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的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阅读约35分。

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题左右。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7题左右。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左右;写作,1题。

全卷共22题左右。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l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l)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官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邓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桂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词语表成语与俗语解释汇总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词语表成语与俗语解释汇总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成语与俗语总结一、成语部分1、安然无恙: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

安然:平安;恙:疾病。

注:安然无恙是一点损害都没有,有一点的小伤也不能叫“无恙”。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

注:该成语为贬义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狂妄无知,有是也做自谦词。

班:巧匠鲁班。

注:该成语既可以作贬义,也可以做谦辞(说自己)用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弄:挑拨。

注:该成语为贬义7、变本加厉: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原来;厉:猛烈。

注:作贬义用,注意“厉”的写法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无法揣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注:一定是“无法揣测”的变幻,那种能够预知的变化不可以用这个词。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匠心:巧妙的心思。

注:用于人的创造,特别是艺术性创造,而不能用于自然景观10、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请教。

耻,耻辱。

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注:该成语为贬义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屈:屈服;挠:弯曲。

15、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注:必须是“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速”的意思要清楚。

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屑:认为值得。

注:强调“不屑于”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了解。

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注:“事先没有商量”而有一致的行动,只要商量过就不能用这个词了。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B卷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B卷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B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须是()(3分)A.僧恶(zēng)雏形(zhú)玷污(diàn)拾金不昧(mèi)B.悖论(bèi)奢侈(chǐ)殓凿(záo)大名鼎鼎(dǐng)C.内疚(jiù)铁锹(qiū)猖狂(chāng)南辕北辙(chè)D.滇池(diān)客栈(jiàn)寝室(qǐn)谆谆教诲(zhūn)2.下列词语数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B.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C.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D.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胡场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

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A.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5.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

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4分)示例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6.名著阅读(4分)(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一个情节?(2分)李逵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B卷,含解析)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B卷,含解析)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A. 一把伞,是开在雨中的一朵花;两把伞,就是顺水携行的一枝并蒂.(dì)莲。

B. 黄昏,漫步林间,常常被树鸟声,一地落叶,一缕清香绊.(bàn)住脚。

C. 初夏,栀子花开,蝶儿翩飞,翠绿的藤蔓也按捺.(nài)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

D. 踏着熟悉的林荫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不觉湿了眼眶.(kuàng)。

【答案】C【解析】【详解】C项有误,应是:按捺(注音:àn nà)经常表示抑制,忍耐的意思。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驯良潮汛文质彬彬眼花瞭乱B. 贻误忠贞沁人心脾鬼鬼祟祟C. 粗拙竣工通霄达旦辗转反侧D. 褒奖揉躏张惶失措千钧一发【答案】B【解析】B.正确。

C.通宵达旦。

D.蹂躏、张皇失措。

【详解】A.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

B. 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

C. 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D. 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答案】C【解析】【详解】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C句用来形容“街道”,使用对象有误。

故选C。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

精品解析: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解析版)

目为《五猖会》。那么“盛事”就是迎神赛会。(2)题中衍太太的形象主要表现在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狡
猾奸诈等。结合其体事例分析即可。
3
7.综合性学习 近视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初三·1 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 下任务。 [请你调查] (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我们准备对初三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为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请你转述] (2)班主任王老师对金晶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 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 第二天,金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答案】⑴第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作为班级中患近视的同学大概占比有多少呢?第二个问题:请问同学。 你们平时有了解过正确的用眼和呵护方法吗? ⑵示例:李叔叔你好,我是您的邻居金晶。现在我们学校初三 1 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向同 学们宣传正确的用眼护眼知识,听闻您是一名眼科专家,特委托我邀请您为我们进行科普讲解,时间是明 天下午 2 点 30 分,请问您有时间吗? 【解析】 【详解】⑴题注意题干要求,主要是近视相关,同时询问同学需要注意称呼;⑵题注意语言得体,需要表 达出活动的目的,时间,活动举办的意义,同时注意称呼,特别是材料中老师表达的时间是 “后天”,而 邀请时间是发生在 “第二天”,考察学生对材料中细节的关注。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 (1)不义而富且贵,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3)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4)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杜牧《泊秦准》) (6)我报路上长嗟日暮, 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含人生哲理同时他表明了诗人虽遇控折,却心存希 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8)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終于到达山巅。极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我顿生“_______,_______” 之感。(请在《登飞来峰》《望岳》《黄鹤楼》中选取最恰当的一句作答) 【答案】 (1). (1)于我如浮云 (2). (2)大漠孤烟直 (3).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 (4) 怀旧空吟闻笛赋 (5). (5)隔江犹唱后庭花 (6). (6)学诗谩有惊人句 (7). (7)山重水复疑无 路 (8). 柳暗花明又一村 (9). (8)会当凌绝顶 (10). 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赋、谩、凌”的正确书写。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说明_语文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说明_语文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说明语文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语文学科的考试,从“基础知识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四个方面,全面考査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本的语文素养。

考试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强调对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的考査;注重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査;体现语文与社会实践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

2.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常用的语文知识。

4.能根据需要,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语文实践中的问题。

5.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获取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阅读科技作品,还能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7)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旨在全面准确地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落实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考查,以适应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1. 考试范围:本次考试范围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等部分。

2. 要求:考生应具备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主旨、段落大意、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考生应能够读懂古诗文,理解并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手法等,同时能够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考生应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够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意见。

考生应具备优秀的作文能力,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的文章。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时间为150分钟。

2. 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题、写作题等。

3. 分值:试卷总分值为120分。

4. 试卷难度:试卷难度适中,适合大部分考生。

四、考查的内容与形式本次考试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现代文阅读:考生应能够读懂一般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能够分析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主旨和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题目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

2. 古诗文阅读:考生应能够读懂常见的诗词作品,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手法等。

题目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翻译题等。

3. 作文:考生应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的文章。

题目类型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

五、备考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含义、文学常识等。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多读、多练,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

2019 年 语文《考试说明》1 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 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约 70 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 35 分, 古诗文阅读约 35 分。

表达题约 80 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 20 分,写作 60 分。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 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 题左右。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 篇默写,7 题左右。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 题左右;写作,1 题。

全卷共 22 题左右。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 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 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 l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l)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官 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邓者乎?(苏轼《赤 壁赋》)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 《观刈麦》、桂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贯。
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附录1:重点掌握的古诗文篇目
※注:红字为2018年基础上新增篇目
新增15篇,同2018年10篇
篇目变化古诗文默写考查时间古文阅读考查时间
1.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增13.15.17考查
2.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同18B
3.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增06.12.16考查
能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进行实践性探究(强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避免出现与非连续性文本文本探究
混淆),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背诵和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古诗词。能理解和把握诗
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能够学以致用(删除)在情境中运用(新增考察点)。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
其中,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约占全卷总分的20%,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17%,现代
文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27%,写作约占全卷总分的36%。名著阅读、语文综合综合性学习在“语
文基础知识与运用”中考查。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至9年级的教
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范围,体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
有机联系,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交融、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形式
2.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3.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文言文,并能默写其中的重要句
子(段)。
3.能理解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4.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探究(新增考
察点)。
(三)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体会其作用。
4.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增16考查
5.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增16考查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同06.08.10考查
7.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同07.13.17考查
8.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增13.14.16考查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李白增06.09.13考查
(二)题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约为20%,主观题约为80%。基
本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写作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能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掌握课标字表二(附录2)汉字的。
3.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语境
16.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增09考查
17.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增16考查
18.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增13.17考查
1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增16考查
2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同07.13.15考查
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同13.15.17考查
4
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四)写作
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2
4.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
2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同08.14考查
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同18B
2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增近13年未考察
2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同11.16考查
2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同18B
3
2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同18A
2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增11.13.15考查
37.桃花源记陶渊明14考查07考查
38.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6A16B考查
39.陋室铭刘禹锡06考查13考查
40.小石潭记柳宗元16B13考查
41.岳阳楼记范仲淹18B10考查
42.醉翁亭记欧阳修18A13.15考查
43爱莲说周敦颐18考查13A考查
4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5A考查
45.湖心亭看雪张岱近13年未考
能对文章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6.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
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
29.山坡羊·潼关怀古(波峦如聚)张养浩增近13年未考查
3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同18A
31.《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14.15.16.17考查近13年未考查
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
曰;三军不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中的表达效果。
4.能根据要求进行仿写、改写、续写。
5.(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删除)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年版)
和教材所推荐的文学名著《朝花夕拾》《昆虫记》的内容(重点),熟悉其主要情节和内容,体会
写法,感知语言风格。(新增考察点)
1
6.在综合性学习中,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理解材料、筛选信息、提出问题:
32.曹刿论战17A12考查
33.《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
缺《鱼我所欲也》《富贵》近13年未考;
近13年未考
《忧患,安乐》15考死于安乐)(注:原文标注为三则)

34.《礼记》一则(虽有佳肴)近13年未考
3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1.15考查
36.出师表诸葛亮10.13考查近13年未考
10.黄鹤楼(昔人已辞黄鹤去)崔颢同17考查
11.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增12.15考查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同18B
岑参同18A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
折)B
刘禹锡同18B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
凉地)
15.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增近13年未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