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安全设计及防护

合集下载

电器五防内容

电器五防内容

电器五防内容电器五防是指电器在设计和制造时所采用的五种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尘、防震、防爆和防高温。

这些措施是为了保障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同时也延长了电器的使用寿命。

首先是防水。

防水是指电器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的侵入。

防水措施主要包括采用防水材料、加装密封圈、采用防水结构等。

比如在家用电器中,电热水壶、电饭煲等都采用了防水结构,以保证在工作时不会发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其次是防尘。

防尘是指电器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污垢等杂物的侵入,保证电器内部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防尘措施主要包括采用密封结构、安装过滤器等。

例如,家用空气净化器就采用了高效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

第三是防震。

防震是指电器能够在震动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发生机件松脱、破损等故障。

防震措施主要包括采用抗震材料、加装防震垫等。

例如,汽车中的电子设备就需要采用抗震材料和防震垫,以保证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

第四是防爆。

防爆是指电器在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引起爆炸等事故。

防爆措施主要包括采用防爆材料、加装防爆装置等。

例如,石油化工行业中的电气设备都需要采用防爆材料和防爆装置,以保证在爆炸环境中不会引起事故。

最后是防高温。

防高温是指电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并且不会烧毁、烧坏等。

防高温措施主要包括采用耐高温材料、加装散热装置等。

例如,家用电视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需要采用散热装置,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过热现象。

电器五防是电器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电器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性,也是电器品质和性能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电器设计和制造中,应该充分考虑五防措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安全要求。

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4篇)

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4篇)

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便利性的追求,临时用电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中的短暂用电,还是在工地上的临时用电,安全防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理解电流和电压首先,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临时用电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而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

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入电器,然后从电器的负极返回电源。

电压是以伏特(V)为单位衡量的,而电流是以安培(A)为单位衡量的。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临时用电的安全措施。

二、使用合格的电器和电线使用合格的电器和电线是临时用电安全的第一步。

合格的电器和电线应该获得相关的认证,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电器时,务必检查其认证标志,如CCC等,以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此外,选择正规的电器品牌和供应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减少低质量和安全隐患电器的风险。

同样重要的是使用符合标准的电线。

电线应该能够承受所连接电器的电流。

在选择电线时,要考虑其电流容量、耐热性和耐磨性等因素。

此外,电线应该是全铜或铜包铝导线,以确保其传输电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正确使用插座和延长线正确使用插座和延长线也是临时用电安全的重要方面。

首先,插座应该是正常和合格的,且能够适应相关电器的电压和电流。

此外,应该避免使用多个插线板或插座扩展器来接驳多个电器,以防止过载和电线过热。

在使用延长线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延长线的质量应该是合格的,并且能够承受所连接电器的电流。

其次,延长线应该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远离易燃物和湿润区域,以防止火灾和电器故障。

最后,使用延长线时应避免在地面上临时延长线路,以防止人们的绊倒和电线的磨损。

四、避免过负荷和短路过负荷和短路是导致电器故障和火灾的主要因素。

因此,避免过负荷和短路对于临时用电的安全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应了解每个电器设备的功率和电流需求。

在使用多个电器设备时,需要确保所选插座和延长线的容量足够承载这些设备。

电气防火安全要求范文

电气防火安全要求范文

电气防火安全要求范文电气防火安全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气设备的不合理使用、维护不到位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为此,制定电气防火安全要求,加强对电气设备和用电行为的管理,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1.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电气设备的选用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选用电气设备时应查看国家标准编号是否齐全,产品是否经过正规认证。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功率、电流负载等参数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以免导致过载等安全隐患。

2. 安装合适的安全设施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确保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

在电气设备的周围建议设置防火围挡或防火墙,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要保证设备的通风良好,避免因过热引发火灾。

3. 进行可靠的接地和绝缘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也是防火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接地系统可靠,并及时检查接地电阻是否达标。

同时还要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避免因绝缘故障引发火灾。

二、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1. 定期进行巡视和清洁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查是防火安全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视和清洁,清除设备表面积尘和异物,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还要注意设备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及时清除。

2. 定期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定期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对设备的电流、电压等运行参数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还要注意设备的发热情况,及时处理发热过大的设备,避免因过热引发火灾。

三、加强用电行为的规范管理1. 合理规划用电负荷合理规划用电负荷是防火安全的基础。

在使用电气设备时要根据设备的功率、电流负载等参数进行合理安排。

尽量避免过载和短路等问题的发生,避免火灾的危险。

2.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私拉乱接电线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引发火灾。

要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遵守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规定。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第1讲]——何谓IP(防护等级)IP(INTERNA 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 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

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

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娄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表一: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表二: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第2讲]——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电磁兼容性标准目前,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领域内,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意识到电磁兼容对产品的质量影响,电力用户对入网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像许继、四方、南瑞和南自行业领军企业以及ABB、施耐德、Sel等国际公司都在自己的企业标准中提出了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提高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让电力用户及电力制造企业对目前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出版发行的《电磁兼容测试导则》,下面简单介绍相关标准的内容。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简称EMS)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其中EMS 包括:1)振荡波抗扰度(IEC 60255-22-1:1988(GB/T 14598.13-1998))2)静电放电(ESD)抗扰度(IEC 60255-22-2:1996(GB/T 14598.14-1998))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IEC 60255-22-3:1989(GB/T 14598.9-1995))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IEC 60255-22-4:1992(GB/T 14598.10-1996))5)浪涌(冲击)抗扰度(IEC 60255-22-5:2002)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 60255-22-6:2001)7)工频抗扰度(IEC 60255-22-7:2003)8)工频磁场抗扰度(IEC 61000-4-8:1998(GB/T 17626.8-1998))9)脉冲磁场抗扰度(IEC 61000-4-9:1993(GB/T 17626.9-1998))10)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IEC 61000-4-10:1993(GB/T 17626.10-1998))11)电压暂停,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IEC 61000-4-11:1994(GB/T 17626.11-1999))12)谐波和谐间波抗扰度(IEC 61000-4-13)EMI 包括:1)谐波电流发射限值(IEC 61000-3-2(GB 17625.1:1998))2)电压波动与闪烁(IEC 61000-3-3(GB 17625.2:1999))3)射频传导发射限值(IEC 60255-25(GB/T 14598.16))4)辐射发射限值(IEC 60255-25(GB/T 14598.16))各项标准的试验等级要求及试验方法(1)振荡波抗扰度(IEC60255-22-1:1988(GB/T14598.13-1998))振荡波分为非重复性的振铃波和重复性的阻尼振荡波两种形式。

实验室安全4-电气防护

实验室安全4-电气防护

4.1 电气事故的类型与特点
按照事故的基本原因分类
– 触电事故
– 雷电和静电事故 – 射频伤害事故 – 电路故障事故
4.1 电气事故的类型 — 触电事故
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人体接触带电体电流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 电击
• 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身体内部的伤害 • 全身伤害,一般不在人体表面留下大面积明显伤痕
7. 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 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 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 在绝缘板上。
4.2 触电安全防护
4.2.3 触电防护
8. 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 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
4.2.2 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电流大小 – 电流越大,生理反应越明显,人体感觉越强烈,致命危险 越大 • 感知电流-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 •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 • 致命电流-较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通电时间 – 时间越长,越容易一起心室颤动、电击危险性增加
4.2 触电安全防护
第四章
电气安全防护
4.1 电气事故的类型与特点 4.2 触电安全防护 4.3 静电防护 4.4 电磁辐射防护 4.5 雷电防护 4.6 电气防火防爆 4.7 事故案例
4.1 电气事故的类型与特点
从产生电气危害的源头来分 – 自燃事故 • 雷击、静电等 – 人为事故 • 各种电气系统和设备产生的,如电击、电弧、电气火灾 根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 – 触电事故 – 雷电事故 – 电磁辐射事故 – 电气火灾 – 爆炸
4.7 高校实验室常见电气事故

电器、电缆防火安全技术范文

电器、电缆防火安全技术范文

电器、电缆防火安全技术范文电器和电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但由于其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存在着一定的防火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电器和电缆的安全运行,减少火灾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就电器和电缆防火安全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一、电器的防火安全技术电器作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设备,具有多种的防火安全技术。

首先,电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阻燃性能。

使用难燃材料制造外壳和配件,能有效减少火灾的蔓延速度,延长安全疏散时间。

其次,电器内部的线路要合理设置,避免过度负荷和短路等情况的发生。

合理的线路设置能减少电器发热和电流过大导致的火灾隐患。

另外,电器的电源供应和接地装置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确保电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电器还应配备相应的灭火装置,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干粉灭火器,能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势扑灭,减少火灾的危害程度。

二、电缆的防火安全技术电缆是电力传输和通信的重要设备,其防火安全技术也至关重要。

首先,电缆的绝缘材料要具备较高的阻燃性能,能够抵御外界的高温和火源。

合理选用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其次,电缆的敷设要规范和合理,避免电缆受到外力挤压和撞击,从而导致导线短路和火灾的发生。

另外,电缆的接头和接地装置要经过合格的检测和接地处理,确保电缆传输电能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电缆还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清理附着在电缆表面的污垢和异物,防止积尘和水分等成为导火索,引发火灾。

总之,电器和电缆的防火安全技术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在使用电器和电缆时,我们应加强对其防火安全性能的认识和了解,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器和电缆的防火安全性能,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常见电器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扑救措施

常见电器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扑救措施

常见电器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扑救措施以前,人们的理想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而现在,社会早已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现在家用电器、生产电器、工作电器,充满了世界的角角落落,林林总总的电器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随之而来,损失惨重的大型电器火灾应运而生。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大型,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多,其内部庞大的用电体系,更是隐患重重……稍有不慎,大火即冲天而起。

对于担任着繁重灭火任务的消防部队,对电器火灾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经过无数次的灭火战斗,电器火灾给了消防部队惊险和挑战,但每年都有很多参战官兵,因为没有足够的经验及个人防护意识淡薄而在战斗中受伤甚至牺牲。

而电器引火现象的直接原因,则是短路、过载、接触不良、发热、接地不当、违章用电等引起。

这些通病,看似简单,稍有不慎将会有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就需要我们从综合防范的高度上去认识,去整改整治。

一、常见的电器火灾先天性隐患问题及产生原因一是不严格按电器装置设计规范、防火设计规范设计,设计图纸不科学、不合理、没有因地制宜,甚至设计蓝图上仍使用落后淘汰的产品。

低压回路中用电设施的保护元件选用不当,且大出实际设施负荷数倍,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的情况也不少。

对公共娱乐场所等,设计图纸对导线、电缆应注明选用阻燃型穿管保护的而不注明。

对建筑物室内的燃气、燃油、危险物品储藏室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动力及照明电器设计不防爆,防静电设计也相当薄弱等现象严重存在。

二是不严格按有关电器施工规范施工,擅改设计图纸,不按设计标准选用电器设备及材料,随意变更线路参数或乱接电源增加负荷,如以铝质导线代替铜质导线,以小线代大线,以普通线代替阻燃线等。

个别施工单位无资质或低资质承揽工程,尤其是一些装潢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令人担忧。

这些企业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往往在设计中片面追求装潢效果而忽视安全问题,忽视相关电气专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电工不掌握施工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

电气线路中的小截面铜质导线接头质量,是防止线路接触发热毁坏绝缘引发起火的关键,施工规范规定接头处必须钎焊烫锡。

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范文

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范文

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范文概述电气设备的安全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有必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安全要求。

本文将从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运行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详细阐述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一、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1. 保证电气设备的功能安全性。

电气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功能的全面性与可靠性,通过合理的功能设计避免因设计缺陷带来的安全风险。

2. 设备的结构应符合安全要求。

电气设备的结构设计应合理,能够满足设备的功能需求,并且具备抗震、防水、防火等安全性能。

3. 电气设备的绝缘要求。

电气设备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考虑绝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短路等安全问题。

4. 设备的散热与通风要求。

电气设备的散热与通风设计应考虑到设备长时间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确保设备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

二、电气设备的生产要求1. 严格遵守生产标准。

电气设备的生产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进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国家要求。

2. 产品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设备配件选择。

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配件,避免使用劣质、不合格的配件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三、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1. 安装资质要求。

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2. 设备安装位置要求。

根据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避免靠近易燃易爆物品、高温环境或潮湿环境,以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中不会因环境问题导致安全隐患。

3. 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

安装时应确保设备的可靠接地,避免因接地不良带来的漏电、电击等安全问题。

四、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1. 设备运行监测。

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应定期进行设备运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器安全设计及防护
发表时间:2016-01-07T11:31:40.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作者:牙举同
[导读]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以电子电器产品为例,介绍了电子电器产品安全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探讨了产品安全设计的内容并对如何加强电子电器的安全防护提出了几点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电器产品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高科技的电子电器产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深深的隐患。

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产品的安全设计是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电子电器产品为例,介绍了电子电器产品安全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探讨了产品安全设计的内容并对如何加强电子电器的安全防护提出了几点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电器;安全设计;安全防护
引言
产品的安全问题是国家和个人都普遍关心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电器产品的体积与重量日益缩小,智能化程度与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不仅体现在国防、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也体现在民用、工业电子等方面,因此应该将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贯穿于整个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电器的安全性仍存在很大问题,亟需得到提高。

产品的安全问题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品的设计问题,设计不合理而造成产品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二是产品的生产制造问题,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符合相关规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造成产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的设计问题,设计是产品生产的核心与基础。

在当前社会,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设计人员更多的关注产品的功能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等问题,而对产品的安全性重视不够,这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及其功能的实现,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电子电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与技术方面的因素,更要考虑到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主的设计理念。

1.电子电器产品安全设计基本概念
1.1 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电子电器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既包括航天、航空等高精尖行业,也包括民用、工业等基础行业。

现阶段我国产品安全事故不断增多,这不仅阻碍了产品功能的发挥,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给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必须面对的一种社会和技术问题。

产品的安全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困难的任务。

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牢记安全设计的理念,而且还要熟悉安全分析技术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产品的安全问题。

产品的安全设计应贯穿产品生产、安装、使用及维护的全过程,使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事故风险降到最低或消除。

1.2 产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电子电器产品安全性的研究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的电子电器产品安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水平也达到基本水平,但是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社会因素制约了我国电子电器产品安全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能提高与制造成本降低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相关的商业法规和技术法规提高了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子电器产品不断面临降低制造成本的压力。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安全防护成本,才能持续发展,这就需要相应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然而我国电子电器产品安全的基础研究缺乏新的突破,这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2)电子电器产品安全领域的社会参与力度不足。

电子电器安全实际上是一门交叉学科,其设计人员既需要具备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又需要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然而我国缺少专业的电子电器产品安全后备人才,此外,缺少专业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产品安全领域进行研究与探索,造成了基础研究薄弱、后备力量培养不足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电器产品安全性的发展。

1.3 安全设计的相关术语
根据GB 4943-2001的相关规定,安全设计中的术语主要有:1)一次电路,指的是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2)工作电压,当设备正常运行时,元器件或绝缘所承受的最高电压;3)基本绝缘,用来保护电击的绝缘;4)附加绝缘,是对基本绝缘的有效补充,防止基本绝缘失效引起的电击;5)双重绝缘,基本绝缘与附加绝缘的综合;6)电器间隙,指导电零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以及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关于安全设计的术语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2.电子电器安全设计的内容
2.1 防电击安全设计
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称之为电击,主要是由于接触到带危险电压的裸露零部件或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的绝缘被击穿、保护接地连接失效等原因造成。

在设计过程中,电击防护应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两个独立的防护措施,二是一个加强的防护措施。

可以通过远离危险带电零部件、做好设备的绝缘装置、控制接触电流、防止带危险电压的电容器放电等措施来实现。

2.2 防过热安全设计
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过载、结构设计不合理、导线连接缩松等原因而产生过高的温度,影响产品的性能与功能的正常发挥,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产品的防热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产品及其零件所能承受的环境温度,并根据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以及产品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散热方式。

2.3 防着火安全设计
火源、可燃物、助燃剂是起火所必须的三大要素。

电子电器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会由于上述原因发生过热,如果超过着火点就有可
能引起火,给周围的环境以及人带了危害。

因此对于防火的安全设计应从起火的三大要素着手,采用阻燃材料及无氧密封等方式来防止起火或火焰蔓延。

2.4 防机械危险安全设计
机械结构危险主要是指由于机械零件、工件、工具或飞溅的流体物质、固体等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质因素的综合。

一般是由于产品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如尖锐的拐角或边缘,或者是存在潜在的危险运动部件等原因造成。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制造工艺和设计技术,避免出现尖锐的边缘和拐角,并安装合适的防护装置。

2.5 防辐射危险安全设计
辐射是一般电子电器产品的特点之一,主要是因为产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的材料或其功能的实现需要辐射源,可分为红外线辐射、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

在防辐射危险设计时应尽可能的避免辐射现象,可以通过减少放射性材料的使用或者增加屏蔽辐射源的安全装置来实现。

2.6 防化学危险安全设计
化工产品是电子电器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例如橡胶、涂层和塑料等,然而这些化工产品有的含有毒性,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防化学危险的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不适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材料,对于一些不可避免使用的,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电子电器产品安全设计的方法
3.1 直接安全设计
直接满足安全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安全存在原理、有限损害原理和冗余配置原理。

3.2 间接安全设计
通过保护装置和防护设备来实现技术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提示性安全设计
可以通过设计安全指示灯或警铃等在事故或危险出现前,提醒人们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随着电子电器产品的广泛使用,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在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把其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产品功能的实现与发挥。

本文从产品的安全设计出发,针对性的提出了产品设计中需注意方面,如防辐射危险设计、防机械危险设计、防化学危险设计等等,并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建议,对于提高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设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栋.提高电子电器可靠性的技术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2]胡京平.电子产品安全设计中关键元器件的选用[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
[3]刘宏.电子产品的热设计[J].电子测试,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