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血府逐瘀汤眼科临床应用举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归 1 、 2g桃仁 1 红 花 1 赤 芍 8 枳壳 8g 柴胡 6g 0 0 、 、 杞 果 1 、 芎 8 g 桔 梗 8g 牛 膝 1 、 2g 川 、 、 0 g 甘草 6g 三 七 5g 、
草、 胡、 芎、 梗 、 柴 川 桔 牛膝 药 物组 成 , 有 活 血祛 瘀 , 气 止 具 行 痛功 效 , 主治上 焦瘀 血 , 痛胸痛 , 闷呃逆 , 眠不寐 , 头 胸 失 心悸 怔 忡 , 血 发热 , 瘀 舌质 暗 红 , 有 瘀斑 或 瘀 点 , 暗或 两 目暗 边 唇 黑 , 涩或 弦紧 , 经 , 脉 痛 肌肤 甲错 , 日晡 潮热 ; 以及 脱疽 、 白疙 ,
瞳后 可见玻 璃体 积血 , 底视不 清 , 眼 眼压 正 常 。 予 生 地 1 、 给 0g
火 焰 状 出血 , 涉及 黄 斑 区 , 斑 区 中心 反 光无 , 质 红 , 有 黄 舌 边
瘀 点 , 薄 自 , 弦滑 , 苔 脉 诊断 为左 眼视 网膜 中央 静脉 阻 塞 ( 颞 上 支 ) 证属 气滞血 瘀 、 塞脉 络 , 以化 瘀通 络 , 予血府 逐 , 阻 治 给 瘀 汤加 减 ( 当归 9g 生地 9g 桃仁 8g 红 花 8g 赤 芍 9g 枳 、 、 、 、 、 壳 9 甘草 6 柴 胡 6g 川 芎 8g 桔梗 8g 牛 膝 1 泽 兰 、 、 、 2
中医中药
20 5第7第3 0年 月 l 1 1 卷 期
血 府逐瘀 汤 眼科 临床 应用 举 隅
魏 建房 , 媛媛 , 珊璐 张 李
( 南省 焦作 市 马村 区人 民医 院眼科 , 南焦 作 河 河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少则 目涩, 血 热则 目 肿 。”《 审视瑶 函》 指 出:“ 水少血 虚多痛涩 ” , 并强 调指 出 : “ 夫 目之有 血 ,为 养 目之源 ,充 和则 有生 发长 养之
参照 国家 中 医药 管理局 《 中医病 症 诊断标 准 》 :① 双 眼有 功,而 目不 病 ,稍有 亏滞 , 目病 生 矣。 ”说 明了眼 睛干涩 的病 机 干 眼症病 史及 自觉症状 , 如眼干 、 异物 感、 烧 灼感 、 视 疲劳 、 畏光 、 是血虚 。干 眼症 伴有 全身 不 同部位 、不 同程度 的疼 痛、舌 下血 管
1资料和 方法 3讨 论
干 眼症 为眼 科常 见病 ,西 医学认 为与 过度 用眼 、年龄 、性激 细 胞凋 亡等 因素 有关 。 目前 除部 分重症 干 眼症 患者采 用 自体游 离
颌 下腺 移植 手术 、泪 小点栓 子 、泪小 点封 闭等 外 ,局 部应 用人 工
2 0 1 1 年 6月至 2 0 1 5 年 2月用血府 逐瘀 汤加减治 疗 3 4例 ( 6 8眼 ) 素 的生 理性 减少 、角结 膜上 皮 的完整 性 、基 于 免疫 的炎症 反应 、
视 物 模糊 等 。② 泪 液分 泌试 验 ( S c h i r m e r t e s t 法 )低于 5 m m / 5 粗大 、 色暗 ,诊断证 型:血瘀 。中医学认 为,久病生 郁 , 郁久 生火 。 分钟 。③泪 膜破 裂 时间 < 5 秒 。④ 角膜 荧光素 钠染 色后 可见 角膜 干眼 症患 者 的病 程长 ,口干 、舌燥 、皮肤 干燥 。脉 数均 为郁 久化 上皮 散在 着色 ,多分 布 于睑裂 部和 / 或 角膜 下方 ,呈上 皮浅 层细 火所致 。 《 血证 论 ・ 吐血》 日: “ 旧血不去 ,则新血 断然不 生 ”。
血府逐瘀汤辨治眼病浅析

20 .(6) 8 . 0 8 1 : 9 5 2
血府逐瘀汤为王清任用于治疗 ” 中血府血瘀 ” 胸 诸症 之名方 。即由于肝郁气滞 、 气滞血瘀所致头痛 、 胸痛 、 闷、 憋 急躁 、 气病及用归脾治疗无效 的心跳心悸 、 肝 胸不任物或胸 任重物 、 夜睡多梦 、 眠不安 、 失 发热 、 饮水 即呛 、 呕 、 干 呃逆 、 食从胸后下等症 。本方 由桃红 四物汤( 桃仁 、 红花 、 当归 、 川 芎、 生地 、 赤芍 ) 四逆散 ( 合 柴胡 、 枳壳 、 甘草 、 赤芍 ) 加桔梗 、 ( 上接第 2 6页) 7
一
出院。
() 2 外伤性前房 血 : 前房 出血 发病 2 3天 , — 见前房血液呈 暗红 色 或 见 有 血 凝 块 , 可 使 用 本方 。 即 典型病例 : ,8岁 ,05年 6月 4日, 眼被拳击致暴盲 , 男 2 20 左 发病 第三天就诊收住入院 , : 查 左眼视力仅眼前手 动 , 睑 眼 青 紫 , 房积血 >前房 的 23 血 液颜色呈 暗红色 , 该方 前 /, 用 加 田三七粉 1 , 0克 分二次冲服 , 连服 4剂 , 四天后前房 出血 全部 吸 收 , 力 1 , 愈 出 院 。 视 .痊 0 ( ) 底 出 血 : 底 出 血 多 见 于 视 网膜 静 脉周 围 炎 , 网 膜 3眼 眼 视 静脉阻塞 , 黄斑出血等多种 眼底病 , 中医气郁闭的暴 盲证 属 型 , 因虽多 , 根据异病 同治 的原则 , 病 但 各种 眼底 出血 积久 不化者 , 各种慢性 眼底病 , 西医治疗 已久 , 收效甚微者 , 但 有 舌质黯红 , 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 , 唇暗 , 涩、 脉 细弦等血 瘀征指征者均可用该方 , 结合其他 临床症状 , 灵活加减 , 可 以 收 到较 好 疗 效 。 典型病例 : ,5 ,0 8年 5月 3日初诊 , 男 3 岁 20 主诉 : 右眼 突然 视物不清 已五天 , 无头痛 、 眼痛等不适 , 伴夜寐不宁 , 急躁善 怒 。 : 力 00 , 眼无 异 常 , 膜 清 亮 , 查 视 . 外 6 角 瞳孔 圆 , 对光 反 射 存在 , 前房 ( )眼底见 : 一 , 视网膜静脉周 围炎 , 中医诊断 : 暴 盲( 血瘀 型)用该方加 白茅根 3 , 0克 , 茜草 1 , 0克 水煎服 , 每 日一剂 , 连服 5剂 , 次诊 : 视力未见提高 , 但眼底未见火焰状 出血扩大 , 明出血已控制 。 说 上方去茅根 , 茜草 , 田三七粉 加 5克冲服 , 1 , 再 0剂 三诊 : 力提 高至 0 出血斑 颜 色变 视 3, 清, 部分已吸收 , 上方再进 l 剂 , 0 四诊 : 视力达 01 出血 灶 ., 已吸 收 , 用 石斛 夜 光 丸 调 理 , 个 月 后 复 查 视力 达 1 。 改 半 . 0
血府逐瘀汤加减的临床新用途

血府逐瘀汤加减的临床新用途摘要:血府逐瘀汤出自玉清任《医林改错》,其组成有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行止痛之功,用于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头痛,胸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潮热,或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是传统的,用之有效的精典名方。
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亦获的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新用途;1、喘证(慢性心衰)气喘乏力,心慌气短,动则尤甚,纳差,舌质淡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证属,气虚血瘀者。
治宜,补气活血化瘀;血府逐汤加黄芪、党参、炙甘草。
2、头痛(神经性血管性头痛:外伤性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若薄白,脉细或细湿。
证属,气滞血瘀型。
治宜,理气活血止痛;血府逐瘀汤加白芷、细辛、菖蒲;痛甚者加用虫类搜逐之品,土元、全蝎,僵蚕、蜈蚣。
3、癃闭(泌尿系感染)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便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属瘀血败精阻塞于膀胱尿道者。
治宜行瘀散结,通利水雀道。
血府逐瘀汤加车前子、金钱草、瞿麦、海金沙。
4、腰痛(腰肌劳损)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
证轻者俯面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据按:舌质暗紫,或水有瘀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外伤史。
属瘀血阻滞者,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血府逐瘀汤加杜仲、狗脊、川断、寄生。
5、内伤发热(肿瘤)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黑暗,舌质紫暗或有点、瘀斑,脉涩。
证属瘀血阻滞,气血壅塞者;治宜,活血化察。
血府逐察汤加三菱、莪术、全蝎、土元。
6、痹证(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各种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见皮肤出现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曲伸不利,舌质紫,苔白腻,脉涩,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者;治宜,补气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眼底出血37例临床观察

塑 垄塑
垦整
查墼
垫 ! 璺 查塑圣! )
治 疗 组 4 5 5 ( 1 1 . 1 1 ) 2 6 ( 5 7 . 7 8 ) 8 ( 1 7 . 7 8 )6 ( 1 3 . 3 3 ) 8 7 . 6 7
对 照 组 3 5 0 ( 0 . 0 )1 8 ( 5 1 . 4 3 ) 6 ( 1 7 . 1 4) 1 1 ( 3 1 . 4 3 ) 6 9 . 5 7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
组 ,对照组 3 O例 ( 3 5眼) ,予以血塞通分散片 ;治疗组 3 7例 ( 4 5只眼) ,予以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分期加减治疗 ,治疗 3 0 d为 1 个疗程 ,共 4 个疗程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8 7 . 6 7 %,对照组有效率 6 9 . 5 7 % ,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府逐瘀 汤合丹参饮分期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眼底出血,疗效 比较显著 ,无不 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胡
1 .湖南省张家界市 中医医院,湖南 张家界
波 戴
姣 黄 惠勇。
张家界 4 2 7 0 0 0 ; 长沙 4 1 0 2 0 8
4 2 7 0 0 0;2 .湖南 省张家界市人 民医院 ,湖南
3 .湖南 中医药大学 ,湖南
【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 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眼底 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眼底 出血患者 6 7 例 ( 8 O只效标准 参 照 《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的 相关 内容制定 ,痊愈 :眼底出血 、水肿 、渗 出或 机化 物完全 吸收 ,未见新鲜出血 ,视力达 1 . 0或患者 自觉达 到发病前视 力 ;显效 :眼底出血 、水肿 、渗 出或机 化物基本吸收 ,未见 新鲜出血 ,或视力提 高 4行 以上 ;有效 :眼底 出血 、水 肿 、 渗 出大部分 吸收 ,未见 新鲜 出血或 视力 提 高 2行 以上 ;无 效 :眼底 出血 、水 肿 、渗 出或 机化 物 未 见 吸 收 ,视 力 提 高 < 1 行或减退 。总有效率 =痊愈率 +显效率 + 有效率。 3 . 2 治疗结 果 两 组 连续 治疗 4个 月 后疗 效 评 价 。经 检 验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说 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见表 1 )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张敏芝;高丰【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22(43)10【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
对照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雷珠单抗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月。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眼底出血面积]、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OPs、眼底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视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4页(P1400-1403)【作者】张敏芝;高丰【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西安市高陵区崇皇中心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糖视明胶囊对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4.复明片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视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5.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经腧穴、经脉在人体内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患者瘀热日久,内伏于里,致阴伤血燥,络阻血脉,新血无充养,疾毒难宣泄,肌肤失养。
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多为五脏六腑之背俞穴,针刺该部位可通调经气,内注脏腑。
膈俞穴可调血和中、理气通脉;肝俞穴可行气活血、疏肝理气。
与普通的针灸疗法相比,火针疗法具有更强的沟通表里上下、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的作用,可大大改善患者气血瘀阻的病理状态。
2)可行气开郁,以热引热。
《内经》中提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署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
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可散一身之风邪。
针刺皮损区和膀胱经可共奏“行气开郁,以热引热”之功,借火力强开其门,引动火热毒邪从表而出,既可活血化瘀,又可清热解毒。
6 小结近年来,银屑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1]。
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缺乏治疗银屑病的特异性手段。
某些特效西药中多含有激素的成分,虽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治疗后其病情的复发率高,且长期用药可导致其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银屑病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12-13]。
研究证明,用中药辨证论治法联合火针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今后,中医临床上应加强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使火针疗法联合中药辨证论治法治疗该病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并为临床上治疗银屑病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1] 刘欢苇,王燕,李萍,等.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9):89-90.[2] 丁晓岚,王婷琳,沈佚葳,等.2010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7):598-601.[3]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0.[4] 宋坪,李博鑑.从血论治诸法合用-朱仁康研究员治疗银屑病经验(一)[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1-2. [5] 王桂玲,贺普仁.贺氏火针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1):137- 138,141.[6] 杨素清,杨茜,张晴,等.火针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5):424-426.[7] 卢传坚,曾召,谢秀丽,等.1970-2010年寻常型银屑病文献证候分布情况分析[J].中医杂志,2012,53(11):959-961.[8]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9] 周冬梅.白疕(寻常型银屑病)诊疗方案[C].中华中医药学会银屑病中医药防治交流会论文集,2011:130-135.[10] 邓丙戌,姜春燕,王萍,等.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J].中医杂志,2006,47(10):770-772.[11]郭中华,李伶,吴金燕,等.清开灵对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PASI评分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54-256.[12]李田田,王萍,周冬梅,等.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2):133-135.[13]王上游,金忠,米雄飞.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0):1449-1450.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郑德利(陕西省富县张村驿中心卫生院,陕西 延安 727502)[摘要]目的:分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的临床疗效分析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眼部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对照组患者7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7.1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在眼部疾病中应用疗效确切,医生要掌握活血化瘀中药的用法,正确使用,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标签:活血化瘀;中药;眼部出血活血化瘀中药具有疏通血脉、增加局部血液量、促进病变组织修复以及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活血的重要作用[1],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在眼科治疗中,活血化瘀中药的合理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视网膜的动静脉是眼睛中人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血管,眼部出血由于没有窍道排出,很容易出现血液淤积现象,进而导致变症的发生[2]。
我院对眼部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眼部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8.2)岁;其中:10例为结膜下出血、13例为眼外伤致眼内出血、20例为玻璃体积血、22例为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部出血(包括15例高血压致眼部出血、7例糖尿病致眼部出血)。
对照组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在1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7.9)岁;其中:12例结膜下出血、14例眼外伤致眼内出血、23例玻璃体积血、21例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部出血(包括13例高血压致眼部出血、8例糖尿病致眼部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发病6个月至4年的34例(68眼)干眼症,采用泪然滴眼液滴眼,配合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结果:34例(68眼)干眼症,30例(60眼)治愈,治愈率88.24%,追踪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有效治疗干眼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干眼症;血瘀;血府逐瘀汤;麦门冬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腺分泌过少或蒸发较多而引起瞬目时泪膜不稳定的一种眼表疾病[1]。
又称角结膜干燥症。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呈泡沫状、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较严重者眼睛充血肥厚、角质化,角膜混浊、变性;严重影响视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距离工种的不断增加及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症发病率约为14.4~33.0%[2]。
干眼症的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3]。
然而目前尚无特定方案和特效药物治疗[4]。
笔者自2011年6月至2015年2月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34例(68眼)干眼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对发病6~12个月后就诊的34例(68眼)干眼症患者排除眼睛局部因素、全身器质性病变和职业病。
34例干眼症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8~62岁,平均(44±0.76)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皮肤干燥及身体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不调或提前断经。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舌下血管粗大、色暗,属血瘀。
1.2 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5]:①双眼有干眼症病史及自觉症状,如眼干、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视物模糊等。
②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法)低于5mm/5分钟。
③泪膜破裂时间<5秒。
④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后可见角膜上皮散在着色,多分布于睑裂部和/或角膜下方,呈上皮浅层细点状。
⑤可同时伴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和关节炎。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泪然眼药水一次一滴,一天6~10次点眼。
血府逐瘀汤加麦门冬加减,每日一副,水煎服。
瘀痛入络者,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气机郁滞重者,加川楝子、香附、青皮;血瘀经闭伴痛经者,本方去桔梗,加香
附、茺蔚子、益母草、泽兰;肋下有痞块者,加丹参、郁金、水蛭;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脾阳虚者加人参、白术、茯苓;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仁等随症加减。
10天一疗程。
治疗过程中根据全身情况加减用药。
忌辛辣、生冷、寒凉、生气及用眼卫生。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泪液分泌试验大于10mm/5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
有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泪液分泌试验5~10mm/5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减少,泪膜破裂时间,5~10mm/5min。
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泪液分泌试验小于5~10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见点状着色,泪膜破裂时间小于5秒。
2.2 结果
二疗程显效者13例;三疗程显效者10例;四疗程显效者4例;五疗程显效者2例;六疗程显效者1例,有效者4例。
4例有效者为病程在初诊时泪液分泌试验小于3/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见片状着色,泪膜破裂时间小于2秒。
3 讨论
干眼症为眼科常见病,西医学认为与过度用眼、年龄、性激素的生理性减少、角结膜上皮的完整性、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
目前除部分重症干眼症患者采用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手术、泪小点栓子、泪小点封闭等外,局部应用人工泪液仍然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方法,滴眼液主要是增加角膜表面水液存留,提高角膜湿度,刺激泪液分泌,有效缓解局部暂时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干眼症。
干眼症属中医学的“白涩症”、“神水将枯”证范畴。
本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七巧门》,“是珠外神水枯涩,而不润莹”。
明代徐春甫指出:“血为目之主,血病则目病,血凝则目胀,血少则目涩,血热则目肿。
”《审视瑶函》指出:“水少血虚多痛涩”,并强调指出:“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生发长养之功,而目不病,稍有亏滞,目病生矣。
”说明了眼睛干涩的病机是血虚。
干眼症伴有全身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舌下血管粗大、色暗,诊断证型:血瘀。
中医学认为,久病生郁,郁久生火。
干眼症患者的病程长,口干、舌燥、皮肤干燥。
脉数均为郁久化火所致。
《血证论·吐血》曰:“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
治疗当凉血活血祛瘀的同时滋阴润燥。
34例干眼症均为女性,及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
四物汤为妇科调经主方,血府逐瘀汤由四物汤化裁而来。
方中赤芍、生地凉血;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赤芍、生地清肝热、凉血;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麦门冬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此方补
血、凉血、活血、滋阴多管齐下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又生新,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眼干、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和关节炎等全身不适症状,诸症结除。
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舒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等作用[6]。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不仅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还对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泪然眼药水暂时缓解局部不适症状,血府逐瘀汤加减祛瘀使新血生发有源,目得濡养治本,标本兼治有效治愈干眼症。
服药过程中忌辛辣、生冷、寒凉、生气及用眼卫生,能使药物作用不受干预,充分发挥疗效。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干眼症的同时还有效治愈了全身病,也是中医学局部与全身辨证统一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304.
[2]陈一兵,王炜,麦彩琰,等.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3):35-36.
[3]于菲菲,于玲玲,王清琴.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2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076.
[4]徐辉,郝小波.干眼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67-6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5.
[6]王玉香,秦荣,李丹,等.血府逐瘀汤的现代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