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软骨瘤病(实用课件)

滑膜软骨瘤病(实用课件)

滑膜软骨瘤病(实用课件)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一、概念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名骨软骨外生性骨疣(osteocartilaginous exostosis)或外生骨疣,是指发生在骨表面,表面覆以软骨帽的疣状骨性隆起,是最常见的骨肿瘤,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3。本瘤多见于11~20岁,约占40%。有单发性(孤立性)及多发性两型,其中以单发性远为多见,多发性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处长骨受累,并伴有骨发育不良及弯曲或短缩畸形,又称骨软骨瘤病。但无论单发或多发性者,其形态学基本相似。多发性较少见,常合并骨骼发育异常,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常为二侧对称性并有遗传性,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在生长年龄内,骨软骨瘤本身有其自己的骨骺板,所以到生长年龄结束时,骨软骨瘤的生长也停止。特点:1、单发性多见,约90%,多发性较少见。2、发生于关节附近骨端的叫做骺生骨软骨瘤,位于趾末节趾骨的叫做甲下骨疣。3、约有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但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恶变为软骨肉瘤者为10~20%。多发骨软骨瘤有三个主要特征:遗传性,骨短缩与畸形,易恶变为软骨肉瘤。 二、病因 骨软骨瘤严格讲来并不属于肿瘤,而是生长方面的异常,或称错构瘤。瘤体有软骨帽和一个从骨侧面突出的骨组织。其成因可能是从靠近骨膜的小软骨岛长出,或来自骺板软骨。凡软骨化骨的部位均可发生,但下肢长管状骨占1/2,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多,其次为肱骨上端,桡骨和胫骨下端以及腓骨的两端病变位于干骺端,随生长发育逐渐远离骺板。极少发生于关节内,脊柱多累及附件。 错构瘤是指机体某一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组合、排列,因而导致的类瘤样畸形。错构瘤不是真性肿瘤,该瘤生长缓慢,随机体的发育生长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即可停止,和机体之间是协调的,极少恶变。 三、发病机制 本瘤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为多见,其次为肱骨上端,而位于手足骨者极少。肿瘤大小不等,直径一般为3~4cm,大者可达10cm以上。肿瘤可分为宽基型与带蒂型两种,从骨表面向外隆起,表面呈半球状、菜花状或息肉状。骨软骨瘤由纤维组织包膜、软骨帽和骨性基底构成。其基底可为细长呈蒂状,也可为宽广的基底。在生长年龄内,骨软骨瘤本身有其自己的骨骺板。骨性部分可直接或有一细蒂与骨皮质相连续。肿瘤直径多介于1~10cm,形态各异。 四、病理(软骨膜+软骨帽+基底松质骨) 骨软骨瘤结构较特殊,一般可分为三层:①表层为一薄层纤维组织组成,即软骨膜,和相邻骨膜相连;②中层为软骨帽盖由灰白略带蓝色的透明软骨组成,其厚度随患者的年龄而异,年龄越小,软骨帽越厚;在成年人,软骨帽很薄,或几乎消失,其厚度多在1~5mm 之间,镜下与正常软骨骺板相似,表层软骨细胞及基质组织较不成熟,愈近底层愈成熟,交界处的成熟软骨细胞排列成柱状,并见钙化及骨化现象;③基底部为肿瘤的主体,常占肿瘤的大部分,由海绵状松质骨组成,骨小梁间多为纤维组织,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基底部下方与正常骨相连。肉眼形态肿块1~10cm,表面光滑,灰蓝色软骨样,切面软骨帽厚度不超过1cm。组织形态病变最表面为薄层纤维组织,下为软骨帽,软骨细胞小核深染,排列规则,再向下软骨细胞肥大,钙化和海绵状骨小梁形成,骨小梁之间是红骨髓和脂肪性骨髓。

内生软骨瘤X线【医学模板】

患者女性,28岁。右小指肿胀2小时就诊,外伤史不明确。平片如图。 表现:沿长轴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见病理性骨折。泡性膨胀变形,边缘清楚椭圆形透明区,其内可见骨嵴,钙化,骨化。 考虑:单发性内生软骨瘤。 请大家看看,发表高见!! 术后病理第一时间上传!

病史:患者女性,28岁。右小指肿胀2小时就诊,外伤史不明确 影像表现:右小指近节骨干增粗,膨胀,内呈类圆形骨质缺损区,内见斑点状高密度影,骨皮质断裂,未见骨膜反应及新生骨形成,局部软组织肿胀。 考虑1、内生软骨瘤

2、短骨结核 分析:根据征象主要考虑这两个疾病,内生软骨瘤常偏心性生长,在骨质破坏区可见不完整的骨嵴但是很少见到死骨,无骨膜反应。 短骨结核大多位于骨中央,长径和骨干长轴一致,病灶边缘清楚,有轻度硬化,并可见骨膜增生及骨皮质增厚,但是两个疾病都少侵及关节。 诊断意见: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内生软骨瘤 内生软骨瘤为良性骨肿瘤较为常见,有单发和多发,各年龄都可见到。手足短骨最为多见。临床上一般无自觉症状,因此病程常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内生软骨瘤X线表现为髓腔内球形或椭圆形破坏区,边界非常清楚,皮质扩张变薄,非常光滑,无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相应膨出,层次清楚,无炎性肿胀。肿瘤一般顺骨髓腔的长轴生长,软骨钙化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大可小。钙化小者呈沙粒样,也可呈钙化环,最大可形成密度不均的钙化团块。 鉴别诊断: 1、感染类,结核和慢性骨髓炎。(观察有无骨膜反应,有无死骨,结合病史) 2、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A软骨瘤、骨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黏液纤维瘤 B巨细胞瘤 C血管瘤、血管球瘤、淋巴管瘤、动脉瘤样骨囊肿 D纤维类:成骨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E骨囊肿、上皮样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 、恶性骨肿瘤;软骨肉瘤或软骨瘤恶变以及转移 4、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

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内生性软骨瘤(ICD10:) 行软骨瘤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第三版,2011年,王澍寰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手外科手术学》(第二版,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6版,北京积水潭医院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病史:局部肿胀或膨隆,无痛或轻痛,或病理性骨折; 2.体格检查:局部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有时有压痛;有时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等病理性骨折征象;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骨内有密度减低区,或呈磨砂玻璃状上有散在的砂粒样钙化点,较大的肿瘤,骨皮质可呈梭形膨大。有时骨皮质破裂,呈病理性骨折。必要时可做CT 或MRI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第三版,2011年,王澍寰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手外科手术学》(第二版,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6版,北京积水潭医院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1.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2.根据情况选择单纯病灶刮除术、刮除植骨术、或植骨内固定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内生性软骨瘤疾病编码; 2.单发的指骨或掌骨内生性软骨瘤; 3.除外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病(Ollier氏病); 4.除外病变范围较大、破坏严重,需要行整段骨切除或整块骨移植者; 5.除外对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骨软骨瘤的原因

骨软骨瘤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骨软骨瘤的简介*二、骨软骨瘤的原因*三、骨软骨瘤的危害*四、骨软骨瘤的高发人群*五、骨软骨瘤的预防方法骨软骨瘤的简介骨软骨瘤是儿童期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位于干骺端的一侧骨皮质,向骨表面生长,又称外生骨疣。本病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后者有遗传倾向,并影响骨骺发育或产生 肢体畸形,称为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病,或骨干续连症。病变位于干骺端。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多见。临床上骨软骨瘤无疼痛或压痛,压迫神经时产生相应症状。 骨软骨瘤的原因骨软骨瘤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肿瘤,是生长方面的异常或称错构瘤。瘤体有软骨帽和一个从骨侧面突出的骨组织。本症又称骨疣,成因可能是从靠近骨膜的小软骨岛长出, 或来自骺板软骨。凡软骨化骨的部位均可发生,下肢长管状骨占1/2,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多。其次为肱骨上端,桡骨和胫骨下端以及腓骨的两端。病变位于干骺端。随生长发育逐渐远离骺板。骨疣内的骨髓中脂肪组织丰富。骨疣的增长是靠软骨帽深层的软骨化骨作用。患儿发育成熟后,骨疣即停止生长。成年后软骨帽逐渐退化以至消失,偶持久存在并可继发为软骨肉瘤。

骨软骨瘤的危害骨软骨瘤是常见的骨性病变,骨软骨瘤实质上是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垢区再塑型的错误,有称为骨疣,多见于年轻人,最常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一般时无症状,但可因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而影响功能,常在无意间发现,此病一般不需治疗,如果肿物过大、生长过快或影响功能,应考虑手术治疗。 骨软骨瘤的高发人群骨肉瘤发病人群青少年居多,许多患者及孩子家长缺少肉瘤科普防治知识,或误认为是生长疼,致使常 常贻误病情。 骨软骨瘤的预防方法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是能够帮 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就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癌症。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是可以使身体的免 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是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健康搜索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会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认识饮食在预防肿瘤发生方面的一些问题。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治疗方法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治疗方法 其实现在的很多时候大家都为了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学业进行拼搏着,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好好的休息,睡觉的,这样的话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大体病理关节滑膜面弥散黏附着数个至数百个骨性结节,最多可达上千个,大小1-2mm到数厘米不等,表面光滑、发亮、呈蓝白色。 2、组织病理学特征早期为关节囊内结缔组织中形成圆形富于细胞性的软骨岛,位于滑膜上皮下,为边界清楚非浸润性生长结节,结节可完全由软骨组成,软骨细胞呈簇状、排列紊乱,可有肥大细胞核并伴有中等程度的核多形性,双核细胞常见。病变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活动性滑膜炎,关节内并无游离体;(2)第二阶段,结节性滑膜炎出现;(3)第三阶段,出现游离体而且滑膜炎吸收。

滑膜骨软骨瘤为良性、自限性病变,滑膜切除或不完全性切除,尤其是在病变早期容易复发。即使术后复发,其进展也很缓慢,不致引起严重临床问题。病变侵蚀关节面,可导致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病。滑膜骨软骨瘤偶发展为软骨肉瘤者,关节症状长时间存在,并演变为顽固性疼痛者提示为恶变。 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游离体,彻底切除滑膜。有人主张要彻底清除游离体,只切除病变滑膜而不要求彻底切除滑膜,不必实施破坏或并无十分必要的手术。对疑似为滑膜骨软骨瘤病者,如果书中发现滑膜正常,而不需切除滑膜,这些游离体可能来自关节病变。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坚持治疗的。

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

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内生性软骨瘤(ICD10:D16.-) 行软骨瘤切除术(ICD9CM-3:8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第三版,2011年,王澍寰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手外科手术学》(第二版,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6版,北京积水潭医院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病史:局部肿胀或膨隆,无痛或轻痛,或病理性骨折; 2.体格检查:局部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有时有压痛;有时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等病理性骨折征象;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骨内有密度减低区,或呈磨砂玻璃状上有散在的砂粒样钙化点,较大的肿瘤,骨皮质可呈梭形膨大。有时骨皮质破裂,呈病理性骨折。必要时可做CT或MRI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第三版,2011年,王澍寰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手外科手术学》(第二版,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6版,北京积水潭医院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1.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2.根据情况选择单纯病灶刮除术、刮除植骨术、或植骨内固定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6.-内生性软骨瘤疾病编码; 2.单发的指骨或掌骨内生性软骨瘤; 3.除外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病(Ollier氏病); 4.除外病变范围较大、破坏严重,需要行整段骨切除或整块骨移植者; 5.除外对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手部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 4.其他根据患者情况需要而定:如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 5.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 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关节病。李瑞宗统计在滑膜肿瘤与瘤样病变中,滑膜骨软骨瘤病占6.7%。国内此类报告尚不多,笔者报告了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和X线征象典型(9例)的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 1一般资料 12例中男9例,女3例,男∶女=3∶1;年龄17~56岁,平均41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个月~4年,平均3.5年。所有病人均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9例,活动障碍11例,关节绞锁8例,活动时关节弹响3例,有摩擦音4例,浮试验阳性7例,扪及硬性肿块6例,患肢无力5例,肌萎缩2例。有明显外伤史8例。所有病人血尿常规及碱性磷酸酶检查均属正常范围。12例均有患病关节的正侧位X线平片。发病部位最多为膝关节8例(双侧者3例),其次为髋关节1例,肘关节2例,踝关节1例。 2X线表现 关节部位的钙化、骨化影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即在关节间隙内或周围有一枚或数枚钙化或骨化结节,星圆形、椭圆形、半球形,可聚集成堆或分散、孤立、游离。一般中心淡薄,周边致密,大小可不一致。继发性骨关节病表现:关节间隙变窄,不对称,形成关节的骨端骨质增生肥大。部分病人关节囊密度增高,软组织肿胀。 3手术病理所见 3.1手术所见12例15个关节中均见滑膜增厚充血,并呈绒毛或结节状增生。结节呈白色或乳白色,从米粒至直径数厘米大小,带蒂或游离子关节腔或滑囊内。3例关节滑液淡黄色,较黏稠。部分病例见关节软骨变薄、残缺,骨性关节面糜烂。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手术取出的游离体及滑膜上的钙化结节均较X线片上显示者为大,数目亦多。 3.2病理所见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骨软骨瘤。滑膜结节表面光滑,质硬;剖面外层为一层滑膜纤维组织,内为半透明或瓷白色软骨组织,或其外围有一钙化的硬壳;或整个为钙化不均的软骨组织,亦可外层为透明软骨,中间有钙质沉着;大的瘤体多有骨质形成。镜下见滑膜呈绒毛状或结节状增生。其中心部可见软骨细胞和骨细胞。 4讨论 4.1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关节滑膜,亦可见于具有滑膜组织的滑囊和腱鞘,病因不明。有认为是炎症刺激产生本病,但滑膜细胞培养均为阴性;肿瘤学说认为是一种良性肿瘤,但不能解释有些病例可自行消退的事实。滑膜细胞有较高的

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游朝勇,陆大明,张振文,徐雪平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方法,防止病理性骨折。方法本组15 例采用手术刮除,碘酒灭活肿瘤髓腔壁,12 例未合并骨折者采用异种异体骨填塞,3 例合并骨折者采用自体骨植骨填塞并用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无复发,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内生性软骨瘤应尽早手术刮除,碘酒灭活,植骨填塞。【关键词】内生性;软骨瘤;手术治疗 手部指骨内生软骨瘤非常多见,目前病因不是很清楚,大多是受伤后疼痛,肿胀不消退来院后发现。从2003年至今,我们对15 例内生性软骨瘤病人采用早期手术刮除植骨填塞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 例,男5 例,女10 例;年龄18~39 岁,均为手指单发内生软骨瘤。其中近节指骨9 例,中节指骨6 例,有3 例合并骨折。x线片表现是在骨干内有一个椭圆形骨透亮阴影,可见骨皮质变薄而明显膨胀。骨透亮区有时呈云雾状或伴有矿粒状颗粒,其间可出现间隔或点状密度增高影。3 例合并骨折均为一侧骨皮质断裂,没有明显移位。 1.2 手术方法在骨皮质断裂或骨皮质隆起较薄一侧作手指侧方背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保护好侧腱束,切开并分离骨膜,在骨折部位或骨皮质较薄侧开窗,用尖刀片切开骨皮质(因肿瘤时已变薄),用微型刮匙取出软骨瘤组织,用碘酒灭活肿瘤髓腔壁,合并骨折时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填塞,未合并骨折时用异体骨植骨填塞,再把窗盖复回原位。逐层缝合骨膜、皮下组织及皮肤,铝板功能位固定。2~3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15 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24个月随访,无1 例复发。12 例未合并骨折患者手指伸屈活动正常。3 例合并骨折者屈曲80°,伸直正常,x线片均显示骨折愈合好,未见骨质疏松阴影。 3 讨论 3.1 病因内生软骨瘤是手部常见肿瘤之一,目前病因不是很清楚。多发生在青年,较少见于14 岁以下和50 岁以上的患者。以指骨特别是近节指骨为多见,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其发生机制与软骨细胞错构有关[1]。肿瘤呈分叶状,有纤维包膜,主要成分为透明软骨,其次为软骨退化所形成的胶状假囊肿和钙化或骨化之软骨。因为手部小关节多,关节软骨面也较多,随着肿瘤的生长,患处骨皮质变薄和膨胀,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手部内生软骨瘤病例分析及总结

手部内生软骨瘤病例分析及总结 发表时间:2012-10-25T17:06:35.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孙灵通陈娟高勇韩娟娟刘华曹如贝[导读] 若长管状骨的内生软骨瘤一开始就发生疼痛,而无明显的损伤,则应当考虑是否有恶性变的可能。 孙灵通陈娟高勇韩娟娟刘华曹如贝(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枣庄 277011) 【摘要】目的比较手指指骨内生软骨瘤单纯刮除术与刮除后植骨2种治疗方法的结果。方法 1990年7月~200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手指指骨内生软骨瘤28例,其中单发性内生软骨瘤22例,多发性内生软骨瘤6例。单纯行肿瘤刮除术8例,肿瘤刮除松质骨条填塞植骨20例。结果术后随访27例,随访时间2年~8年6个月,平均4年3个月,肿瘤无一例复发及癌变。结论手指指骨内生软骨瘤刮除术后可不必植骨,彻底完全刮除病变组织是防止内生软骨瘤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手部内生软骨瘤植骨刮除复发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65-01 内生软骨瘤是发生在手指骨等短小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为单发或多发(Ollier病)。该病常为不对称性,患者常常无察觉,甚至有部分患者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才就诊治疗。作者自1990年7月~2001年6月共治疗单纯手指骨内生软骨瘤28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1岁,平均33岁;单发12例,多发6例;单纯侵入掌骨者3例,单纯侵及近节指骨者6例,同时累及掌骨、指骨者4例,累及2个以上指骨者3例,累及末节指骨者2例。X线平片显示受累指骨骨皮质膨胀变薄,中间可有斑点状钙化影,4例合并病理性骨折。18例中11例有患指不同程度增粗、缩短等畸形,患者多有局部轻微疼痛、困胀等不适感,3例患者为在其他医院手术治疗后复发。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充气止血带,显露病变骨后,剥离骨膜,在皮质骨上纵行开窗,大小适中,小刮匙彻底刮除病变组织及囊腔壁,小纱布条填塞擦拭囊腔壁,注射器加压冲洗囊腔,10例单纯行此刮除术,8例行刮除术后,取自体髂骨条(火柴棒状),纵行填塞囊腔植骨,有病理性骨折者用细克氏针纵行贯穿或交叉固定,冲洗刀口后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皮下放橡皮引流条。18例刀口均甲级愈合,无并发感染,术后4周左右拔除克氏针。随访2年~8年6个月(平均4年余),获随访17例,无1例复发,亦无感染、恶变等并发症发生,各手指功能活动等正常。 2 讨论 内生软骨瘤是手指等短小管状骨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Pongkrip etch[1]报告软骨瘤的发病率为良性骨肿瘤的第二位,占15%,平均年龄27-47岁。无性别区别,最常发生在近节和中节指骨,发生在末节指骨者少见[1]。本组累及近节和中节指骨者13例(占72%),仅1例(5.55%)发生在末节指骨。内生软骨瘤患者的痛苦较轻,开始时,病员并不感到有肿瘤存在,仅有轻微疼痛、困胀等不适,甚至无明显症状,所以多出现手指畸形或病理性骨折后方就诊。最早引起注意的是损伤。损伤后,局部有疼痛和肿胀。X线片可显示有病理性骨折。Machens[3] 报告的内生软骨瘤病例中,有38.4%的病人是出现患骨病理性骨折才发现的,11%的病人是偶然发现的。有些病员可以久已发现有肿胀,但无痛,或仅有微痛,或间歇性疼痛。只有在受伤后,疼痛才变为明显。摸诊时,肿胀指骨有坚实感;若有骨折,则局部可发生剧烈压痛,并有热感。长管状骨内的内生软骨瘤可以存在很长时间而无症状,因此,很多这类病例在进行X线检查时,发觉已有很多的钙化区。内生软骨瘤的生长很慢,症状的出现远在肿瘤的实际存在之后。症状主要是发生于损伤之后,X线检查则显示有一个疏松病损。若长管状骨的内生软骨瘤一开始就发生疼痛,而无明显的损伤,则应当考虑是否有恶性变的可能。 单发内生软骨瘤发生肉瘤变的机会很小,若为Muffucci综合征,即多发的内生软骨瘤及软组织血管瘤,其癌变率约20%[2]。本病须与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指骨结核和骨巨细胞瘤等疾病相鉴别。 内生软骨瘤的治疗是边缘切除或彻底刮除,刮除病变组织后植骨与否存在分歧,多数作者主张用松质骨植骨[2],但也有一些学者报道单纯肿瘤刮除术后效果很好,认为植骨是不必要的[5]。本组行刮除植骨10例,单纯刮除8例,均获治愈,无一例复发及感染发生。说明手部内生软骨瘤刮除术后可不必都行松质骨植骨,但对囊腔较大或伴病理性骨折者可考虑用松质骨植骨,以消除囊腔,使骨折早日愈合,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末节指骨内生软骨瘤通常采用侧正中或背侧切口。Ogunro报告应用指腹掌侧正中纵行切口行末节指骨内生软骨瘤刮除植骨术,取得了较好疗效[6]。指腹掌侧切口用于脓性指头炎的切口引流已有报道,该入路可避免侧正中切口所致的指端感觉丧失[7]。Shimizu报告掌侧入路术后瘢痕并不明显,局部无压痛及感觉异常[4]。本组1例末节指骨内生软骨瘤行侧正中切口,指端皮肤有麻木感,但在1个月后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Dian E, Moy OJ.Common tumors [J].Orthop Clin Nor am,1992,23(1):187~1996. [2]田伟等主编,实用骨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3,1426~7. [3]Dick HM.Bone tumors.In:Green DP,Operative Hand Surgery [M].2ed 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8. [4]Shimizu K,Kotoura Y,Nishijima A,et al.Enchondroma of the distal Phalanx of the hand[J].J Bone Joint Surg(Am),1997,79(6):898~900. [5]Hasselgren G,Forssblad P,Jornvall A.Bone grafting unnecessa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hondroma in the hand[J].J Hand Surg(Am),1991,16:139~142. [6]Ogunro O.Avlsion of flexor profundus,secondary to enchondroma of the distal phalanx [J].J Hand Surg.1983:315~316. [7]Kilgore ES Jr,Brown LG,Newmeger WL,et al.Treatment of felons [J].Am j Surg,1975,130:19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