深度接近预计滑带以上5m或发现滑动面迹象时,必须采用干钻,并增大钻压、降低转速,提高岩芯采取率。
钻进情况如实记录,包括进尺快慢(用准确时间表示)、刻取声、钻进过程中垮孔、卡钻情况、均匀性、返水情况、钻头类型等。遇到溶洞时,应准确记录溶洞顶、底板深度,溶洞内有无填充物,描述填充物的成分、状态。
岩土层的描述按回次分层描述;岩土描述基本内容如下:
对岩石描述应包括成因、年代、名称、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及岩层厚度、RQD值、岩石的坚硬程度、完整性、倾角、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有无溶蚀现象及其他现场鉴定特征(包括钻进快慢,钻进过程中漏水返水情况,垮孔、卡钻情况等);对沉积岩应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成分和胶结程度。
土的描述内容包括:名称、颜色、湿度、密度、包含物及有机物的含量等;
土的定名按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或混合土(如卵石混粘性土);
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的湿度按稍湿、很湿、饱和描述;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的状态按松散、中密、密实描述;
粘性土的状态按流塑、软塑、硬塑、坚硬或半坚硬描述。描述完整岩层中,第个回次不宜超过2m,在强风化、破碎的岩层中,不宜超过1.5m,粘性土层中,不宜超过1m,砂类土、碎石类土层中不宜超过1.5m。对于滑坡:滑带上下5m范围内,滑带岩芯采取率不小于90%。滑带以上5m回次进尺不超过1m,滑带上回次进尺不超过0.3m,保证滑带上岩芯采取率100%。

采深采厚比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中的应用

采深采厚比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中的应用

采深采厚比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中的应用摘要: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往往以建设工程遭受现状实际存在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估依据,而针对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有可能现状不存在,但随着采矿活动的进行继而产生,这就需要对建设工程遭受未来形成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而采深采厚比与采空区地表变形的关系十分密切,以采深采厚比值作为判定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采深采厚比;地面塌陷;预测评估0 引言采深采厚比为采矿用语,在煤矿中最为常用,即开采深度与开采厚度的比值,一般认为,此比值越高,开采的安全性越好;但在采深采厚比值足够小时,可选用露天开采,此时比值则是越小越好。

采深采厚比是综合反映开采煤层赋存条件的一种指标,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中,多把采深采厚比作为预测地面塌陷危险性的一项重要依据,用采深采厚比值定量判断地面塌陷危险性的大小。

1 采深采厚比与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联系地面塌陷是指上覆岩层发生破坏,岩土体下陷或塌落在地下空洞中,并在地表形成不同形态塌坑的现象,是采煤矿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往往煤层开采深度越浅,开采厚度越大,即采深采厚比越小时,采煤安全性越差,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

以陕西彬长煤矿矿区为例,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可将采深采厚比按照<60、60~120、>120分为3个级别,以预测煤矿开采后形成地面塌陷危险性的大小。

当采深采厚比<60,采矿活动引发地表移动变形的可能性大,地表移动变形程度强烈,一般表现为地裂缝、塌陷坑、错坎,地表为连续性变形,形成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当采深采厚比为60~120,采矿活动引发地表移动变形的可能性较大,地表移动变形程度较强烈,一般表现为非连续性地表裂缝,形成地面塌陷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当采深采厚比>120,采矿活动引发地表移动变形的可能性小,地表一般无明显移动变形迹象,形成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钻孔编录要点

钻孔编录要点

钻孔编录要点钻孔编录要点3.3.7 ⼟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

⼟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应描述颗粒级配(均匀.不均匀)、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稍密.中密.密实)等;2 砂⼟应描述颜⾊、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稍湿.湿.饱和)、密实度等。

3 粉⼟应描述颜⾊、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取⼀块⼟放在⼿⼼⽤另⼀直⼿敲打这只⼿背看⼟中⽔分是否出来。

强.弱)、光泽反应、⼲强度(强.弱)韧性(⾼.低)等;4 粘性⼟应描述颜⾊、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强度、韧性、⼟层结构等;5 特殊性⼟除应描述上述相应⼟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3.3.4 粒径⼤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于10 的⼟,应定名为粉⼟。

3.3.5 塑性指数⼤于10 的⼟应定名为粘性⼟。

粘性⼟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和粘⼟,塑性指数⼤于10,且⼩于或等于17 的⼟,应定名为粉质粘⼟;塑性指数⼤于17的⼟应定名为粘⼟。

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符。

3.3.6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应冠以主要含有的⼟类定名;4 对同⼀⼟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夹层厚度⽐⼩于1/10 的⼟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5 当⼟层厚度⼤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

钻探施工表格全套

钻探施工表格全套

钻孔野外地质记录簿NO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建德市洋田山铜矿区钻孔编录人开工日期年月日完工日期年月日文档大全设计孔深米实际孔深米钻孔坐标:设计倾角度实际倾角度设计:实际:设计方位角度实际方位角度 X= X= 设计终孔直径毫米实际终孔直径毫米 Y= Y= Z= Z=钻孔弯曲度、方位角测量记录孔深验证记录表封孔情况钻孔结构文档大全文档大全矿区ZK 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孔深:钻孔类别:设计方位角:施工机号:设计倾角:钻机类型:地质员:钻探技术员:地质组长:技术负责:水文地质组长(员):年月日年月日文档大全QB/HGDDY D706-1-21-2005钻孔记录详表文档大全1、如系一次回次内如遇换层则分别记录上下层岩心长度。

2、包括矿石,矿层和一般岩石的岩石矿物性质岩石等级、标本的编号及小构造的描述等。

文档大全矿区ZK 钻孔开孔检查验收单号钻机年月日验收QB/HGDDY D706-1-28-2005__ ______矿区___ ____钻孔终止通知书QB/HGDDY D706-1-32-2005矿区ZK 钻孔弯曲度测量记录表测斜负责人QB/HGDDY D706-1-34-2005孔深误差丈量记录表丈量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验收单收到号机送来矿区号孔岩(矿)心箱1. 岩心总长米,矿心总长米2. 回次自次至次3. 箱号自号至号4. 验收日期年月日移交人:验收人:护送人: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QB/HGDDY D706-1-33-200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表文档大全冲洗液类别:清水稀泥浆浓泥浆文档大全QB/HGDDY D706-1-35-2005钻孔采样登记表文档大全登记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文档大全QB/HGDDY D706-1-37-2005矿区ZK钻孔封闭设计和封闭报告书批准地质员机长文档大全水文地质组长(员) 钻探技术员年月日年月日文档大全QB/HGDDY D706-1-40-2005原始班报表检查记录表QB/HGDDY D706-1-42-2005岩矿心采样质量检查记录表QB/HGDDY D706-1-43-2005封孔质量检查记录表QB/HGDDY D706-1-45-2005钻孔柱状图质量检查记录表文档大全别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勘探孔数据一览表

勘探孔数据一览表
Z26
74085.98
74928.03
4.58
69.20
1.60
取土样钻孔
Z27
74093.49
74941.59
4.58
66.10
1.50
标贯及动探孔
Z28
74089.16
74968.30
4.30
68.00
1.70
标贯及动探孔
Z29
74097.24
74984.68
4.52
61.30
1.60
取土样钻孔
4.40
70.80
1.60
鉴别钻孔
Z45
74061.46
74943.30
4.43
81.20
1.70
取土样钻孔
Z46
74061.46
74968.30
4.33
61.50
1.50
鉴别钻孔
Z47
74061.46
74993.30
3.81
59.00
1.60
重型动力触探孔
Z48
74061.46
75018.30
4.00
73983.96
74858.65
4.54
65.50
1.40
取岩样及标贯及动探孔
Z92
7398பைடு நூலகம்.86
74879.96
4.43
68.00
1.20
鉴别钻孔
Z93
73983.96
鉴别钻孔
Z22
74090.86
74845.68
4.79
76.20
1.60
标贯及动探孔
Z23
74100.66
74862.56

钻探记录表

钻探记录表
4.泥浆性质比重粘度秒。
三、交通情况:
四、附钻孔:1:200地质柱状图(包括煤芯采长和倾角)
填发人年月日;地质技术负责人:
测井收到人年月日
钻探取煤记录报告书
钻孔号:煤层名称:计算煤芯采重量取率采用体重:t/m3煤芯直径mm
井深
(m)

综合取煤情况




钻进
层位
起钻
井深
(m)
回次进尺、取芯长(m)
回次煤芯重量(kg)
封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取样检查结果





起止井深(米)
名称
规格
长度(米)
机长班长记录员
验收人意见
号钻孔封孔柱状图
地质分层
实际封闭示意图
封闭段(米)
封孔用料(公斤)
涌漏水
止水方法
层位
井深(米)
井深
段距
清水
水泥

层位
井深(米)
煤样送样单
项目名称:
送样编号
暂定煤层名称
煤层柱状
采样地点
确定煤层名称
深度
(m)
全水分
Wt
微量元素(原煤)
有害元素











项目负责人:采样人:送样人:审单人: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送样单
送样组号
采样层位
样品分号
样品规格
采样地点
岩层
倾角

采样日期
年月日
密封日期
年月日
送样日期
年月日
要求成果日期

勘探孔洞封堵施工方案

勘探孔洞封堵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工程概述第二章施工部署第三章封堵方案及施工方法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依据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交通枢纽扩建中心工程土建施工第4合同段施工承包合同的相关条款;(2)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配套地下交通工程—机场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2012】TS 07专题会议纪要:勘探孔封堵专项交底及洽商会;(4)根据工程特点及地质情况,选择符合本工程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法律法规;适用于本施工方案的相关规范如下:第二节工程概述2-1工程概述2-1-1工程叙述本标段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土建施工第4合同段,主要负责完成交通中心工程1-1轴至12轴以西2.8m范围内地下结构施工,该部分全长232.227m,宽71.32m~88.7m,建筑面积约38400m2,主要包括4区范围内的地铁2号线机场站、城际铁路机场站、部分换乘通道、西侧地下停车场,还包括6区范围内的连接通道。

2-1-2 工程概况机场交通中心工程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标准段单层结构基坑深度为12.65m,双层结构基坑深度为22.36m(均为考虑底梁下返基坑深度),原设计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墙厚800mm、1000mm 、1200mm三种,墙深:1200mm厚:47.7m、30.2m、49.2m;1000mm厚:40.05m、41.55m;800mm厚:28.7m。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本标段为地下一层、局部二层框架结构,负一层底板埋深12.65m,局部负二层底板埋深23.86m如图2-3。

图1 结构剖面示意图根据上图得知本标段地下结构地下一层部分涉及7个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①填土层,主要素填土、耕植土,土层含少量碎砖块、石子及生活垃圾、植物根茎等。

④黄褐色粘土,为含铁锰质结核,土质相对较好。

⑥2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为含有机质、贝壳碎屑,夹少量粉性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