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活动绘画班教案

合集下载

少年宫绘画兴趣班教案

少年宫绘画兴趣班教案

少年宫绘画兴趣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绘画基础教程》第三单元“色彩的魅力”,详细内容为第5章“色彩的调配与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学会色彩的调配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

2. 培养学生学会色彩的调配方法,增强绘画表现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的调配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理论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画纸、教材、PPT。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色彩的三原色、间色、互补色等概念,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属性。

3. 实践操作(15分钟):示范色彩的调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会如何调配出丰富的色彩。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风景画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理论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5. 随堂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点评(10分钟):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理论三原色、间色、互补色色彩的冷暖、明暗2. 色彩的调配方法3. 绘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参加绘画比赛、展览等活动,锻炼自己的绘画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操作环节的指导;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少年宫简笔画教案

少年宫简笔画教案

少年宫简笔画教案教案:少年宫简笔画教学一、教学内容1. 简笔画概述:介绍简笔画的定义、特点和创作原则。

2. 线条运用:教授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3. 图形概括:讲解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基本的图形。

4. 比例与构图:学习如何把握物体的比例关系和画面构图。

5. 颜色搭配:介绍颜色的基本知识,教授如何搭配色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笔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颜色搭配。

2. 重点:简笔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画纸、画笔、颜色。

2. 学具:画纸、画笔、颜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简单的简笔画作品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简笔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包括线条运用、图形概括、比例与构图、颜色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3. 示范: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将一个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基本的图形,并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简笔画概述2. 线条运用3. 图形概括4. 比例与构图5. 颜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的简笔画技巧,创作一幅动物或人物的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完成一幅动物或人物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提高自己的简笔画水平,可以组织一些简笔画比赛或者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简笔画概述:介绍简笔画的定义、特点和创作原则。

2. 线条运用:教授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3. 图形概括:讲解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基本的图形。

丹青画社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教案

丹青画社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教案

丹青画社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绘画的基本技巧和风格,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活动对象乡村学校少年宫绘画兴趣小组的学生,年龄范围为10-15岁。

三、活动时间每学期共计15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为2小时。

四、活动地点乡村学校少年宫绘画室。

五、活动内容1. 绘画基础知识教学: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色彩搭配、构图等。

2.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思路。

3.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从简单的素描开始,逐步提升到彩画、水粉画等。

4. 主题创作:鼓励学生以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学6. 户外写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直接体验自然之美。

7. 邀请艺术家讲座:邀请当地或其他地区的知名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创作经验。

8. 团队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团队精神。

9. 比赛与交流:参加各级别的绘画比赛,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

10. 总结与反思:在每个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绘画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提高绘画技能。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5.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讨论,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绘画基础教材、优秀作品集、绘画工具使用手册等。

2. 工具与材料:画纸、画布、画笔、颜料、画架等。

3. 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展示台等。

4. 场地:绘画室、户外写生地点等。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及进步。

(完整版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美术组活动教案最新

(完整版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美术组活动教案最新

(完整版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美术组活动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少年宫美术组活动教材》第四章“色彩的魅力”,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搭配技巧以及生活中的色彩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搭配方法,培养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知道色彩的三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应用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搭配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笔、画纸、色卡、投影仪、教材。

学具:彩色笔、画纸、色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体会到色彩的魅力。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概念,让学生了解色彩三要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色彩搭配技巧,如对比色搭配、邻近色搭配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搭配方法。

4. 随堂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完成一幅简单的画作。

5. 课堂互动(5分钟)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创作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搭配技巧对比色搭配邻近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完成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丰富的色彩搭配,体现家乡的特色;作品尺寸:A3纸张;完成时间:课后一周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色彩素材,提高对色彩的观察力;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拓宽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课堂互动的开展4. 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针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搭配技巧。

少年宫美术教案(

少年宫美术教案(

少年宫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少年宫美术教学指导》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色彩的认识与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搭配原则,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运用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色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搭配原则。

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结合实际操作,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搭配,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4. 创作环节:学生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过程:学生构思并绘制草图,教师点评并提出建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

过程: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同学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分类3. 色彩搭配原则4. 创作主题:“我的梦想家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完成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

2. 课后拓展:收集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掌握程度,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意识。

少年宫活动绘画班教案

少年宫活动绘画班教案

少年宫活动绘画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少年儿童绘画启蒙与实践》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色彩的调配原理、色彩的情感表达、简单的色彩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调配方法,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原理及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简单色彩运用,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教学PPT、实物展示。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调配原理、色彩的情感表达,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颜色。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幅简单的风景画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进行色彩调配,并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色彩调配原理2. 色彩情感表达3. 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需在作品上标注所用色彩的名称,并简述创作思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色彩的调配原理及情感表达:这是绘画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色彩的调配方法,理解不同色彩的情感表达,为创作奠定基础。

(2)简单色彩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小学美术《少年宫绘画》教案

小学美术《少年宫绘画》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少年宫绘画》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绘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认真观察少年宫的场景,尝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几个方面我觉得做得不错,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首先,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组讨论环节,他们围绕绘画技巧和少年宫场景的特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值得继续推广。
2.教学难点
-线条、形状的准确描绘,特别是对于建筑物的透视和比例的掌握;
-色彩的搭配和使用,如何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氛围;
-观察细节,如何捕捉少年宫场景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描绘;
-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个性的融入,避免作品过于单一和刻板。
举例:在描绘少年宫建筑时,学生可能会遇到透视和比例的难点,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演示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并通过练习掌握比例关系。在色彩运用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光线下的色彩变化,教授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场景氛围。同时,针对创作中的想象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在绘画中加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创意。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绘画基本概念和技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绘画练习,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描绘少年宫建筑时,透视和比例掌握得不够好。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透视和比例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绘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作。这些是绘画的基础,对于表现少年宫的场景至关重要。

美术少年宫活动教案

美术少年宫活动教案

美术少年宫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9课《我们的少年宫》,详细内容为引导学生了解少年宫的功能和作用,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学会用线描和色彩表现少年宫的建筑特色和活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年宫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建筑和场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少年宫的建筑特色和活动场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示范画。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粉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少年宫的各类活动,引发学生对少年宫的兴趣。

2. 走进少年宫(10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少年宫的功能和作用。

(2)引导学生观察少年宫的建筑特点,了解建筑风格。

3. 实践活动(10分钟)(1)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描和色彩表现少年宫的建筑特色。

(2)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线描和色彩练习,表现少年宫的场景。

4.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创作环节(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以“我们的少年宫”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的少年宫》2. 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宫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

(2)学会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建筑和场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重难点:(1)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少年宫的建筑特色和活动场景。

(2)观察、表现、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们的少年宫”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见学生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少年宫,深入了解少年宫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刮画》教学设计刘忠华教学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刮蜡画的特点、掌握刮蜡画的技法。

情感目标:感受刮蜡画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动作技能目标: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和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活动准备:CAI课件、白纸、刮蜡画作品、蜡笔、小刻刀、小木棒等。

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都用过蜡笔画过画吗?喜欢用蜡笔画些什么呢?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用蜡笔做画的乐趣。

师:那老师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画法,好吗?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教师出示以黑色作为背景的学生绘画作品。

)讨论:除了在黑色纸上涂色表现画面外,还可在什么样的纸上作画能让图画的背景是黑色的?师:在纸上用黑色蜡笔和别种颜色的蜡笔涂抹一两遍后用上特殊的工具也能在上面画画哦,大家想知道怎样画吗?生:想。

(教师用小刀在刚涂抹好的黑色表层蜡纸上刮画,一幅美丽的花朵呈现出来了。

)生:原来老师是用刻刀在涂好的蜡纸表层上刮画出来的。

生1:能在纸上涂抹各种蜡笔颜色吗?生2:我想在纸上刮各种内容可以吗?师:当然,只要想到的一定能做到,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玩这个有趣的刮蜡画吧。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个体制作学生动手制作刮蜡画。

(教室伴随音乐)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同时出示课件演示步骤:1)、起稿:刮蜡纸的表面可以用铅笔在上面轻轻地起稿,但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破坏表面的黑色。

2)、轮廓线:用尖状的一头把画稿的轮廓线刻出,线条注意要圆润流畅。

3)、刻画大色块:用刮蜡笔扁平的一头来刮出画稿中的大色块。

4)、调整:由于刮蜡纸特殊的制作工艺,一笔刻下以后不能够修改,所以在刻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在完成创作后,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增加线条或色块。

2、学生实践,师巡视辅导。

(停下来)部分完成了的学生展示作品,评议:你觉得他刮的怎么样?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3、刮好的同学演示刮蜡画过程,集体交流制作技巧。

4、质疑解难:没有完成的同学,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吗?生1:为什么我刮画出来的线条会断断续续的?生2:我用小刀一刮、一涂,纸就破了。

小结:刮蜡画在刻画方面应细心且把握的力度也要恰到好处,用刻刀尖状的一头轻轻把画稿的轮廓线画出,线条注意要圆润流畅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不会断断续续的。

(出示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拓展思维。

)师:大家觉得美吗?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看看哪些内容或物体可以用在刮蜡画中?动手试试吧!5、鼓励创造,体现个性。

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在纸上刮各种内容,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把作品刮得更漂亮?通过想象,你还能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什么样子?结果:有的学生根据想象刮出了鲜花、人物、建筑、小故事等。

(本环节设计思路:此环节的设计是学生通过实践,初步掌握刮蜡画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摸索、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通过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激发创作兴趣,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小组制作1、师: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真是了不起。

能不能发挥小组的智慧,创作一幅更加精美的作品呢?咱们现在就来开展一场比赛,看哪个小组分工最好、完成最快、刮出的作品最美?(提示:可以把刮好的刮蜡画作品作适当包装如加上镜框等,使之成为别具一格的装饰画。

)2、小组创作,师巡视辅导。

3、小组展示成果,互评。

(本环节设计思路:此环节是在个体创作的基础上,集众人智慧于一体,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课后延伸师:这节课大家玩得高兴吗?生:高兴!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新画法叫刮蜡画。

(板书课题:刮蜡画)师:你们觉得刮蜡画有趣吗?生:有趣。

(补充课题:有趣的刮蜡画)师:从今天的这节课来看,你们都是聪明、能干的孩子。

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勤动脑、多动手,以后一定能制作出更美的刮蜡画作品来,并用来装饰你们美丽的家。

你们愿意在课后试一试吗?吹墨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吹墨画是学生在认识点的基础上,体验墨线的变化,采用吹墨的形式,尝试墨线的变化,然后添加墨点、墨色,进行装饰完成。

吹墨画的题材很广,学生可充分想象,吹墨画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线的有序和无序的美感。

二、学生状况分析作为初一学生,他们仍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单从知识方面入手,势必会造成枯燥乏味。

其次学生的好动心很强,在广泛的点线变化的作品中,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绘画作品形式进行创作,从而体会点线的无穷韵味,接触对线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吹墨画的定义;吹墨画中点线的无穷变化,锻炼学生表现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吹墨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吹墨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吹墨的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画面布局的整体把握和美的体现五、教学准备学生:毛笔、墨、宣纸(素描纸或A4纸)、中国画(水粉)颜料、调色盘、吸管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作画材料。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课件出示吹墨优秀作品。

先请学生欣赏大师吹墨作品,再请同学们欣赏学生优秀作业,分析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了解吹墨画的特色和趣味。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吹墨画比较活泼随意,墨色多变。

板书课题:吹墨画(二)吹墨画定义:吹墨画又叫吹画,是作画形式中的一种。

顾名思义,吹画是将墨汁或某种颜色的颜料沾一些在纸上,用嘴吹来代替画笔作画,一般线条都是用吸管来吹墨珠。

(三)作品表现方法分析:1.同学直观感受吹墨作品的形式与表现方法。

2.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表现方式。

3.小组代表发言阐释观点。

(四)教师示范吹墨画并讲解步骤边示范边讲解相关技法要领,注意事项等。

步骤:(1)准备好纸、墨汁、水粉颜料、吸管等。

(2)在纸上某处滴上适量墨汁,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图形用吸管或嘴去吹。

(3)用颜料填上自己想要添上的颜色、图形。

第二课时(五)学生实际操作独立或5人小组合作完成。

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表现自我、相互交流、体验乐趣的过程。

学生能否根据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将画面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来,是这一环节的根本。

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学生的画面及时保留较好的效果。

学生操作的过程是对知识技能加深与掌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吹墨画。

(六)课堂教学评价1、先自评,再小组内评价。

2、组与组之间互评。

3、各组推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4、教师作总结性评价,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扩展性思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外延伸拓展点线的形式表现方法很多,为拓宽学生的绘画领域与视觉领域,可将这一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线画法。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花纹,并能画出各式各样的鱼;2、认识涂色的表现形式3、完成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的画作。

教学难点:画出鱼的形状和涂色的方法。

教学设计: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1、情景体验法2、激励评价法等进行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看图片,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海底世界》2、播放卡通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二)、鱼的结构播放几组图片,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提问总结出:一条完整的鱼是由头、躯干、尾、鳍四个大部位组成的。

(三)、鱼的形状展示各种形状的鱼的图片,提问学生“这些鱼是什么形状的?”。

然后板书总结鱼的形状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四)鱼的花纹从图片上分析鱼的各种花纹,再将其线条化,,让学生上台画一画花纹,令其充分掌握这节知识点。

(五)涂色的三种表现形式展示几幅不同的画,向学生说解以下几种涂色的表现形式。

1、单色描线2、彩色描线3、黑色笔描线后整片涂色4、彩色描线与整片涂色结合板书设计:1、鱼的结构2、鱼的形状3、鱼的花纹4、涂色的四种表现形式线描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如何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检查用具二、导入:美术中的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线有两类,即直线和曲线,直线有横线、竖线、斜线、放射线等。

曲线类常见的有:弧线、波浪线等。

(边问答,边在黑板一侧画出来。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线有关——《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三、出示学习目标: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四、探究:1、课件展示图片,欣赏古代壁画及农民画,简要了解线描画有的线条优美柔和,有的线条古朴稚拙。

2、欣赏绘画作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疏密变化和形状变化。

a、观察绘画中如何表现的黑白?b、他们是怎么区分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的。

c、不同质感的物体用的线一样么?为什么?d、你从中找到了哪些对比的方法?(范画)展示内容相同线条组合不同的两幅作品(蝴蝶)让学生说不同,体现出疏密对比和黑白对比。

再结合课件上有大小不同的花朵作为背景的蝴蝶画,总结出创作线描画作品时,运用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使画面产生的丰富变化,给人以美感。

在欣赏中,发现线描画黑白对比效果强烈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为创作做铺垫。

五、学生习作:出示作业要求:请你用线描的形式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温馨提示:线条的粗细不同,线条的疏密排列不同,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的作品会更有美感。

(如: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你绘画的主题哦!)提示学生创作步骤及方法:1、构思(迅速准确)2、起稿(大胆夸张)3、线描(细腻)4、调整(整齐美观)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出意见及建议。

六、作品讲评及优秀作品欣赏:1、学生自评。

2、互评。

对学生的作品以鼓励为主,突出体现和巩固线条的疏密和形状对黑白对比的影响。

水彩画基本常识教学设计第一节初识色彩一、课程名称:初识色彩二、教学目的:研究色彩的基本要素和一般的变化规律,为色彩写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掌握水彩画色彩的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