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动机原理期末复习题1

一、单选题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1、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称之为。
A. 绝热系统B. 闭口系统C. 开口系统D. 孤立系统3、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称之为A. 绝热系统B. 闭口系统C. 开口系统D. 孤立系统3、与外界即无质量也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称之为A. 绝热系统B. 闭口系统C. 开口系统D. 孤立系统4、用来描述气体热力状态的物理量是A. 膨胀功B. 容积功C. 内能 D. 热量5、热力系统的各参量中,属于过程量的是A. 压力B. 熵C. 内能 D. 热量6、热力系统的基本状态参数包括A. 压力、内能和温度B. 内能、熵和比容C. 压力、熵和温度 D. 压力、比容和温度7、理想气体是指A. 气体分子本身占有一定体积,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B. 气体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C. 气体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 气体分子本身占有一定体积,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8、对于理想气体,内能是的单值函数。
A. 压力B. 熵C. 温度 D. 比容9、热力系统规定A. 热力系统对外界做功为正,传出热力系统的热量为负值。
B. 热力系统对外界做功为负,传入热力系统的热量为负值。
C. 外界对热力系统做功为正,传入热力系统的热量为正值。
D. 外界对热力系统做功为负,传出热力系统的热量为正值。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比容ν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B. 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C. 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D. 比容ν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11、是热力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来传递的能量形式。
A. 内能B. 热量C. 动能D. 功12、一个热力过程,熵s的变化量大于零,标志着:。
A. 系统对外界做功B. 外界对系统做功C. 系统吸热 D. 系统放热13、关于内能的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定容加热循环2、混合加热循环3、压缩比4、循环热效率5、循环平均压力6、平均有效压力7、压力升高比8、预膨胀比9、过量空气系数10、充气效率11、点火提前角12、配气相位13、自由排气阶段14、泵气损失15、残余废气系数16、燃烧速度17、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18、燃料调整特性19、燃烧放热规律20、喷油泵速度特性21、供油规律22、喷油规律23、汽油机速度特性24、汽油机负荷特性25、柴油机速度特性26、柴油机负荷特性27、柴油机调速特性28、全程式调速器29、爆燃30、表面点火31、各循环间燃烧变动32、滞燃期33、汽油机明显燃烧时期34、柴油机速燃期35、三元催化技术36、废气再循环37、汽油机多点喷射系统二、填空题:1、循环热效率是。
2、循环平均压力是。
3、在定容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增加,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
4、混合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和压缩比不变,预膨胀比增大时,循环热效率。
5、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等过程组成。
6、发动机终点的压力为。
7、汽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为,柴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为。
8、柴油机膨胀比大,转化为,热效率。
9、平均有效压力是。
它是评定发动机的重要指标。
10、测定机械损失的方法有。
11、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评价柴油抗爆性的指标是。
12、电子喷射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3、汽油机负荷增加时,其点火提前角应该,汽油机转速增加时,其点火提前角应该。
14、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的改变对充气效率影响最大。
15、充气效率在某一转速时达到,当转速高于此转速时充气效率。
16、加大进气迟闭角,高转速时充气效率。
有利于的提高。
减少进气迟闭角,有利于提高,但降低了。
17、二行程发动机的扫气方式有。
18、十六烷值是评价的指标。
19、辛烷值是评价的指标。
20、燃烧1kg汽油需要kg空气。
21、当过量空气系数等于时,混合气为功率混合气。
当过量空气系数等于时,混合气为经济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原理_期末_考试_试题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一、选择题:1.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当其转速为3000r/min时,则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在一分钟时间内开闭的次数应该是(1500次)3.四冲程六缸发动机。
各同名凸轮的相对夹角应当是(120度)4.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体成分应是(α=1.05-1.15)5.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在向上运动的全行程中,真正供油的行程是(有效行程)6.旋进喷油器端部的调压螺钉,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升高)7.装置喷油泵联轴器,除可弥补主从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外还可以改变喷油泵的(每循环喷油量)8.以下燃烧室中属于分开式燃烧室的是(涡流室燃烧式)二、填空题:1.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分为统一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类2.喷油泵供油量的调节机构有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和钢球式油量调节机构两种3.在怠速和小负荷工况时化油器提供的混合气必须教浓过量空气系数为0.7-0.94.闭式喷油器主要由孔式喷油器和轴式喷油器两种5.曲轴的支撑方式可分为全支承轴和非全支承轴两种6.排气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从排气管排出废气的能量。
以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和火星和减少噪声7.配气机构的组成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份8.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中受力有气体作用力运动质量惯性力离心力和摩擦力9.凸轮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三种10.柴油机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备然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三、名词解释: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
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过量空气系数:发动机转速特性:发动机转速特性系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体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四、简答题:1. 柴油机燃烧室有哪几种结构形式?答:可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统一式燃烧室有分为ω形燃烧室和球形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有分为涡流式燃烧室和预燃式燃烧室2. 柴油机为什么要装调速器?答:柴油机经常在怠速的工况下工作此时供入气缸的燃油量很少,发动机的动力仅用以克服发动机本身内部各机构运转阻力,而这阻力测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加,这时,主要问题在于发动机能否保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而不熄火。
级《航空发动机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航空发动机原理复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哪个是衡量发动机经济性的性能参数 A ..A EPRB FFC SFCD EGT2.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 D ..A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B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外涵的空气流量之比C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外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D流过外涵道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3.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指涵道比大于等于 C .A 2B 3C 4D 54.涵道比为4的燃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外涵产生的推力约占总C ..A20% B40% C80% D90%5.涡桨发动机的喷管产生的推力约占总推力的 BA.85-90%B.10-15%C.25%D. 06.涡桨发动机使用减速器的主要优点是: CA能够增加螺旋桨转速而不增加发动机转速B螺旋桨的直径和桨叶面积可以增加C可以提高发动机转速而增大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又能使螺旋桨保持在较低转速而效率较高D在增大螺旋桨转速情况下;能增大发动机转速7.双转子发动机高压转子转速N2与低压转子转速Nl之间有 CA N2<NlB N2=NlC N2>Nl D设计者确定哪个大8.亚音速进气道是一个 A 的管道..A扩张形 B收敛形 C先收敛后扩张形 D圆柱形9.亚音速进气道的气流通道面积是 D 的..A扩张形 B收敛形 C先收敛后扩张形 D先扩张后收敛形10.气流流过亚音速进气道时; D ..A速度增加;温度和压力减小 B速度增加;压力增加;温度不变C速度增加;压力减小;温度增加 D速度减小;压力和温度增加11.在离心式压气机里两个起扩压作用的部件是 D ..A涡轮与压气机B压气机与歧管C叶片与膨胀器D叶轮与扩压器12.轴流式压气机的一级由 C 组成..A转子和静子 B扩压器和导气管 C工作叶轮和整流环 D工作叶轮和导向器13. 空气流过压气机工作叶轮时; 气流的 C ..A相对速度增加; 压力下降 B绝对速度增加; 压力下降C相对速度下降; 压力增加 D绝对速度下降; 压力增加14.空气流过压气机整流环时; 气流的 C ..A速度增加; 压力下降 B速度增加; 压力增加C速度下降; 压力增加 D速度下降; 压力下降15.压气机出口处的总压与压气机进口处的总压之比称为 A ..A发动机的增压比 B发动机的压力比C发动机的压缩比 D发动机的容积比16.轴流式压气机的增压比等于各级增压比 D ..A和 B商 C差 D乘积17.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环形气流通道从前到后 B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8.轴流式压气机发生喘振的根本原因是 D ..A压气机的级数多 B压气机的效率高 C压气机的增压比低 D在大多数叶片上发生气流分离19.燃烧室燃烧后气体的压力 C ..A变大 B不变 C略变小 D不确定20.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熄火的根本原因是 D ..A气体压力高 B气体温度低 C气体密度高 D余气系数超出了稳定燃烧的范围21.轴流式涡轮的一级由 A 组成的..A导向器和工作叶轮 B整流器和工作叶轮 C扩压器和工作叶轮 D静子和转子22.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涡轮中; 两个相邻叶片间的通道是 B形的..A圆柱 B收敛 C扩张 D缩扩23.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 燃气流过涡轮导向器时 C ..A速度下降; 压力提高 B速度下降; 压力下降C速度提高; 压力下降 D速度提高; 压力提高24. 空气流过轴流式涡轮的工作叶轮时; 气流的 A ..A相对速度增加; 压力下降 B绝对速度增加; 压力下降C相对速度下降; 压力增加 D绝对速度下降; 压力增加25.多级轴流式涡轮气流通道从前到后是 A 的..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6.在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 轴流式压气机的级数 C 涡轮的级数..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等于27.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涡轮叶片比压气机叶片 A ..A厚; 且弯曲程度大 B薄; 且弯曲程度小C薄; 且弯曲程度大 D厚; 且弯曲程度小28.亚音速喷管是由 C 组成的..A排气管和整流锥 B整流锥和喷口 C中介管和喷口 D导流器和旋流器29.亚音速喷管的气流通道面积是 D 的..A扩张形 B收敛形 C先收敛后扩张形 D先扩张后收敛形30.气流流过亚音速喷管时; A ..A速度增加;温度和压力减小 B速度增加;压力增加 ;温度不变C速度增加;压力减小;温度增加 D速度减小;压力和温度增加31.1903年12月7日;莱特兄弟驾驶 D 成功实现载人动力飞行;开启了人类航空新纪元..A热气球 B飞艇 C载人滑翔机 D“飞行者1号”飞机32.下列发动机中不属于民用机常用发动机的是 D ..A涡喷发动机 B涡扇发动机 C涡桨发动机 D涡轴发动机33.从推力公式F=q ma c9-c0+A9p9-p0可以看出 B ..A上式正确地反映了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作用力的合力B上式忽略了燃油流量C上式已经考虑了发动机的附加阻力D上式中假定燃气在尾喷管中完全膨胀34.下列有关进气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DA分为亚音速进气道和超音速进气道两类B气流的流动损失应尽可能小C冲压比越高;空气压力提高越大D气流通道是一直扩张的35.亚音速气流流过收敛形管道时;其 AA速度增加;压力下降 B速度减小;压力下降C速度减小;压力增加 D速度增加;压力增加36.空气流过压气机时; 对压气机作用力的方向是 A ..A向前的 B向后的 C向上的 D向下的37.下列各部件不属于推进器的是 C ..A.螺旋桨B.风扇C.尾喷管D.涡轮38.整台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静压的最高点出现在 CA.压气机的进口B.涡轮出口C.扩压器的出口D.燃烧室的出口39.在离心式压气机里两个起扩压作用的部件是什么 D ..A涡轮与压气机B压气机与歧管C叶片与膨胀器D叶轮与扩压器40.轴流式压气机的主要优点是 B ..A单级增压比高B迎风面积小;总增压比大C构造简单D喘振裕度大41.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 D ..A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B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外涵的空气流量之比C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外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D流过外涵道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42.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熄火的根本原因是 D ..A气体压力高 B气体温度低C气体密度高 D余气系数超出了稳定燃烧的范围43.在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 轴流式压气机的级数 C 涡轮的级数..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等于44.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涡轮中; 两个相邻叶片间的通道是 B 形的..A圆柱 B收敛 C扩张 D缩扩45.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落压比是 C ..A.涡轮进口处的静压与出口处的总压之比B.涡轮进口处的静压与出口处的静压之比C.涡轮进口处的总压与出口处的总压之比D.涡轮进口处的总压与出口处的静压之比46.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涡轮的功用是 A ..A使燃气膨胀; 输出功去带动压气机和附件B给燃油增压; 提高燃油的雾化程度C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D控制发动机的转速47.亚音速喷管是由 C 组成的..A排气管和喷口 B整流锥和喷口C中介管和喷口 D导流器和旋流器48.下列方案中既能保持较大的发动机推力;又能提高推进效率的最佳方案是 C ..A增加供油量;提供更多的能量B减小涵道比;增大通过核心机的气流流量C加大喷射气流质量;降低喷射气流速度D不断提高飞行速度49.当压气机的实际流量系数大于流量系数的设计值时;空气流过工作叶轮时;会在叶片的 A 处发生气流分离..A.叶盆B.叶背C.叶根D.叶尖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多尼尔328JET飞机发动机是普惠加拿大公司提供的B PW306B发动机是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 PW306B发动机拥有5级轴流式压气机D涡桨五发动机的减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前部二、简答题共7题共48 分1.航空发动机推力是如何产生的答:气体流过发动机时;气体受压、受热后;总是力图向四周自由膨胀;而且由于发动机内壁及部件作用迫使气流沿给定通道流动;最终从喷管喷出..由排气加速产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气体必然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即推力..2.写出涡喷发动机的推力的表达式;说明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和单位答:R=qmaC5-C飞+P5-PA5R——发动机推力N qma——发动机空气质量流量kg/sC 5——喷气速度m/s C飞——飞行速度m/s P5——喷口处静压paP 0——大气压力pa A5——喷口处截面积m23.燃烧室内气流如何分股流动;两股气流作用分别是什么一股→火焰筒中心→参加燃烧25%答:压气机→①冷却火焰筒和机匣二股→火焰筒机匣区→冷却②燃气降温→涡轮75%③补充燃烧4.轴流式压气机的增压原理是什么;并解释此增压原理答:利用扩散增压原理来提高空气压力的..叶轮和整流环的叶片通道都是呈扩散状;空气流过叶轮叶栅时;由于通道扩散;相对速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升高;同时温度也相应升高..空气流过整流环叶栅时;由于通道扩散;速度减小;压力、温度升高..5.压气机喘振的定义、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防喘措施有哪些答:定义:由于压气机进口空气流量骤然减小而引起的气流沿压气机轴向发生低频高振幅的振荡现象..原因:气流分离;这种分离是由于压气机工作状态严重偏离了设计工作状态而引起的.. 条件:①发动机转速低于设计值过多②压气机进口总温T*1过高③压气机进口空气流量骤然减小防喘措施:①压气机中间级放气②调节静子叶片的安装角③双转子或三转子结构6.用中、英文分别写出四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及其五大组成部件答:涡喷发动机turbojet engine 涡扇发动机turbofan engine涡桨发动机turboprop engine 涡轴发动机turboshaft engine进气道inlet 压气机compressor 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涡轮turbine 喷管nozzle7.与涡喷发动机相比;涡扇发动机有什么特点答:①参与产生推力的空气流量大②发动机有效效率高③发动机推进效率较高④起飞、复飞推力大⑤喷气噪音低8.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等压加热、绝热膨胀和等压放热四个热力过程组成;这些热力过程的完成部件和具体内容是什么答:热力循环进气道 0-1线绝热压缩压气机 1-2线绝热压缩燃烧室 2-3线等压加热涡轮 3-4线绝热膨胀喷管 4-5线绝热膨胀大气 5-0线等压放热9.已知气流流过压气机叶轮和整流环时压力和速度变化如图所示;试解释原因答:①工作叶轮:W1>W2扩散增压P1<P2C1<C2叶轮做功T1<T2②整流环:C2>C3扩散增压P2<P3T2<T3→摩擦生热10.燃烧室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哪三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单管、联管、环管单管燃烧室:空间利用率低;燃烧室出口气体参数分布不均;但便于拆换;在早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上使用较多..环管燃烧室:空间利用率高;燃烧室出口气体流场均匀;点火性能好;但拆换困难;在目前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上得到广泛应用..联管燃烧室也称环管形燃烧室:性能介于单管和环管之间;目前有的燃气涡轮发动机采取这种结构..11.涡轮间隙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答:目的是使叶片叶尖和机匣既不接触而且间隙最佳;方法是控制涡轮机匣的膨胀量与叶片不同温度下的伸长量一致;为此引入风扇或压气机不同级的空气进入涡轮罩支撑..13.试根据下列两图分析空速和高度对推力的影响..答:V飞↑→ C5-C飞↓→F↓冲压影响进气流量↑ F↑空速影响小于冲压影响→F↑P↑→C5↑T↓ρ↑qma↑F↑H<3600ft时;H↑ F↓P↓ρ↓qma↓F↓↓H>3600ft时;H↑T不变处于同温层F↓12.试分析下图所示某发动机结构简图;在图中用文字和箭头标示出各转子止推支点和中介支点;并指出各转子支承方案是什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包括哪些?A. 进气、压缩、功做、排气B. 进气、做功、压缩、排气C. 压缩、做功、排气、进气D. 做功、进气、排气、压缩答案:A2.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压缩比不同B. 点火方式不同C. 燃料不同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发动机的热效率?A. 机械效率B. 热机效率C. 燃油效率D. 动力效率答案:C二、填空题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原理。
答案:能量转换2. 四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______次。
答案:两次3. 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______。
答案:压燃三、简答题1. 简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过程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曲轴将机械能输出,驱动汽车或其他机械运行。
2. 什么是发动机的压缩比?它对发动机性能有何影响?答案: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体积的压缩程度。
压缩比越高,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爆发压力越大,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但过高的压缩比也可能导致爆震,影响发动机的稳定性。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活塞直径为90mm,活塞行程为90mm,曲轴转速为3000转/分钟,求该发动机的排量和功率。
答案:首先计算活塞面积A = π * (d/2)^2 = π * (0.09/2)^2≈ 0.06m²。
活塞行程S = 0.09m。
单缸排量V = A * S * 4 = 0.06* 0.09 * 4 ≈ 0.02m³。
假设发动机有4个缸,则总排量为0.08m³。
功率P = 2 * π * n * V * p / 60,其中n为曲轴转速,p为平均压力。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平均压力,无法直接计算功率。
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发动机技术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发动机原理 期末复习题

发动机原理练习一
1、试分析影响循环平均压力的各因素。
2、做出一种四循环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P-V )。
3、分别做出汽油机和普通高速柴油机的理论示功图,它们各是什么循环?
4、讨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
5、什么是指示指标?它有哪几个指标?哪个两个指标用来评定循环的动力性(做功能力)?那两个指标用来评定循环的经济性?
6、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它包含哪几个指标?
7、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8、什么是有效热效率?什么是有效燃料消耗率?什么是升功率?什么是机械效率?
9、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为哪几个过程?
10、 什么是超临界状态?什么是亚临界状态?它们的气体流动速度是怎样的?气缸内的压力状况又是怎样的?
11、 什么是气门重叠?它的作用是什么?
12、 分析影响循环热效率的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循环热效率的?
13、已知:某汽油机的气缸数目6=i ,冲程数4=τ,气缸直径100=D [mm],冲程115=S [mm],转速3000=n [r/min],有效功率100=e P [kW],每小时耗油量37=B [kg/h],燃料低热值44100=u h [kJ/kg],机械效率83.0=m η。
求:平均有效压力me p ,有效扭矩tq T ,有效燃料消耗率e g ,有效热效率e η,升功率l N ,指示功率i P。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含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1)平均有效压力 2)预混燃烧 3)有效燃油消耗率4)机械效率 5)残余废气系数 6)火焰传播速度7)爆燃 8)柴油机滞燃期 9)表面点火10)理论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 12)外特性13)扫气系数 14)喷油规律 15)挤流16)有效功率 17)扩散燃烧 18)升功率19)充气效率 20)压缩比 21)燃料的低热值22)泵气损失 23)汽油机燃烧的滞燃期 24)理想化油器特性25)扭矩储备系数 26)燃烧放热规律 27)负荷特性28)自由排气 29)排气后处理 30)滚流31)定容加热循环 32)混合加热循环答案:1.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2.预混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混合过程比燃烧反应要快的多或者在火焰到达之前燃料与空气已充分混合,这种混合气的燃烧称之为预混燃烧。
3.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油耗。
4.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
5.残余废气系数:进气终了时的缸内残余废气质量与每一循环实际进入缸内的新鲜冲量之比。
6.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与燃烧室壁面传播的绝对速率。
7.爆燃:在某种条件下燃烧变得不正常,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在上止点附近压力增长率很高,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变化。
称之为爆燃。
8.柴油机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开始急剧升高时为止,称为滞燃期,此阶段燃料经历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
9.表面点火:凡是不靠火花塞点活而由燃烧室炙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
10.理论空气量: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公斤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12.外特性:当油量控制机构在标定位置时(最大节气门或标定工况位置)的速度特性。
13.扫气系数:换气过程结束后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冲量质量与缸内气体的总质量的比值。
14.喷油规律: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的变化关系。
最新级《航空发动机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航空发动机原理》复习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哪个是衡量发动机经济性的性能参数( A )。
A EPRB FFC SFCD EGT2.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 D )。
A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B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外涵的空气流量之比C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外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D流过外涵道的空气流量与流过内涵道的空气流量之比3.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指涵道比大于等于( C ).A 2B 3C 4D 54.涵道比为4的燃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外涵产生的推力约占总(C )。
A20% B40% C80% D90%5.涡桨发动机的喷管产生的推力约占总推力的( B )A.85-90%B.10-15%C.25%D. 06.涡桨发动机使用减速器的主要优点是:( C )A能够增加螺旋桨转速而不增加发动机转速B螺旋桨的直径和桨叶面积可以增加C可以提高发动机转速而增大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又能使螺旋桨保持在较低转速而效率较高D在增大螺旋桨转速情况下,能增大发动机转速7.双转子发动机高压转子转速N2与低压转子转速Nl之间有( C )A N2<NlB N2=NlC N2>Nl D设计者确定哪个大8.亚音速进气道是一个( A )的管道。
A扩张形B收敛形 C先收敛后扩张形 D圆柱形9.亚音速进气道的气流通道面积是( D )的。
A扩张形 B收敛形 C先收敛后扩张形 D先扩张后收敛形10.气流流过亚音速进气道时,( D )。
A速度增加,温度和压力减小 B速度增加,压力增加,温度不变C速度增加,压力减小,温度增加 D速度减小,压力和温度增加11.在离心式压气机里两个起扩压作用的部件是( D )。
A涡轮与压气机B压气机与歧管C叶片与膨胀器D叶轮与扩压器12.轴流式压气机的一级由( C )组成。
A转子和静子 B扩压器和导气管 C工作叶轮和整流环 D工作叶轮和导向器13. 空气流过压气机工作叶轮时, 气流的(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原理》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 在四冲程发动机的每一工作循环中,曲轴旋转(720)度,凸轮轴旋转(360)度,各缸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关闭(一)次。
2. 在汽车发动机中,柴油机主要由机体组件与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等部件组成。
而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还多一套(点火系统)。
3. 柴油机速燃期内(压力升高率)过大,会造成工作粗暴,机件振动加剧,燃烧噪音增大。
4. 发动机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延迟关闭形成进、排气门同时开启,这种现象称为(气门叠开)。
5.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闭口系),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
6. 容器内(绝对压力)不变时,(压力表读数)的变化量与(大气压力)的变化量相同。
7. 四冲程发动机压缩行程应在(进气行程)和做功行程之间,起点对应曲轴转角的(180°),终点对应曲轴转角的(0°)。
8. 汽车匀速行驶的条件是驱动力(等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之和,加速行驶的条件是驱动力(大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之和。
如果驱动力(小于)滚动阻力,则汽车在任何路面上都不能起步。
9. 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开启、关闭时刻称为发动机配气定时,也叫配气相位,其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有直接影响。
10. 发动机不同加热循环的燃烧最高压力和燃烧最高温度分别相同时,(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11. 在发动机理论循环中,(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都是绝热过程。
12. 提高(进气压力),可以增大发动机充量系数。
13. 汽油机(压缩比小),是造成其热效率低于柴油机的重要原因。
14. (速燃期)是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15. 柴油机工作时,活塞通常在气缸内作(变速直线)运动。
2二、判断题16. 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各行程的运动依赖于燃气膨胀做功。
( ×)17. 汽车发动机按着火方式可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柴油机属于压燃式,即混合气通过压缩后自行燃烧。
( ×)18. 汽油牌号通常按十六烷值来划分,十六烷值越高,自燃性能越好。
( ×)19. 柴油机在最佳点火提前角下工作时,可以获得最佳动力性和经济性。
( ×)20. 汽油机主要根据压缩比选择燃料。
( ×)21. 调速器在发动机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都起调速作用。
( ×)22. 发动机工况可以用转速和功率表示。
( √)23. 轻微爆燃可以提高汽油机功率。
( √)24. 汽油的抗爆性能通常用辛烷值评定,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 ×)25. 柴油机属于多点扩散燃烧,可以控制着火时机和地点。
( ×)26. 柴油机转速越高,曲轴角速度越大,故点火提前角越大。
( ×)27. 汽油混合气中氧气不足或混合不均匀时,不能完全燃烧。
( √)28. 限制汽油机增压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爆燃和热负荷。
( √)29. 汽油机有害排放物CO、HC、NOX随空燃比增大而急剧下降。
( ×)30. 汽油机振动比柴油机小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压力升高率小。
( √)三、选择题31. 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C )加热循环。
A、定压B、定容C、混和32. 汽油机工作时,采用(B ),可以获得较好的动力性。
A.经济混合气B.功率混合气C.加浓混合气33. 发动机转速提高时,机械效率(A )。
A.降低B.提高C.不变34. 当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过大时,容易引起(A、C )。
A.爆燃倾向增大B.最高压力降低C.发动机过热35. 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时,应保证(A、B、C )。
A.开闭及时B.开度足够C.关闭严密36. 车用柴油机主要根据(C )选择柴油牌号。
A.转速B.压缩比C.环境温度337. 进入汽缸的空气经过压缩行程后,其特性变化为(A )。
A.压力和温度升高B.压力和温度降低C.压力升高,温度降低38. 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B )循环。
A、定压加热B、定容加热C、混和加热39. 增大排气提前角会导致(C )增加。
A、自由排气损失B、强制排气损失C、提前排气损失40. 导致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A )。
A、被炽热表面点燃B、被火花塞点燃C、自燃41.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分为(A )个阶段。
A、3B、4C、542. 从进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B )。
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43. 发动机在稳定工况下工作时,功率和转速(B )。
A、恒定不变B、基本不变C、都发生变化44. 发动机输出转矩(B )阻力矩时,才能稳定工作。
A、大于B、等于C、小于45. 柴油机在最佳(C )提前角下工作时,可以获得最佳动力性和经济性。
A、点火B、供油C、喷油四、问答题46. 内燃机工质通常是什么物质?充当内燃机工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内燃机工质通常是气态物质。
充当内燃机工质的基本条件是流动性好,热膨胀性好,热容量大,容易获取,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可靠。
47. 简述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和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答: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是: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通过膨胀将其中一部分转换为机械能,其余部分释放到低温热源。
提高热效率的途径是:尽量提高高温热源温度、尽量降低低温热源温度、尽量减小过程的不可逆性。
48. 相对于理想循环而言,发动机实际循环存在哪些损失?答: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相比,存在以下损失:(1)实际工质不是理想气体引起的循环损失;4(2)换气过程引起的换气损失;(3)燃烧过程引起的损失;气缸壁引起的传热损失。
49. 何为发动机充量系数?有哪些影响因素?答:充量系数即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即每一工作循环的实际充气量与理论充气量的比值。
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有进气终了温度和压力、残余废气、配气相位。
50. 发动机的压缩行程有何作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压缩比为何不同?答:发动机压缩行程的作用是:(1)可以提高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为迅速燃烧创造条件;(2)可以增大氧气密度,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3)可以增加燃料,提高发动机做功能力;(4)可以提高发动机效率。
汽油混合气压力过高容易引起爆燃,故汽油机压缩比不能太高;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如果压缩比过低,则不能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无法着火,故柴油机压缩比较高。
51. 发动机燃烧过程可以简化为哪几种理想热力过程?为何可以这样简化?答:发动机燃烧过程可以简化为定容加热、定压加热和混合(定容、定压)加热三种理想热力过程。
对于汽油机,由于其混合气燃烧迅速,工质比容变化很小,而温度压力上升很快,基本符合定容加热条件,故可简化为定容加热过程。
对于高增压和低速大型柴油机,由于其燃料主要在活塞运行至上止点后燃烧,工质最高压力受强度限制,故可简化为定压加热过程。
对于高速柴油机,其速燃期接近定容加热过程;而缓燃期已达最高压力,接近定压加热过程,故可简化为先定容加热、后定压加热的混合加热过程。
52. 简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主要功用。
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控器(ECU)、执行器三大部分组成。
传感器的主要功用:将发动机工况与环境的多种参数信号及时并尽可能真实的传递给电控器(ECU)。
电控器(ECU)的主要功用: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各种控5制指令或直接显示控制参数。
执行器的主要功用:根据电控器(ECU)发出的控制指令产生相应的执行动作,以实现所要求的控制。
53. 何为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答: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是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并形成火焰核心,火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
燃烧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形状不发生急剧变化。
54. 引起进气终了温度高于进气初始温度的原因是什么?答:引起进气终了温度高于进气初始温度的原因是:一方面在进气过程中新鲜工质受到高温零件和残余废气的加热,另一方面进气时气体流动的动能有一部分转变为热能。
55. 汽油机为何要有点火提前角?答:汽油机燃烧存在着火延迟,为了克服着火延迟,保证最高燃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至15°曲轴转角范围能,汽油机必须有点火提前角。
如果汽油机在上止点点火,就会引起最高燃烧压力出现时刻推迟,并导致后燃严重,降低汽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56.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其燃烧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如下:(1)柴油必须以雾状喷入燃烧室,与压缩空气混合。
(2)柴油混合气形成时间极短,仅为汽油机混合气形成时间的%~2%。
(3)喷、混、燃同时进行,混合气浓度非常不均匀,极易造成燃烧不完全。
(4)柴油机不能根据负荷变化调整空燃比。
(5)燃烧室结构、燃油喷雾、缸内空气运动必须良好匹配。
柴油机燃烧过程可分为着火延迟期、快速燃烧期、缓燃期、后燃期四个阶段。
57. 绘制内燃机理论循环示功图和示热图,并推导理论加热量、理论放热量和理论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58. 掌握发动机各种性能指标的概念、公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热效率:与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之比推进效率:推进功与可用功之比也等于推力乘以飞行速度总效率:推进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之比也等于热效率与推进效率的乘积用总效率衡量经济性:产生每磅推力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重要的经济性指标59. 某封闭容器容积为2m3,容器内空气温度为20℃、压力为500kPa。
已知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为cp=1005J/(kgK)、比热比为k=,若对该容器外部加热,使容器内空气压力提高到,求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和吸收的热量。
60. 解释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的概念和特性曲线的作用。
速度特性:燃油量调节机构(汽油机节气门或柴油机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不变时,发动机转矩、功率、燃油消耗率等性能指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时,经济性、排放性、机械效率等随负荷(有效功率、有效转矩或平均有效压力)的变化关系。
万有特性:负荷和转速都变化时的各种性能参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