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导则

合集下载

变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变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7月上 总第140期一、全寿命周期管理概述一项工程就像一种产品,不仅包括它的功能和结构,而且包括规划、设计、生产、使用、维护保养,直到报废回收的全寿命周期过程。

工程全寿命周期是指输变电工程从前期建设、竣工投运、生产运行到停运报废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管理意味着,设计作为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龙头环节,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产品寿命的所有环节,以求产品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

事实上,在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传承的。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条不可分割的管理链,各阶段的管理是管理链中的一环,越是前端的环节,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越强,它不但要管理好本环节,还要全面系统地为下一环节的管理着想,直至末端环节。

而下一环节则须承袭上一环节的原则和设想,根据本环节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功能制定更有效的更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案和措施。

只有如此,一环扣一环地延续下去才能达到周期内管理目标的最大化。

按照全寿命过程管理的理论,认真做好本环节(本阶段)的管理,才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真谛。

设计是工程的龙头,是工程最前端的环节,在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中,设计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方应根据建设方的要求,使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成本控制最优化。

二、变电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全寿命管理过程变电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应该贯彻在变电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及各相关单位、部门,要求各单位统一与协调。

1.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最优化,从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充分考虑五方面的因素。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可行研究阶段内容深度的规定,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建设规模。

(2)在确定站址时要综合是否接近负荷中心、地址地貌的优劣、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大件运输是否便利、节约土地、水源情况、运行管理是否方便等各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

1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
(1)变电站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变电站对电网的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2)运行维护检修设置
设计阶段应考虑运行时维护检修所面临的问题,设计方案要使变电站运行时易于维护检查,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3)满足施工设计
可施工性设计使项目的设计方案便于实现,避免施工中大量的设计变更,从而保证项目工期和节约成本。

变电站项目的
可可施工性设计要尽量使用预制构件,以满足“建筑工业化”
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设备、材料的可供性和施工的便捷性。

(4)扩建的可能性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的用电量必定增加,必须考虑到变电站建设规模的扩展。

(5)环保设计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也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

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

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
输变电工程的合理工期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的导则:
1. 合理计划
开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期计划,考虑到各种技术问题、地理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注重项目整体优化,避免短视行为。

合理计划是正常施工的必要条件。

2. 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对工期进行计划和管控,能实时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满足施工的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要求。

3. 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严格遵守标准化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工期。

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能让管理人员更快速、有效地管理施工,确保施工的合理工期。

4. 有效的资源配置
资源充足,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进而缩短工期。

要合理配置材料、人力、设备资源,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资源保障,以确保工期的合理性。

5. 扎实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施工团队内部与外部间的合理沟通是顺利完成工程的关键。

只有团队内部沟通流畅、有效、及时,才能保证各项施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项目定于合理工期得以实现。

6. 打破传统
合理工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有打破传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才能更好地缩短工期。

应积极寻找新方法和新技术,实现合理工期。

7. 安全环保
合理工期必须同时保证安全和环保,施工期间要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只有安全和环保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保证合理的工期实现。

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提高使用寿命设计指导意见》对结构设计的影响之探讨

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提高使用寿命设计指导意见》对结构设计的影响之探讨

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提高使用寿命设计指导意见》对结构设计的影响之探讨摘要:国网公司要求输变电工程建构筑物设计使用寿命年限由原来的50年提高为60年以上,在结构设计时对影响建构筑物结构的可靠性、耐久性的重要参数做相应调整。

关键词:设计使用年限;可靠性;耐久性;结构设计为全面贯彻落实电力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管理理念,统筹协调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效能、成本的关系,促进设计理念和方法创新,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效率和效益,提高工程建设整体水平,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提高使用寿命设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新设计建设的输变电工程建构筑物使用寿命达到60年以上,变电主要一次设备和线路主要设备使用寿命达到40年以上,主要二次设备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

”在此之前变电站内建筑物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针对此要求,本着输变电工程提高使用寿命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协调统一的总体原则,对于新建变电站工程建、构筑物在结构计算中相关的系数及构造要求需要做相应调整。

本文仅对本地区110kV变电站内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1.1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电力设施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指标反映在变电站建筑上即为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与之对应的参数为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分别取相应的γ0值。

该规范第7.0.3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参考文献1)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100 年及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2)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3)对安全等级为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 年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

由此可以认定在制定规范时考虑结构的安全等级与设计使用年限存在一定的关联。

全寿命周期管理

全寿命周期管理
本报告从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出发,通过分析变电站工程全寿命的费用构成,认为合理进行设计优化并局部提高设计标准可有效降低工程的电能损耗、建设成本及运行维护费用,并且项目前期进行合理、详实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在全寿命周期意义上影响及控制工程实施。
(5)全寿命周期设计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性
工程设计设不仅是设计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而且是工程设计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全寿命周期设计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是考虑到工程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工程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设计分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全寿命周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在质量、环保等约束条件下缩短设计时间并实现产品全寿命周期最优。
设计阶段对工程全寿命管理的应用和建议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是国际上目前较为前沿的建设成本管理理论,是从设备、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相对传统的管理方法更加合理和有效。目前为止,将LCC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的仅有少数发达国家,较为集中的是美国和瑞典,该项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在国际上是具有前瞻性。同时,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行的一项实践和创新。LCC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好,对设备或者系统进行LCC分析,并进行决策。
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前期策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维护、设备回收等阶段)去考虑工程造价,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3)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
典型设计、“两型一化”所追求的成本优化、资源合理利用,同样是全寿命周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够在标准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将推动各专业、各环节相关规程规范的统一协调,整合优化设计方案,统一设备参数,减少设备类型,减少备品备件储备,扩大配备范围,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和效益。除了注重这些细节,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工作中的应用,还有着更加详细的定位。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是对输变电工程前期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运行维护、回收利用等各个阶段进行全系统、全过程、全费用的管理和优化。在目标定位上,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全寿命期内的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和费用平衡;在功能定位上,更加注重工业性设施的核心定位,剥离冗余功能,突出输变电工程的整体功能和基本功能;在创新方法上,更加注重系统优化、全局优化、费用优化,注重工程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新技术应用上,更加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集成应用,注重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1362-2014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1362-2014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1362-2014目录II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1362-2014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1362-2014引言为明确输变电工程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责,促进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工程监理管理、工程设备、材料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调试管理、工程质量文件管理、工程技术创新管理、生产准备及运行质量管理、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工程质量事件、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

II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1362-20141范围1.0.1本规程规定了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请求。

1.0.2本规程适用于110kV及以上的新建、扩建、改建的输变电工程。

1.0.3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度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援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DA/T 28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CJJ/T 11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DL/T 363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装备监造技术导则DL/T 399±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工程主要设备监理导则DL/T 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XXX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XXX大件运输规范DL/T 5161.1~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29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 5233±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234±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5236±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279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T 5434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XXX输变电工程质量评价标准(试行)DL/T XXX电网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请求及整理规范国务院令第279号《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出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术语和定义3.1质量策划quality planning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实施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220kV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探讨程继军

220kV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探讨程继军

220kV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探讨程继军发布时间:2021-12-23T06:54:52.300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9月作者:程继军[导读] 简要介绍在变电站开展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的意义、目标,以及全寿命周期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经济比较等。

孝感科先电力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程继军湖北孝感 432000摘要简要介绍在变电站开展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的意义、目标,以及全寿命周期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经济比较等。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一、概述1.1 开展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的意义全寿命周期设计必须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实现投资和设备运行之间的平衡。

1.2 明确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目标(1)安全可靠性(2)可维护性(3)可扩展性(4)节约环保性(5)可实施性(6)可回收性(7)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二、全寿命周期理念在本设计中的应用2.1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全寿命周期分析选用能远近结合的主接线方式,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2.2 电气布置方案的全寿命周期分析引进新设备,不断优化平面及空间布置,减少土地使用。

2.3 设备选型的全寿命周期分析 GIS所配断路器采用自能灭弧原理,开断能力强,电寿命长,结构简单可靠,操作功大大减小,保证了组合电器的运行可靠性。

三相共箱式GIS外壳感应磁场小,产品重量轻,对地基荷载要求小,现场施工工作量小,耐腐蚀、壳体表面涡流损耗小、外壳温升低。

本站电容器同时在投运年负荷较轻时,也不会造成电压过高电容器无法投入的情况,电容器容量可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因此,本站无功补偿容量满足原则要求,符合全寿命周期要求,节约投资成本,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扩建。

2.4 建筑方案全寿命周期分析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设计遵循国家电网公司“三通一标”和“两型三新一化”原则,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积极优化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三、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比较本工程所选一次设备(三个方案二次设备方案基本相同)需要按照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计算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对比。

输变电工程寿命周期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

输变电工程寿命周期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对 工程 项 目进 行 设 计 。 这 主
要 是 设 计 员缺 乏 工 作 责 任 感 , 没 有 准 确 掌握设计文件 内容 , 也 没 有 对 工 作 进 行 深
调整 后 的通 用 造 价 静 态投 资成 本 为 3 1 6 6 万 与传 统 的 工程 造 价 2 9 2 3 万元 相 比 , 静 态 设计方案进行 施工 , 如 果 设 计 方 案 存 在 问 元 , 题, 那 么, 必 然导 致 施 工 阶 段 的 造价 控 制 与 投 资 要 高 出2 两 百多 万 , 这 主 要 是 由 于在 实 际施 工 时物 价 上 涨 , 很 多设 备 、 材料 在购 买 管 理 存 在 很 多 问题 。 时 费 用 增加 。 而 新 设 备 的 安 装 也 会 增 加 工 因此 , 在设计阶段 , 设 计 人 员 2 输变电工程寿命周期 下造 价控 制与管 程 项 目投 资 。 要 结 合 市场 最 新 信 息 , 及 时 应 用 新 的 设 备 理策略 和新工艺, 避 免 后 期施 工 变 化 大 , 导 致 工 程 2. 1 工程 造价 预算 阶段 的控 制 与管理 工 程 造 价 的 确 定 和 控 制 贯 穿 于 项 目建 造 价 偏 高 。 设的全过程 , 预 算 是 对 工 程 各 方面 支 出 进 2. 3 工 程施 工 阶段 的造价 控制 与 管理 行预测和资金 分配 , 对 工 程 项 目的 造价 控 工程 项 目施 工 阶 段 的 造价 控制 和 成 本 制有着很 大的影响 , 尤 其 是 建 设 标 准 水 平 管 理 也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方 面 , 施 工 过 程 中新 的确定 、 建 设 点 的选 择 、 工艺的评选等 , 这 材 料 和 新 工 艺 的 应 用 , 都会对: [程 造 价 造 些 方 面 都 直接 关 系 到 工 程 造 价 的 高 低 。 在 成 一 定 的 影 响 。 在 施 工 阶 段 会 涉 及 大 量 的 而 如 何 有 效 落 实 投 工 程 项 目预算 时 , 工 作 人 员要 根 据 相 关 的 资金 使 用 方 面 的 工 作 , 可 行 性 研 究 阶 段 现 有 的资 料 , 对 项 目投 资 资资 金 , 将 资 金使 用 到 实 际 需要 的 地 方 , 这 额度进 行预测和评估 , 在 确 保 工 程 寿 命 周 就需 要 对 施 工 阶 段造 价 进 行 有 效 的 控 制 和 期 的 前提 下 , 有 效 的 降 低 工程 资 金 消 耗 。 如 管理 。 在 施 工阶 段 , 要 合 理规 范 施 工 人 员的 某 输 变 电 工 程 项 目 在进 行 工 程 施 工 时 , 制 工 作 , 制定 工作标 准 , 增 强 员 工 工 作 责 任 定 了两 个 预算 造 价 方 案 , 方 案 , 在施工中 感, 确 保 工 程 项 目寿 命 周 期 的 同时 控 制 工 采 用 常 规 布 置 AI s , 其总造价是1 8 3 5 万元 。 程造 价 。 由于 输 变 电工 程具 有 工 期 长 、 施 工 方案二 , 采用组合电器布置G I s, 总 投 资 资 复杂 等 特 点 , 因而 , 要 制 定 规范 和标 准 的 管 金为 1 9 2 3 万。 通 过 对 两种 方 案 进 行 对 比 分 理 方 案 ,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严 格 落 实 项 目管 理 析, 方 案 一 虽 然 初 步 预 算 造价 成 本 比 方 案 方 案 , 确 保 工 作 人 员 按 照 工 作 规 范 要 求 和 二低 , 但是方案_ 二 后 期 维 护 方 面 花 费 比 较 标 准 开 展 工 作 , 从 而 建 设 优 质 高 效 输 变 电 少, 且 维 护 工 作 比较 方 便 , 不仅 如此 , 方案 工 程 项 目 。 二具 有 防 污等 级高 、 占地 面 积少 等 特 点 , 比 方案一更加具有 经济性 , 于 是 该 工 程 建 设 3 结 语 单 位 最 终 使 用 方 案 二 开始 建 设 电力 工 程 项 综上 所述 , 影 响 输 变 电 工 程 项 目造 价 目。 由 该 电 力建 设单 位 在 预 算 阶 段 的做 法 控 制 与 管 理 的 因 素 有 很 多 , 每 个环 节 的 工 我们 可 以 得 出 , 在 工程 预 算 阶 段 , 要 全 面 考 作 都 会对 工 程 造 价 造 成一 定 的 影 响 。 因此 , 虑影 响工 程 造价 因 素 , 要 长 远 眼 光看 问题 , 电力 项 目建设 单 位 要 加 强 每 一 个 工作 环 节 不要局限眼前的经济效益 。 的管理 , 如 工程 造 价预 算 和 评 估 、 工 程项 目 2. 2 工程项 目设 计 阶段 的造 价控 制 与管理 设 计 、 项 目施 工 等 阶 段 的 控 制 与 管 理 。 同 还 要 高 度 重 视 工 程 建 设 的 后 期 评 价 工 在 工 程 项 目设 计 阶 段 要 有 效 控 制 工 程 时 , 从评 价 结 果 中 反馈 回的 信 息 找 出 问题 , 项 目造 价 , 且 保证 工 程 寿 命 周期 , 设 计 人 员 作 , 就 必 须 要 认 真 开 展 工 程 项 目设 计 工 作 。 设 为 完 善 工程 造 价 控 制 和 管 理 工 作提 供 有 利 使 得输 变 电工 程 项 目在 确 保 项 目 计 人 员要 重 视 初 步 设 计 文件 内容 和 深 度 管 的 依 据 , 理, 项 目设 计 工 作 中 要 坚 持 以 初 步 设 计 阶 寿命 周期 的 同 时 降 低 工 程 资 金 消 耗 。 段 概 算 经 济性 的 重 要 文 件 为指 导 , 这 样 能 保 证 工 程 设计 顺 利 通 过 评 审和 考 核 , 确 定 参考 文献 1 】张 帆 . 输 变 电 工 程 项 目造 价 控 制 分 析 工 程 的 最 高投 资 限 额 。 单 位 要 做 好 审 查 设 【 计概预算 工作, 确 保 设 计 阶 段 工程 造 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编委会 浙江省电力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 2009 年 11 月 10 日
总目录
第一部分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导则 第二部分 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导则
第一部分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导则
前言
近几年来,浙江省电力公司深入推进基建标准化建设,全面贯彻国网公司以“三通一标” 为基础,以“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为载体,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引领的电网建设 理念,成果丰硕。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必须坚持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 用造价、通用设备、标准工艺,实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 、工厂化生产 、 集约化施工。为了进一步推动“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持续实践”的理念, 实现工程可研、初步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集约化,加快 电网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经过广泛调研,浙江省电力公司开展了《浙 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的编制工作,完成了 11 大类、68 项标准化 设计成果。《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以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为 目标,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导向,以“三通一标”为基础,“两型一化、 两型三新”为载体,内容涵盖了电网 所有专业、设计所有阶段,覆盖了 500kV~ 380V 所有电压等级,规范了通用设备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
主 任:费圣英 副主任:石华军 胡列翔 委 员:周兴扬 董朝武 董国伦 陈 良 李继红
黄晓尧 朱瑞燕 陈其森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工作组
组 长:周兴扬 副组长:朱瑞燕 成 员:傅剑鸣 陶家铜 徐峰林 戴 彦 吴锦华
方旭初 徐建国 丘文千 朱炳铨 徐 谦 李宝兴 钟 晖 龚坚刚 黄陆明 郑 海 叶锦树 高志林 陈 飞 傅旭华 毛志兴 李荣根 李 明 滕蒙谷 毛雪雁 吴志力 朱天浩 张 弘 祝昌团
Q/GDW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160-2009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导则
2009-08-19 发布
2009-08-19 实施
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

为构筑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浙江省 电力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前思考、主动作为、勇于实践、善于 实践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 管 理 、标 准 化 建 设 ”的 工 作 要 求 ,积 极 推 进 电 网 发 展 方 式 和 公 司 发 展 方 式“ 两 个转变”,深入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1
Q/GDW-11-160-2009
Q/GDW-11-208-2009 《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通用造价》220kV(20 kV 出线)变电站分册 Q/GDW-11-209-2009 《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通用造价》110kV(20 kV 出线)变电站分册 3 总则 3.1 建设全寿命周期变电站的目的是:按照变电站的功能要求,进一步明确其工业性设施的功 能定位和配置要求,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进通用设 计和标准化建设,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深化、完善变电站通用设计,倡导公司变电站 工程建设的方向,实现公司电网建设方式的转变。为进一步实践建设智能电网创造条件,同时 体现“节能减排”的时代要求。 3.2 建设全寿命周期变电站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简洁适用、创新优化、 节约资源。 3.2.1 设计理念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标准化设计,推行全过程和全寿命周期最优化设计, 提高变电站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3.2.2 功能定位上,明确变电站作为工业性设施的定位,分析变电站的功能需求,追求变电站 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剥离无用、重复、多余功能。 3.2.3 性能指标上,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造价合理,不片面追求高性能、高配置,不盲目攀 比,追求性能价格比最优。 3.2.4 在新技术应用上,应用模块化设计手段,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积极开展工程建 设管理创新。 3.2.5 积极推广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并在此基础上试点建设智能变电站。 3.2.6 建筑风格上,体现工业性产品或设施的特点,提倡工艺简洁、施工方便、线条流畅,与 环境协调,非民居、非公用建筑。 3.2.7 装修材料上,采用环保、节能材料,摒弃高档、豪华、个性化、特殊化的装修。 3.2.8 施工工艺上,推行工厂化加工、集约化施工、模块化组合。 3.2.9 设计标准上,不突破现有的设计规程、规范,遵循变电站通用设计总体原则。 3.3 全寿命周期变电站设计建设目标 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目标是实现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和费用平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是浙江省电力公司推行标准化建设 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公司贯彻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举措,希望公司 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切实有效地推动 浙江的一流现代化电网建设,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编委会
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是公司标准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资产全寿命周 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行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对推动标准化建设理念和方法创新, 完善标准化建设内涵,引领标准化建设方向,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有利于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发展质量、经济 效益、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
为了方便使用,除常规的设计说明外,还编制了标准化设计使用说明, 主要从标准化设计的适用条件、模块选用、主要技术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说 明。同时,随书配套 CAD、WORD 设计文件光盘,便于设计人员直接使用。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是浙江省电力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 的基础工作,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创新,在短短的数月时间内编写完这 套 标 准 化 设 计 汇 编 ,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同时,在 编 制 过 程 中 得到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热心 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导则》
编制组
审 定:朱瑞燕 徐建国 审 核:丘文千 朱天浩 张 弘 校 审:钱 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黄达余 徐 峰
陈稼苗 劳建明 叶 尹 编 制:郑 健 吴 亮 丁 健 安春秀 冯仁祥
周志超 胡吉磊 郭 勇 沈 泓 潘 峰 邢月龙 金红明 王轶文 吴 欣 李君斌
Q/GDW-11-160-2009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管辖范围内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的技术原则和设计要
求。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 500kV 及以下新建变电站和开关站的设计和建
设,对扩建或改建工程及其它电压等级变电站、开关站,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主要规程规范
目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总则 ..................................................................................................................................... 1 4 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 2 5 安全可靠性 .......................................................................................................................... 2 6 可维护性 .............................................................................................................................. 4 7 可扩展性 .............................................................................................................................. 4 8 节约环保性 .......................................................................................................................... 5 9 可实施性 .............................................................................................................................. 6 10 可回收性 ............................................................................................................................ 6 11 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6 附录 A 本导则用词说明 .......................................................................................................... 7 附录 B 本导则引用的规程、规范目录.....................................................................................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