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步骤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实验考试操作步骤(Rev.2)

九年级物理实验考试操作步骤(Rev.2)

物理实验考试操作步骤物理实验A类:一、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1、检查实验设备,将光具座放至实验台操作位置,观察光具座分度值;2、用成像法从凸透镜及凹透镜中选出凸透镜,将F光源、凸透镜及光屏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3、打开F光源,将F光源、凸透镜及光屏合至紧贴,调节三者至同一高度;4、将凸透镜固定至光具座中间位置(50.00cm),F光源挪至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20.00cm),调节光屏位置,待其产生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时,停止调节;5、读出物距及像距并填入表格;6、重新调整F光源至二倍焦距以外的另一位置(10.00cm),调节光屏位置,待其产生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时,停止调节;7、读出物距及像距,再次填入表格;8、得出结论,物距较小的那次实验产生的实像较大;9、整理器材。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1、用双手握住天平底座,放至实验台操作区,将游码归零、调节横梁平衡(考试时已在平衡位置)、观察量筒量程及分度值;2、向小烧杯中倒入适量(50ml)盐水,放入左盘,向右盘由大到小放置砝码,调至平衡;3、读出数值(砝码+游码),并填入表格;4、将砝码由小到大放回砝码盒,小烧杯取下,游码归零,天平放回原位置;5、将量筒放置操作区、左手扶稳量筒底座,右手将小烧杯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20ml),注意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凹处相平;6、将数据填入表格;7、重复称量小烧杯及剩余盐水质量,并记录;8、计算密度,注意不需要单位换算;9、整理器材,注意将量筒及小烧杯中盐水倒回原烧杯中,用抹布擦拭桌面。

三、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可用,开关螺丝是否松动,电压表及电流表是否调零等;2、按照电路图将所需器材摆至对应位置,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滑至最大阻值处;3、从电源正极开始至负极逆时针依次连接电路,电压表及电流表均取小量程;4、检查电路,用手指从电源正极至负极,沿导线依次指一遍,着重检查连线是否松动,滑动变阻器是否连接错误,是否滑至最大阻值处,电表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5、滑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电流表示数0.2A),读出电压表示数,填入表格当中;(小灯泡必须发光)6、继续滑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另一位置(电流表示数0.3A),读出电压表示数,再次填入表格当中;(小灯泡必须发光)7、断开开关,计算对应阻值大小,并得出结论;8、整理器材,注意将开关闭合放回原处,导线逐根捋顺放回原处。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以下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1. 学习使用实验器材;2. 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4. 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物理实验箱;3. 弹簧测力计;4. 刻度尺;5. 钟表;6. 砝码;7. 砝码盒;8. 药品(如氢氧化钠、盐酸等);9. 试管、烧杯、滴管等实验用品;10. 电源、导线、开关等电路器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1)将实验桌上的实验箱打开,取出所需实验器材;(2)将实验器材放在实验桌上,确保实验器材的摆放整齐、方便操作。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实验桌的支架上;(2)调整弹簧测力计的零点,使指针指向零刻度;(3)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注意不要超出量程;(4)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注意单位。

3. 刻度尺的使用(1)将刻度尺放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确保刻度尺与物体平行;(2)读取物体长度,注意单位;(3)将刻度尺收好,防止损坏。

4. 钟表的使用(1)将钟表放在实验桌上,确保钟表运行正常;(2)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记录所需时间;(3)将钟表收好,防止损坏。

5. 砝码的使用(1)将砝码盒放在实验桌上;(2)根据实验需要,选取合适的砝码;(3)将砝码放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确保砝码与物体接触良好;(4)读取砝码的重量,注意单位;(5)将砝码放回砝码盒。

6. 药品的使用(1)将药品放在实验桌上,确保药品的摆放整齐、方便操作;(2)根据实验需要,使用滴管吸取适量药品;(3)将药品滴入试管或烧杯中,注意观察反应;(4)将药品放回原位,防止污染。

7. 试管、烧杯等实验用品的使用(1)将试管、烧杯等实验用品放在实验桌上,确保摆放整齐、方便操作;(2)根据实验需要,将实验用品放入试管或烧杯中;(3)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用品洗净、放回原位。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1. 测量光的折射角测量光的折射角- 实验器材:光具、直尺、光源、半圆反射器- 操作步骤:将光具放到半圆反射器上,调整光源和屏幕位置,记录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2. 研究镜面反射研究镜面反射- 实验器材:平面镜、直尺、光源、屏幕- 操作步骤:将平面镜放在直尺上,设置光源和屏幕位置,记录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操作步骤: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调整屏幕位置,观察物体的放大或缩小情况4. 观察凸透镜成像镜像位置关系观察凸透镜成像镜像位置关系-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操作步骤:将物体放在不同位置,观察屏幕上成像的位置变化5. 分析实验仪器等效电路分析实验仪器等效电路-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阻值6.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将电阻器连接并联,测量每个电阻器上的电流7.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将电阻器连接串联,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压8. 观察质点在弹簧振子上的运动观察质点在弹簧振子上的运动- 实验器材:弹簧振子、质点、静摩擦计- 操作步骤:固定弹簧振子,观察质点在弹簧上的振动情况9. 测量压强测量压强- 实验器材:压力计、水桶、水- 操作步骤:用压力计测量不同水深处的压强值10. 观察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观察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器材:保温棒、丝线、计时器- 操作步骤:将保温棒挂在丝线上,记录其下落时间和距离11. 研究静电引力和静电排斥力研究静电引力和静电排斥力- 实验器材:塑料棒、绳子、秤- 操作步骤:用塑料棒将绳子带电,观察其与秤之间的引力或排斥力12. 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斥力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斥力- 实验器材:磁铁、铁屑- 操作步骤:将磁铁靠近铁屑,观察吸引力或斥力的现象13. 研究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音叉、细线、木质挡板- 操作步骤:用细线固定音叉,将木质挡板放在音叉旁边,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14.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水- 操作步骤:将水倒入烧杯中,点燃酒精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5. 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研究光的衍射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狭缝、屏幕- 操作步骤:用光源照射狭缝,观察屏幕上的衍射现象16. 观察薄膜干涉现象观察薄膜干涉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平行光管、薄膜- 操作步骤:将平行光管照射到薄膜上,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17. 分离混合物中纯净物质分离混合物中纯净物质- 实验器材:蒸馏瓶、酒精灯、混合物- 操作步骤:利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和冷凝,将混合物中的纯净物质分离出来。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物理实验步骤指南,帮助他们准备
中考。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实验的步骤。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好,并将读数清零。

2. 用弹簧测力计量待测物体的重力。

3. 将待测物体挂在测力计上,等待示数稳定。

4. 读数并记录下来。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实验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 准备好凸透镜,将其固定在透镜架上。

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好,并调节光源的位置,使
其光线射向凸透镜。

3. 将白纸固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4. 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三:电流测量实验
1. 将待测电器的两个端口之间接入电流表。

2. 打开电器,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4.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的常见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及中考的准备。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作者:佚名发布者: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2-08-02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步骤1、光具座放好在桌面上,按顺序固定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最左端,光屏移到最右端,在吧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为焦点,并测出两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记为f3、把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3)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从光屏一则,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4、设计表格(呵呵,没法画了)5、整理实验仪器。

6、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

注意事项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凸透镜应该在当中,2、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3、移动时小心点,不要把蜡烛油滴到光具座上,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4、实验完成一个步骤,马上记录数据。

以免遗忘了。

5、不能忘了整理啊二、利用天平烧杯砝码水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2 ,则水的质量为(m2-m1) ,3、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某液体,称出总质量m3 ,则液体的质量为(m3-m1) ,4、因为水的密度为1000 kg/m3 ,所以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1000(m3-m1)/(m2-m1) kg/m3。

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九年级实验考试流程

九年级实验考试流程

九年级实验考试流程一、实验考试前。

1. 实验内容熟悉。

- 依据人教版教材中的实验要求,仔细复习初中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重点实验。

例如,化学中的氧气制取实验,要牢记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2H_2O_2{MnO_2}{===}2H_2O + O_2↑)、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实验步骤等。

- 物理学科中,像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要清楚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即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生物学科的显微镜使用实验,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和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

2. 实验器材准备。

- 在学校的实验课上,要认真对待每次实验操作练习,熟悉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例如,化学实验中,要知道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等),了解各种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的使用注意事项。

- 对于物理实验器材,如测量力的弹簧测力计,要知道其量程、分度值,以及如何正确读数;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要会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生物实验中的载玻片、盖玻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制作临时装片(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展、盖、染、吸等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3. 考试规则学习。

- 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的实验考试规则。

一般包括考试时间限制,例如每个实验可能规定在10 - 15分钟内完成。

- 了解实验操作的评分标准,如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的分值分配。

例如,化学实验中,如果在药品取用过程中没有按照“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的操作规范,就会被扣分;在物理实验中,如果没有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也会影响得分。

二、实验考试中。

1. 进入考场。

- 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实验考试考场,携带必要的考试用品(如笔等)。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2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八)1.用手一一指指所有仪器后,同时把光具座放在合适的位置。

2.注意:本实验是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所以蜡烛固定后,再不允许移动。

3.把蜡烛固固定在光具座最左端滑块上,和0cm刻度线对齐。

依次固定凸透镜、光屏,使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4.第一次:要想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二倍焦距之外,即成像条件是:u>2f。

所以,将透镜移在30cm处,物体蜡烛便在距离透镜30cm处(即二倍焦距外)。

移动光屏在40cm--50cm 处,就可以找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

5.第二次:要想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即成像条件是:f<u<2f。

(我们把透镜移在15cm处,蜡烛便处在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即35cm之外,就可以找到放大、倒立的实像)6.第三次:要想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二倍焦距处,即成像条件是:u=2f。

(我们把透镜移在20cm处,移动光屏在二倍焦距处即40cm处,就可以找到等大、倒立的实像)7.第四次:要想得到放大、正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一倍焦距之内,即成像条件是:u<f。

(我们把透镜移在5cm处,移动光屏在凸透镜的右侧怎么也找不到像,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向左看,就可以找到放大、正立的虚像)8.整理器材。

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三)1.按实验电路图摆放仪器(代替检查仪器是否齐全)。

一定注意,电池的正极向右,把开关断开。

2.低头观察电流表的大小量程和分度值。

(就这一个实验需要试触)3.第一次:根据电路图测干路A点电流,连接电路前,检查刚才摆放的仪器是否正确。

连接顺序是:电池正极向右→开关断开→小灯泡L1小灯泡L2→电流表的大量程(即试触)→改接为电流表的小量程测量→记录电流值,记得带单位A→断开开关。

4.第二次:取下电流表,改接在支路B处,接小量程(0—0.6A),不试触,测灯L1的电流,记录数值,带单位。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A1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步骤:1、选出方格纸,将带格的一面朝上,平铺在桌面上;2、选出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一套,并从中选出两个红斑对称的塑料小人,放在方格纸一边备用;3、用盒中剩下的塑料人把玻璃板竖直的架起来,并让玻璃板镀半透膜的一面(标有字母的一面,或者用红斑小人贴近玻璃板,像物关于玻璃板清晰对称的一面)朝向自己并与方格纸的中央刻度线重合;4、让塑料人带红斑的一面朝向玻璃板,并使其与某一刻度线重合,数一数塑料人据玻璃板的格数,再乘以2即为物距,记录在表格中;5、眼睛在先放的带红斑塑料人一侧,右手拿另一红斑塑料人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此塑料人与玻璃板前塑料人的像完全重合;6、数一数玻璃板后塑料人B到玻璃板的格数,再乘以2即为像距,记录在表格中;7、改变玻璃板前塑料人的位置,重复上面的4、5、6步;8、填写实验结论:像距等于物距;9、整理器材,使其恢复到原状。

A2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步骤:1、分别用两个透镜看手纹,能看到放大手纹的即为凸透镜,选出备用,不是的放回;2、把光具座放在自己面前合适的位置,向中间拨动三个滑块备用;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注意:手不能触碰到凸透镜的镜面);4、用火柴点燃蜡烛,让蜡烛、凸透镜、光屏靠近,调整三者的高度,直到光屏上的黄亮光斑在光屏中央为止;5、把凸透镜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把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物距u即为40.00cm,记录在表格中;6、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中央出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为止,读取光屏所对的刻度线,再减去50cm即为像距v(注意:小数点后有两位),记录在表格中;7、把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即物距u为30.00cm,记录在表格中;8、重复步骤6;9、吹灭蜡烛,填写实验结论:第2次的实像较大;10、先取下光屏和透镜,最后取下蜡烛,并向污物杯中倒一倒残留的蜡油,整理器材,恢复到原状。

A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步骤:1、把天平放在自己面前合适的位置,用镊子把游码拨到0刻度线;2、眼看指针,检查天平是否平衡(不用调节,注意:在以下操作过程中不能再触碰平衡螺母);3、把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在表格中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4、放回砝码,游码归零;5、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滴管滴加至整毫升(注意:滴管悬空滴加、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表格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6、把盛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按上面步骤3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填在表格中;7、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表格中m1减去m2得出;9、计算盐水的密度:表格中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除以盐水的体积V得出(注意:当单位是kg/m3时,计算出的数据应乘以103);10、整理器材,使其恢复原状并擦干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2.5V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滑动变阻器1个(20Ω或50Ω),开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

操作程序: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电流
表、电压表连接最大量程。

实验记录:
测量石块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烧杯(内装适量水)、待测石块、量筒1个(100mL)、细线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200g) 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 量筒1个(100mL)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未知电阻1个,滑动变阻器1个(20Ω或50Ω),开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

操作程序:
顺序操作内容
1
观察电流变、电压表并调零,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选择最大量程。

2
闭合开关试触马上断开,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示数,换用合适量程。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3 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

4 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

5 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电阻。

6 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试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的平均值R平均(Ω)
1 1.5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2.5N),带挂钩木块1块(200g),毛巾1块,钩码2个(50g),长木板一块(80cm)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