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人卫版)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学各章总结汇总

超声诊断学各章总结汇总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 2页(一定要看一下)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多不用,眼科)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第六章、肝超声诊断一、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肝内血管: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

,右叶小于75。

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

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 , 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 .6 CM。

最新 超声诊断学(118页)

最新 超声诊断学(118页)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 绪论
超声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 学习的指导思特点
形态学的检查 功能性检测 介入性超声
超声形态学检查
功能性检测
测量(距离,时间,速度等基本量) 定量(弹性系数,加速度,应变) 评估(心功能,胎儿生长等)
测量距离
频率较高,主要应用于 浅表部位的超声检查 如乳腺、甲状腺等。
凸阵探头
主要应用于对腹部、盆部 器官的超声检查。 其探头的特点: 视野大 近场及深部显示范围均较大 。
扇形探头
主要用于颅脑、心脏 及直肠陷窝等深部脏 器。
优点:
探头小,声窗小
操作灵活
深部显示范围大, 但近场显示范围 小。
声阻抗(×105 瑞利) 1.588 1.410 1.590 1.648 1.648 5.570 1.579 1.463 1.656 1.874 0.000428
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
散射(scattering) 小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散射现象。 散射无方向性。
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
反射(reflection)遵守光学法则 大界面对入射 超声产生反射 现象。
心功能估测
V entricular inflow
a
V entricular outflow
IC T
ET
IR T
Te i In de x =
IC T+IR T ET
b
a-b =
b
IC T : Isovolum ic C ontraction T im e IR T : Isovolum ic R elaxation T im e E T : E jection T im e
入射超声对人体组织的作用
生物效应 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SPTAI)在生物

超声诊断学讲义

超声诊断学讲义

超声诊断学讲第一章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与应用目的要求:1.掌握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

2.了解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地位。

(教材:《医学影像学》第六版13-17页)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

超声诊断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人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目前超声诊断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决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1.基本概念:1.1超声:超声(ultrasound)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 000次(单位是赫兹,Herze 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1.2超声成像: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

1.3声源:声源(acoustic source)是能发声的物体。

振动是产生声波的根源。

在超声成像中,探头晶片振动即产生超声波,所以探头晶片就是声源。

1.4声场:超声振动波及的范围。

1.5介质:气体(空气),或液体,或固体,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物称为介质。

1.6均匀介质:声场内介质声阻抗一致。

1.7非均匀介质:声场内介质声阻抗不相等。

1.8界面:两种不同声阻抗物体的接触面。

1.9界面反射:超声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即通过界面时,就有反射。

1.10大界面: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束直径。

(入射超声遇到大界面时,呈镜面反射模式)。

1.11小界面:界面尺寸小于超声束直径。

超声诊断学各章总结

超声诊断学各章总结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 页(一定要看一下)A 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多不用, 眼科)B 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 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 D 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第六章、肝超声诊断一、肝脏的超声解剖---- 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肝内血管:1 、Glisson 系统 - 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Glisson 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 系统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

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

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 . 6 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超声诊断学】重点

【超声诊断学】重点

【超声诊断学】重点1.超声为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属于声波的一种,其振动频率超过人耳听觉上限阈值 20KHz(20000Hz常用2.2~10MHZ2. 声源:能发生超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原理采用压电陶瓷,压电有机材料,或混合压电材料组成。

加以电脉冲后即转发声脉冲3.分辨力:基本(轴向横向侧向)图像(细微对比)4声特性阻抗:密度与声速的乘积。

单位为g/(cm2.s)简称声阻抗。

为超声诊断中最基本的物理量。

声像图中各种回声显像均主要由于声阻抗差别造成5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散射反射折射全反射绕射衰减会聚发散多普勒效应6.衰减声束在介质中传播时,因小界面散射,大界面的反射,声束的扩散以及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等造成了超声的衰减7多普勒效应入射超声遇到活动的小界面或大界面后,散射或反射回声的频率发生改变,叫做多普勒频移。

利用多普勒效应可测算出有无血流或组织的活动,活动方向及活动速度8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混响效应(多见于膀胱前壁及胆囊底、大囊肿前壁,可被误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振铃效应(通常在胃肠道及肺部容易产生。

胆囊壁内胆固醇小体伴少量液体时)镜像效应(常见于横膈附近)侧壁失落效应(囊肿或肿瘤其外周包以光滑的纤维薄包膜)后壁增强效应(常出现在囊肿、脓肿及其他液区的后壁,但几乎不出现于血管腔的后壁。

)声影:指在常规DGC正补偿调节后,在组织或病灶后方所演示的回声低弱甚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

侧后折射声影旁瓣效应(膀胱暗区内的薄纱状弧形带、胆囊暗区内的斜形细淡光点分布及多条横膈线段)部分容积效应(小型肝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常可显示其内部出现细小回声)折射重影效应9尼奎斯特(Nyquist)极限高速血流时,当频谱值(fd)超过1/2PRF(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PW)即会产生频谱混叠或峰移现象,所测量的频率改变就会出现大小和方向的伪差10朝向探头血流—红色背离探头血流—蓝色湍流—绿色11液体均是无回声,固体均是有回声的”说法是错误的;透明软骨,小儿肾锥体可以出现无回声或者接近无回声;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尿液混有血液和沉淀均表现为有回声11人体不同组织会上强度顺序:骨骼>肾中央区(肾窦)>胰腺>肝、脾实质>肾皮质>皮下脂肪>肾髓质(肾锥体)>血液>胆汁和尿液12并非所有结石都是强回声;并非所有结石后方都有声影13左心耳内有梳状肌,若左房血液滞留,常于此处形成血栓14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出生后3~6个月动脉导管即闭锁,如1岁以后仍不闭锁者则导致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分流即为~15 M型扫描的特点是换能器以固定的位置和方向对人体扫描,将代表扫描深度的时基信号加到显示器的垂直偏转板上,再将声束扫描途径中不同深度的回波信号,在垂直扫描线上以辉度调制型进行显示。

超声诊断学复习重点

超声诊断学复习重点

超声诊断学第一章~第四章总论1、超声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形态学检测、功能性检测、介入性超声。

2、超声诊断的优势:对软组织分辨良好,特别是含液器官(血管、胆道等)。

3、超声诊断的类型:A型、B型、M型、D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

4、超声的定义:是一种传播频率在20kHz以上、超过人耳可听到声波频率范围的机械波,临床最常用的频率是2.5~10MHz。

5、对不足2个月的早期妊娠妇女,尽量不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

6、多普勒血流声像图显示: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向探头,多彩色小点交织表示湍流,亮度表示血流平均速度。

第五章腹部超声探测方法1、探头频率的选择: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用于浅表器官;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用于深部脏器。

2、在探头和组织之间涂以医用超声耦合剂,可以减少探头与组织间的空气间隙,减少声阻抗差。

3、受检者准备:(1)上腹部检查:空腹8-12h(通常在晨起禁食早餐时检查),显示胰腺等脏器可饮水使胃充盈作透声窗。

(2)盆腔检查:需膀胱适量充盈。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一、正常声像图表现1、正常肝声像图:内部回声细密、均匀,门静脉管壁呈稍强回声,肝静脉管壁不显示明显回声。

2、多普勒血流图: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朝向肝,呈红色;肝静脉血流背向肝,呈蓝色。

二、肝疾病的超声诊断(一)脂肪肝1、广泛性脂肪肝:肝均匀增大,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增强(“明亮肝”);局限性脂肪肝:花斑样或不规则片状高回声(脂肪浸润区)。

2、血流信号较正常少。

(二)肝炎后肝硬化1、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

2、肝表面不光整或凹凸不平,表面外围可见腹水。

3、胆囊壁充血水肿出现“双边影”。

4、门静脉内径增大,并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三)肝囊性病变1、肝囊肿: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明显。

2、肝浓重:边界不清,壁厚,内壁不规则,呈虫噬样,超声造影现实蜂窝样表现。

《超声诊断学》(共享)

《超声诊断学》(共享)

---------------------------------------------------------------最新资料推荐------------------------------------------------------《超声诊断学》(共享)《超声诊断学》考试大纲超声诊断教研室二 0 一 0 年十月《超声诊断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本科、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课程编号:课程类别:总学时数:108 学分:6 一、考试要求《超声诊断学》课程考试旨在学生已学习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人体各系统、部位正常的声像图表现和基本病变的声像图表现的认识和理解,超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掌握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图像观察、分析和诊断,熟练运用基础、临床和超声医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 / 26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超声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 1. 了解超声诊断学的内容 2. 熟悉超声诊断学的特点第二节:学习的指导思想、要求和方法了解超声诊断学的指导思想、要求和方法第三节:超声诊断发展史略了解超声诊断发展史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第一节:诊断超声的物理特性1. 了解超声的物理特性 2. 熟悉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第二节: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及其意义熟悉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及其意义第三节: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熟悉回声的描述与图像伪差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学第一节:检查前准备熟悉检查前医生与病人的准备第二节:超声诊断仪器与探头的选择---------------------------------------------------------------最新资料推荐------------------------------------------------------ 掌握诊断仪器和探头的选择第三节:超声探测的方法掌握超声的探测方法第四节:超声回声的描述与图像分析的内容熟悉超声回声的描述与图像分析的内容第四章:颅脑第一节:颅脑超声解剖了解颅脑超声解剖第二节:超声探测方法和正常脑回声图像了解颅脑超声探测方法、正常脑回声图像。

超声诊断知识点归纳

超声诊断知识点归纳

细目一超声诊断一、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1.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状态,包括对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及闭塞性血管病等的诊断。

2.对活动界面能动态实时显示,观察心内各结构的形态和活动及胎儿发育。

3.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边界及脏器内部回声等,如肝、肾、脾、胰腺、子宫及卵巢。

4.检测某些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如胆囊、膀胱、胃等。

5.鉴别脏器内局灶性病变的性质。

6.积液的存在与否,对积液量的多少作出初步估计。

7.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一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一、基本病变X线表现正常胸部正位片胸廓:软组织、骨骼肺:肺野、肺门肺纹理、气管支气管胸膜纵膈膈对比分析:病名特点肺气肿胸闷气急,肺野透亮度增加,桶状胸、过清音胸腔积液胸痛憋气,高密度阴影区,边缘呈内低外高弧形气胸突发胸痛,肺气低密度含气影,肋间隙增宽,膈低平肺部病变(1)渗出与实变——密度较高的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

(2)纤维化——局限(索条状影);弥漫(网状、蜂窝状影)。

(3)肿块——恶性肿瘤边缘有毛刺或为分叶状,中心可坏死形成空洞。

(4)空洞与空腔——有完整洞壁的透明区。

(5)增殖:梅花瓣样的阴影,边缘较清楚(6)钙化:点状、块状或球形高密度影(7)肺门增大:见于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肿瘤等(8)支气管阻塞:引起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二、胸膜病变胸腔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少量积液:肋膈角变钝--中量积液:上缘形成自外上斜向内下的凹面弧形,同侧膈和心缘下部被积液遮蔽--大量积液:全肺野高密度游离胸腔积液局限性胸腔积液(1)包裹性积液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部位,称为包裹性胸腔积液。

好发于侧后胸壁。

(2)叶间积液胸腔积液局限在水平裂或斜裂的叶间裂时,称叶间积液。

气胸气胸:胸腔顶部和外侧高度透亮,其中无肺纹理,透亮带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

液气胸:立位检查可见上方为透亮的气体影,下方为密度增高的液体影,且随体位改变而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主要掌握:疾病诊断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前的准备掌握特殊声像图典型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和一些老师提过的解剖知识绪论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页(一定要看一下)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大多不用,眼科)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第六章肝超声诊断一、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肝内血管: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正常声像图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

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

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

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正常肝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肝的血管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

门静脉和肝动脉为入肝血流,呈红色;肝静脉为引流血管,内为出肝血流,呈蓝色。

四、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1、病史、体征2、病变回声特性3、彩色血流表现4、超声造影(二)肝硬化一、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二、声像图特点1、肝脏外形及大小改变2、肝脏包膜回声改变3、肝脏实质回声改变4、出现门静脉高压时声像图改变①脾脏肿大②门静脉系统血管增宽(>1.4cm)③脐静脉重新开放5、其它有关的声像图改变①胆囊壁的改变(增厚、双边影)②腹水(低蛋白血症引起)③肝静脉系统肝内胆管的改变(三)脂肪肝声像图特点1、肝实质回声增强2、门脉管壁回声纹理模糊3、回声均匀细腻4、后壁回声衰减(四)肝囊肿声像图1、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2、囊壁薄,呈细光带回声,边缘整齐光滑3、囊肿侧壁可出现回声失落效应4、位置较浅的囊肿,由于混响效应,前部出现低回声5、由于囊液透声性好,囊肿后壁及深部的肝组织回声增强6、囊肿位置较浅时,超声可见压缩征7、合并感染时,囊内可见微弱回声和漂浮的光点。

了解:多囊肝声像图特点:1、肝内各切面可见很多大小不等的无声回声区,边界清晰2、病灶具有肝囊肿所具有的囊肿特征3、肝脏增大,表面不规则,以受侵犯的肝叶为主,肝实质回声增强4、多数合并多囊肾、多囊脾、多囊胰等鉴别诊断脂肪肝: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内低回声需与肝癌相鉴别。

前者低回声无包膜,无球体感,肝癌的低回声,肿块有包膜,且有球体感。

肝硬化:肝硬化除了慢性肝病相鉴别外,主要需与弥漫性肝癌鉴别。

鉴别要点主要是肝脏体积变化及甲胎蛋白测定值。

肝囊肿:肝囊肿与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断面相鉴别,肝内血管的形态随超声切面的不同而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血管内被彩色血流信号充填。

扩张肝内胆管在某些切面与胆道相通。

肝脓肿:未液化的早期肝脓肿及肝脓肿液化不全期应与肝癌鉴别,结合病史及短期随访复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完全液化的肝脓肿与肝囊肿鉴别。

肝血管瘤:本病应主要与肝癌鉴别,肿瘤内部的回声特点、质地,甲胎蛋白化验是二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第七章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一、胆道解剖示意图二、适应症1.胆石症2.胆道系统炎症3.胆囊增生性疾病4.胆道肿瘤5.先天性胆道异常6.胆道蛔虫症7.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8.脂餐试验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9.介入性超声应用10.术中超声应用三、检查前准备63页四、探测体位常规仰卧位右前斜位五、正常胆囊超声图表现1.呈梨形,长茄行或椭圆形2.胆囊轮廓清晰光整,呈明亮的线状,囊内无回声,胆囊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3.胆囊长径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为2-3cm,一般不超过4cm4.囊壁厚度为1-2cm5.胆囊颈和门静脉或门脉右支根部之间有一线状强回声带连结,这是识别胆囊位置的重要标志六、胆囊结石1.典型表现胆囊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强回声可随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移动(同时具备以上3点特征为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2.胆囊内充满结石典型者呈“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简称“WES”征第八章脾适应症:1 先天性脾脏异常无脾综合症或多脾腺综合征右位脾副脾游走脾2 脾肿大,脾萎缩(常见)3 脾肿瘤(原发,转移)4皮囊肿5脾外伤6脾血管病变脾梗塞脾动脉瘤脾静脉阻塞综合症7脾脏介入超声应用脾占位病变探头频率为3.5—5.0Hz检查无需准备,但空腹图像更加清晰体位一般右侧卧位危重不宜翻动的患者仰卧位脾超声测量长径8——12cm后径3------4cm 男性<4cm 女性<3.5cm第九章胰腺超声适应症:1 胰腺炎(急性,慢性)2胰腺囊肿(真性假性)3胰腺肿瘤胰腺癌壶腹癌囊腺癌转移癌胰岛细胞癌4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和活体组织的检查5胰腺囊肿抽液诊断和治疗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分为三型蝌蚪型腊肠型哑铃型判断胰体:其后上缘可以看见穿行的脾静脉胰腺的大小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胰腺则逐渐萎缩回声增强老年人的胰腺较年轻人的小检查准备晨起空腹胰腺的头尾头体尾正常<2cm <1.5cm可疑2.1—2.5 1.6---2.0异常>2.6 >2.1(肿瘤炎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和诱因胆系疾病和酗酒饱食急性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声像图鉴别胰腺肿大65%轻中度为主重度边缘实质光滑,清晰呈低回声不规则模糊回声较粗胰管扩张少见常见并发症少见常见声像图恢复时间较快较慢第十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④肾6、正常: 肾脏左右各一,呈扁豆状,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肾窝中,两肾呈“八”字型分开,肾长约10~12cm,宽约5~6cm,厚约3~5cm。

超声:一般不需检查前准备,若同时检查膀胱,输尿管,前列腺或盆腔其它结构时,检查前60分钟饮水500ml并憋尿。

仰卧位冠状切面最常用,皮质回声略高于髓质。

7、.肾囊肿:肾实质内有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的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可见回声影。

注:肾囊性病变根据形态可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和多房性肾囊肿8、多囊肾(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肾体积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肾实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相互不沟通,常同时合其它器官多囊性病变。

9、肾积水:由尿路梗阻引起肾盂肾盏尿液滞留,肾盂肾盏扩张及肾萎缩的病理改变。

轻度肾积水,前后经宽度<3cm; 中度肾积水前后径宽度3~4cm; 重度肾积水前后径宽度>4cm10、恶性肿瘤成人肾细胞癌最多,小儿肾母细胞瘤多见11、肾结石:肾集合系统内强回声亮点或团状,其后方伴声影,结石小于3mm 时后方无声影,“贝壳症”,“泥沙症”是典型表现。

多见于肾下盏且常位于肾后部(二)输尿管1.正常长为24~32cm,内径5~7mm,三个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超声一般不显影,大量饮水或膀胱充盈时,表现为中间无回声的明亮条带状回声且有蠕动2输尿管结石强回声,后方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三)膀胱1.正常成年容量为350~500ml,排尿后残余量少于10ml,膀胱三角是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超声膀胱内尿液无回声,膀胱壁呈光滑带状回声,充盈少时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充盈多时呈圆形或椭圆形2.膀胱结石大致与输尿管结石相同3.膀胱憩室膀胱壁周围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与膀胱有交通口,排尿前后大小会变,伴结石时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5、前列腺1.正常临床上分为周缘区(外腺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中央区及移行区(内腺区)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

前列腺的左右径为4cm,上下径3cm,前后为2cm2.前列腺增生:以前列腺前后径增大最为重要3.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查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第十一章产科超声(一)子宫及附件的超声途径经腹超声:要求排便检查;检查前充盈膀胱以暴露子宫底,充盈膀胱既是腹壁与子宫间的透声窗,又可推开周围肠曲。

经阴道超声:适用于已婚妇女急腹症患者,早早孕检查,膀胱无法充盈者,盆腔有较小肿物的等,对处女禁用。

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经直肠超声:适用于未婚妇女,及已婚妇女但阴道有畸形腔内探头不能进入者。

(二)正常超声声像图(1)子宫:纵切面时为倒置梨形。

根据宫腔线与宫颈管线所成夹角,可分为前位,中位,后位子宫。

正常子宫浆膜层为光滑的强回声带,肌层为中低回声带,内膜回声及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2)卵巢:生发上皮及白膜为光滑的线状回声,内有无回声的卵泡。

(3)随月经周期变化的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变化:卵泡早期:月经1—7天,只见宫腔线;卵泡数个,边缘模糊,增长慢,但无优势卵泡。

卵泡中期:月经6—7天,子宫内可见三线征,卵巢内可见直径大于10mm 的优势卵泡。

卵泡晚期:月经13—14天,子宫内膜厚12—13mm,卵泡直径大于20mm。

排卵期:卵泡消失60%,塌陷。

子宫内见清晰三线两区。

黄体早期:内膜回声增高,三线变模糊。

黄体晚期:三线消失。

(三)子宫及附件疾病超声表现子宫肌瘤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关系分为:肌壁间,浆膜下和粘膜下肌瘤。

超声表现:(1)子宫大小根据肌瘤数目,可正常,饱满或增大。

(2)子宫形态根据肌瘤位置,可正常,饱满或不规则。

(3)子宫内部回声可有高,中,低回声。

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纤维瘤成熟畸胎瘤库肯勃瘤(特殊的卵巢转移性肿瘤)第十二章产科超声诊断超声检查时间1、第一次妊娠及孕周(是否怀孕)2、第二次11~14W 测量NT3、第三次18~22W 胎儿畸筛查(产前筛查最重要的时机)4、第四次28~30W 估计胎儿生长发育及发现孕晚期出现的畸形5、第五次37W后AFI、EFW(羊水、胎盘)可以确定宫内妊娠,是妊娠良好的标志1、妊娠囊2、卵黄囊超声估计孕龄①孕龄GS(周):妊娠囊最大直径(cm)+3②胎儿顶臀长CRL 孕龄(周)=CRL(cm)+6.5③双顶径BPD<31W,增大3mm/w 31~36W,增大 1.5mm/w >36W,增大1mm/w④头围HC⑤腹围AC⑥腰围FC羊水的测量异位妊娠:部位多位于输卵管临床表现不规则出血腹痛类型未破裂型宫外孕,破裂流产型宫外孕,陈旧型宫外孕超声图像:未破裂型宫外孕:①子宫小于闭经月份②内腹回声增粗,增强,子宫内见不到妊娠囊光环,或仅见到假妊娠囊③根据输卵管妊娠放入部位不同,用于子宫旁或子宫体显示不完整的非均质肿块假象④子宫直肠窝及腹腔无异常所见破裂流产型宫外孕①子宫与未破裂型相同②自宫周围及附体区呈不均质肿块,界限不清③子宫直肠窝及腹腔见到的无回声区陈旧型宫外孕①子宫大小多属正常②子宫后方出现不规则肿块,呈“盆弧形”,边缘壁厚,其内部回声不均匀③侧腹不显示无回声区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病理变化1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盆附着处剥离2剥离小,血液即凝固,临床无明显症状3底蜕膜下继续出血,胎盆剥离面不断扩大,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外出血型、内出血型、混合出血型临床表现1腹痛突然发作,为持续性,随宫腔积血越多,腹痛越剧烈2内出血型无痛性阴道流血:混合型出血型阴道流血量不定,贫血程度和出血量成正比声像图特点1胎盆与子宫之间出现无回声区,暗区不规则2剥离处胎盆增厚,可见像腹腔突出3如有血液破入羊膜腔时,则羊水暗区内可见较多的光环回声4前壁胎盆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后壁;后壁胎盆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前壁5严重胎盆早剥时,胎儿较多死于宫内6外出血型胎盆早剥时,可无明显剥离暗区显示第十三章正常心脏超声诊断心脏的解剖位置:位于胸腔中下纵隔的前面其外有心包包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