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室管理规定
b超室规章制度

b超室规章制度B超室是医院中进行B超检查的特定区域,为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B超室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室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一、访问控制1.1 仅工作人员和被检查人员可以进入B超室,其他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陪同方可进入;1.2 在进入B超室前,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手卫生,并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和手套;1.3 制定来访者的规模限制,确保B超室内的人流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设备操作规范2.1 仅经过相关培训和持证人员可以操作B超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2.2 定期对B超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2.3 操作人员需仔细检查设备连接线和探头,确保无损坏和松动情况;2.4 保持B超室内的整洁和有序,减少细菌和污染的传播;2.5 在使用B超设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眼镜和铅衣,确保自身安全。
三、传染病防控3.1 所有进入B超室的人员都需佩戴口罩,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3.2 定期对B超室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3.3 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有接触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特殊的隔离措施;3.4 工作人员必须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自身抵抗力,防范传染病的发生。
四、患者隐私保护4.1 工作人员必须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4.2 在进行B超检查时,必须在隐私的环境下进行,确保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权利;4.3 B超检查结果需仅限于医生和有关人员查阅,未经患者同意不得随意传播。
五、工作纪律5.1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要求来进行工作,不得迟到或早退;5.2 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做到清理工作台和处理垃圾;5.3 对于B超设备和耗材的使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5.4 工作人员必须热情礼貌地对待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六、紧急事件处理6.1 在B超室发生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处理;6.2 发生设备故障或者操作失误时,工作人员需及时停止工作,并报告上级处理;6.3 对于患者突发疾病或者不适,工作人员应立即联系相关医生和护士提供相应救治措施。
B超室心电图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B超室、心电图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检查病人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
2、检查室内防尘、通风、干燥. 空气消毒每日两次,并有记录.如有传染病人特
别是呼吸道感染技术进行消毒.
3、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两次,并有记录.
3.保存诊室整齐,非诊疗用品不得存放入内.
3、保持诊疗床等物体表面清洁,诊疗床单使用一次性中单,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4、超声探头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或灭菌;每班次检查结束后,对超声探头进行
彻底清洁、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5、使用后的心电图电极头用75%酒精擦拭消毒;心电图机身及导联线保持清洁.
6、所有医疗废物手套、帽子、口罩、使用后的卫生纸均放入专用垃圾桶内,不得
随意丢弃,并认真登记,双人签字
7、工作人员注意手卫生,配备洗手液及快速手消毒剂,接触病人皮肤、黏膜后要
及时洗手.
8.将医院感染有关资料存放入专用文件夹内。
b超室规章制度

b超室规章制度B超室是医院中进行B超检查的专用房间,为了保证B超检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B超室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
本文将就B超室规章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B超室的使用1. B超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9点,超过这个时间段需提前安排。
2. B超室可供医生和技术人员使用,患者需经医生安排方可进行B超检查。
二、设备使用1. B超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正常运转,如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维修人员。
2. B超设备严禁未经许可私自调整参数或者进行维修,如有需要,请及时联系技术人员。
三、个人卫生1. B超室中的医生和技术人员应保持清洁,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术前需洗手、戴上洁净手套。
2. 用于检查的探头和其他工具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消毒,确保它们是干净和安全的。
四、消毒与防护1. B超室应每天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对桌面、设备、座椅等进行清洁。
2. B超室内应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B超检查时应佩戴。
五、工作流程1. B超室内进行检查时,应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安全,技术人员应友善和耐心地解答病人的问题,指导其正确操作。
2. 检查前,技术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
3. 在完成检查后,技术人员应对B超图像进行保存和归档,及时上报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六、急救处理1. B超室内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同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B超室内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自动除颤器等,技术人员需要了解急救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七、设备维护1. B超室设备的保养需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应进行定期开机,防止设备迅速老化。
总结:B超室规章制度的确立对保证B超检查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和患者方能在一个安全和有序的环境中进行B超检查。
b超室管理制度模版(4篇)

b超室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B超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隐私,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B超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B超室的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患者的健康和利益为中心,确保工作的安全、合法、有序进行。
第四条 B超室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诊断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 B超室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 B超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质量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第七条 B超室应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八条 B超室应积极开展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工作,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九条 B超室设立。
应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第十条 B超室应设立质控小组,负责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和质量改进工作。
第十一条 B超室应设置科室主任,负责B超室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工作。
第十二条 B超室应设置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十三条 B超室应设置患者服务人员,负责患者接待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B超室应设立设备维护员,负责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 B超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第十六条 B超室应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
第十七条 B超室应加强对诊断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十八条 B超室应进行自查和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 B超室应建立意见反馈机制,接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条 B超室应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估制度,定期评估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二十一条 B超室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第二十二条 B超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诊断准确性。
第二十三条 B超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校验和标定,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b超室规章制度

b超室规章制度超声波室规章制度一、总则超声波室是医院内进行超声检查的特定区域,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和工作秩序,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二、入室准则1. 穿戴齐全:进入超声波室前,所有人员必须穿戴干净整洁的医用制服,并佩戴手术帽、口罩和手套。
2. 身体清洁:进入室内前,必须洗手并戴上洗手液。
3. 入室时间:严格按照预定的时间入室,不得提前或延迟。
三、设备使用规范1. 定位仪器:使用超声波仪器前,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设备维护:每日使用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及时与维护人员联系处理故障。
3. 配件管理:对超声波探头和其他配件要妥善保存,防止损坏和丢失。
四、安全措施1. 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确保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信号扰动:禁止在超声波室内使用手机或任何其他可能干扰设备正常工作的电子设备。
3. 材料处置:用过的医疗用品和有污染的废料必须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保持室内整洁和卫生。
五、工作流程1. 预约管理:患者需要提前预约,并按照预约时间进行排队等候。
2. 患者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3. 结果报告:检查完毕后,操作人员应准确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及时报告。
六、纪律要求1. 严禁酒驾:任何操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严禁饮酒,以确保操作精准和患者安全。
2. 保密工作: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患者隐私和机密信息。
3. 互助合作:在工作中应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七、违规处理1. 违反规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罚款等。
2. 严重违规者将面临停职、辞退等严厉处罚。
八、附则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并适用于超声波室的工作人员。
对于遇到未尽事宜,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总结:通过建立超声波室规章制度,我们可以确保医院内的超声检查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b超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b超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篇一:B超室管理制度B超室管理制度一、 B超室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管理,其他人一律不得从事B超诊断工作。
二、B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政治思想好,法制观念强,技术操作熟练。
三、进行B超操作时必须有2名医务人员在场,检查结果必须经过参加检查的2名医务人员签字。
四、申请B超检查必须持B超检查申请单,经B超医生审验确认身份、检查目的后方可进行B超检查。
五、加强B超检查登记报告管理。
B超操作人员要详细登记检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地址、身份证、检查结果、并及时提交环孕情报告,以便及时掌握育龄妇女的环孕情和及时更新育龄妇女信息。
六、严禁运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七、爱护设备。
篇二:B超室管理制度B超室管理制度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以及个体诊所,应将所购超声诊断仪的类型、数量以及使用人员报市计生局和卫生局登记备案,凡报废不能使用的B超要到备案处注销。
二、凡使用B超的单位必须制定B超使用规范,明确检查使用范围,指定使用范围和使用时应遵守的纪律等。
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医技人员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和有关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管理制度,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应予拒绝。
在超声诊断科室要制作醒目、规范、长期的“禁止胎儿性别鉴定”警示牌。
四、医学上确有需要作胎儿性别鉴定的,应由实施机构三人以上的专家组集体审核,并到符合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保健机构去的医学证明,上报市计生局登记同意后方可鉴定胎儿性别。
五、对违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严格查处,给予有关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相应的行政处分,并通报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孕情监控制度一、各乡镇处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村卫生室、服务室及个体诊所,必须建立孕情检查和跟踪管理制度以及随访服务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范围。
b超检查管理制度_b超检查管理制度

b超检查管理制度_b超检查管理制度b超检查管理制度_b超检查管理制度范文b超检查管理制度篇1为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确需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到指定的医疗机构-露林医院进行诊断,经诊断确需终止妊娠的,由实施机构出具医学诊断结果。
二、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进行孕妇B超检查时,必须有两名以上医师在场,并在孕妇B超登记本上实行双签字。
三、建立孕妇B超检查登记本,做到如实填写、整洁、清楚、不涂改。
所有的B超仪登记备案,有专人负责。
四、B超室门口张贴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醒目标牌,设立举报箱和公布举报电话号码。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四十二条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给予处罚。
b超检查管理制度篇21、科室建立孕妇B超检查专用登记本,登记内容应包括孕妇姓名、住址、检查原因、检查结果等。
2、所有妊娠孕妇进行B超检查,都必须按要求进行登记。
3、B超检查医师为孕妇进行B超检查,必须有妇产科或相关医师的检查申请单,没有申请单的,不得擅自进行检查。
4、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必须有两名医务人员在场,并且两人均在孕妇B超检查登记本上签名。
5、 B超室设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醒目标识及举报电话。
6、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医务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超检查管理制度篇3(一)卫生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启用新购入和淘汰、报损、转借的B超设备,均应报县、市、区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局批准。
未经审批的B超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二)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应全面登记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计生服务站的B超设备及操作人员,卫生行政部门要将登记情况上报辖区县级人口计生局备案。
xx医院B超室工作制度

xx医院B超室工作制度.docXX医院B超室工作制度一、总则目的:规范B超室的日常工作流程,确保检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适用范围:适用于XX医院B超室所有工作人员及B超检查活动。
基本原则:遵循医疗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的原则,提供高质量的B超检查服务。
二、B超室人员管理人员资质:B超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许可。
岗位职责:明确B超室医生、技师和护士的岗位职责。
继续教育:鼓励B超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三、B超室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定期对B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使用: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设备档案: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校准情况。
四、B超室环境管理环境卫生:保持B超室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环境布局:合理布局B超室,确保检查区域的隐私性和舒适性。
环境安全:确保B超室内的电气安全和防火安全。
五、B超室工作流程预约制度:建立B超检查预约制度,合理安排检查时间。
登记管理:患者到达后,进行登记管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检查流程:按照规定的检查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B超检查质量管理质量标准:制定B超检查的质量标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监控:定期对B超检查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质量改进:根据质量监控结果,不断改进检查流程和方法。
七、B超室患者管理患者接待:热情接待患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
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确保检查过程中的隐私保护。
患者教育:向患者解释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八、B超室安全与感染控制安全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感染控制:执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九、B超室信息管理信息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查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信息保密:严格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
信息共享: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与其他科室的信息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室管理规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B超室管理制度
一、 B超室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管理,其他人一律不得从事B超诊断工作。
二、B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政治思想好,法制观念强,技术操作熟练。
三、进行B超操作时必须有2名医务人员在场,检查结果必须经过参加检查的2名医务人员签字。
四、申请B超检查必须持B超检查申请单,经B超医生审验确认身份、检查目的后方可进行B超检查。
五、加强B超检查登记报告管理。
B超操作人员要详细登记检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地址、身份证、检查结果、并及时提交环孕情报告,以便及时掌握育龄妇女的环孕情和及时更新育龄妇女信息。
六、严禁运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七、爱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