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提取物

合集下载

金银花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金银花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62 I FOOD INDUSTRYI解读INTERPRETATION金银花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3.金银花提取物的概述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其提取液在临床上用途广泛。

结果表明,该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挥发性精油、粘液质及氨基酸。

黄酮类物质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降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

此外,金银花还能抑制流感病毒、降低血压、解毒。

因此,金银花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

4.金银花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4.1抗氧化研究表明,自由基是引起细胞衰老、癌变和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金银花,别名忍冬藤、银花、双花等,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多年生藤本植物,花初开时呈白色,后转为黄色,并带有香味。

金银花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炎抗菌等功效。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金银花提取物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金银花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开发的原料和功能性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本文综述了金银花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对保健食品的要求健康食品必须满足4个条件:①无毒,对人体无害,满足营养素的需要。

②功效一定要清楚详细,并经科学论证,其功效不能代替日常饮食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须营养。

③在动物和人群中进行功能性实验,证实其对人体健康有明确而稳定的功效。

④它不是为了治病,也不是为了取代药物而起到的疗效。

2.保健食品分类当前,国内外关于该类食品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而我国保健食品规范的制定起步较晚,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体系,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从适用人群与服用对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般民众健康食品;有特殊生理需求者(如婴幼儿、青少年、孕妇、老人)的健康食品;特种作业人员(如运动员、高温作业人员等)健康食品;针对特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栓等)的健康食品;适合有特定生活型态(如运动、登山、航空航天等)的人的健康食品。

②根据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特征,可分为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疲劳、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血脂、抑制肿瘤、解毒、减肥、美容、调节血压、增强记忆力、提高视力、改善骨质疏松、提高睡眠质量。

金银花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金银花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2色谱分析条件
以K r o ma s i l — C 1 8色谱柱啦 径 5 I n , 2 5 0 m m ×4 . 6 mH 1 ) 作为同定 ㈣㈣㈣㈣㈣㈣㈨㈨㈣ 相 ,以色谱乙睛作 为 A流动相 , Q 1 %甲酸水作为 B相, 洗脱流程为 : 0 — 2 0 mi n , 1 0 % A; 2 0 — 3 0 m i n , 1 ∞ 5 0 %A 。色谱柱温保持在 3 0 o C , 绿原酸 ㈣ ㈣ " 榭则 波长设 定在 2 8 0 n m, 流速为 1 m L / mi n 保持 不变 , 进样量 1 0 L 。每 次样 品分 辣 舌 , 以1 0 %乙腈平镆 } 主 子1 0 m i n , 然后进行 下一个样 品的 分析。
1 仪器 号试剂 表 1 因 素 与 水 平
金银花购于河南省 , 阴干、 粉碎后备用。超声波仪购于昆山市超声波 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Wa t e r s 6 0 0 高效液相色谱仪购于美国 Wa t e r s 公司。 提取用乙醇为食用乙醇 乙腈、 甲酸为色谱纯 其他i 式 剂均为分析纯。 绿原 酸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I 圭 是 供。
3方法与结果
一”
1 4 O 1 3l O 95 0 5 6
"砖
表 3 绿 原 酸 HP L C 分 析 方 法 重 现 性 数 据
”如 ㈣… 乙醇超声提取条件『 尤 选。为了优化制备工艺, 根据有关报道 , 以直 L C 分 析 方 法 精密 度数 据 析 , 直 啦 ㈣㈤㈣㈣ ㈣ 一Ⅷ¨” 表 4 绿 原 酸 HP 接影响提取率的提取溶剂浓度、 溶剂用量 、 提取时间 、 提取温度为实验因 素, 提取三次, 进行正交试验f 尤 化, 每个实验因素分为三个水平, 见表 1 。 精 出浓度 。最 终 密称取金银花 1 0 g , 按照正交 寸 方案, 以绿原酸收率为指标进行 k ∞ 测 得绿 原酸 的 O Q 和 L O D 正交试验, 合并提取液过滤, 然后按照采用 HP L C的方法对不同提取条件 L 分 别 为 0 . 1 9 下得到 的提取 骏含量测定 。 结果见表 2 。 正交试 验 目的是 选择 表 5 绿 原 酸 在 金 银 花 样 品 溶 液 中 回收 率 #m L和 0 . 7 6 g / mL , 最合适的提取条件, 因此对正交试验可以不考虑差异的显著 性, 所 以只需 要进行殴差 扮析 。 从表 2 可以看出, 所得极差依次是: R = 1 . 4 0 、 R  ̄ = 1 31 、 R 表 明该 方 法 具 有 较 高 的 . 2 . 2 2检测 方 法 0 . 9 5 、 R  ̄0 . 5 6 , 极差最大的是第 1 因素( 乙醇浓度) , 其次是第 2因素f 乙醇 灵 敏度 。3 的重现性 、 精密度 、 稳 定 用量) 、 第 3因素 取时间) 、 第 4因素 取次数) 。从图 2 各个值 E 看, 第1 在建 立的 H P L C检钡0 因素的第 1 水平( 乙醇浓度 7 g 竭_ 好, 第 2因素的第 3 水平( 乙醇用量 2 0 性 。 条 件下 , 寸 浓度 2 5 # m L 、 1 0 0 g / m L和 2 0 0 g / m L的绿 原酸对 照品 倍体积最 好, 第3 因素的第 3 水平( 提取 4 5 mi , 第 4因素的第 3 水 溶液 分别重 复测定 5 次 , 计算保 留时间和峰面积相对 标准差f R s D 1 。 结 果 见 平0次塌好 。也就是说, 各种因素的最好搭配是 A B 1 C D 浓度是 7 0 %的 表 3 。从表 3中结 果可 以发现 , 三种浓度 的保 留时间 R S D均小于 1 9 - %, 并 乙醇 , 按照 1 . - 2 0的固液 比, 提取 3 次每 次 3 0 mi n 1 , 即试 验 3 所 用条件 。 且峰面积 R S D均 小于 Z 7 %。 所建 H P L C方法 的精 密度通过 日 间 和 日内两 3 2金银花提取物定量茼磋 期究。 3 2 . 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绿 过一天内重复进样 6 次, 计算其保留时间和峰 原酸对照品 5 . 0 mg , 置于 1 0 mL的容量瓶 中, 用色谱甲醇溶解 、 稀释至刻 方面来衡量。日内精密自 西 面积 R S D考察。日间精密度通过每天重复进样 3 次 , 连续 5 天, 计算其保 度, 混匀, 作为储备液 , 备用。 然后分别取适量的绿原酸储备液 , 加入—定量 S D考察 。在 实验 中所用对 照品溶液浓度 为 1 0 0 的甲醇 ,得到绿原酸浓度分别为 5 、 1 0 、 2 5 、 5 0 、 1 0 0 、 2 0 0 、 3 0 0 g / m L的一 留时间和峰面积 R / mL , 结果见表 4 。 R S D值均不超过 2 6 %, 显示 良好的精密度。 3 2 2 3回 系列标准溶液。3 2 . 2方法验证。3 . 2 . 2 . 1 线l 生、 检出限( I 0 口 定量I  ̄( L O Q ) 。 g 通过在 样品≠ 容 瘦 加 ^三种量 的绿原酸对照 品测定 加样 回收率 。 以制备 的一系列标 准溶液 , 进行 H P L C测定 , 每个浓 度测定 三次 。以峰 面 收 率实 验 。 在 3 份 金银 花样 品溶 液中分别加入 2 0 0 g , 4 0 0 g . 6 0 0 g 绿 原酸 , 分 积 的平均值 为纵坐 标 , 标 准溶液 浓度 ( g / mL ) % J ;  ̄ 标, 采 用最小 二 法 别重复进样 3 次 , 计算样品平均回收率和 R S D 。 结果如表 5 , 显示加样回收 求得 的方 程为 Y = 1 5 6 0 1 0 X 一5 7 5 6 , 相关 系数 R z :f f 9 9 9 , 表 明所建 立 8 %- - 1 0 2 %2  ̄ , 间, R S D均/ J 、 于Z 8 %, 说明谚 交f c 子 的回收痒 。 的分析方法在浓度范围 5 — 3 0 0 g / mL内, 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很好的 率在 9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H)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H)

编号:FZD0166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含量测定方法
一、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3 150mm×4.6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0.4%磷酸水溶液(13:87,V/V)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327nm
柱温:25℃
进样量:10μL
二、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约5m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0%甲醇溶解定容。

2.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金银花提取物样品适量,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0%甲醇超声振荡20min后,冷却至室温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三、样品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绿原酸保留时间约为12min,用外标法计算含量。

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和民间草药治疗中。

近年来,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1. 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通过体外实验证实,金银花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对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减轻了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损害。

2. 抗冠状病毒作用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金银花具有一定的抗冠状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抑制冠状病毒的能力,能够干扰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从而减少病毒的侵袭。

3. 抗病毒感染作用金银花还对其他多种病毒具有抗感染作用,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诺如病毒等。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提取物可以抑制这些病毒的复制和感染,从而发挥出抗病毒的效果。

二、金银花的机制研究1. 免疫调节作用金银花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来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研究表明,金银花可以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宿主细胞免受病毒的损害。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增强宿主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2. 直接抑制病毒复制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具有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抑制病毒的R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断病毒的生命周期。

3. 抗氧化作用金银花中富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并保护细胞免受病毒的损害。

因此,金银花的抗氧化作用也是其抗病毒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三、金银花的应用前景随着对金银花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的深入研究,金银花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金银花作为一种天然的草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较于合成药物,金银花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势。

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和制备工艺研究

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和制备工艺研究

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和制备工艺研究一、本文概述金银花,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植物,其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咳嗽、喉咙痛等常见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明确其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含量,同时探索和优化金银花的制备工艺,以提高提取物的质量和产量,为金银花提取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揭示其药理作用的科学内涵,同时为金银花提取物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产品来源。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银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及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评价等方面。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对金银花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其主要活性成分。

我们将通过对比实验,优化金银花的提取工艺参数,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物纯度。

我们还将对金银花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为其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和制备工艺,也为金银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金银花提取物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二、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研究金银花,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逐渐受到现代科学的关注。

金银花提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成分,其物质基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药效机制和开发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银花提取物的物质基础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通过现代色谱技术和波谱技术的结合,我们成功分离并鉴定了金银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金银花提取物中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

014-金银花提取物新质量标准1

014-金银花提取物新质量标准1

质量控制——质量标准【目的】建立金银花提取物质量标准,保证该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符合标准。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金银花提取物。

【职责】检验员负责金银花提取物的检验,中心化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检查。

【内容】1.制定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P14972.质量标准:3.【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

3.1【特征图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同银黄片{特征图谱}项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含量测定}项下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10ul、供试品溶液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即得。

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6个特征峰,与参照物峰相对应的峰为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S 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规定值的±5%之内。

规定值:0.76(峰1)、1.00(峰2)1.05(峰3)、1.08(峰4)1.87(峰5)、2.01(峰6)4.【检查】山银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同银黄片山银花{检查}项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含量测定}项下。

4.2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供试品色谱中不得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

4.3水分不得过6.0%(通则0832第二法)。

4.4【微生物限度】照生物检查法(通则1105)测定。

金银花提取物法定质量标准限度:需氧菌总数每1g不得过10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不得过100cfu,大肠埃希菌每1g不得检出。

5.【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同银黄片{含量测定}金银花提取物项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0.1g,精密测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等功效。

其中的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抗菌领域。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传统抗菌药物的效果逐渐减弱,因此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旨在对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或许可以为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药物打下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在抑菌作用方面的潜在价值,通过对其抑菌机制、抑菌效果以及与传统抗菌药物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在抗菌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为其未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确定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2. 探究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机制,揭示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机制。

3. 研究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果,评估其在不同菌种下的抗菌活性。

4. 展望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探讨其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潜在作用。

1.3 意义和价值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敛疮的功效。

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的情况,寻找新型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对于探索新型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不仅可以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还可以促进中药材的价值和应用。

探究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抗菌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成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制备中。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引言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多种抗感染作用,对多种感染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本文将就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认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属植物金银花的花,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类、氨基酸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等。

这些化合物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生物活性。

金银花中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金银花的抗菌作用金银花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

金银花提取物还表现出对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对于当前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这为金银花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3. 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除了抗菌作用外,金银花还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金银花提取物还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病毒清除,对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5. 金银花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金银花制剂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金银花制剂还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感冒等病毒性感染。

近年来,金银花在抗感染领域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展,逐渐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抗感染药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提取醇沉淀法
金银花用水煎煮时,水煎液中含水溶性成分及少量脂溶性成分。

浓缩后加入3倍量乙醇,边加边充分搅拌,使药液含醇量达70%以上,此
时,淀粉,粘液质,果胶、树胶,蛋白质等可沉淀除去。

加醇后要放置一段时间,水提取醇沉淀法最好冷藏6—8小时以上再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再冷藏,使析出脂溶性成分。

一般用乙醇处理2—3次,每次处理均应增加醇的浓度,以除尽可能析出的杂质。

水提取醇沉淀法的一般工艺流程:
1:金银花(粗粉或饮片)加水煎煮2~3次,滤过(药渣;纤维素;脂溶性成分,部分蛋白质)
2:滤液(水溶性成分,糊化淀粉)浓缩至1:1~1:2(部分蛋白质及脂溶性成分析出);滤过;滤液中加3倍量乙醇边加边充分搅拌,使药液含醇量达70%以上。

冷藏滤过。

(沉淀;粘液质,糊化淀粉;蛋白质)。

3:醇液(水溶液成分及少量脂溶性成分);蒸馏;回收乙醇;浓缩;冷藏滤过。

(沉淀;脂溶性成分)减压浓缩→60℃干燥得浸膏→适量水溶解→乙酸
乙酯萃取→减压浓缩萃取液→60 ℃干燥得提取终产物。

4;滤液(甙;生物碱;氨基酸;水溶性有机酸鞣质)
5:经精制后供配注射液用
水提取醇沉淀法操作中应注意事项:
(1)用乙醇处理时,为了保证加入乙醇后,浸出液能达到一定的含醇量,需
加入乙醇的体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乙醇的用量(粗略计)。

X=C2×V/C1-C2
X:需加入乙醇体积(m1)
C2:水浸出液需要达到的含醇量(%)
C1:加入的乙醇浓度
V:水浸出液的m1数
例如;现有已浓缩的水浸出药液1000m1(V),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到75%,问需要加入乙醇若干毫升?
X=75X1000/(95-75)=3750ml
(2)药液在加乙醇处理前应浓缩到适宜浓度,可使沉淀完全,并可减少乙醇用量。

但浓缩时,特别是浓缩至一定程度时,应采用低温减压,以免有效成分破坏。

最后所得滤液必须除尽乙醇,必要时加以精制始可供配制注射液用。

(3)如果药液中含有较多的鞣质,可少量、分次的加入2—5%明胶水溶液,边加边搅拌,使鞣质与明胶结合产生沉淀,以除尽鞣质,冷藏后滤除,所得滤液再用乙醇处理,以除去多余明胶。

如最后药液中含鞣质量不太多,可用50%鸡蛋清水溶液以沉淀鞣质,过量的蛋清加热即凝固,易于滤除。

蛋白质与鞣质的反应,通常在pH值4—5时最灵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