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资料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资料2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

答: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具体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构成一个科学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原则和合理途径,并选择和运用恰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人类社会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和社会,以理论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更新不断达到对人类社会本来面目的真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实践标准;历史观上,坚持生产力标准;价值观上坚持人民利益标准。

2.主体性原则:从人追求真善美的内在要求出发,在真理性认识、公正性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认识与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活动,强调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认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系统,期间各种现象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因而主张把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纳入自然-社会统一的大系统中,在更宏大的背景下,考察人类社会的运动,把个人与社会,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放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放在与其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联系中去认识去理解、去评价。

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5.发展性原则: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各项社会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马克思复习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科学揭示人类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2、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主体性,虽然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注重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并在观念中能动地创造和构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未来理想图景,在真理认识、功能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把握人在社会认识中的自觉能动性,特别是要着力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对社会的研究纳入自然——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赋予社会认识活动以宏观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现实的、活动着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把各种分散、零碎的社会现象看做社会总体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织结构,特别是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坚持具体地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

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社会现象应当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和时间特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考察研究,作出定性、定量和定时的分析与判断,从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具体了解和掌握。

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要着力分析各阶级之间具体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对立。

揭示阶级社会的特殊矛盾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探寻不同阶级、阶层在经济上的不同地位,用以解释他们在社会政治权力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科学揭示人类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2、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主体性,虽然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注重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并在观念中能动地创造和构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未来理想图景,在真理认识、功能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把握人在社会认识中的自觉能动性,特别是要着力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对社会的研究纳入自然——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赋予社会认识活动以宏观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现实的、活动着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把各种分散、零碎的社会现象看做社会总体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织结构,特别是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坚持具体地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

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社会现象应当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和时间特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考察研究,作出定性、定量和定时的分析与判断,从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具体了解和掌握。

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要着力分析各阶级之间具体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对立。

揭示阶级社会的特殊矛盾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探寻不同阶级、阶层在经济上的不同地位,用以解释他们在社会政治权力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集体化为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布局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话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

这就是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和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根本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它强调要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出发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

它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存在着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看到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阶级分析: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认为,阶级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阶级分析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要深入分析阶级关系,揭示阶级斗争的实质和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阶级分析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几个方面。

这些核心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为我们深入研究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2、阐述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它强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深入剖析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帮助人们在实践中明确方向、把握大局。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这种科学的指导原则有助于我们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确保实践活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导论部分◆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2、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4、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及现实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及现实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及现实运用摘要:随着中国的国门越开越大,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提高,文明程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社会历史的正确的方法论,理解掌握该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一、前言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离不开方法。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有些问题是史无前例的,没有解决办法供人们参考,此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去着手解决具体问题。

[1]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方法论,是个多义词,它总共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主要解决“该怎么办”的问题,是一种工具,更可以称之为一门技巧和学问。

[2]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其中有许多具体的方法。

[3]这个科学的方法论的运用包含着五种基本原则,每一种基本原则都是领导集体以及所有公民所不能忽视的。

(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要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理解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实践,做任何事情要去坚持这一原则。

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种掺杂着主观的成分去看待万事万物乃至整个宇宙,必定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二)主体性原则人们在考察事物时,要遵循万物的本质。

但是要从主体的角度去考察社会客体,从人本身的真善美的要求出发。

同时不能忽视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充分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人们考虑事物一定要兼顾全体,赋予社会宏观背景。

目前为止,马克思给出了比较完美的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办法:把集体放在第一位,集体能保障公民利益的集体。

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不容忽视,各个发展进程要去有效的联系起来,运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变化。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语言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和批判精神等。

在语言学研究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意味着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辩证地把握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入实际进行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不断超越传统范式和观念束缚,勇于批判传统观念和提出创新观点。

下面我们将从语言的历史发展、语言与社会、语言和意识形态、语言的实践活动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可以从语言的历史发展出发。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和量变质变的关系。

在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语言现象的表面,而要从历史出发,深入分析语言的演变过程,探究语言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语言学研究要注重历史材料的搜集和比较,分析历史变迁对语言的影响,探讨语言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与规律。

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管理语言现象,才能更好地把握语言发展的脉络,揭示语言规律的内在本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还可以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出发。

语言不仅是一种思维表达工具,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语言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受到社会基础的制约。

在语言学研究中,要注重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分析语言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语言学研究要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语言现象,不断挖掘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深入探讨语言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揭示语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基本原则
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以人为本的)
第二,主体型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

“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论既有同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方面,又有别于其它方法的方面,社会科学方法论既要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又要有适合于自身特殊性的原则。

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原则,必须搞清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第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1)任何科学方法归根结底都为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所决定。

(2)方法论支持、影响甚至改变着一定的世界观。

(3)哲学世界观终究要转化为一定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意义上也有一定差别。

首先,两者的对象范围是不同的,哲学世界观的范围是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整个世界;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方法,只限于研究方法这个范围。

其次,哲学世界观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是间接的,作为方法论研究对象的方法,往往是以规范、章程、条例、准则甚至律令等相对确定的形式存在着的,并且方法论还规定了方法的性质、特点、作用、适用范围、有机联系等等,这就使得
方法论知识具有直接操作性,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去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研究活动以及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哲学世界观往往是一种理论形态,表现为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它要转化为方法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指导作用,往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

方法论原则就是哲学世界观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

这样,方法论原则就具有了双重特点:一方面,它不是纯粹的理论,它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具有某种准则、律令、模式的形式,带有很大的指令性,操作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为一定的理论体系所支撑,是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浓缩化、结晶化,因此它并不等于一套具体而细微的操作技术,不去管人们具体实践的操作细节,而是管整个行动方案,管大致的研究思路。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必须首先明确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唯物史观,为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

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用以指导人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会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凭借这些原则来实现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制约、支配着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首先,方法论原则制约、支配着研究课题的选择,遵循不同方法论原则的人,有其自己考虑问题的特定的角度,因而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甚至是极大的差异,例如,信奉“证实原则”或“证伪原则”的研究者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那些既不能证实也不能
证伪的形而上学问题、神话、占星术、宗教和伪科学问题排除在自己的研究视野之外。

其次,方法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制约着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工具的选择和运用。

例如,汤因比按照“文明社会可比性原则”,在研究文明史的过程中,就注重运用比较研究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历史的狭隘性,把所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从而为更好的综合创造前提,并且,这种研究方法还有助于揭示历史规律的同异,为深入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创造条件。

再次,方法论原则还影响、制约着研究途径、研究步骤、研究态
度等等因素。

例如,波普所描绘的科学进化的逻辑,也就是他认为的个别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逻辑。

波普所要求的研究态度是:大胆地猜测,无情地批判、进攻、创造,充分宏扬主体的能动性。

以上表明,方法论原则是科学世界观与具体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介。

它影响、制约、支配着科学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