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_jx汇编
2015高考语文考前题型指导【新】

2015年高考语文各类题型答题策略指导基本原则:1.冷静,细心,放松。
切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2.先阅卷,通盘考虑。
初步了解作文材料和阅读文本的类型,心中有数。
3.仔细阅读文本,尽可能在试卷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4.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5.保持答题卷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做到“整洁、美观、有效”。
6.相信第一印象。
如果要检查,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写下的答案。
答题策略:【词语的运用】词语的运用考查重点是“合乎语境”,尽可能结合句子意思来判断。
近义词辨析要特别着眼于不同的语素。
【病句】做题思路通常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特别注意常见的典型病症。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的题型比较灵活,看到新题型不慌张,要胆大心细。
①审题要仔细: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语段压缩题要注意是否为定向压缩,有无字数限制;仿句题要弄清内容和形式(句式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要求……②条件要符合: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都要符合题目要求③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④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写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文言文阅读】1、实词、虚词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仔细揣摩分析。
2、文句翻译题:★一定要直译,直译不通时才可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文言翻译赋分点: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诗歌鉴赏】①认真研究古诗标题,有的已经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如果是词则要注意不能把词牌当成题目。
如有注释,一定要充分思考其意味。
②仔细阅读全诗,分析评价要恰当,不要人为拔高。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及微专题(共5个大专题108页)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及微专题(共5个大专题108页)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一)一、答题铃声响前,请先将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准考证号码、座位号码、A或B卷号码、姓名等按规定填好。
并准备好钢笔、2B铅笔、小刀、橡皮擦和手表(一定要对准时间)等考试用具。
无论如何不要因为这些考前就能做好的事情,占用答题时间。
二、成语题或病句题考其一,很可能有两个选择支拿不准,这很正常,别着急,回头冷眼再看,会选出来的,要相信自己的语感。
三、文言文阅读题,做惯了史传类文章,如果是非史传类散文,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既来之,则读之。
所考知识点还是不会变的,注意看文段出处,可能会对阅读有帮助的。
翻译题,对给分点要敏感,尤其是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和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该补的补出来后,读一读,你翻译出来的句子是不是一句通顺的中国话,否则,一定是有落实不对之处。
难点一定要依据上下语境,推断猜想要合情理。
1、文言文在取材上一般选用较为浅易的文言文,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理解语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方面的能力。
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3、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出现粗心大意的把握,犯低级错误。
4、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二)【微专题一容易混淆的词语】一、作和做:1.名词性的,表兴起用作。
如叫作称作当作(见《现汉》六)2.举办一个仪式用做。
如做寿做礼拜3.支配性的动词时,对象是粗象的用作,具象的用做。
如作美做事作弊和做弊4.进行什么活动,制造,作为成为什么时,用做。
如做伴做人小题大做做贼心虚5.后跟两个字的宾语时用做。
做文章做作文做作业6.用作动词和名词兼类时,作文雅,做通俗。
如作贡献作报告7.当后面有作紧跟时,用做。
如做工作报告做工作做政府工作报告二、分和份:1.份用作名词时,①整体的一部分用份。
如年份、月份、省份。
②表程度,如话说到这份上。
③身份证。
2.表模糊计量,用份。
如一式两份、十等份。
3.表精确计量,用分。
如一亩三分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增添了一分光彩(也可用份)三、形和型:外型 U型钢材口形和口型体型和体形(不同角度四、胚和坯:下流坯子美人胚子五、执勤和值勤:前者在工作,如警察在街上执勤。
后者指轮值,排班和当值状态。
六、制订和制定:凡是作为过程,进行中用制订,表意向中。
凡是通过法定程序,已完成的用制定。
七、交待和交代:用交代八、腊梅和蜡梅:用蜡梅(不是指腊月里开的梅花)九、撒手锏和杀手锏:用杀手锏十、唯一和惟一:用唯一十一、砍大山和侃大山:用侃大山十二、埋单和买单:用买单十三、搞掂和搞定:用搞定十四、魔高一尺和道高一尺均可十五、后备箱和后备厢:用后备厢(表汽车整体的一部分,人可以活动的场所如车厢),但电动车上的用后备箱,可以移动。
十六、藉藉无名和寂寂无名:用寂寂无名,表名气不高。
十七城乡结合部和接合部:用城乡接合部(地理上的邻接,组织上各有归属)十八、工夫和功夫:工夫表时间,功夫表本领。
花工夫下功夫。
既要花时间又要花本领用功夫。
十九、不尽人意和不尽如人意:用不尽如人意或不尽如意二十、阴和荫:除了荫庇外,一律用阴(带有暗中、偷偷意)二十一、山清水秀和山青水秀:用山清水秀二十二、期间和其间:期间不能单用,要加修饰语才有实际意义。
2015新课标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犹豫心态 2
一接触到试题,好像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 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 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
正确的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 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第4页,共33页。
烦躁心态 3
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 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 。这种烦躁心态,堵塞 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
第27页,共33页。
素材
• 谦虚是一种素养。
• 孔子是谦虚的,他能够向老子问“礼”;苏格拉底是谦 虚的,他常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贝 多芬是谦虚的,他曾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爱 因斯坦是谦虚的,他常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门罗是谦虚的,她一直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够好。 他们的谦虚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了 智慧,也让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2015高考
语文考前指导
第1页,共33页。
偏急心态
冲动心态
犹豫心态
不良 心态
懊丧心态
烦躁心态
固执心态
第2页,共33页。
偏急心态 1
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 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 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
• 正确的做法:拿到试题,大致浏览,心中 有数。每做一题,不要着急,看清题设, 挖掘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先后,解题有 序,顺利得分。
第29页,共33页。
参考立意
• 追求永恒; • 目光长远,勿急功近利; • 接受他人善意的提醒 。
第30页,共33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 在一个峡谷的险峻处,挺立着两块天然形成 的石头。这两块石头一上一下,上面的是一 块大石头,与上面的大石头相比,作为底座 的石头就显得小得多。然而,多少年过去了 ,这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始终保持 着平衡,风吹雨打都立得住。人们来到这里 ,在驻足欣赏的同时还若有所思。
2015年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精校版)

2015年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精校版)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上)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预备知识一:如何理解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XXX);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XXX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如何答好每一道题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1.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200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辅导

9
★语文科考前指导★
二、注意方法,运用技巧
解题时,要尽可能地运用老师平时 所传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如排除 法、确认法、代入法、参证法等,有时 候,无奈之下,跟着感觉走,这也不能 说不是一种方法。
10
★语文科考前指导★
三、修改答案,三思而行
语文考试中,修改答案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一般
说来,一份试卷从头做到尾,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当然要核 查试题,但如果不是识记性题目,且确认是做错了,则不能 乱改答案,根据学生平时考试中修改答案的情况来看,随意 修改答案,往往失大于得,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份试卷 做下来以后,头脑已不太清醒了,此时修改答案当然把握不 大,得不偿失。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 有什么用处,我想但是文学的最大 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莫言领奖感言
文学和科学相比,确实没有太大的用处, 文学的用处没有科学来的那么实际,是停留在 精神层面的东西,不过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 缺不得文学。
1
文学的无用之用?
文学的第一个无用之用在于,它对人类的心灵 有影响。文学是用感性的力量来感动人类的心灵, 文学始终触及心灵; 第二点,文学的虚构,让人类的想象力走得更 远,从而使想象力得到解放; 最后一个无用之用在于,文学让语言走向一个 更丰富、更复杂的境界。
17
土工洊(再度)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通“疲”,疲惫。(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淮 阴侯列传》) 薄之则势艰:迫近(日薄西山《陈情表》) 听驰驿归:准许,允许(听臣微志《陈情表》) 未几(郗)鉴去贼密迩:距离;远。(连峰去天不 盈尺《蜀道难》/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 名遐迩)
16
语境实例
1、给广宗部曲三百(配给) 2、间谍以侦之,轻兵以蹑之(跟踪) 3、熊德阳等交章极论(上交,上奏×→交替,一个 接一个) 4、前后百余战,城中死伤相籍:埋没×→垫着 5、归以告其母,母恚欲罚之:生气 6. 于是宸濠与宁王合,而恚(费)宏:怨恨 7. 由是(魏)收衔之: 8. (魏)收乘宿憾,故以挫之:
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致远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原则】1、审题决定一切。
看懂了问题才能作出针对性的回答。
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看清楚出题人想考什么知识点,他是怎么设题的,你应该怎么回答他。
不要答非所问。
2、书写的规范和清晰是电脑扫描时代的通行证。
阅卷老师只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字,看不出现实中的你是如何的秀色可餐或英俊潇洒,TA“想说爱你不容易”,没法根据“人品”给你加分。
3、按序做题,防止遗漏或错位答题。
给作文至少50分钟。
当然,如果你已经养成了按特定顺序做题的习惯,那也可以。
但是,记着给作文不少于50分钟。
说说“那些年我们考过的语文试卷”(以2014年的江苏卷和2015年《考试说明》样题为例):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5题(原来的1-4题)1、第1题,本来,毫无疑问考字音:多音字(着手/着迷)、同音字(捍卫/撼动)、形近字(桑梓/莘莘学子),我们在高二的时候复习得比较多。
但是,去年的试卷上没有出现这道题,而且,考完之后,骆冬青教授说“字音题不会再考了”;但遗憾的是,他说完后,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组长就换人了,换成了东南大学的王华宝教授。
“那么问题来了”,字音到底考不考啊?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大家都没有怎么复习,所以你不用紧张。
大家认为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第一题考“词语运用(含成语)”,个人积累和比较排除的方法能帮助你选对答案。
因为你知道成语题的病因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不当、不合语境、搭配不当(这个要注意。
虽然我们司空见惯了各种题目,但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
)等等角度,加以辨析得出答案并不难。
两个字的词语一定要注意搭配习惯。
辨析两个方面——语境、不同的语素。
有时候语感也比较重要。
排除法得出答案后不要轻易反悔,所谓“落子无悔”,修改答案很可能招致失误。
但是,如果你找到了足够的证据并且你一向是个冷静而理智的人,那么,选择题的答案是可以修改的。
【典题示例】(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2015年高考备考语文分题型答题技巧(课标卷)

2015年高考备考语文分题型答题技巧(课标卷)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
自己非常熟悉的选择题和默写题可稍快点。
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现代文阅读客观题往往通过变换说法来设置陷阱,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关系错位、混淆局部与整体、混淆偶然与必然、混淆已然与未然等。
做现代文阅读客观题的基本技巧:比较选项说法与原文说法的异同,特别是说法不同的地方,有时说法大变而意思未变,有时说法小变而意思大变。
总之,一定要关注细节与精准思维,仔细比对。
重点关注概念词、范围词、动态词、称代词、总领词、总括词、关联词;总领句、总结句、逻辑关系句、结构复杂句、内涵丰富句等。
1、【概念词语】理解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2、【句子】理解题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
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分辨先后顺序。
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3、【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
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 文言文阅读(19分)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近年来“言不甚俗”做得好,主题格调都是以弘扬正气、歌颂真善美为主;而“文不甚深”却不一定,有些字句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联系语境进行推测。
新课标卷选文是人物传记一统天下,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
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
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 (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 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 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 具体要求
• (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
• (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60分钟写作文。
• (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 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 缓解下来。
•
(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
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
二、答题过程注意事项
• (一)语言文字运用 (24分,其中选择题3分) • 1. 字音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
起来。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 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 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 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 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 标错音。
• 3、熟语(含成语)辨析题
•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
确的一项。
•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
意,不能望文生义;
•
第二,体会感情色彩;
•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 总之,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常见病句的标志。特 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
主语的残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
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
• 3、扩展题:①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 有情,生动形象。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 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以……重 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 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 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 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这里仅列举一些常见题型,实际上许多题是这些题型的变形。
• 1、缩写题: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 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 不多不少文字,不出语病。
• 2、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 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具体步骤:考查陈述对象是 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
平时的积累了。
•
总之,多使用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
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像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
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 近两年都是将字音字形放在一起考查的,即所说的“情境 式”。此题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先排除读音有错的选项, 再去考查字形,这样可以降低答题难度,有时甚至可以一步 得到答案。
• 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份残缺或赘余、 结构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 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 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 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 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 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 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 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 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 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 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 4、句式仿写题:研析示例,看它表达的语意;揣摩语句间 的内在逻辑;看清修辞要求和句式特点,一一满足。最后 根据所给的新词语,按照这些方面进行仿写,力求与示例 形神兼似。
• 5、句式变换题:看清题干要求,变短句要先提出主干,修 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句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 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
• 2.字形
•
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句子逐个
字审读。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
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
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
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可以通过分析词语
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
• 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 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
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
来提示自己。可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 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 4、病句辨析题
•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 的一项。
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
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 5-7、语言综合运用(12分)
•
此题变换形式很多,难以一一详述,但是总的原则是仔
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尤其是那些隐含在例句中的要求。
一些规范性的要求,例如字数、格式、修辞等,一定要做到。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即将走上高考战场之 际,老师们最后送大家几招“看家绝招”,希望对大 家有所启示。
一、做题总原则: 一分钟拿一分,选择题稍快点,
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 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 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 洁、美观、有效”的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 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