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知识考试练习题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知识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1.汽油机通常是由()和五大系统组成的。
A、两大机构B、三大机构C、四大机构D、五大机构2.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称为()。
A、活塞行程B、压缩比C、发动机工作容积D、汽缸总容积3.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A、纯汽油B、纯空气C、纯柴油D、可燃混合气4.在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行程中,只有()是有效行程。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做功行程D、排气行程5.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 )。
A、最远B、最近C、最高D、最低6.下述不属于机体组的部件是()。
A、气缸盖B、汽缸垫D、飞轮7.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行程时,进气门( ),排气门( )。
A、开/开B、开/关C、关/开D、关/关8.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共( )。
A、四次B、三次C、二次D、一次9.下列属于曲轴飞轮组的部件是()。
A、气缸盖B、气缸垫C、气缸套D、飞轮10.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和。
A、工作容积B、燃烧室容积C、总容积D、浮子室容积11.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附件组成。
A、飞轮B、齿轮C、链轮D、带轮12.在冷却系中,()的作用是控制流经散热器的水量的元件。
A、节温器B、水泵C、旁通阀13.()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A、车身B、底盘C、电气设备D、发动机14.下列发动机系统中,柴油发动机没有的是()。
A、启动系统B、点火系统C、冷却系统D、润滑系统15.以下不是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是()A、清洗B、密封C、加热D、冷却16.()的功用是用来支撑和关闭气门并使气门关闭紧密,防止气门跳动而使气缸漏气。
A、气门座B、气门导管C、气门弹簧D、推杆17.汽油的辛烷值表示汽油的( )。
A、经济性B、挥发性C、抗爆性D、燃烧性18.配气机构不包括()。
A、凸轮轴B、进气门C、正时链皮带19.四行程柴油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形成在()。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定容加热循环2、混合加热循环3、压缩比4、循环热效率5、循环平均压力6、平均有效压力7、压力升高比8、预膨胀比9、过量空气系数10、充气效率11、点火提前角12、配气相位13、自由排气阶段14、泵气损失15、残余废气系数16、燃烧速度17、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18、燃料调整特性19、燃烧放热规律20、喷油泵速度特性21、供油规律22、喷油规律23、汽油机速度特性24、汽油机负荷特性25、柴油机速度特性26、柴油机负荷特性27、柴油机调速特性28、全程式调速器29、爆燃30、表面点火31、各循环间燃烧变动32、滞燃期33、汽油机明显燃烧时期34、柴油机速燃期35、三元催化技术36、废气再循环37、汽油机多点喷射系统二、填空题:1、循环热效率是。
2、循环平均压力是。
3、在定容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增加,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
4、混合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和压缩比不变,预膨胀比增大时,循环热效率。
5、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等过程组成。
6、发动机终点的压力为。
7、汽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为,柴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为。
8、柴油机膨胀比大,转化为,热效率。
9、平均有效压力是。
它是评定发动机的重要指标。
10、测定机械损失的方法有。
11、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评价柴油抗爆性的指标是。
12、电子喷射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3、汽油机负荷增加时,其点火提前角应该,汽油机转速增加时,其点火提前角应该。
14、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的改变对充气效率影响最大。
15、充气效率在某一转速时达到,当转速高于此转速时充气效率。
16、加大进气迟闭角,高转速时充气效率。
有利于的提高。
减少进气迟闭角,有利于提高,但降低了。
17、二行程发动机的扫气方式有。
18、十六烷值是评价的指标。
19、辛烷值是评价的指标。
20、燃烧1kg汽油需要kg空气。
21、当过量空气系数等于时,混合气为功率混合气。
当过量空气系数等于时,混合气为经济混合气。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一、填空1.物体的热传递方式有、、三种。
2.汽油机功率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3.汽油机经济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4.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和五个过程组成。
5.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做功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6.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包括三部分: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和损失。
7.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包括、和。
8.进排气门同时打开的现象称为。
9.柴油机进气终了压力大于汽油机是因为。
10.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有和两种。
11.汽油机最高燃烧温度大于柴油机的主要原因是。
12.汽油机排气温度大于柴油机的原因是。
13.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汽油机充气效率。
14.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减小时,汽油机残余废气系数。
15.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机械效率。
16.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机械效率。
17.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
18.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
19.燃烧放热规律的三要素是、、。
20.汽油机燃烧过程为分析方便按其压力变化特点分为、和三个阶段。
21.汽油机燃烧过程为分析方便,按其压力变化特点分为,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和三个阶段。
22.汽油机燃烧过程常出现的不正常燃烧现象有和表面点火。
23.汽油机燃烧过程常出现的不正常燃烧现象有和。
24.柴油机燃烧过程一般分为、、和四个阶段。
25.柴油机燃烧过程一般分为着火延迟期、、缓燃期和四个阶段。
26.柴油机燃烧过程一般分为、、和补燃期四个阶段。
27.汽油机排气中主要污染物指 HC 和28.汽油机排气中主要污染物指CO 和NOXNOX 。
29.汽油机排气中主要污染物指、和。
30.柴油机排气中污染物有、、和。
31.柴油机排气中主要污染物指和。
32.柴油机排气中污染物指微粒、、HC 和。
33.曲轴箱扫气式二行程汽油机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而是在气缸壁上开有三对气孔,分别为进气孔、________孔、________孔。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包括哪些?A. 进气、压缩、功做、排气B. 进气、做功、压缩、排气C. 压缩、做功、排气、进气D. 做功、进气、排气、压缩答案:A2.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压缩比不同B. 点火方式不同C. 燃料不同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发动机的热效率?A. 机械效率B. 热机效率C. 燃油效率D. 动力效率答案:C二、填空题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原理。
答案:能量转换2. 四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______次。
答案:两次3. 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______。
答案:压燃三、简答题1. 简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过程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曲轴将机械能输出,驱动汽车或其他机械运行。
2. 什么是发动机的压缩比?它对发动机性能有何影响?答案: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体积的压缩程度。
压缩比越高,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爆发压力越大,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但过高的压缩比也可能导致爆震,影响发动机的稳定性。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活塞直径为90mm,活塞行程为90mm,曲轴转速为3000转/分钟,求该发动机的排量和功率。
答案:首先计算活塞面积A = π * (d/2)^2 = π * (0.09/2)^2≈ 0.06m²。
活塞行程S = 0.09m。
单缸排量V = A * S * 4 = 0.06* 0.09 * 4 ≈ 0.02m³。
假设发动机有4个缸,则总排量为0.08m³。
功率P = 2 * π * n * V * p / 60,其中n为曲轴转速,p为平均压力。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平均压力,无法直接计算功率。
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发动机技术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选择题1. 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不会产生机械功?A. 进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功率冲程D. 排气冲程2. 以下哪种类型的发动机具有最高的热效率?A. 汽油发动机B. 柴油发动机C. 电动发动机D. 混合动力发动机3. 在四冲程发动机中,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是由什么控制的?A. 飞轮B. 曲轴C. 凸轮轴D. 涡轮增压器4. 以下哪个部件的主要作用是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A. 活塞B. 曲轴C. 连杆D. 凸轮轴5.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什么?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的比值C. 进气门面积与排气门面积的比值D. 气缸直径与活塞直径的比值二、填空题1. 发动机的两个基本循环是______循环和______循环。
2. 在汽油发动机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发生在______。
3.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柴油发动机没有______。
4. 发动机的点火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即______点火和______点火。
5. 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流程。
2. 说明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
3. 描述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4. 讨论发动机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 解释什么是发动机的热效率以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四、论述题1. 分析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措施。
2. 论述电动汽车技术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挑战与影响。
3. 探讨未来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技术突破。
五、计算题1. 给定一个发动机的排量为2.0升,压缩比为10:1,计算其燃烧室的容积。
2. 如果一个发动机的功率为100千瓦,转速为3000转/分钟,计算其每分钟的功输出。
3. 假设一个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为250克/千瓦时,计算该发动机在100千瓦功率输出下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知识分享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发动机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的()。
A.高 B.低C.相等 D.差不多2.柴油机进气冲程进入气缸的是()。
A.汽油和空气的可燃混合气 B.柴油和空气的可燃混合气C.纯空气 D.根据需要而定3.计算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应使用发动机的()A.外特性曲线 B.使用外特性曲线C.万有特性曲线 D.负荷特性曲线4.发动机扭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气体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B.外界阻力C.转速 D.各种内部损耗5.汽车发动机常在()负荷下工作。
A.大 B.全C.中等 D.小6.高速发动机的排气提前角比低速发动机应()。
A.大些 B、小些C.相等 D.小7.采用下列()最适宜用来提高在高原使用的内燃机的功率?A.增压技术 B.电喷技术C.多气门技术 D.水冷技术8.在配气相位的参数中,()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A.进气提前角 B.进气门迟闭角C.排气提前角 D.气门的叠开角。
9.从喷油器开始喷油到气缸内产生第一个火焰中心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着火延迟期 B.速燃期C.缓燃期 D.补燃期10.柴油机的循环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
A.先增加后减少 B.减少C.变化平缓 D.增加11.当马赫数超过()后,无论是增压还是非增压发动机,充量系数开始急剧下降。
A.1 B.0.7C.0.5 D.0.212.着火延迟期越长,柴油机工作粗暴程度()。
A.减少 B.无变化C.增加 D.不确定13.油量拉杆限定在()标定功率供油量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柴油机的外特性。
A.小于 B.等于C.大于 D.大于或等于14.对于非增压的发动机来讲,充气效率值总是()。
A.小于1 B.大于1C.等于1 D.等于或大于115.在发动机机械损失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
A.带动机械增压器损失 B.泵气损失C.驱动附属机构的损耗 D.内部运动件的摩擦损失16. 我国某城市冬季12月~1月份平均气温为3℃~-5℃,请为在此季节使用的高速柴油机选择最合适的柴油牌号( )A.20# B.0#C.10# D.-10#17. 柴油机排放物中的主要有害颗粒是( )A.HC B.NOxC.碳烟 D.铅化物18. 在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和小型风冷汽油机(2kw以下)中大都采用 ( )A.八冲程 B.三冲程C.六冲程D.二冲程19.汽油机增压必须降低压缩比是由于受制于( )A.转速 B.转矩C.表面点火D.爆燃20.ECU以哪个传感器的信号为依据来控制喷油器的开启时刻?( ) A.氧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C.曲轴位置传感器 D.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1.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进气终了状态压力pa 、进气终了温度Ta、残余废气系数γ、配气相位和( )A.压缩比B.换气损失C.气门重叠角D.燃烧室扫气22.选配发动机无论作何种用途,只要提供发动机的什么特性和需要发动机的工作机械的转速和负荷的运转规律,就可以进行选配工作?( )A.调速特性B.速度特性C.负荷特性D.万有特性23. 合理应用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A.可变进排气系统B.废气再循环系统C.曲轴箱强制通风D.电子控制汽油喷射24.在过量空气系数怎样时的混合气称为稀混合气?( )A.α=1B.α<1C.α>1D.α=025.影响柴油机喷油的油束特性的因素有:喷油器结构、喷油压力、喷油泵凸轮外形及转速,还有( )A.喷雾锥角B.介质反压力C.油束射程D.雾化质量26.在四行程发动机实际循环中,哪个行程的温度最高?( ) A.进气B.压缩C.作功D.排气27.在发动机转速不变时,什么指标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A.动力性指标B.经济性指标C.排放特性指标D.性能指标28.在汽油机中,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靠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为( )。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复习题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复习题汽车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对于汽车维修和驾驶人员来说,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读者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答: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活塞从上死点到下死点再返回上死点的过程。
常见的工作循环有四冲程循环和两冲程循环。
2. 四冲程循环的工作过程包括哪些步骤?答: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是活塞从上死点下降到下死点,气门开启,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进入燃烧室;压缩冲程是活塞从下死点上升到上死点,气门关闭,将混合物压缩;工作冲程是混合物在点火的作用下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是活塞从下死点上升到上死点,气门开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3. 什么是点火系统?它在发动机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点火系统是将点火能量传递到发动机燃烧室的系统。
它的作用是在适当的时机点燃混合物,引发燃烧过程。
点火系统通常由点火线圈、点火开关、蓄电池和火花塞等组成。
4. 什么是燃油系统?它在发动机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燃油系统是将燃油供给到发动机燃烧室的系统。
它的作用是提供适量的燃油,并确保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以便燃烧产生动力。
燃油系统通常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组成。
5. 什么是冷却系统?它在发动机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冷却系统是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系统。
它的作用是防止发动机过热,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冷却系统通常由水泵、散热器、风扇等组成。
6. 什么是润滑系统?它在发动机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润滑系统是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油,减少摩擦,保护发动机各部件的系统。
它的作用是降低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含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1)平均有效压力 2)预混燃烧 3)有效燃油消耗率4)机械效率 5)残余废气系数 6)火焰传播速度7)爆燃 8)柴油机滞燃期 9)表面点火10)理论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 12)外特性13)扫气系数 14)喷油规律 15)挤流16)有效功率 17)扩散燃烧 18)升功率19)充气效率 20)压缩比 21)燃料的低热值22)泵气损失 23)汽油机燃烧的滞燃期 24)理想化油器特性25)扭矩储备系数 26)燃烧放热规律 27)负荷特性28)自由排气 29)排气后处理 30)滚流31)定容加热循环 32)混合加热循环答案:1.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2.预混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混合过程比燃烧反应要快的多或者在火焰到达之前燃料与空气已充分混合,这种混合气的燃烧称之为预混燃烧。
3.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油耗。
4.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
5.残余废气系数:进气终了时的缸内残余废气质量与每一循环实际进入缸内的新鲜冲量之比。
6.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与燃烧室壁面传播的绝对速率。
7.爆燃:在某种条件下燃烧变得不正常,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在上止点附近压力增长率很高,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变化。
称之为爆燃。
8.柴油机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开始急剧升高时为止,称为滞燃期,此阶段燃料经历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
9.表面点火:凡是不靠火花塞点活而由燃烧室炙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
10.理论空气量: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公斤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12.外特性:当油量控制机构在标定位置时(最大节气门或标定工况位置)的速度特性。
13.扫气系数:换气过程结束后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冲量质量与缸内气体的总质量的比值。
14.喷油规律: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的变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2、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范围内。
A、4 ~7B、7 ~11C、11 ~15D、15 ~223、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4、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A、膨胀结束B、排气终了C、压缩初期D、进气中期5、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A、机械效率B、热效率C、进气马赫数D、充气效率6、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7、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A、燃烧速度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C、扩散速度D、气流运动速度8、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B、减小点火提前角C、加大喷油提前角D、加大点火提前角9、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A、温度升高率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C、最高温度D、压力升高时刻10、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A、增大点火提前角B、推迟点火提前角C、加强冷却D、选用高牌号的汽油11、下面列出的()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
A、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混合气预先形成1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
A、燃烧B、凝结C、蒸发D、混合13、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燃烧室。
A、涡流式B、预燃室C、间接喷射式D、直接喷射式14、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A、开式燃烧室B、半开式燃烧室C、涡流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5、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
A、发动机B、试验台C、测功机D、测量系统17、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A、功率最高区域B、油耗最小区域C、转矩最大区域D、转速最小区域18、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和下面哪个参数成反比()A、机械效率B、指示热效率C、两个都是D、两个都不是19、三元催化转换器要求的空燃比范围是()理论空燃比。
A、小于B、小于并接近C、大于D、大于并接近20、从化学当量角度看,CO的生成原因中,主要是()A、氧气充足B、氧气不足C、温度偏高D、温度偏低1、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2、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B、7 ~11C、11 ~15D、15 ~223、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4、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D )A、膨胀结束B、排气终了C、压缩初期D、进气中期5、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D )A、机械效率B、热效率C、进气马赫数D、充量系数6、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C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7、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B )A、燃烧速度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C、扩散速度D、气流运动速度8、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 B )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B、减小点火提前角C、加大喷油提前角D、加大点火提前角9、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B )A、温度升高率B、最大压力及其出现时刻C、最高温度D、压力升高时刻10、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 )A、增大点火提前角B、推迟点火提前角C、加强冷却D、选用高牌号的汽油11、下面列出的( B )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
A、缺氧B、空气过量C、火花点火D、混合气预先形成1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 C )、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
A、燃烧B、凝结C、蒸发D、混合13、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 D )燃烧室。
A、涡流式B、预燃室C、间接喷射式D、直接喷射式14、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A )A、开式燃烧室B、半开式燃烧室C、涡流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5、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 C )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测功设备。
A、发动机B、试验台C、测功机D、测量系统16、按运行工况特点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C )A、点工况型B、线工况型C、面工况型D、体工况型17、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 B )A、功率最高区域B、油耗最小区域C、转矩最大区域D、转速最小区域18、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和下面哪个参数成反比( C )A、机械效率B、指示热效率C、两个都是D、两个都不是19、三元催化转换器不能除去以下哪种排气污染物( D )A、COB、HCC、NO xD、微粒20、从化学当量角度看,CO的生成原因中,主要是( B )A、氧气充足B、氧气不足C、温度偏高D、温度偏低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四个冲程,分别是排气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和()A、燃烧冲程B、做功冲程C、膨胀冲程D、动力冲程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为五个过程,分别是排气、进气、压缩、燃烧和()A、传热过程B、做功过程C、膨胀过程D、动力过程3、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进气阶段、自由排气和()A、超临界排气B、临界排气C、亚临界排气D、强制排气4、进、排气门的开、闭角度以及相对活塞上、下止点的位置关系称为()A、配置相位B、配套相位C、配气相位D、配合相位5、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三个阶段为着火延迟期、急速燃烧期和()A、后燃期B、滞燃期C、速燃期D、缓燃期6、柴油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是流动性,因此,其牌号代表()A、沸点B、凝点C、燃点D、闪点7、喷油油束的微观特性用两个参数描述,油滴平均直径和()A、油束射程B、油束直径C、喷雾锥角D、均匀度8、测功机的作用是模拟发动机实际工作情况和()A、模拟发动机发出的功率B、吸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C、模拟发动机工作环境D、测量发动机的油耗9、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结构紧凑、面容比小;充气效率高;有适当的空气运动和()A、燃油消耗率低B、没有不正常燃烧C、火焰传播距离短D、油束、气流运动与燃烧室三者合理配合10、表示车用发动机工况的独立变量为扭矩和转速,这种工况称为()A、点工况B、线工况C、面工况D、体工况11、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化油器方式和()A、汽油雾化方式B、汽油蒸发方式C、汽油自燃方式D、汽油喷射方式12、发动机活塞得到的指示功大于曲轴输出的有效功,两者之差称为()A、换气损失B、机械损失C、摩擦损失D、驱动附件的功率13、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有两个指标,充气效率和()A、换气损失B、残余废气C、配气相位D、进气数量14、汽油机的理论循环接近于()A、混合加热循环B、多变加热循环C、定容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15、发动机排放的未燃烃HC,除了来自于废气外,还可能来源于()A、排气系统B、进气系统C、冷却系统D、燃料系统16、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A、油泵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B、油泵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C、油泵供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D、油泵供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17、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有害污染物质是()A、CO2、HC、NO XB、CO、HC、NO XC、SO2、HC、NO XD、SO2、Pb、P18、最大压力及其出现时刻是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用来说明发动机()A、经济性B、动力性C、工作平稳性D、耐久性19、柴油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A、分隔室燃烧室B、涡流室燃烧室C、预燃室燃烧室D、半开式燃烧室20、测取柴油机负荷特性时,应该保持()A、节气门位置不变B、调速器位置不变C、发动机转速不变D、油量控制机构位置不变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四个冲程,分别是排气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和( B )A、燃烧冲程B、做功冲程C、膨胀冲程D、动力冲程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为五个过程,分别是排气、进气、压缩、燃烧和( C )A、传热过程B、做功过程C、膨胀过程D、动力过程3、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进气阶段、自由排气和( D )A、超临界排气B、临界排气C、亚临界排气D、强制排气4、进、排气门的开、闭角度以及相对活塞上、下止点的位置关系称为( C )A、配置相位B、配套相位C、配气相位D、配合相位5、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三个阶段为着火延迟期、急速燃烧期和( A )A、后燃期B、滞燃期C、速燃期D、缓燃期6、柴油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是流动性,因此,其牌号代表( B )A、沸点B、凝点C、燃点D、闪点7、喷油油束的微观特性用两个参数描述,油滴平均直径和( A )A、油束射程B、油束直径C、喷雾锥角D、均匀度8、测功机的作用是模拟发动机实际工作情况和( B )A、模拟发动机发出的功率B、吸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C、模拟发动机工作环境D、测量发动机的油耗9、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结构紧凑、面容比小;充气效率高;有适当的空气运动和( D )A、燃油消耗率低B、没有不正常燃烧C、火焰传播距离短D、油束、气流运动与燃烧室三者合理配合10、表示车用发动机工况的独立变量为扭矩和转速,这种工况称为( C )A、点工况B、线工况C、面工况D、体工况11、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化油器方式和( D )A、汽油雾化方式B、汽油蒸发方式C、汽油自燃方式D、汽油喷射方式12、发动机活塞得到的指示功大于曲轴输出的有效功,两者之差称为( B )A、换气损失B、机械损失C、摩擦损失D、驱动附件的功率13、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有两个指标,充气效率和( A )A、换气损失B、残余废气C、配气相位D、进气数量14、汽油机的理论循环接近于( C )A、混合加热循环B、多变加热循环C、定容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15、发动机排放的未燃烃HC,除了来自于废气外,还可能来源于( D )A、排气系统B、进气系统C、冷却系统D、燃料系统16、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 A )A、油泵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B、油泵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C、油泵供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D、油泵供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17、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有害污染物质是( B )A、CO2、HC、NO XB、CO、HC、NO XC、SO2、HC、NO XD、SO2、Pb、P18、最大压力及其出现时刻是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用来说明发动机( C )A、经济性B、动力性C、工作平稳性D、耐久性19、柴油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 D )A、分隔室燃烧室B、涡流室燃烧室C、预燃室燃烧室D、半开式燃烧室20、测取柴油机负荷特性时,应该保持( C )A、节气门位置不变B、调速器位置不变C、发动机转速不变D、油量控制机构位置不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